公共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論文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離不開公共檔案館的參與,公共檔案館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落實與實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文從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內涵入手,進一步闡述了公共檔案館參與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檔案館;建設
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公益性文化單位,既肩負著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責,又承擔著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權利需求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確認識公共檔案館有效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以及公共檔案如何有效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公共檔案館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
公共檔案館是一種政府承辦的公益性的文化單位,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社會信息檔案查詢和利用的重要載體,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公共資源和社會歷史風貌,通過為公共群體提供服務實現公民的文化關懷和文化享有的公共權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而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則是踐行這一舉措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公共檔案館服務的對象和目的
公共檔案館是檔案館的一種類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因此,公共檔案館就是為社會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館藏資源服務的機構,其服務對象就是全體公民。公共檔案館在滿足公民對館藏資源查詢利用的同時,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向人們傳播檔案文化,進一步確立公眾的文化權利。公眾的文化權利的確立和行使,要求公共檔案館要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并要參與到社會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中,因此,積極傳播檔案文化和維護公眾的文化權利,是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根本目的。
(二)公共檔案館服務的特性
公共檔案館服務的主要特征是公共性與服務性。公共檔案館的服務內容是以檔案資源供給為主,這種檔案資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在查詢和利用工程中不會產生利益性競爭,公共檔案館無法通過市場效應來調節公眾對檔案的使用率,而公眾也無法通過交易途徑來謀得檔案資源的占有和使用。從公共檔案館的確立和定位來看,公共檔案館服務的是全體公眾而并非特定群體。因此,公共檔案館應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深入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
(三)公共檔案館服務的原則
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檔案收藏的場所,它不僅是對政府和社會重大事情的記載,而且也記載了廣大公眾的普通歷史事件,它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承載社會、國家及個人文化積累于一體的文化事業機構。公共檔案館的館藏資料是對歷史的客觀反應與公正表達,它揭示了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現實寫照,因此,公共檔案館的定位與性質決定了其要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服務社會。
二、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構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構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會涉及到公共圖書館、藝術館、文化館、展覽館、紀念館、公共檔案館等部門或機構。缺少了公共檔案館的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不是一個完成的體系,公共檔案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文化積累、保存、沉淀,是其它任何部門都無法取代的,同時它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支撐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因此,政府在建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公共檔案館服務職能的發揮。
(二)有利于公眾基本文化權利的保障
建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保障公眾的基本文化權利,公共檔案館在提供文化服務時,對公眾的基本文化權利需求的滿足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公共檔案館的建立與運行,不僅僅是政府設立的一個供廣大人民群眾查詢和利用檔案資源的服務機構,同時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服務大眾的文化制度的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眾基本文化權利的行使。
(三)有利于公共檔案事業的長足發展
政府不僅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而且也是促進公共檔案館發揮文化職能的`中堅力量。因此,政府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時,必然會加大公共事業的資金投入,同時也會制定并出臺一些相關文件政策。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公共檔案館有效合理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從而促進公共檔案事業的長足發展。
三、公共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公共檔案館與其它文化部門的融合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過程中,需要各個文化部門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夠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有效發揮。公共檔案館作為一種法定的公共事業文化單位,它既具有一般文化事業機構的共性,也具有屬于其自身特色的專屬屬性。它與其它文化機構之間既存在關聯,又存在不同。只有將處于文化邊緣地位的公共檔案館地位提升起來,才能夠激發公共檔案館發揮其應有的文化服務能力。因此,政府部門要統籌規劃,明確和規范各個文化部門的職責與權力,使公共檔案館能夠與其它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撐,同時要竭力打通公共檔案館與其它文化部門之間的隔閡,凝聚服務社會公眾的文化合力。
(二)豐富公共檔案館的館藏資源
館藏資源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公共檔案館的綜合實力和文化服務供給能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對檔案館藏資源使用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受傳統歷史的影響,我國很多公共檔案館館藏資源匱乏、內容與形式單一,館藏結構不夠合理,大多館藏資源記錄的都是政府政務工作與重大的歷史事件等。而那些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和特色事務的記載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公眾的文化服務需求。公共檔案館要承擔起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必須要豐富館藏資源,優化館藏結構,逐步貼近公眾日常生活。其中公共檔案館要加強與公眾密切相關的民生檔案建設,收集和完善公眾戶籍、婚姻、醫療等檔案資料。同時還要建構與當地歷史發展相結合的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如風景名勝、人文歷史、風俗習慣等,既能夠傳承本土歷史文化發展,又能夠滿足外地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深化公共檔案館的服務舉措
公共檔案館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于公眾對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滿意度。然而,與其它公共文化部門相比,公共檔案館有很多不方便之處,如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節假日不對外開放、傳統化辦公模式等等。因此,公共檔案館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時,要改變原來的不便之處,在保證豐富多樣的檔案館藏資源的同時,積極優化相關的服務舉措。首先,政府部門要規劃好公共檔案館的選址與建筑,要選擇公眾比較密集的生活休閑區,同時還要兼顧與其它公共文化部門的協調與設置,使某一區域能夠滿足公眾對不同文化產品的查詢與利用。其次,要合理布局公共檔案館的內部陳設,依據檔案分類規律的同時,也要兼顧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最后,要合理安排館藏開放時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自動化辦公模式,突破時空限制,滿足公眾的切實需求。
(四)提升公共檔案館隊伍的綜合素能
檔案管理隊伍綜合素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共檔案館的文化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公共檔案館要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必須要抓好館員隊伍建設。一方面,公共檔案館要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優化檔案管理隊伍,在提升專業檔案管理素質的同時,要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另一方面,公共檔案館要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檔案人才管理模式,即引進適合現代化檔案管理人才,增強檔案管理實力;加強對已有管理人員的進修與培訓,不斷提升檔案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能。
參考文獻:
[1]蘇君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公共檔案館的功能定位研究[J].檔案建設,2013.5.
[2]周林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的公共檔案館職責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1.5.
【公共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論文10-05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建設路徑論文10-05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全民閱讀環境建設論文09-27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總結01-04
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優秀論文10-05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會簡報12-08
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論文10-02
浙江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論文06-07
統籌城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論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