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關于浙南象棋文化公園景觀的設計,主要從基地的現狀進行分析,提煉出有助于公園發展及文化傳承的設計思路。另外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在開拓人類活動的同時,保護寶貴的自然資源。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財富。
關鍵詞:象棋文化;公園;生態保護
1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概況
本項目位于馬站鎮偏北約2公里,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棋盤村。全村1000余戶村民有70%以上愛好下象棋,且有一定的棋藝水平,顯示了象棋受民眾喜愛的程度。本項目規劃面積為2932.24平方米。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所處位置氣候濕潤,年平均溫度為17.9°,年降雨量1639毫米,無霜期296天。棋盤村是四季柚的發源地,還是馬站鎮最早引進蘑菇種植技術,建有標準化蘑菇示范園去,溫州市無公害蘑菇生產基地,龍頭山作為生態農業基地,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另外,棋盤村還以歷史悠久的棋文化吸引人們的眼球,至今村里還保存著明末嘉靖年間制成的石棋盤,村里的老老少少閑暇之余還會在這對壘幾局。有眾多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古建筑及古樹名木,民居主要植栽山地圍繞的山谷中,谷中以農田為主,山腳植被豐富。甬臺溫高速復線、省道從境內穿過。
2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
2.1設計依據及原則
公園設計依據主要有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的《公園設計規范》、蒼南縣綠地系統主體規劃、馬站鎮總體規劃、馬站鎮棋盤村國家級生態村建設規劃以及機房提供1∶10000的地形圖和設計人員現場勘查。設計的主要原則有:在不破壞原有生態循環的基礎上進行生態修復,重構破壞嚴重的生態環境,營造自然綠色的濕地公園。強化公園的觀賞性,創造宜人、優美的景觀效果。公園的投資不應太大,對其設施和材料的選擇應注重可實施性和耐久性。對象棋文化以及當地民俗深入挖掘,在滿足功能需求及當地居民生活需求的情況下,發展棋盤村,展現新農村建設的窗口。
2.2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定位
綜合棋盤村的資源特色、地理區位、交通條件及綠地系統的作用,從當地的象棋文化、蘑菇種植、傳統民俗、生態濕地、生態綠道的開發與保護等因素,將本案定位為一個集象棋文化、農業觀光、濕地保護、戶外野營、生態健身為一體的鄉村主題公園。
2.3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構思
以中國象棋四大名局之首的“七星聚會”為設計主線結合區內原有地形地貌及歷史文化遺存在該區設計七大主題功能區。沿著省道邊上設計公園的主入口服務區以“車”為主題,象征該區為人流集散點四通八達。在原有蘑菇種植區形成蘑菇觀光園以“象”為主題,剛好切合象走田的思路,體現農耕思路。在村委會的東南側的原有水田區域設計生態濕地保護區,該區為本次設計的重點,以“將”為該區主題,再次闡明該區的重要性。以上三個分區為本次設計的核心。在核心區的外圍有四大景觀節點,猶如四大“卒”時刻保衛和輔助三大主棋。四大景觀節點分別為自助旅游營地驛站區、四季柚采摘區、現代農業觀光區、生態保育區。
2.4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分區設計
環境容量的測算一般有三種方法:游道容量法、面積容量法、卡口容量法。綜合考慮公園的地形地貌、景觀資源分布情況、交通狀況和游覽方式等因素,該設計環境容量采用游道容量法進行計算。游道容量法適合于地勢較陡峭、成線性布局的景區。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總體規劃設計總游線長度為2389米,以人均占有游路5米考慮,全年可游覽天數為300天。根據環境容量的估算公式得出,其日環境容量為1240人,年環境容量為37.2萬人。整個景區工設有七大功能主題區:主入口服務區、生態濕地保護區、蘑菇觀光區、四季柚采摘區、自由旅游營地驛站區、現代農業觀光園、生態保育區。
2.4.1主入口服務區
與省道相連接,以規則的中軸式打造主入口服務區的景觀。入口設置提有“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字樣的三開式的門坊。林蔭道走廊穿過生態停車場來到開闊的入口廣場及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兩邊布置對稱式的樹陣廣場,左邊有條道路延伸到休閑登山道。右側道路則延伸到蘑菇園區。本案例的生態化停車場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到場地設計之中,充分運用植草磚、透水混凝土、透水磚、透水瀝青等各項舉措,將整個停車場打造成生態的雨水收集基地。
2.4.2生態濕地保護區
生態濕地保護區位于村莊東南側,主要結合耕地現狀,以水系為主穿插整個濕地,根據景觀功能需求設置木棧道、觀賞平臺、休閑亭廊、生態浮島、棋盤廣場、花田觀光地等。整個區域分開放、半開放、封閉保育的空間。局部針對游人開放觀賞體驗,局部則需要為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考慮,減少人為的干預。開放區域的棋盤廣場可以設置景觀小品,增加游人的參與度。半開放區域的木棧道區域則可以為游人提供一個觀賞拍照的取景點。濕地保護區,主要考慮濕地生態的自我平衡、濕地植物的自然凈化能力。本案例將生態濕地建設成園區的'水體水質凈化設施,園區各類配套設施產生的污水通過污水處理系統后得到的中水通過管道向濕地內的靜塘排放。靜塘相當于一處沉淀池,初步處理沉淀中水中含有的泥沙等雜質,以減輕整個濕地淤積情況。經過初步沉淀的水體利用地勢高差向生態塘流動,生態塘內種植了大量可凈化、吸附、吸收水體中含有的P、N等元素的水生植物,如:蘆葦、水竹、美人蕉、水蔥、慈姑、睡蓮、荷花、鳶尾、花葉蘆竹、再力花等。不僅如此項目設計人員還在水位較深不適宜水生植物生長的區域設置了人工生態浮島,從而大大地擴大了水生植物種植面積,提高了濕地內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對凈化和改善濕地內水質起到了提升作用。與此同時人工生態浮島上的植物景觀模擬了自然湖泊中的小島和離岸淺灘,將整個濕地的景觀線向水體中央推移。各類水生植物在春末夏初都處于盛花期,色彩繽紛的花朵使得整個生態濕地成為園區的景觀中心,吸引游客前來駐足觀賞。
2.4.3蘑菇觀光區
蘑菇是馬站鎮的支柱產業,享譽全國,擁有“中國蘑菇之鄉”的美譽。蘑菇更是棋盤村的產業特色,建有標準化蘑菇示范園區,溫州市無公害蘑菇生產基地。
2.4.4四季柚采摘區
四季柚是馬站鎮的支柱產業,擁有“中國四季柚之鄉”的美譽。為了充分利用這一產業優勢,在本案中設立四季柚采摘區,可以讓游客采摘到新鮮的四季柚,使游客在體驗勞動樂趣的同時,還能品嘗自己勞動成果。
2.4.5現代農業觀光園
現代農業是以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農業。而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場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可以利用當地自然條件開拓活動場所,提供服務設施,招攬游客增加收入。
2.4.6自由旅游營地驛站區
自助游是新興的一種自由便利、時間安排隨意的旅游方式。受當代民眾的青睞。無論老少,都可以體驗,享受到自由、深入、有特色的旅游體驗。成為未來旅游的一個主要趨勢。本區域內主要以疏林草地作為景觀布局方式,耐踐踏的游憩型草坪為前來露營的游客提供了安營扎寨的良好條件,而大面積草坪中零星布置的大喬木如:雪松、香樟等為游客提供了相對較為隱僻的活動場所。同時在此區域公共廁所、路燈、供電箱、超市等配套設備也為露營的游客提供了便利。
2.4.7生態保育區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除了提供人類活動的空間,還需要還原自然一個有自我治愈的保育空間。避免人為活動的干預。生態保育是人類對自然最大限度的保護。對自然生態鏈的多樣化及平衡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作為生態公園的重要功能,就是保護該區域內原有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將人為影響降至最低,本案例在園區東北的山丘設置了一處面積較大的生態保育區,一方面隔離了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對原本山林的破壞,另一方面有效地保護了當地四季柚植株資源。
3結語
綜述以上的設計思路及定位分析,以期為浙南象棋文化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提供一個更加切合實際可落地的方案。不僅保護了珍貴的生態資源,傳承了棋盤村的象棋文化,還為人們提供一個休閑健身觀光的好去處。旅游線路將當地的蘑菇產業、現代觀光農業融入到公園未來發展的節點上,帶動整個鄉鎮的發展.
【象棋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研究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主題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文化表達分析論文10-02
歡樂谷主題公園景觀設計分析論文04-22
水書的視覺文化研究分析論文10-04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研究的論文09-29
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論文10-03
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分析論文10-02
環境心理與校園文化景觀設計分析論文08-21
重慶景觀設計原則分析論文04-18
工業景觀設計方法分析論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