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1-06-22 11:59:53 論文 我要投稿

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論文

  本文作者:王希玲、黨長燕 單位:上海電機學院外國語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外語學院

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論文

  一、跨文化交際研究概況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信息的編碼、譯碼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研究最早是在擁有眾多移民人口的美國發展起來的。1959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出版了經典著作《無聲的語言》。書中指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使用時間、空間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這為進一步科學系統地研究文化提出了設想。因此這部著作也成為跨文化交際學的基石。在我國,跨文化交際研究開始得比較晚,僅始于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中對語言與文化關系的研究。許國璋發表于《現代外語》的一篇演講稿開啟了中國外語界對跨文化交際的學術討論。1988年,胡文仲又把國內外有關語言文化對比研究的論文收入在《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一書中,較集中地反映出外語教學中有關文化因素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這之后,有關跨文化交際的專著、會議、論文合集等研究成果層出不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專著和教材已出版30余部(胡文仲,2005)。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統計,1997至2009年以跨文化交際為篇名的論文2313篇,以跨文化交際為主題的論文8515篇,以跨文化交際為關鍵詞的論文為7267篇,摘要中涉及跨文化交際的論文有5550篇。但是對于外國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活動的影響方面卻鮮有研究。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搜索到的惟一一篇關于外國文學和跨文化交際的文章是顧嘉祖和徐勁于1998年發表的《文學文本中跨文化交際原則評析》。其中作者指出文學文本應該是跨文化交際研究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如我們脫離文學文本來搞跨文化交際研究,其結果只能是研究實際問題有余而探討理論不足,這種研究不可能對現實的跨文化交際帶來實際的好處,因為這類研究常囿于表面,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隱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隱蔽文化就不能達到心靈上的溝通,也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外國文學素養的概念

  外語專業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外語專門人才。從人才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角度來講,文學素養是一個健全的現代人的必備素養。這里的文學素養當然包括本國文學素養和外國文學素養,在此我們只就外國文學素養進行研究。外國文學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而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語言精華的薈萃,通過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充分領略外語語言千姿百態和奇光異彩。同時,外國文學又是透視人類社會的窗子,通過這扇窗子,人們可以了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活習性、價值觀念、以及社會變遷等。而了解了他國的社會變遷和精神衍變,反過來又可以啟我們反思我們自己的社會生活、思想動態、精神面貌等諸多方面,從而提高獨立思辨力。

  當今社會經濟和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多數人往往急功近利,學習外語時更注重語言的實用性,強調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對外國文學課重視不夠,忽略人文素質的培養。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文學對于培養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以及文學的潛移默化、陶冶性情、影響人類思維與行動的.作用,而這些對于一名跨文化交際人員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巴金曾說過:外國文藝是幫助我們了解外國人民的最好工具。

  三、外國文學研究與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關系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跨文化交際學都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尤其是在中國,它的歷史不足三十年。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跨文化交際學材料雖然豐富但系統性不足,缺乏完備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對于跨文化交際學的研究對象,胡文仲先生在《文化教學與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際學除研究文化的定義與特點,交際的定義與特征以及文化與交際的關系之外,著重研究干擾交際的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語言、非語言手段、社交準則、社會組織、價值觀念等。”通過胡先生的論述及其他一些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跨文化交際研究似乎有一個通病就是忽略了文學文本的作用,即幾乎所有研究均未觸及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學層面。

  一直以來,我們專注的是表層文化的研究,當然這是研究深層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如果我們長期從事表層文化中的某些具體問題的研究而不能繼續向深層文化挖掘,我們的跨文化交際研究是沒法深入的。因為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往往體現在像其民族的思想觀念這樣十分隱蔽的領域,這些平時難以捉摸到的東西卻經常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反映。例如,每個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歷史積淀和深層結構,任何人都必帶有他本國、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遺傳基因,這種遺傳基因決定著他的精神氣質、思維方式乃至行為走向等,并因此構成不同國別、民族地域的人的特點和差異。而這種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最能在文學中得到反映的,具備外國文學素養的人對這些民族文化心理是非常熟悉的,至少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就會有的放矢地去處理,去進行涉及到心理方面的深層次交際。如我們脫離外國文學來搞跨文化交際研究,其結果只能是研究實際問題有余而探討理論不足,這種研究不可能對現實的跨文化交際帶來實際的好處,原因不是別的,而是這類研究常囿于表面,比較膚淺,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隱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隱蔽文化就不可能達到心靈上的溝通,也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文化研究早先源于對經典文學的研究,只是后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社會對文化研究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文化研究才逐步走出了象牙塔而與大眾文化趨同了。在我們尚不能自由地進出不同國家之間時,別國的文學作品為我們研究他們的文化提供了最為豐富、最為全面的資料。因此研究文化問題就決不能將語言、非語言手段、社交準則、社會組織、價值觀念等因素與文學割裂開來。我們既要對上述因素進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又要注意把握住它們在文學中特定的意義。

  由此可見,文學研究與跨文化交際研究必須緊密結合在一起,外國文學素養確實會對跨文化交際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外國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

  經過初步的理論研究,筆者認為外國文學素養在跨文化交際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初步歸納如下:

  1、外國文學作品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了解熟悉文學作品可以擴大知識面,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荷蘭著名學者漢肯認為,在信息交流中,只有信息交流的雙方或多或少都處于不同的認知情感系統之內,所交流的信息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才能夠給雙方造成一定的刺激,激活創造思維機制,使跨文化交際活動更順暢。西方文學因其民族生活的區域、發展的歷史文明不同,造成與東方文學很大的差異。如果跨文化交際人員具備良好的外國文學素養等于具備了豐富的信息量,在跨文化交際中不會使交際過程沉悶乏味或者交際中斷。

  2、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外國語言精華的薈萃。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文學反映生活、表情達意、創造形象的手段。外國文學作品的語言具有不可比擬的豐富性、多樣性和生動性。文學的特征決定了外國文學作品的詞匯豐富多采,語法結構靈活多樣,修辭色彩包羅萬象。跨文化交際人員通過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充分領悟外國語言的精華所在并為自己所用,特別是文學作品中被人們經常引用的詞語或句子等表達。不具備外國文學素養的人在對方提到這些的時候可能感到惘然,如《哈姆雷特》中的句子“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一直被奉為經典。在對外交際過程中,如果對方講到這句話,不了解這句話在西方文學中地位和意義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對方講此句話的意圖的,由此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誤解也是必然的。

  3、跨文化交際人員將外國文學作為與本民族文學相異的參照物,可以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圈,以旁觀者身份發現、把握本民族生活與文學的精華,更好地領悟和傳播本民族文化,亦可以減少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態,更好地去進行交際活動。錢鐘書曾在他的《管錐篇》說過“自省可以忖人,而觀人亦資自知”。可見,知己知彼實在是互為條件的兩個方面:知曉自己有助于了解別人,而了解別人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4、跨文化交際人員比其他專業的人更有可能接觸外國人和事物,而外語本身只是一種工具,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們不可能去限制和規定別人交流思想的范圍,因此,對別人可能交流和涉及的任何知識都要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務,這也對跨文化交際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的經驗教訓表明,跨文化交際人員不僅要掌握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廣博的知識面,因為語言本身僅僅是交流思想和思想成果的工具。外國文學發展數千年,作家星羅棋布,作品浩如煙海。學習外國文學作品,宛如在讀者面前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戶,再現千百年來的歷史場面,引導他們馳騁五湖四海,開闊眼界、增長智慧、擴大知識面,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使讀者獲得有關外國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人情世故風俗習慣的豐富經歷。

  5、文學作品是涉及到心靈深處的東西,通過文學作品可以了解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質、最根本的東西。如果跨文化交際人員熟悉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學,他就更容易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更好地進行溝通。這個道理自古就有學者提出,在中國文學中,蘇軾用禪學思想體會到因人的感情親疏造成的對事物認識的差異,寫下了《題西林壁》這樣的哲理詩。蔡元培在《美術批評的相對性》中也指出:“我們對于素來不輕見的事物,初次接觸,覺得格格不入。在味覺上甲地人嘗到乙地人食物時,不能下咽;在聽覺上東方人初聽西方音樂時,覺得不入耳;若能勉強幾次,漸漸不覺討厭,而且引起興味。”他談到了文化上的心理距離問題。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跨文化交際中往往會出現這種狀況,即使一個人對這個國家的語言十分精通,也避免不了復雜的社會環境對其生活側面的襲擊,即“文化沖擊”。因此,我們強調外語語言學習外,也應該注意外國文學這個載體反映的文化和生活,通過研究文學作品去間接地體驗生活,這比任何“出國須知”都要形象、自然,可以被稱為最好的教材。

  本文進行的調查顯示:凡是外國文學作品讀得多、外國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人員,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比較好,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比較好,知識面比較寬,思路也比較開闊,無論是外語能力還是交際能力都比較強。對外國文學素養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無疑是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一大進步。當然,本文只是從歸納演繹的角度進行理論分析,缺乏數據分析的支撐。筆者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參與到該項研究中,給該研究以數據分析支撐。

【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非言語行為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論文10-03

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06-30

探討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論文06-30

試論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06-30

試論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意識培養文化論文06-30

談跨文化交際中的非語言交際論文10-06

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的論文09-28

跨文化商務交際中非語言交際方式的運用論文10-06

護生課外閱讀對文學素養培育的影響論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