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現或被建構論文

時間:2021-06-22 14:53:11 論文 我要投稿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現或被建構論文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更是一個能歌擅舞的民族,在其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傳承中,他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珍品,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數不勝數;贊美歌、農事歌、愛情歌、思念歌、酒歌以及多聲部民歌和羌笛、口弦、嗩吶演奏等均在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獨樹一幟;此外,羌族多姿多彩的莎朗舞、鎧甲舞以及不同風格的鍋莊舞,顯得古樸而凝重,令人震撼;羌繡藝術更是把服飾美、生活美、藝術美發展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目前,羌族已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國家級保護名錄,諸如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瓦爾俄足節、羌年、羌族多聲部民歌、羌族羊皮鼓舞(薩朗舞)、羌族傳統剌繡工藝等。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現或被建構論文

  羌族過去長期處于封閉落后的狀態。隨著現代交通的通達和電視、電話、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進入,這些地區在獲取外部信息方面已不再閉塞,五彩紛呈的現代文明正對人們的傳統觀念產生著巨大的沖擊,欠發達地區的人們普遍對享受現代文明生活產生著強烈的憧憬。1統計數據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腳:2005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內羌族人聚居的茂縣、汶川、理縣三縣廣播和電視有效覆蓋率分別達到83.24%和95.42%,而在綿陽市羌族人最集中的北川縣,廣播、電視覆蓋率均達到100%。筆者以為,這種憧憬表現為兩個層面:基礎的層面,是羌族人民希望借助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技術,獲取外部信息,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內涵;更深入的層面,則是羌族同胞希冀通過電視、電影等影像媒介,向外界傳播本民族的風土人情,展示悠久、濃郁的羌族文化,這一層面的傳播行為恰好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應該說,影視媒體在文化傳播方面具有明顯的長處:首先它們運用圖像、聲音等符號作為基本的傳播介質,最能凸顯被表現事物的原生態,在生動性、逼真性等方面具有文字傳播無可比擬的優勢;其次,影視作品占據了傳輸終端上的優勢,電視、網絡是當今世界最盛行的大眾傳播媒介,電影也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各類影視作品可以在這些終端上自由播放,尤其在網絡上觀眾還可以隨意選擇,觀看自己喜愛的影視傳播作品。基于這樣的原因,少數民族影視作品往往是民族文化傳播的一個有效載體,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將優秀的羌族文化傳播出去,是強化羌族傳統文化對外傳播、增強傳播效果的可行方式。

  影視作品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紀實性的影視作品,以客觀反映被記錄的事物為主,強調再現;另一類則是藝術性的影視作品,強調對于被反映的事物進行藝術創作和再加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這類作品的共同特征。在傳播羌族等民族文化方面,紀實性的影視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羌族文化本身,使之得到真實的再現;而藝術性的影視作品通常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如果運用得當,在此類影視作品中準確反映羌族傳統民俗文化,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一、再現羌族文化:自覺意識下的影視傳播

  有研究者提出:大眾傳媒特別是廣播電視可以通過各種信息、節目加強少數民族的民族辨識以修復民族文化,進而傳承與發揚少數民族文化……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可以對少數民族文化起到修補的作用,如電視可以通過反映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節目來重現和強化少數民族文化。12在羌族傳統文化的再現中,影視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始終發揮著積極的功能,許多影視機構自覺以反映羌民族的傳統民俗為己任,主動制作了不少此類節目。

  2012年2月23日,農歷二月初二,四川省理縣蒲溪鄉的群眾齊聚在河壩村釋比廣場,歡歌載舞慶祝古羌傳統的“夬儒”節。中央電視臺第七頻道(軍事農業頻道)《鄉土欄目》、四川電視臺等10余家媒體在這個節日里走進蒲溪羌寨,探訪這里神秘的古羌文化。同年3月30日,《鄉土欄目》播出了《古羌寨里的夬儒節》,其主旨就是向外界展示羌族的這一重要祭祀活動,于是電視里出現了一連串的鏡頭:來自蒲溪鄉5個村子的村民身著漂亮的羌族特色服飾,跳起了傳統的羌族鍋莊舞和羊皮鼓舞《爾瑪圣鼓》、《葉爾保嘖》、《哇西切瑪》、《俄米切嚷》、《恰機熱》等一曲曲原生態的古羌舞蹈,展現了古羌人民生產生活和祭祀的場景,展現了羌族別具魅力的原生態羌文化和群眾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歌同樣是羌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學者深情地寫道:在文化方面,羌歌可視為羌族文化的心魂,就像一切原生態的民歌總是最本真地用聲音藝術訴說著本地民間的草根價值取向、信仰態度和日常生活情態一樣,原生態羌歌本真地整體表現了羌人巫術、倫理、情感、生死態度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羌歌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和多元,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稱為羌族的“民族志”羌人自古以來,就是用他們的民歌命名著世界和羌民族本身,建構當下羌人特有的民族性。H四川師范大學萬光治教授在多年的調研實踐中,經歷無數的事例而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人而傳,又因人亡而遺產亡,其中傳承鏈條最脆弱的便是音樂。今天如果不開展有意識、有組織、有規模地搶救行動,民歌有可能淪為商品,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空谷絕響。為此,萬光治教授及其團隊踏遍羌山,跋涉尋覓羌族人民世代傳唱的心聲,2007年以前他們用攝像結合筆錄的方式采集了221首羌族民歌,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采風團隊再次深入震區補充采錄了56首民歌,最終形成了《羌山采風錄》。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意識出版〈<羌山采風錄》一書,確定要尋找一種能情景再現、音響定格、生態還原的屬于民族音樂文化特有的記錄方式,最終選擇了未作任何創作加工的樂譜,配合三張民間歌手在最自然狀態下錄制的DVD光盤為聲像載體,輔以說明性、敘事性、論述性的文字介紹,打造了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見的集“聲、像、文、譜”于一體的出版物。

  2007年9月河南電視臺《完美婚禮》大型系列活動“婚禮中國”走進了美麗的四川省理縣桃坪羌寨,這一階段的‘‘婚禮中國”主旨是‘‘傳統婚俗”意圖是記錄56個民族婚俗,展示中華厚土文化,傳遞人間愛的喜訊。該欄目組制作的羌族婚俗名曰《云朵上的婚禮》,通過拍攝張強與龍小花這對羌族青年的傳統婚禮,以畫面語言講述了羌族的傳統婚俗。

  與《云朵上的婚禮》強調紀實不同《爾瑪的婚禮》則是第一部反映羌族現實主義題材的故事片,影片以原生態的手法通過場景、服飾、人物塑造等手段,為羌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影像化表達的途徑,影片也因此具備鮮明獨特的民族特色。電視專題節目《云朵上的婚禮》和影片《爾瑪的婚禮》無意中還發揮了另一重功效,兩者均拍攝于汶川特大地震的極重災區,前者集中在理縣桃坪羌寨,后者則展轉于汶川、理縣、茂縣一帶的諸多羌寨,它們都是在特大地震發生前拍攝的,無意中在鏡頭里為觀眾留下了不可復制的歷史記憶。

  自覺在影視節目中使用少數民族語言,使之得以傳承,也是影視媒體的積極作用之羌族有語言但沒有文字,而影視手段具有的聲情并茂的傳播特點特別適合于包括羌族在內的我國許多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1990年前后,在四川省阿壩州茂縣黑虎、雅都、曲谷、三龍等地曾開辦羌語廣播。近年來,許多人士提議在四川省阿壩州廣播電視臺等機構建立羌語部,創辦羌語節目,促進羌族文化保護傳播,并恢復茂縣、汶川、理縣等地的廣播電視羌語節目的`制作播出,保證羌族文化有傳播發展的渠道和手段。2011年5月,茂縣廣播電視臺立足茂縣羌族文化核心區定位,開播以弘揚羌族文化為主題的專業頻道一《羌族頻道》,這是羌族地區僅有的具有獨特民族風采的專業頻道。羌語頻道以“弘揚民族文化,展現時代風采”為主題,以深厚的羌民族文化為依托,其節目內容涵蓋羌族歷史、民俗風情、文化藝術,以及時代發展進步給羌鄉大地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幸福生活《羌族頻道》設置的欄目有《鄉村視野》、《平安羌城》、《岷江有約》、徒遍羌寨》、《羌鄉歡歌》等多個欄目,頻道節目播出時段為每天上午九點至晚上十二點。2012年3月,茂縣電視臺羌語頻道新開辦的綜藝類訪談節目《羌族文藝》正式開播,該欄目每月播出一期,力圖全面展示羌民族的古老文化,演繹羌族原生態歌舞表演、器樂演奏、民間剌繡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羌族文藝表演。

  二、不容忽視的現實:羌族文化在影視傳播中“被建構”

  充分肯定影視媒體對于羌族傳統文化的積極再現作用,也不能忽視其人為建構民族文化的消極作用。有研究者依據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得出結論稱:電視在鄉村雖然不同程度消解了當地生活中的某些傳統,但同時又加強了當地人的族群認同感。電視使“全球人”與“本地人”增進了對彼此的認識,同時也促使他們建構了自己的圍城。4換言之,當地的族群成員很容易發現影視媒體中建構的文化與本民族傳統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進而會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是對這種被建構的民族文化產生心理上的拒斥,二是主動迎合這種被建構的文化。

  近年來,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外界對羌族及其古老文化頓生濃厚的興趣,相關傳播行為大幅度增加,其中也夾雜了一些扭曲羌族傳統文化、人為建構其文化的現象。眾所周知,釋比文化堪稱羌族傳統文化的靈魂,但當下影視媒體所傳播的釋比,大多以舞者或巫師的形象出現,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鏡頭:在羌族莊重的祭祀塔前,代表神靈降世的釋比頭戴金絲猴皮帽,手里敲著羊皮鼓,縱情舞蹈,或者表演化骨吞簽、釋比穿針、舔鐵鏵頭、踩鐵鏵頭、打油火等絕技,以此展示羌族神秘的釋比文化。在一般觀眾的心目中,影視媒體中展現的就是釋比文化的特色,但四川省茂縣縣志辦的王樹德先生作為釋比文化繼承人、釋比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則指出了現代人對于釋比的一種明顯的誤讀,力圖引導人們正確區分釋比與舞者兩個角色,他還指出釋比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在傳唱尋根文化,是一種民族精神、文化和習俗,這與影視媒體所建構的釋比文化顯然有很大的差別。

  地震發生后,羌族地區面臨著災后重建、民族文化振興的雙重任務,而這兩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機融合,即將傳統的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具有較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商品,因為羌族文化生態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精粹的活態文化,與具體的文化傳承主體聯結在一起。5山東省威海市在震后對口援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為保護羌族文化,威海市主動出資幫助青片鄉組建了北川羌族民間藝術團,中央電視臺非常“6+1”節目組就曾邀請該藝術團團員等前去表演羌族婚俗、歌舞等,并曾在一年內在國內外連續表演300場次,而由四川省歌舞劇院選送的大型羌族舞蹈《羌寨莎朗》也參加了第一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的角逐,中央電視臺“健身房?青春時光”熱門民族舞教學欄目也專門推出了學跳羌族舞《歡歌》的節目。

  盡管許多電視媒體積極推介羌族傳統舞蹈,但在羌族舞蹈的保存上,多次深入羌族聚居區實地考察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巫允明卻明顯地感覺到傳統文化在急劇地流先“電視給民族地區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視。過去的祭祀舞蹈和自娛舞蹈全都被搬上了舞臺,離開了原有環境和氛圍的羌族舞蹈,只能稱為表演。”她還舉例說,自己拿著當年拍攝的照片到四川理縣文化館尋求幫助,想找一些群眾來表演兩個羌族舞蹈:對衣角舞和黑虎將軍舞“我看到這兩個舞蹈時大吃一驚,根本不是我當年看到的樣子了。”0其實,當地羌族群眾改變自身文化傳統,很大程度上就是為迎合電視媒體而采取的行動,他們不斷目睹了電視媒體中播出的羌族舞蹈,感覺到電視媒體建構出來的羌族舞蹈才是受外界歡迎、被外界接受的舞蹈,于是模仿其動作和表演,最終丟棄了傳統的羌族舞蹈,研究人員對比今昔,已經面目全非了。

  的確,現代社會很有必要借助影視媒體共同記載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自然也包括羌族文化,1973年在國際人類學一民族學聯合會芝加哥大會上通過了《關于影視人類學的決議》,其中明確提出:“電影、錄音帶和錄像帶在今天已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科學資料的源泉。它們提供有關人類行為的可靠資料……它們能將我們正在變化著的生活方式的種種特征保存下來,流傳給后世。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只是一個變化的時代,而且是同一性增強而文化大量消失的時代。為了糾正這一過程可能導致的人類的短視行為,按現存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記錄人類遺產就非常必要。”但是,影視媒體的介入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疇內,否則就會導致民族文化的變異,有人曾以影視作品中的湘西形象構建為例闡釋這一現象:湘西作為一個影視符號在現代影視文化圈里誕生了20余部影視作品,這些作品從多維度映照湘西、塑造湘西、雄湘西”對湘西的“匪”性形象進行了正名,賦予湘西形象耀眼的光彩,對推動湘西民族認同和區域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容易進入“被展演’、“被打造”的傳播范式,稍有不慎會導致湘西形象的“奇觀化”。。]羌族文化的影視傳播過程也應該高度關注這一現象,既要確保發揮影視媒體的強大傳播功效,推進羌族傳統文化迅速、廣泛地走出去,又要有效防止影視媒體在傳播進程中人為建構羌族文化。

  三、當下發展進路:著力發揮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功能

  影視媒體作為一個聲畫傳播的共同體,其主導力量無疑是電視;在各類電視及視頻節目中,紀實性的節目義不容辭充當了傳播民族文化的主力軍;考慮到短新聞的信息容量有限,難以充分表述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于是電視專題片、紀錄片的作用愈發凸現出來,應當成為當下傳播羌族文化的主導性節目,承擔起最為重要的羌族文化傳播使命。

  從長遠角度考量,羌族等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是電視紀錄片的寶貴素材:西部紀錄片力求將人文氣息、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以展示對個體生命應有的關懷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比如,關注古老羌族的紀錄片《桃坪羌寨我的家》……這些彰顯西部獨特地域印記的紀錄片,這些展示對個體深度關懷、對生命深情禮贊的紀錄片,能在各類國際性評獎中脫穎而出并屢獲殊榮。08只是,在經歷汶川特大地震、羌族傳統文化遭遇巨大損害后,電視紀錄片、專題片對于羌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功能顯得更突出,但電視人不應把這種傳播活動僅僅當成單向的輸出、關照,而應當把獲取這些資源作為自己難得的機遇,在此高度上自覺抓取羌族歷史文化資源,包括在歷次媒體集體采訪災區震后羌族文化重建時,不滿足于把可以拍攝成專題片、紀錄片的內容簡化成消息,以最省事的方式報道、傳播出來,而是深入挖掘其信息價值和傳播價值,既讓自己制作的節目出彩,更推動羌族傳統文化在更廣闊的空間內,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理解。

  2009年4月22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焦點訪談》欄目制作了一期《搶救羌族文化》的節目,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利用電視專題節目促進羌族傳統文化保護的自覺,盡管受到訪談這一傳播形式的約束,該節目難以深入揭示羌族文化的內涵,但《焦點訪談》欄目在議程設置方面的作用卻是無可替代的,將促使公眾認真思考保護、傳承羌族傳統文化的問題。

  實際上,_些企業甚至在地震發生前就產生了這樣的文化自覺,積極參與搶救陷入瀕危的羌族非物質文化“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項目”于2008年初啟動,項目組成員歷經60多天,足跡遍布四川65個羌寨,走訪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和6位文化傳承人。此次項目的原始數據采集使用了世界先進的影像數字技術,首次對覆蓋釋比文化、羌族音樂、羌族手工藝和羌族傳統節日等四個方面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采集、系統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遺動態影像數據庫》、《羌族非遺靜態影像數據庫》、《羌族非遺3D動作數據庫》三大影像數據庫,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套完整、系統和深度記錄羌族非物質文化形態的數據庫,而且發起這一項目的企業已將這三大影像數據庫完整捐贈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護機構,用于未來羌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企業尚且有如此自覺,擔負傳播功能的電視機構、負責羌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相關職能部門更應該行動起來,推動此項工作盡快取得實效。

  強調電視媒體的主導作用,并不意味著貶低電影媒體在傳播羌族文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當下同樣迫切需要制作一批能真實反映羌族文化的電影作品。有人將電影《爾瑪的婚禮》作為映照羌族文化的一個范例:可以利用電視臺、網絡制作一些羌語電影電視劇,如瀟湘電影集團、理縣政府和四川羌學會聯合拍攝的《爾瑪的婚禮》等影視劇,既可以讓該族群的成員享受娛樂帶來的樂趣,也可以達到弘揚羌族文化、搶救羌語的目的。69作為這種文化自覺的延伸和推進,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執導了《爾瑪的婚禮》的青年導演韓萬峰又導演了一部反映羌族文化傳承以及關注災區人民精神重建為主題的純羌族電影《云上的人家》,該片于2010年11月在四川省茂縣黑虎羌寨開機,電影以“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人民精神重建為背景,反映了羌民族對待自然、生命、災難等問題的精神思考價值。有關人士評價說,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了重創,搶救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顯得非常重要《云上的人家》是對羌族古老而神秘文化的一個有力的詮釋,電影以寫實手法為主,用濃郁的古羌民族文化色彩,描繪出羌族人民所特有的大愛精神。2012年4月,《云上的人家》入選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對于此類電影,電影批評家李道新認為,當下的中國少數民族電影,事實上已經創造了一種新文化電影,即通過影像來表現族群記憶,通過電影顯現文化自覺。電影批評家陳曉云則認為,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價值更多體現在文化意義上,更傾向于稱其為“文化志”電影,即記錄文化。M在國家高度關注羌族文化重建與保護的大背景下,社會期待大批類似《爾瑪的婚禮》的反映羌族傳統文化的電影作品面世,為羌族文化傳播提供更豐富的載體。

  行文至最后,筆者套用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不甚恰當地將影視媒體在民族文化傳播領域的功能表達為“我們不建構文化,我們只是傳統民族文化的再現者”,換言之,影視媒體的任務不是對民族文化進行建構,而只需要發揮善于講故事的傳播技巧,使民族文化的內核融入傳播的過程中。果真能以最貼近本真生活的方式,讓羌族傳統文化生動、自然地在影視媒體中展現出來,進而被公眾所接受,影視媒體的使命其實已經完成了。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現或被建構論文】相關文章:

媒介素養教育在文化建構中的作用論文10-06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構中的作用論文10-02

管樂團在校園文化建構中的作用論文10-02

地鐵文化建構路徑研究論文10-06

關于藥檢文化體系的建構的論文09-30

小議校園足球文化的建構的論文09-30

讓語文的濤意在語境中再現論文07-03

略論烙印著農耕文明的古羌文化論文10-01

企業員工文化素養建構及思考論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