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諧發展校園文化論文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部分大學生個人意識至上,強調個人自由和個性張揚,集體觀念不強,缺乏團隊意識,經常曠課,我行我素。同時,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比較脆弱,經受不住小小的打擊和挫折,校園中借酒消愁的,失戀后要死要活的,同學關系處理不好大吵大鬧的,甚至自殺的現象都時有發生。這些現象與大學要培養的全面和諧發展的大學生目標極為不符。
2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思考
由和諧校園文化的基本內涵可知,高校校園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生態文化,這五種文化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要建成一個人文氣息濃郁的和諧校園文化,就必須使這五種文化相互作用、協調發展。
2.1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堅實基礎”
校園物質文化也叫外顯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即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它包括校園自然環境、各種建筑設施、教學科研設備、文化、生活設施以及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所需的各種物質形式等。它既是校園文化的物質外殼,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物質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現代化的教育設施,蘊含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滲透著學校的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令人賞心悅目的校園物質文化景觀,不僅使師生享受美,而且影響著師生的思想品德、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在進行校園規劃、建筑設計以及景觀建設時,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實際需要與整體環境的關系。同時,學校還要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充實更新教學設備,使育人環境專業化、現代化、配套化,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堅實基礎。
2.2豐富弘揚校園精神文化,為構建和諧校園樹立“無形旗幟”
所謂校園精神文化,是指校園文化人在長期從事教與學、工作與生活等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思維活動和共同的心理狀態,并為廣大校園文化人所認同的.一種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校園精神文化既是大學的內隱文化,也是校園文化的精神核心。它包括學校所有成員的群體意識、精神風貌、輿論氛圍、心理素質、人生態度、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教風學風等。和諧校園文化可以把社會、學校的外在要求內化為校園文化主體的內在要求,并產生積極的正向效應。“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可以引領廣大師生精神振奮,努力拼搏,會時刻激勵著廣大師生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廣大師生在優秀的校園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有著正確的價值追求,生活充滿活力與自信。教師之間互幫互學,團結奮進;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包容;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與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形成”,都會為和諧校園的建設樹立一面積極向上、有強大向心力的無形的旗幟。
2.3建立健全校園制度文化,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學校各種規章制度,構建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諧并不否認矛盾。和諧校園的建設同樣需要科學、民主的校園制度作保障。校園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為保證校園系統的正常運行而組建的規范廣大師生員工行為的各種規章制度及其具體運行中體現的文化,如學校制定的章程、規定、實施細則等制度以及校訓等。“校規、校法等對廣大師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著引導作用和很強的約束作用。這種引導和約束內化為自身的心理力量,起著自我調適、自我管理的作用。一所高校,建立起切合實際的校園制度文化,就會被廣大師生認可,學院所倡導的大家就會積極自覺參與,學院反對禁止的事情,就會自覺抵制,在良好的校園制度文化的約束下,整個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會進一步的規范化、民主化,有力地保障了和諧有序的校園氛圍的形成。”
2.4優化美化校園生態文化,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良好因子”
校園生態文化是校園中全體師生員工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在作用于校園和與之相關的社會環境的過程中共同創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和。它是新型的校園文化,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其內容包括觀念生態化、教學生態化、管理生態化和行為生態化。“觀念生態化是師生的觀念要形成于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把人的培養融入持續和諧、共存共榮的生態發展中去,實現人和環境辯證發展的統一;教學生態化是高校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溝通、教學相長、方式多樣、文理相通、學科相融、富于開放改革和創新;管理生態化是學校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的管理者都要以生態觀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平等對待教育系統中的各個生態要素,遵循生態平衡和激勵競爭機制的原則,正確處理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教授、認知、教育和自我教育;行為生態化是學校行為、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都要體現生態觀念,一切行為的準則是環境和人的持續、和諧的發展。”為此,現代教育要轉變觀念,形成新的生態文化觀;要建立符合持續發展的生態教學論;要構建新型生態行為體系;要培育持續和諧、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良好因子。
校園生態文化是校園中全體師生員工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在作用于校園和與之相關的社會環境的過程中共同創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新型的校園文化,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其內容包括觀念生態化、教學生態化、管理生態化和行為生態化。“觀念生態化是師生的觀念要形成于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把人的培養融入持續和諧、共存共榮的生態發展中去,實現人和環境辯證發展的統一;教學生態化是高校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溝通、教學相長、方式多樣、文理相通、學科相融、富于開放改革和創新;管理生態化是學校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的管理者都要以生態觀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平等對待教育系統中的各個生態要素,遵循生態平衡和激勵競爭機制的原則,正確處理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教授、認知、教育和自我教育;行為生態化是學校行為、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都要體現生態觀念,一切行為的準則是環境和人的持續、和諧的發展。”為此,現代教育要轉變觀念,形成新的生態文化觀;要建立符合持續發展的生態教學論;要構建新型生態行為體系;要培育持續和諧、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良好因子。
【高校和諧發展校園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自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文10-07
和諧校園文化構建論文09-30
會計的和諧發展的論文02-09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多維發展向度分析論文10-02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論文04-04
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論文10-05
高校體育的發展及思考論文02-06
高校校園文化及創業文化的研究論文09-12
影視藝術對高校校園文化的拓展論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