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論文

時間:2022-09-28 06:12:41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論文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充分強調數學知識的實際意義和實用價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即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而又讓數學回到社會生活中去,才會顯示其價值,展示其魅力,學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只有讓學生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才能使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論文

  關鍵詞:架起 數學 生活 橋梁

  《數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和抽象數學的知識,體現學用結合,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溝通,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而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現實生活是學習數學的起點。《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尋找與學生年齡特征、生活經驗相適應的大眾化、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發展數學,掌握數學,運用數學。

  1、從生活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

  教學時,教師可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如我在教學體積單位“立方米”時,把全班同學每 8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生準備一根1米長的米尺,要求學生用8根1米長的米尺,圍一個棱長是1米的立方體,從而讓學生明白棱長是1米的立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然后讓學生分組鉆進1立方米的空間里,親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這樣教學,數學與學生親密接觸,學生樂此不疲,理解深刻,記憶牢固。如讓學生判斷現實生活中一堆木材的體積,學生就能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推測,而不會不著邊際的胡亂猜一通。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氛圍。

  2、從生活實例中尋找數學原型

  小學數學的許多概念、原理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能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學習對象,學生就會在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認識到把現實中的具體問題轉變成數學問題來研究,就能更清楚的認識事物的特征,更準確地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如,我在教學“土地面積單位——公頃 ”時,我把全班學生帶到操場進行實地測量: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算出這塊地的面積;用標桿和測繩將這塊地圍起來,看一看、想一想100平方米的土地面積到底有多大?告訴學生100塊這么大的土地面積就是1公頃。再讓學生量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沿這塊地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相一想1公頃有多大。像這樣,把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尋找數學原型,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數學,彌補了學生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自然地契合了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了強烈的教與學的共鳴。

  3、從生活背景中探索數學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教師必須根據不同年級學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認識水平,既要明確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尋找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機聯系的切入點,使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如,學生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表面積”后,可設計以下數學問題:李師傅要做一個長是40厘米,寬是30厘米,高是25厘米的玻璃金魚缸,下面這塊材料夠用嗎?(材料:80厘米×60厘米的長方形),如果學生只是從形式上來解決問題,即:80×60=4800(平方厘米);40×30+ (40×25+30×25)×2=4700(平方厘米);那么會得出“材料夠用”的假象,而事實上只要稍作操作,便可知材料是不夠的,讓學生充分懂得為什么材料欠用的真正原因,也使學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4、從生活經驗中學習數學知識。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學生平時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開始,積極地創設活動的、可操作的、學生可以做的教學內容,寓數學知識與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活動中,并以直觀豐富的客觀事物為載體,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生動有趣,達到拓展教材內容、活化教材內容,增強學生對數學內容的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如,教學“11的認識”時,我在課末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個“六一”兒童節舉行套圈比賽的生動情景。規定每個小朋友只能投11個,11個圈分成套入和未套入兩部分,各個小朋友活動中的不同情況呈現了11的各組成情況,這是小學生熟悉的游戲,從現實情景中使學生體會日常生活需要數數,需要知道數的組成,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從生活事例中感悟數學方法。

  小學數學中一些具體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補少、多加要減、多減要加、等量代換、按順序思考等在生活現實中到處可見。如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單運算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多加要減”的道理,我舉了一個事例:“小蘭帶了174元錢到商場買一雙鞋,小蘭看中的鞋子的標價是97元,你認為小蘭會怎樣付錢?”,讓學生匯報交流后,教師側重指出下列這種付法:“小蘭從口袋里拿出( )張一百元,營業員找回小蘭( )元,這時小蘭口袋里還有( )元?”然后要求學生填空,并寫出了算式。學生寫出了以下算式:

  (1)174-97 (2)74+3

  (3)100-97+74 (4)174-100+3

  通過觀察算式讓學生體會到算式的結果都相同,但算起來第(3)式順理成章,體現了操作過程;第(4)式體現了“多減要加”的算理;第(2)式算起來最方便,體現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在此實例中,不僅使學生明白了“多減要加”的道理,而且學生還發現了比書本上介紹的方法更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減去一個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也可以把被減數一分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用這部分數去減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然后再加上原來的尾數,這種方法更近生活實際,使抽象的計算獲得了經驗上的支持,收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讓數學解決生活問題

  現實生活又是學習數學的歸宿。《數學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時,教師應注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指導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1、用數學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數學教學不應該是個只重視求知過程,只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訓練數學技能,而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使每個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生活的眼睛,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實際,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進而懂得身邊處處有數學。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和運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事物;學會重量單位后,讓學生稱一稱自己身體有多重。讓學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讓學生自覺地把所學到的知識與現實中的生活聯系起來,從小培養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培養他們把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的意識。

  2、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事件。

  數學首先是一種語言,它是人們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來儲存和傳遞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時代,數學的語言功能更為突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在不影響知識科學性的前提下,巧妙運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數學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學習交流中學習,給課堂教學增添一份異樣色彩。比如我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動手把12個圓片平均分,并要求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是怎樣分的,再用算式表示自己的分法。學生根據自己的擺法和想法列出了以下算式:12÷3=4;12÷4=3;12÷6=2;12÷2=6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體會到數學語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的真正意義。

  3、用數學規律表示生活現象。

  如學習了研究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后,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哪些數量在怎樣的條件下成正比例關系。學生積極性很高,爭先恐后地說:“每本《小學生時代》的價錢一定,訂閱的本數和總價成正比例”、“《小學生周報》的單價一定,訂閱的份數和總價成正比例”、“每平方米的房價一定,訂購套房的面積和購房的總價成正比例”、每千克綠茶的價錢一定,購買的千克數與所需的錢數成正比例“等等。

  4、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數學也不例外。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要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探索、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了解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如學完“元、角、分的認識”后,可以將課堂設置成商場,開設“文具店”,“玩具店”讓學生輪流當一回售貨員,讓大家表演買東西,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使用人民幣;這樣聯系實際的教學,敘述摸得著、看得見,理解透徹、記憶深刻,既使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又解決了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算用能力。

  5、用數學方法提升綜合能力。

  例如,學生學習了“利息”的計算后,知道了利息的計算方法,學生躍躍欲試的心情可想而知,書上的習題學生感覺不夠“解渴”。此時,教師及時安排了以下作業:(1)做自己的小會計到銀行去了解各種利率,然后把你積攢的錢存起來,想一想怎樣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匯報給大家聽;(2)做家庭小助手,幫媽媽理財,算一算媽媽存的錢利息是多少?到期后應取回多少錢?怎樣存錢最劃算!學生極有興趣,調查、分析、計算、反復比較,最后去存錢。在這一系列的實踐中,學生對利率、利息這一知識的理解極為深刻,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此項活動也對學生進行了不亂花錢、珍惜家長勞動果實的思想教育,實現了學數學與育人的統一。實踐證明: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運用過程中讓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成活,使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接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總之,讓我們架起數學與生活間的橋梁,拉近知識與生活間的距離,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材上數學的聯系,讓數學學習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使生活與數學融為一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體會到數學與人及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讓學生真正親近數學,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生活中,使其完成掌握知識到形成能力的轉變,并且有效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續發展,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2、《走進新課程》 朱慕菊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6月

  3、《小學數學典型課例評介》斯苗兒主編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年1月

  4、《新課程備課新思維》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4年6月

  5、《教育學概論》 吳秉倫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