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教學節奏訓練研究論文
【摘要】幼兒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核心是讓幼兒能夠根據音樂節奏來感受音樂的律動,體會音樂的意境。節奏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對于音樂的理解。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小、天性活潑好動的特點,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采用趣味性強的游戲來滿足幼兒的好玩心理,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音樂節奏;訓練
音樂的生命來自于節奏,節奏感是幼兒音樂素質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著名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認為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元素,而不是旋律,缺少了節奏的音樂旋律就會變得亂七八糟。根據他的結論,幼兒音樂教育首先應該從節奏訓練開始,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的節奏訓練來增強幼兒的節奏感,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我在自己的小班音樂教學中根據以下幾點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激起幼兒對節奏的興趣,引導幼兒發現節奏
幼兒年齡小,理解力比較差,對于節奏這個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但是正因為年齡小,好奇心強,所以他們對節奏的敏感度很強。任何學習活動中,興趣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幼兒掌握節奏,增強節奏感就必須激起幼兒對節奏的興趣。[1]教師可以結合人們生活中的節奏來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比如屋檐下的雨水滴答聲、動物的叫聲、各種樂器的聲音等。我在教學中告訴幼兒,節奏指的就是類似于這樣的有規律的聲音,我還會讓幼兒課后總結,去尋找生活中的節奏,絕大部分幼兒都會很感興趣,積極地去尋找,他們很容易就從生活中找到像火車鐵軌的聲音、鐘表的滴答聲等很多形式的節奏。幼兒在尋找發現生活中的節奏過程中,好奇心、成就感得到了滿足。他們常常會驕傲地跟我說這個節奏是他們發現的。通過這樣的課外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對于生活中各種節奏的探索興趣。最后,我通過擊掌或者敲打的形式將這些生活中的節奏表現出來,幼兒通過反復傾聽,理解和感受越來越深刻,節奏感也就慢慢地形成了。雖然此時幼兒并不能理解節奏本身的意義,但是他們能感性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節奏,并喜歡上了節奏,這就為接下來更深入的節奏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各種聽覺訓練,養成聽節奏的習慣
每個幼兒對于音樂的聽覺敏感度是不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幼兒對節奏的認知水平,讓幼兒根據聽到的音樂來作出指定動作,比如行走、站立、奔跑等動作來提升幼兒對于節奏的聽覺敏感度和節奏意識。在教學中我讓幼兒聽著鑼鼓聲走,規則是每擊一次掌向前走一步,當擊掌聲停止時停止腳步。剛開始我會帶著幼兒一起走,等幼兒熟悉了游戲規則后在旁邊用掌聲指揮幼兒的行動。慢慢地加快擊掌的速度,當幼兒的行走步伐來不及隨著掌聲變化時自然就會跑起來,通過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節奏的開始、持續、結束過程的感受。這時我再用節奏鮮明的音樂比如模擬下雨的曲子代替掌聲,讓幼兒根據對節奏的理解自由做出動作,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提高幼兒對于節奏的感知,增強幼兒的音樂感受力,提高幼兒學習節奏的興趣。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故事和樂趣,養成傾聽音樂節奏的意識和習慣。
三、提高幼兒發現音樂節奏強弱的能力
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關于聲音節奏強弱的例子,教師可以結合這些例子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強弱。比如電視里播放動畫片,教師問:你們仔細聽一下,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答:電視的聲音。教師在問:你們覺得聲音大不大?能聽得清楚嗎?幼兒答:當我們慢慢靠近電視機,聲音就會慢慢變大,聽得就越清楚。教師接著問:除了電視機,你們還在哪里聽到過越來越大的聲音呢?這時幼兒熱烈討論,有幼兒答:有一天,我走在路上,我身后的灑水車從我身邊開過的時候,我聽見的音樂聲越來越大,當灑水車離我遠去的時候,聲音就慢慢變小了。通過這樣問答,聽到幼兒明白聲音均勻地變大稱為漸強,聲音均勻地變小稱為漸弱。當幼兒能夠準確識別節奏強弱變化后,我用擊掌的方法讓幼兒來表現聲音的各種強弱變化。雖然對于聲音的強弱變化絕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擊掌表現出來,但是他們還不能深入理解聲音的強弱變化。這時我用圖片表示各種生活中的聲音變化的例子,讓學生根據圖片來表現聲音強弱變化。最后使用音樂符號,讓幼兒根據音樂符號來表現節奏的'強弱變化。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我進一步豐富節奏表現手法,引導學生用畫圖和更多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節奏的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來提高幼兒判斷音樂節奏強弱和表現音樂節奏強弱變化的能力。
四、通過兒歌來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教師可以結合兒歌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在訓練幼兒節奏感的過程中,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語言本身的表現力就十分豐富,也是幼兒最先學會的表達方式,因此使用語言編寫的音樂可以顯著地提高幼兒節奏訓練的效果,而且相對來說很簡單。比如教師可以搜集或者自己編制一些節奏感很強的兒歌,然后讓幼兒按照教師的節拍將兒歌念出來或者讓幼兒反復吟唱這些兒歌,充分利用兒歌節奏感強、簡單順口的特點幫助幼兒提高節奏感。當幼兒學會了基本的節奏之后,教師再進一步使用語言來慢慢提升幼兒對節奏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對節奏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感受,使幼兒學會運用節奏,把握節奏。比如,除了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聽一些簡單、節奏鮮明的流行歌曲,讓他們根據歌曲的節奏、速度來朗誦歌詞,從而鍛煉他們對于音樂節拍、強弱、速度的把握能力。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在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通過語言來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只有幼兒對于音樂節奏具有較強的判斷能力,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節奏,從而增強音樂水平,提高音樂審美和音樂創造能力。
五、通過動作來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除了前面提到的擊掌,還可以用其他的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無論是否有音樂伴奏,都可以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節奏,因此這種方式比較靈活。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用各種動作來表現節奏,而不用一招一式地教,只需要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比如在訓練aaaaa、aaaa、aaaaaa這樣的節奏時,可以讓幼兒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比如擊掌、拍大腿等。通過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不同類型的節奏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如aaaa、aaaaa、aaaaa等,幼兒對這樣的訓練方式很喜歡,大部分幼兒都能根據不同節奏做出不同的動作。除了這些,教師還要注意通過教學環節設計讓幼兒的嘴巴、身體、思維都動起來,充分調動和維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幼兒根據歌曲編出舞蹈動作進行表演,或者用身體作為歌曲的伴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發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和節奏把控能力。
六、借助樂器來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當幼兒掌握了基本的音樂節奏之后,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一些簡單的樂器,例如鑼鼓來幫助幼兒理解節奏,在課堂教學時,教會幼兒簡單的操作這些樂器,最常用的樂器就是鑼鼓,因為它操作相對簡單,節奏感非常強,非常有助于幼兒的音樂節奏學習,而且自己敲打樂器是個趣味性很強的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通過這樣的活動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結合幼兒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自己動手制作樂器,其實生活中很多物品可以改造成打擊樂器,比如裝水的杯子、長短不一的鋼管,敲擊裝著不同質量的水的杯子發出來的聲音是不同的,長度不一樣的鋼管敲擊后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讓幼兒利用這些東西制作簡單的打擊樂器,然后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編制一些簡單的節奏并通過自己制作的樂器演奏出來,然后教師再對各個小組的表演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幼兒學習節奏的同時,增加幼兒的課外知識并且鍛煉了他們使用樂器表現音樂節奏的能力。
幼兒教育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可用人才的責任,加強幼兒教育中的音樂節奏訓練,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操。訓練幼兒節奏感的過程,是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意識的過程。做好幼兒音樂節奏訓練,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認真做好幼兒音樂節奏訓練,才能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幼兒音樂教學節奏訓練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課節奏訓練》教學反思03-24
幼兒節奏訓練中的指導策略的論文06-24
大班音樂教案:節奏訓練09-27
小學《音樂課節奏訓練》教學反思范文07-16
關于節奏感知下幼兒教學論文06-05
中職體育教學拓展訓練研究論文06-27
公共體育教學拓展訓練研究論文06-21
研究職高音樂教學論文09-25
小學音樂教學意境研究論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