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心理護理的干預治療論文
為了提高高血壓病性心臟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探討高血壓病性心臟病患者的康復措施。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我們設計了一套規范的適應心理護理的方法,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在催眠的基礎上,進行家庭成員的排列,以及空椅子療法和角色扮演,讓患者進入患者角色,接受現實,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戰勝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現將具體做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符合ICD-10高血壓病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病史在1年以上的患者150例。按照人院的次序隨機分成兩組,每組75例,其中一組在抗高血壓病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適應心理護理,另一組用單純的抗高血壓治療。試驗者組40~60歲55例,>60歲2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學歷28例,高中學歷32例,大專以上學歷15例。對照組40~60歲55例,>60歲2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學歷27例,高中學歷33例,大專以上學歷15例。兩組病程、年齡、受教育程度等經過檢驗,兩組基線具有可比性,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方法
利用適應心理學原理[2?4]制定適應心理護理計劃,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高血壓病性心臟病患者的試驗組進行適應心理護理,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在催眠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家庭成員的排列,以及角色扮演和宣泄處理,讓患者釋放自己的情緒,進入患者角色,接受現實,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戰勝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指導患者制訂出適合個人疾病康復實際情況的藥物治療和適應心理護理方案。對照組按照醫院的高血壓病性心臟病藥物治療的方法相同。①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病情,人格特征,做好心理測驗,掌握第一手資料。②適應心理護理措施:首先放松訓練,用催眠治療技術,讓患者進入適當的催眠狀態,體驗放松后的輕松愉快的感覺,進行心理學的能量整合,放松后感覺自己身體內外的能量,并且進行整合。提高患者身體和心理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第二是家庭排列,在了解患者的軀體疾病和心結后進行家庭排列,通過家庭排列,讓患者自己領悟自己身心問題,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疾病。第三是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療,在家庭排列的過程中進行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療。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釋放不良情緒。進入患者角色,接受現實,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戰勝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③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進行自評焦慮量表(SAS)、自評抑郁量表(SDS)的評定和對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軀體癥狀,如頭痛、頭昏、乏力、心悸、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大)、血壓的觀察。自評焦慮量表(SAS)、自評抑郁量表(SDS)全部參加對照觀察的患者都參加了兩個量表的評定,依從性評價為99%。
3結果
患者的負性情緒:抑郁和焦慮情緒,出現的恐懼心理、焦慮多疑心理、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煩躁、恐懼等經過適應心理護理負面情緒逐漸改善。
兩組在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的自評焦慮量表(SAS)評定情況:適應心理護理組3個月后焦慮情緒明顯少于傳統治療組。兩組在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的自評抑郁量表(SDS)評定結果:適應心理護理組3個月后抑郁情緒明顯少于傳統治療組,患者的功能障礙低于傳統治療組。適應心理護理組3個月后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傳統治療組。兩組在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的軀體情況:軀體癥狀,頭痛、頭昏、乏力、心悸等明顯改善,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大有所改善,血壓接近正常并且穩定。
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全面提升:經過規律的藥物治療和系統的適應心理護理,患者釋放了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少了,心情好,精力充沛,進入患者角色,接受現實,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戰勝疾病,抗病能力明顯增強。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了。
4討論
適應心理護理,我們最初應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然后在精神科推廣使用,適應心理護理正在臨床各科應用。適應心理護理是利用適應心理學的原理,針對的具體人群,首先要放松自己,經過家庭排列,了解自己的成長經歷,認識自己,修正自己,進入自身人群的角色,并且適應之,經過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療,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提升自己的正性能量,是一種順應自然,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特別情緒方面的改變,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在發現疾病時,出現的明顯的焦慮情緒,如恐懼心理、焦慮多疑、煩躁、大禍臨頭的感覺;抑郁情緒,如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等。適應心理護理是讓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在催眠治療的情況下放松自己,通過家庭排列治療方法認識自己的成長歷程,了解自己的優勢力量,把握自己,通過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療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整合自己的正面積極的能量和情緒,改變自己,適應疾病。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的情緒狀態、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軀體方面和疾病康復情況都是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而改善了患者的整體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第2篇:高血壓患者心理護理的治療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能造成心、腦、腎、眼等器官的損害,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和腎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如何有效防止高血壓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大量研究證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壓藥物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手段,除此以外,心理因素(精神神經因素)也與高血壓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甚至影響高血壓的轉歸。為了解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本研究選取120例住院老年高血壓患者,分別對其實行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比較治療依從性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0例,并符合以下入選標準:①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舒張壓為140/90mmHg;②患者自愿參加;③有良好的理解能力;④均為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0。年齡58~95歲【82±9.13)歲];男93例,女27例;高血壓病程15~50年【29.25±9.12)年]。采用完全隨機方式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干預組男45例,女15例,年齡58~92歲【80±8.7)歲],病程18~50年【32.15±8.67)年],對照組男48例,女12例,年齡61~95歲【85±9.4)歲],病程15~47年【27.49士9.54)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兩組患者均常規給予降壓藥物治療及基礎護理:如嚴格遵醫囑服藥,定期監測血壓,并做好飲食、休息、運動等多方面基礎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按照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將其劃分為焦慮恐懼型、悲觀抑郁型、猜疑敏感型、盲目樂觀型和積極應對型,分別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H,見表1。每周1次,每次30~60分鐘,療程4周。
1.3評定標準參考MORISKY推薦的評價方法制定量表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進行評價。包括8個問題,如: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當你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當你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曾停藥?護理依從,即是否愿意接受血壓監測和常規護理,生活依從,即是否遵守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生活規律,治療依從,即是否服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采用4分制評分標準:1分=總是這樣,2分=有時這樣,3分=偶爾會這樣,4分=完全沒有。得分越高,依從性越好。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心理護理4周后,干預組的服藥依從性、護理依從性、生活依從性、治療依從性得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對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首要的治療方式還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單純降壓藥物治療不能緩解患者心理行為和情緒障礙,如果缺乏疾病相關知識,擔心疾病預后,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不能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從而嚴重影響臨床療效。
心理護理要求護士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征,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類型,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撫慰和個體化指導,從而調整患者的認知、情緒及應對方式。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疾病,明確情緒對血壓的影響,學會自我調節,消除不良心理障礙,打斷高血壓發生、發展的惡性循環&]。在本次研究中,經過4周的持續干預,患者定時定量服藥、定期復查、自測血壓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大部分患者也接受了合理休息、適當鍛煉、自我松弛的健康生活方式。對研究結果進行深入分析,證實了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護理依從性和生活依從性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實施心理護理是提升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重要途徑,也是確證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