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論文
親子關系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系,它對我們每個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母親或她的代理人的喂養和照料,新生兒便無法生存下去。這就促使嬰兒對母親產生依戀。依戀是人類最初始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情感,是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幾乎一切社會情感發展的基礎。它通常在五六個月至九十個月明顯地表現出來,而在一歲半至兩歲半達到高峰。如果不是孩子大腦或身體發育有缺陷或障礙,不出現依戀的原因便是親子關系出問題,例如,母親或她的代理人并不愛孩子,很少接觸孩子,不愛撫孩子,不跟孩子交流情感等。代理人更換頻繁也使孩子無法產生依戀。從來沒有過依戀感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成為只顧自己而對別人毫無感情的人,也可能成為缺乏安全感或對人過分猜疑而不信任的人,還可能成為具有破壞性和攻擊性的人,如此等等。
孩子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相互作用之中進行的。親子關系的質量決定著社會化過程是否順利、是否發生障礙或缺陷,也決定著社會化所可能達到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結構,是在學齡前即人生的最初幾年里大體上定型的。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親子相互作用的產物。
馬斯洛所說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人生開始的幾年里就已經存在。如果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滿足,精神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障礙,人格的發展也會出現障礙。
對嬰幼兒來說,父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應具有前后一貫性,這樣,他們才能有把握地預測未來,也才會有安全感。兒童基于昨天什么行為被允許或得到贊許,他們便能推斷今天的什么行為也會得到允許或贊許,他們對自己和未來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們必須明確,對兒童造成威脅的,并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自然災變,而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負有養育責任的人的行為疏忽或失誤。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為得到贊許,什么行為受到制止,并不取決于父母的一貫態度,而取決于父母此刻是否頭痛或消化不良,取決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決于父母打麻將牌的輸贏,那么,兒童深埋著的不安全感,是將來患神經癥的一個重要根源。
父母的態度和行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見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難)形成評價事情好壞的統一標準,也就不能發展無沖突的價值觀。很多青年人的心理沖突可以從父母教養原則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一位大學畢業生已23歲的女孩子問醫生:"我現在該不該談男朋友呢?"交談得知,她的父母親一直向她灌輸這樣的思想:學生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學習好,自然就有人來找你,用不著發愁找不到對象。這位姑娘在大學四年之中,幾乎從來不跟男同學交往,參加工作近一年來,一遇男同事跟她交談,她就覺得不知說什么好,感到無話可說,十分尷尬。這位姑娘雖然年齡早已成年,可她的社交能力和性格還不如一位健康的初中生成熟。
前面提到了幼兒依戀情感的重要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就必須逐漸"放權",鼓勵孩子在家庭外同齡人交往,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依戀的發展有兩種可能,一是獨立自主精神的發展,一是轉變為對父母的依賴,依賴是一種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或性格特點,神經癥病人的很多苦惱、困難和心理沖突的根源就是依賴。我們必須明確,一個人從小到大,只有在與同齡人經常的交往中,心理才能走向成熟,一直在父母、長輩羽翼的保護下長大的人,既缺乏社交能力,也學不會平等待人的精神。這一點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突出,孩子只有通過人際關系交往的實際經驗才能學會待人接物,而不可能單純靠父母的說教學會這些。在家中,如果有個蘋果或一塊蛋糕父母照例讓給孩子吃,這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特權觀念,似乎一切好東西理應由他一個人獨享。倒是在幼兒園里,孩子可以學到許多在家里學不到的東西。幼兒園的老師是懂得如何通過日常生活使孩子學會人人平等的道理。吃餅干,每人四片,誰也不多誰也不小;分蘋果,每人一個,大小一個樣。正是這種生活實踐,使孩子們逐漸懂得,所有小朋友都一樣,大家平等。其實,父母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在家里也完全可以進行同樣的教育,產生同樣的效果。母親可以有意選購一個大蘋果,回家與孩子分享,這不僅可以避免孩子產生特權觀念,還可以增添情趣和加深親密感。這樣,孩子從小便會有"獨樂樂不若與人"這種社會情感的萌芽,而不會成為自私或自我中心的人。
有些父母大惑不解:我們對孩子確實是一片真心,關懷愛護備至,為什么孩子越大越變得自私?其實,父母只要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言行,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例如,父母二人在談論機關里分獎金評級別時流露出來的'自私心理,無意中卻感染了孩子。又例如,某次來客,父母用較次的糖果招待客人,把較好的留給自己家里人吃,孩子會一點兒也不懂這個"道理"么?父母親本人庸俗不堪,買架鋼琴就想培養出孩子高尚的情操,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
有些成人感到這個世界是友好的,他們的心胸開闊,與人相處一般不存什么戒心,也樂意對別人投入情感。有些成人則相反,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敵視他們的,他們經常提心吊膽,或心存戒備,與人交往時從不敢敞開胸懷,怕上當受騙,好猜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往往根植于童年時代,是跟不同類型的親子關系相聯系的。一般來說,父母是否善于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是否善于與孩子溝通,即同時也敞開胸懷讓孩子理解他們,是決定性的因素。
孩子想吃巧克力母親說:"不行,馬上就要吃飯了。吃了巧克力,你還吃飯不?光吃零食不吃飯,對身體不好。"
孩子玩得正歡,父親說:"吵死了,真討厭,到外邊去玩去!"
即使用耐心說理的辦法,態度也比較溫和,性質并沒有變,還是說服。任何兩個人,只要互相企圖說服對方,就會有一個勝利,一個失敗(一個成為有理者,一個成為無理者)。當然也可能誰也說服不了誰。總之,沒有溝通。
親子之間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不是說服,而是溝通。
孩子想吃巧克力,父母親首先要理解他有這種需要,也肯定他有滿足這種需要的權利,父母親甚至可以表達自己也喜歡吃巧克力(如果確實如此),這便是溝通。有了溝通,便有可能通過商量就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共識。
如果沒有溝通而采取說服的方式,不論父母說服成功或失敗,總有一方感受挫折,而挫折感的積累,必然導致親子關系不健康。
要發展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子女健康成長,懲罰和過分保護是兩個最重要問題,必須妥善處理。
對于個人來說,與父母親關系對于將來走出家庭后能否與其他重要關系人發展健康的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也許,一切人際關系無不打上親子關系的烙印,這就是人類學家為什么特別重視親子關系之研究的緣故。
一個人如果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溝通(善于理解別人也善于讓別人理解自己),他與同學、老師、朋友、同事、上下級等的關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重要關系人是個人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柱,如果我們善于與他們發展親密的關系的話。
當一位親密的重要關系人發生變故(如生離死別、關系劇變等)時,人際交往能力對維持健康的作用就容易看出來。如果人際交往能力強,通常就會有另外的重要關系人來填補空缺,也就是說當事人會迅速發展與其他人的關系,把親密程度提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人際交往能力低下,當事人便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而無法補償,很可能出現精神障礙。由此可見,人際溝通的能力直接決定一個人對精神打擊的承受能力。
【淺談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的論文03-20
淺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關系論文06-22
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9-15
淺談技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9-15
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1-18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范文02-21
淺談中職體育教學對心理健康教育影響的論文06-22
淺談大學生教育下的心理健康論文06-22
淺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論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