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健康教育關系探究論文
摘要:調查和分析在校大學生,其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之間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預方法,通過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防范意識,構建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讓大學生能夠增強自信心,產生一種自我效能感,逐漸產生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態(tài)度和情緒。
關鍵詞:大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成為當前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之一。提升高校大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是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任務,提高大學生身體健康應該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身體素質。近些年大學生安全事故頻發(fā),充分體現(xiàn)了大學生心理存在障礙,有學者曾經統(tǒng)計過,目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fā)病率最高達42%,其中都是以神經癥為主,并且患有神經癥的大學生數(shù)量高于一般的人群。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對其自身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一、研究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資料
選取沈陽工學院在校大學生240名,其中男性130名,女性110名,年齡在20—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26±1.53)歲,從來不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75名,偶爾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70名,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95名。
(二)研究方法
首先,對相關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的資料進行查閱,充分了解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其次,根據(jù)問卷調查法對大學生進行調查,一共發(fā)放問卷250份,實際收回240份,有效的回收率為96.00%,將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分為正常組和非正常組。使用SCL—90自評量表對得分≥2分,≥3分的人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測試,對所有大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tài)的測試,測試指標為九項。最后,運用SPSS軟件,將所有數(shù)據(jù)填寫至SPSS軟件之中,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整理其所得結果。
二、結果分析
(一)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tài)的狀況
從表1中能夠看出,在身體形態(tài)方面的分析結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的身體發(fā)育等影響不大。但在身體素質方面卻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性,說明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運動能力方面高于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二)心理健康調查狀況通過SCL—90自評量表統(tǒng)計后得出,≥2分的是陽性癥狀,表示這樣的大學生存在著一定的不良的心理反應,≥3分的為中度癥狀,表示這樣的大學生存在著中度的不良心理反應。從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有160人在這一項上面得了≥2分,占總人數(shù)的66.67%,在這一項上面得了≥3分的,占總人數(shù)的28.33%。由此可見,在本次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
三、討論
(一)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xiàn)
通過以上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當前大學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主要表現(xiàn)在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等精神病癥,以及人際關系敏感方面,這些癥狀都是因為大學生心理障礙體現(xiàn)出來的,很多學生與同學相處不融洽,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不喜歡參加一些集體性的競爭活動和項目,缺乏興趣、反應遲鈍。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課余時間又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參加也只是應付而已,慢慢地身體素質就會越來越差,上課時不積極,逐漸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些大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中的態(tài)度不積極,不參加體育鍛煉,很難在運動能力方面獲得提高,這也是造成當前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原因。
(二)影響心理障礙的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大學生受到自身身心特點的因素影響,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相符,閱歷比較淺,社會經驗比較少,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中不良思想的沖擊和影響,導致其在心理上產生沖突和矛盾。
2.社會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才競爭比較激烈,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也相對比較復雜,經濟的發(fā)展給大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帶來許多影響,再加上企業(yè)對人才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大學生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造成大學生心理障礙的關鍵因素。當代大學生都是90后,一般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太陽”,時間一長,錯誤的思想會灌輸?shù)剿麄兊念^腦中,“無論是什么事都要以我為中心”,導致這些大學生在小時就被家長養(yǎng)成了一種優(yōu)越感和自尊心,并且在獨立面對、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薄弱。父母不正確的價值觀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逐漸養(yǎng)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斤斤計較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1]。
4.學校因素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時候學生學習體育、參加體育鍛煉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對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很多大學生出現(xiàn)偏科的現(xiàn)象,逐漸地使大學生產生不同的心理障礙。
5.身體素質因素
有許多學生因為體形很胖,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在學習一些體育動作時比較慢,比較別扭,感覺不如其他人,會擔心同學笑話,缺乏自信心,逐漸產生自卑的心理。
6.大學生自我保健意識不強
由于大學生自身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其自身未來發(fā)展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性,導致大學生對自我保健知識和意識方面的掌握和了解都比較淺薄,多數(shù)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不懂得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這樣發(fā)展下去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對204名大學生進行詳細統(tǒng)計和調查后的結果發(fā)現(xiàn),有66.67%的大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問題,因此,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比較好,大學生的運動能力比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強,并且兩者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
(二)消除心理障礙,提高身體素質的建議
各高校應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有效提高大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防范意識,控制自己在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等心理方面的障礙,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質量。同時,高校應為大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促使大學生能夠在心理變化方面由被動轉為主動。在此過程中,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因為參加集體活動是有效治療和調節(jié)心理障礙的最佳途徑[2]。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調整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體育,進行體育鍛煉,讓大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參與到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大學生能夠增強自信心,產生一種自我效能感,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態(tài)度和情緒。同時,應培養(yǎng)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升大學生的運動能力。通常情況下,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在運動能力和鍛煉習慣等方面都比較差,這類的大學生一般都不愿意參加到體育鍛煉的教學活動中,更不喜歡參加一些具有較強競爭性的體育運動。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具備良好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鍛煉習慣,是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鑫強,蘇志強.大學生心理素質之個性品質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的視角[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
[2]吳秀云.有氧運動與心理干預對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研究——以超重與肥胖人群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
【大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健康教育關系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素質關系分析論文06-22
公共藝術教育及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論文09-14
淺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關系論文06-22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09-16
音樂教育心理健康發(fā)展探究的論文09-15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對策探究論文09-12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理路探究論文08-06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