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個性讓學生健康成長論文
聾啞學生由于身體缺陷,智力、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與正常的學生有明顯的區別,聾校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充分尊重孩子們各自的個性、能力等,適當引導,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使他們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實現殘而不廢、殘而有為,回歸社會的主流。
在特殊教育學校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群聾啞兒童,他們由于聽力損失程度不同,其智力、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也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我們用一個標準去要求和教育他們,這就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因此,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們各自的個性、能力等,適當引導,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和個性得到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班上有一位女學生,學習成績差,對待學習不積極主動,反應慢,口語能力差;性格內向、膽小、脾氣暴躁、孤僻、缺乏自信心,不喜歡與同學在一起玩,不敢親近老師,發起脾氣來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不理老師和同學,在特教學校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學生。
根據“教育工作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如何在殘疾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使他們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成為殘而不廢、殘而有為、回歸社會的主流,這是我們特教工作者的一大重任。
一、激發學習的熱情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專為他們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布置一些由易到難的練習,通過個別疏導和利用結對子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幫助他們,教育班里的學生多關心、幫助他們。以基礎知識和必須要掌握的知識為主線出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成功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慢慢地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認識到自己多付出一些努力也可以學好,使其產生一種勞動收獲后的喜悅心情,并漸漸地把這種熱情遷移到其它科目的學習上來。
二、用愛去感化
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熱愛自己的特殊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對特殊學生產生深厚的感情,學生才會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才會從“親其師”,到“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在特殊教育學校里,特殊學校的教師沒有慈母般的愛,就不可能有特殊教育的效果。因此,對殘疾的學生,關鍵是要用“愛心”去教育和感化他們。在人際關系中,尤其是感情交流上,人們往往忽視細節的東西,其實,任何細小的表情、行為、舉止都能充分表達人們之間的似海深情。聾生的情商普遍偏低,他們對人的一舉一動最為敏感。記得有一次,我布置完作業,那個學生大發脾氣,我覺得很奇怪,就走道她跟前,好好的問她:“你怎么啦,有什么問題嗎?”就在我彎腰低頭和他們說話的一剎那,被他們揮舞的手碰對了眼睛,當時我的眼睛痛得無法睜開,只好走回講臺休息了一會,眼睛還是不能法睜開,當時沒有一個學生過來問候老師一聲,我心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是聾生的感情淡薄?還是……?我突然感到自己的任務非常的艱巨。當我睜開眼睛時,依然走到她旁邊用非常誠懇、關心的口吻問她:“能告訴我你為什么生氣嗎?”從她的表情看出他們有點愧疚,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過意不去。我沒有責備她,微笑地說:“以后有什么問題要和老師說,不要發脾氣。”通過這件事我發現她開始接受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我注重觀察謝某的言行舉止、思想的.變化,注重從細微之處入手,處處、事事體貼他們,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上的關心,讓他們感到老師的溫暖,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和信任。我的真誠感動了他們,消除了他們的疑懼、自卑、隔閡、對抗等心理障礙,敢于親近老師,融洽了師生的感情。
三、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教育的時機
特殊學校學生心理上往往存在著憂慮、害怕受挫、自卑、自暴自棄、缺乏信心等心態。但他們同樣是一個富有思想情和個性獨立的人,他們同樣需要別人的贊美;別人的尊敬,當他們有進步,需要老師給予肯定。哪怕是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向他豎起一個大拇指,一句表揚的話等,都會給予學生及大的支持和鼓舞。一次那個學生單元測驗只得了50多分,她很生氣,拿到試卷后沒看就把它塞進抽屜里,我當時看在眼里。課后我找她談話,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比以前有進步了,以前你考試才考30、40分,你看現在你進步了那么多,還差點就及格了,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及格。”老師一句鼓勵的的話,往往在學生的心里會種下自信的種子,她會暗自下了決心,盡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要達到的目標。接著我幫她分析這次考試不及格的原因,有的地方會做是因為粗心算錯了,她看著我指的地方直拍自己的腦袋說:“沒有認真檢查,都怪自己太粗心。”我說以后細心點就行了。平時在課題堂上我經常給謝某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她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助她樹立自信,讓她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她的進步,得同學們的認可。在個別輔導時我更是主動地接近她,常常讓她體會到老師的關懷,使她在愉快的氣氛中樂于學習,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四、結論
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情、沒有愛,那么教育就如同無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虛空。父母的唾棄、旁人的鄙視使他們沒有自信,失去自尊,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他們迫切需要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和理解。作為這些特殊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只有從實際出發,尋找突破口,了解他們,善意指引他們,把生活的陽光照耀到他們的心里,才能使他們的整個身心充滿歡樂。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從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特征出發,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健康的成長,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個性讓學生健康成長論文】相關文章:
尊重學生個性實施分層教學的教育論文07-05
特殊教育教學論文03-30
尊重個性讓孩子健康成長發言稿11-13
要充分尊重學生(教學論文)12-06
尊重個性特征培養高職學生的規則意識論文06-30
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論文04-11
特殊教育職業論文06-29
鋼琴教學過程中學生樂感的培養論文07-04
讓學生在禮儀的熏陶下健康成長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