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教學社會學論文
一、教學理念的總體性
綜合性教學理念需要一個具有統領性的總體視角,能夠綜合、概括和總結既有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既包括以前出現過的教學理念,也包括前沿的教學創新理念。社會學課程總體性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在把握理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自身的各種感官,達到興趣提升、心情愉悅、身心投入和自我實現等目標。社會學能為人們觀察社會提供一種獨特的視角,為人們解釋社會現象提供獨特的理論框架。教給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的知識、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學生積極進行社會化,是社會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社會學課程教學的重點并不是把已經存在的社會學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教給他們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獨特方法,并主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社會學教師不僅要能做到在理論高度上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還能做到在實際教學的各個環節能“同理”學生、“移情”學生,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感到被尊重,從而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釋放自己的潛能,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二、教學內容的廣延性
教學內容的廣延性主要強調教學內容中課堂知識的豐富性和課外知識的延伸性。課堂教學內容應盡可能豐富多彩,剔除陳舊和單調,能夠反映最新的學科動向,凸顯學科的時代性。教學內容的廣延性還體現在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強調課堂知識向課外知識延伸。社會學知識體系龐大,單單通過課堂內容的講述不能窮盡,因此教學內容還必須借助課外學習進行拓展,借助課外知識進行補充。要積極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如網絡、電視等來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延伸知識,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資料、處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自我更新知識和自我解決難題的潛能。首先,社會學學科知識體系的豐富性和發展性特點要求教材體系具有一定的廣延性。教師在為學生選擇和推薦教材、參考書時,不能僅停留在基本教材上,還要拓寬視野,廣泛涉獵,尋找對主要教材起詮釋、補充、拓展作用的系列書籍。這種具有廣延性的教材體系能夠拓寬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潛能。其次,從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來看,社會學學科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使自己的研究議題緊跟時代的步伐,因此,社會學的教學實踐應貼近生活、反映社會。這就要求教師能對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對變化的事物和社會現象保持高度的覺察性和反思性,不但借鑒社會學理論中已有的成果去解釋新現象、新問題,而且要從這些新問題和新現象中提煉新概念、新名詞、新觀點,以豐富社會學既有的理論成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以研究促教學和以教學來引發科研的目的。可以選取當今社會的離婚率跟過去相比呈現增高趨勢的社會事實,激發學生關注現實社會問題的興趣,然后啟發學生思考這種現象背后的社會原因,將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探討引入課堂討論,在對社會事實的討論中歸納出當今社會家庭結構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并與社會學中的婚姻家庭理論進行結合。
三、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是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結合起來,把平面化的教學方式與形象化的教學手段聯系起來,把單一的教學方式與多元化的教學技巧相結合,既不放棄課本和黑板等教學工具,又重視形象化、立體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適當運用啟發式教學法
社會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人們觀察社會提供客觀的方法。因此,社會學教學首先是一種方法論教學。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靈活運用社會學理論知識來分析現實社會現象,解釋社會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擁有獨立思考、善于總結和深入鉆研的能力。而啟發式教學往往能在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啟發式教學的特點,在講述主要內容前一般要設計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如:在講授“群體與組織”這一章內容時,設計的相關問題有&如果你像魯濱遜一樣一個人漂流到一個孤島上,會產生怎樣的反應?“人組成群體或組織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等。通過設置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社會學群體理論的興趣。
(二)合理采用體驗式教學法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模擬真實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情緒和心理活動來體會、感知、理解文本知識的內涵。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因而難以擺脫科學的抽象性特征。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這門科學,并學會用這種科學的武器來解釋社會現象,使這些知識真正內化成學生的知識,就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豐富學生的切身體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恰當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自己期望的角色,以此讓學生體會不同角色所處的社會地位和所承擔的義務,真正領悟&角色’的概念。
(三)充分利用生動的案例教學法
社會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都能成為很好的教學案例。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選取一些與社會學密切相關的重點、熱點和焦點問題作為課堂討論的案例,如留守兒童問題、貧困問題、犯罪問題、環境問題等。通過參與案例討論和分析,學生既能體會到參與的樂趣,也能獲得所需的社會經驗,因而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理想。組織案例討論時,一般在討論前一兩天通過電子郵件把案例材料發給學生,學生收到材料后先自己去理解和分析;課堂討論時,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對案例進行充分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匯總,然后選出代表在課堂陳述;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歸納和提升。案例教學既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靈活采用角色互換式教學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生聽成為常態,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師道尊嚴”成為不變的.規則。隨著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師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得以逐漸建立,這為課堂角色互換式教學提供了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恰當選出一些章節或主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經過教師指導,在課堂上講述出來。經過精心準備,學生一般都能把內容講得生動有趣,把&課’上好。這種教學方法既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把握學習內容,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有利于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教學相長。
四、教學時空的跨越性
教學時空的跨越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的時空不局限于室內或課堂,還可以跨越到室外和課堂外。也就是說,要在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連接起來。課堂上學生主要還是學習社會學相關理論知識,而在課堂外的廣闊社會時空中,學生可以參與社會活動,親近社會,了解社會,熱愛社會,感恩社會,消除象牙塔中的理想化心態和自傲心理。社會學是一門實證性的社會科學,這就意味著社會學學習和研究必須進行實地調查。學生的實地調查有利于其深入理解和掌握社會學理論。如:講授“老年社會保障”主題時,帶領學生到農村社區了解老年人的物質生活情況、精神狀態和社會保障情況,學生在對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有了感性認識后,更能理解老年人保障研究的重要性,利于激發他們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熱情,強化其為老人服務的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學效果評價的靈活性
教學效果評價的靈活性指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要充分考慮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采取靈活的評價手段。具體來說,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應放在教學的具體操作過程上,少做結論式的評價;盡量以指標形式來衡量教學效果,減少主觀臆斷式的評價;注重對知識運用的技能技巧的評價,減少純粹機械記憶評價的比重。在具體操作中,改變過去純粹考查知識點的評價方法,強調口試、論文,重點考查學生運用實際知識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讓學生充分參與本專業教師的課題研究,鍛煉他們的科研能力。讓學生在課程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充分發揮自主性,自己選題,自主調研,教師只進行指導和把關,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這種靈活性的教學效果評價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語
總之,在社會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總體性的教學理念、廣延性的教學內容、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跨越性的教學時空和靈活性的教學效果評價,建立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社會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綜合性教學社會學論文】相關文章:
實踐教學社會學論文01-29
單元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論文06-12
關于綜合性學習教學的論文05-10
社會學的論文02-24
社會學論文:民族社會學04-01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論文06-26
社會學的宏觀思索論文04-28
談高校教學管理的社會學反思論文07-01
關于農村社會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