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商品生產質量管理屬性意義論文

時間:2021-06-15 18:17:22 論文 我要投稿

商品生產質量管理屬性意義論文

  第1篇:商品質量的市場屬性與綜合治理

商品生產質量管理屬性意義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結合當時國情,走上了追求數量擴張的經濟發展道路,以GDP總量及增速為主要標準衡量經濟成果,通過汲取改革紅利和人口紅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堪稱“中國奇跡”。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及我國環境承受力接近極限,創造了“中國奇跡”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倒逼中國經濟發展改走“質量強國、效益興邦”的道路,“質量”已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詞。2014年9月,總理在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上指出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關乎億萬群眾的福祉,指出必須通過“放、管、治”三位一體來實現質量提升。商品生產質量管理綜合治理是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核心組成部分,“放、管、治”三位一體的質量提升格局必須在經濟發展大局之中來把握,在經濟運行規律框架下來認識。本文以商品質量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商品質量市場屬性,分析了其作為質量綜合治理中“放”的理論基礎及“放”的實現途徑,進而分析了由于市場失靈導致了質量監管部門對于商品質量不能只“放”不“管”,最后探討了更高層面意義上的質量綜合治理及其實現途徑。

  一、商品質量的市場屬性

  (一)商品質量的市場屬性

  作為描述客觀事物的某些特性的術語,質量概念不能脫離客觀事物而存在,必須有載體。質量載體可以為產品、服務、環境、教育、經濟等,從而就有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教育質量、經濟質量等不同質量概念。ISO9000系列標準為了保證通用性,以產品(product)為質量載體,包括四種通用產品類別:服務、軟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

  商品不同于產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通過在市場上銷售而換取貨幣收入的特殊產品,簡而言之,商品就是具備市場屬性的產品。商品質量可以表述為“商品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由于商品具有市場屬性,所以商品質量提升和管理必須從以下3個經濟學維度來認識和把握:一是商品質量必須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二是商品質量必須考慮生產成本和市場購買力;三是商品質量必須考慮商品生產要素組成和生產者比較優勢。

  (二)商品質量市場屬性的三個維度

  商品質量市場屬性的第一個維度指市場需求。作為一組固有特性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商品質量首先要以市場需求為標準來衡量。在手機制造領域,昔日王者——“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在進入新千年(尤其是2007年后)逐漸沒落,而“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在移動互聯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占據了手機制造的制高點。事實上,隨著無線互聯網、微芯片、液晶屏等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手機在2007年就逐步突破了“語音、文本無線信號接發器”的藩籬,逐漸演變為連接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終端”。消費者對手機功能需求不再限于打接電話和收發短信,希望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連接網上世界!爸Z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手機沒能緊跟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從滿足新形勢下市場需求角度來講,它們的質量滿足消費者要求程度較低。

  商品質量市場屬性的第二個維度是指商品生產成本和市場購買力。在經濟學中,需求不等同于需要,需要是無窮無盡的,而需求要受購買力的限制。評價某種產品的質量高低不能脫離生產成本和市場購買力。一件高檔T恤可能要經過上百道工序,售價可能有幾百美元,正常情況下質量要好于在地攤上幾美元的廉價T恤。在不考慮收入狀況和售價情況下,人們可能都會選擇高檔T恤。但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均等,對還未擺脫貧窮的人而言,高檔T恤“可望而不可即”,所謂的高質量也就失去了意義。

  商品質量市場屬性的第三個維度是指生產要素組成和比較優勢,F代經濟學常將生產要素歸納為4類:土地、資本、人力和技術,商品是這4類生產要素的結合物。不同生產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換,比如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是以資本替換人力。一般認為,技術是通過其他“硬”生產要素(土地、資本、人力)發揮作用的“軟”生產要素,不但涵蓋了一般意義上的科學技術,還包括文化形態、管理制度、教育體系等,比“硬”生產要素更重要。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生產要素組成,如農產品的土地要素較高、飛機的資本要素較高。不同國家、地區、生產者之間因先天條件和后天獲得不同,在商品生產上就有不同的比較優勢,即使是生產同一類產品,不同生產者的生產要素組成都可能不同。比如,因為美國農業在土地、技術、資本上比我國農業有一定優勢,而我國農業勞動力比美國要多,所以美國農產品的土地、技術、資本要素組成比例要高于我國,而我國農產品的人力要素組成比例要高于美國。

  二、商品質量與市場失靈

  市場經濟是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的有效方式,但是市場經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外部性、壟斷、信息不對稱、囚徒困境等會削弱市場的力量,甚至會導致市場失靈[1]。

  (一)商品質量信息的不對稱性

  生產者和消費者天然地出于對商品質量信息不對稱的地位之中。消費者接觸的是最終產品,而生產者接觸的是商品的研發、生產、存儲、配送、銷售的全過程。如果生產者不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為了節省成本有意在研發生產儲存等環節偷工減料,甚至是以不安全的設計、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來生產產品,對消費者會造成重大安全問題。甚至有些生產者在主觀上并沒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意愿,但受限于整個自身的設計、工藝的水平不到位,或者對于商品安全的意識還不夠,其產品也可能會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消費者一般很難僅憑肉眼、手感識別商品是否具有質量安全問題或隱患,由于對于質量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對稱,消費者可能會受到質量低劣產品的危害而不自知,或者產品質量問題已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二)商品質量與壟斷

  壟斷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式。按照買賣雙方角色不同,有買方壟斷和賣方壟斷,按照組織形式的不同有卡特爾、辛迪加等,按照形成方式的不同有自然壟斷和行政壟斷等,壟斷對市場有效性有重大威脅。隨著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一些企業逐步成長為行業“巨無霸”,控制或影響了行業方方面面,占據了整個產業鏈最具戰略價值的高利潤節點。這些企業不但在經濟層面有巨大的影響力,它們還將巨大觸角伸入到政治、法律、文化各個層面。相比較而言,單個而分散的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維權困難。

  (三)商品質量與外部性

  商品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會消耗能源、污染環境,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礎上,雖然我國GDP增速連續多年世界第一,但是我國面臨的霧霾天氣、水質下降、土地過度使用、海洋過度捕撈等問題也是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中非常突出的。這些問題是市場經濟外部性的具體表現,本身就是由無監管的市場經濟帶來的問題,不能只依靠市場來解決。近年來的博弈理論證明了個體的理性選擇會造成總體選擇的合成謬誤。就環境污染而言,現代社會幾乎每個生產者都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畢竟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園之中,但是環境保護需要成本支出,生產者不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節省下來的開支是由自己享受的,而環境污染是由整個社會承擔的。單個生產者通過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得出不投資或者不開動環保設施是經濟上的最佳選擇,但是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每個生產者的理性決定集合在一起卻造成了災難性后果。

  三、“放、管、治”三位一體的質量提升格局

  (一)“放”的經濟學意義與實現路徑

  商品質量必須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要考慮生產成本、市場購買力、商品生產要素組成和生產者比較優勢等,因而具備了市場屬性,市場是決定商品質量的決定性力量,好的商品質量不是“管”出來的,而是通過市場“選”出來的,這就是“放”的經濟學意義上的理論基礎!胺拧本褪侵纲|量監管部門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發揮市場在決定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的力量來提升商品質量水平,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真正成為質量的主體。生產企業要切實擔起商品質量的主體責任,突出質量創新和質量管理,加強勞動者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的培養。質量監管部門要加快轉變職能,在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上下功夫,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消費者通過質量評價、舉報質量違法行為和“用腳去投票”等,給生產者施加市場壓力,利用市場機制倒逼質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社會氛圍。

  (二)“管”的經濟學意義與實現路徑

  因市場外部性、壟斷、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造成的市場失靈決定了商品質量不能只“放”不“管”。由市場失靈導致的質量問題往往關系到質量安全,對消費者影響極大,質量監管部門必須切實加強監管。但是這里的“管”不再是傳統手段的管,不能再以行政審批、行政干預和行政指導為主要手段,避免過去“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頑疾!肮堋本褪且再|量管理機制創新來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同時加強對質量違法活動的打擊。在制度建設上突出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加強市場事中事后監管;全力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打破市場壟斷和地方保護,讓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讓優質產品暢行無阻,讓低劣產品寸步難行。在技術手段上,要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建立科學的監督抽查制度和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加強風險研判和監督抽查,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

  (三)“治”的經濟學意義與實現路徑

  無論是“放”還是“管”偏向于制度建設,是以直接手段實施質量提升。質量提升不但要有直接措施,還必須有更高層次的手段,也就是要通過“治”來實現質量提升。以中國傳統文化來比喻,“放”和“管”偏重的是“術”,而“治”偏重的是“道”!爸巍本褪蔷C合治理,通過構建質量社會共治機制,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濃厚氛圍。質量監管部門要緊抓質量誠信,加快建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信用公示制度和質量“黑名單”制度,實施質量信用分類管理,加強企業信用約束,加大企業失信成本。生產者要牢固樹立道德誠信的意識,強化“質量即生命”的理念,自覺保證商品質量。消費者要增強質量意識,掌握質量知識,對產品和服務的優劣不但要用“腳”去投票,并且要積極主動舉報質量違法行為。商會、協會、中介組織等社會力量要加強服務監督,引導行業誠信自律,對質量狀況進行第三方評估。新聞媒體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曝光質量突出問題的案件事件,宣傳推廣優質產品和質量,使違法者受到譴責,守法者受到表揚。

  第2篇: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引言

  馬克思在《資本論》開篇,為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深刻地論述了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以及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物。馬克思商品的兩個因素理論,撇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于分析我國現實商品使用價值生產,不斷提高我國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以及重視商品價值分析,降低商品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增加企業利潤、降低生產商品的社會價值,促進我國商品走向世界,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論

  馬克思在《資本論》開篇論述商品的兩個因素時,從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首先闡明了商品的使用價值。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每一種有用物都有許多屬性,可以在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有的物如衣服,作為生活資料直接滿足人們的需要。有的物如織布機,則作為生產資料,用它生產的東西來間接滿足人們的需要(陳征,1985)。這種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構成商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作為有用物,在任何社會里都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因為不論各個社會的性質如何不同,構成社會財富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總是各種各樣的有用的使用價值,正是這些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才使人類社會能夠存在和不斷向前發展。在存在商品生產的社會中,商品的使用價值同時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王玨等,1984),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使用價值是社會的使用價值,沒有使用價值就不能進行交換,就沒有交換價值,也就不能實現價值。

  馬克思在論述了商品使用價值之后,接著論述了商品的另一個因素價值。馬克思首先分析價值的質,他從交換價值入手,深刻地揭示了兩種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夠按一定的比例進行交換,說明這兩種不同的商品中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只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在這些產品的“生產上耗費了人類勞動力,積累了人類勞動”。這種凝結在商品體內的抽象人類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在闡明了商品價值的質之后,又分析了商品價值的量:“那么,它的價值量是怎樣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但是,商品的價值量不是以個別勞動時間為標準,而是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標準來計量的。即“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商品交換依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又進一步闡述了商品的價值量同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力的變化相聯系。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力的變化而變化,從而使商品的價值量也發生變化。因此,商品的價值量同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力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皠趧由a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大。可見,商品的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

  馬克思在分析了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基礎上,對這兩方面進行了綜合,指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物。闡明了作為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否則就不稱其為商品。同時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對立的、互相排斥的。對于商品生產者而言,他不能在占有價值的同時,還占有使用價值,他對商品要占有價值就必須讓渡使用價值。對于商品購買者而言,它對商品要取得使用價值,就必須付出價值。總之,商品的買賣雙方各自都不能既得到使用價值,又占有價值。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這種內在矛盾,只有通過商品交換才能得到解決。商品生產才能順利地進行。

  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論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的商品二因素理論,撇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于分析當前我國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以及商品交換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生產,是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前提。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決定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在社會主義社會,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依然存在。因此,這種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在相當長的時期,主要是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來實現的。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好、數量多,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就會得到滿足,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就能得到實現。如果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差、數量少,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就不能得到滿足,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也就不能很好地得到實現。由此可見,商品使用價值的好壞、數量多少,對于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否能夠實現有著直接的影響。從我國來看,國家及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的生產,并制定和實施了有關確保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法律和規章,使我國商品生產使用價值的質量總體明顯提高。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商品生產的使用價值仍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一些企業對于生產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重視不夠,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如蔬菜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畜產品瘦肉精和違禁藥物的使用問題,食品和奶制品添加劑超標等問題時有發生。還有一些企業和商品生產者,不顧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所生產的商品使用價值低劣。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企業和個人,完全不顧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弄虛作假、粗制濫造,商品不僅沒有使用價值,反而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的生活及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叭珖|檢系統2011年共查處質量違法案件11。14萬件,其中食品安全事件3萬件。但質量違法日趨規模化、網絡化、技術化、不法分子制假售假手段更加隱蔽”!疤貏e是在重點監管的乳制品行業,對1176家乳制品企業進行審核,有701家企業通過審核,通過率59。6%,乳制品質量安全總體上有所好轉”。但仍有40。4%的乳制品企業不合格。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商品使用價值的本質認識的不深刻、重視的程度不夠。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引導廣大企業和商品生產者,要十分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的生產,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為人們生產安全放心、質量優良的商品,以保證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更好地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

  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生產,是我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社會主義商品生產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企業生產的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好,深受消費者歡迎,商品就會暢銷,企業資金周轉就會加快,利潤也會相應地增多,企業就能生存并很快地向前發展。反之,如果企業生產的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差,商品不受消費者歡迎,商品的銷售就會發生困難、甚至造成大量積壓,企業資金周轉就會變慢或受阻,從而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從目前我國一些企業生產和經營看,也確實如此,同是奶制品生產,有的企業的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暢銷,企業不斷向前發展;而有的企業的產品則銷售困難,企業難以生存下去,不得不退出奶制品市場,甚至倒閉破產。之所以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商品使用價值的優劣不同所造成的。因此,作為生產企業必須把生產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不斷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從原料進廠、加工生產、到商品出廠、市場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把質量關,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要以高質量的商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生產,是我國商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國際間的商品交換在不斷增多。要想使我國的商品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作為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優劣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好,在國際市場上就會暢銷,商品就會不斷地進入國際市場,在競爭中就能站穩腳跟。如果商品使用價值質量差,就很難進入國際市場,即便進入了國際市場,也不可能暢銷,在競爭中很可能失敗,從而堵塞商品通向國際市場的通道。

  當今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有些商品的出口,如汽車、船舶、家用電器、精密機械等,以優良的質量在國際市場上暢銷不衰,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我國來看,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質量在整體上也有明顯提高。但是我國有些商品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有些出口商品因質量達不到進口國的要求而被進口國拒收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我國出口的一些農產品,如蔬菜、茶葉、蜂蜜、畜產品、水產品等,因為農藥殘留量過高或產品被污染,商品的使用價值被破壞,使出口商品受阻的情況更為嚴重。因此,要想使我國的商品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并能在銷售中取勝,就必須十分注重商品的使用價值生產,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在商品質量上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重視商品價值分析,降低生產成本,是促進我國商品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在社會主義社會,商品的價值撇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是由三部分構成,即w=c+v+m。c是在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到商品中的舊價值;v是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為自己創造的工資的新價值;m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全民或集體創造的新價值,通常也稱為勞動剩余。在商品價值中,c、v二者之和構成商品的生產成本,即在生產商品過程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力價值;在商品價值中的m,如果把m看作是由c和v帶來的,m就轉化為利潤,一般用p來表示。因此,把商品的價值表述為成本+利潤,用字母表示為:w=k+p。商品成本的高低,對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生產成本消耗高,同等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只能生產出較少數量的商品,這樣就會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成本消耗低,同等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就能生產出較多數量的商品,這樣就能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當今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非常重視商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消耗和勞動力消耗的節約,盡一切可能降低商品生產成本,采取各種先進的技術措施,用同等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消耗,生產出數量較多的商品,促進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從目前我國的一些企業來看,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消耗過高,浪費也比較嚴重,同等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消耗,只能生產出較少數量的商品,嚴重地阻礙著商品經濟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統計分析,我國萬元產值的能耗比工業發達國家高4倍至10倍,33種主要產品單位資源消耗量高46%(宗寒,2006)。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過于低下:創造一美元產值消耗的煤、電等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水資源的消耗,我國萬元GDP用水量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查振祥,2006)。物質消耗過高,資源利用效率低,不僅導致我國商品生產成本上升,經濟收益降低,而且還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把我國能耗和水資源消耗逐步降低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不僅可以生產出更多數量的商品,還有利于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從而促進我國商品經濟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重視商品價值分析,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是增加我國企業利潤的手段。在商品生產條件下,商品的價值量也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不同企業,由于生產條件不同,生產同種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不可能完全相等,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就不等。但是,不論生產單位商品耗費了多少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商品的個別價值是多少,不同企業在出售商品時,都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這樣,如果企業所生產的單位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出售商品時,企業就可以獲得較多的利潤。反之,如果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在出售商品時也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這樣,企業只能獲得較少的利潤,有的企業還可能虧本。因此,作為一個企業,必須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降低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商品交換中獲得較多的利潤,長此下去才能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重視商品價值分析,降低生產商品的社會價值,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措施。隨著世界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間商品交換的數量和范圍還將會不斷擴大,商品之間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我國的商品要想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站住腳,除了保證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還必須盡可能降低商品銷售價格,以低于國際市場價值的價格出售商品。這樣,既可以加快商品的銷售速度,使商品盡快地轉化為貨幣資金,又可以增加商品的銷售量,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在競爭中就能站穩腳跟。如果商品社會價值高于國際市場價值,在出售商品后就不能獲得較多的利潤,在競爭中就會處于不利地位。例如,日本生產的汽車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比較暢銷,除了汽車的使用價值質量優良,還有就是日本汽車比歐美汽車價格較低。因此我國的商品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站住腳,就必須切實加強我國出口商品企業的成本管理,在保證出口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前提下,不斷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努力降低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不斷降低出口商品的社會價值,從而在價格上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重視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對立統一分析,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保證。企業在生產商品過程中,必須把生產商品的使用價值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這是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保證,也是發展我國商品經濟的堅實基礎。在注重商品使用價值的同時,還必須十分重視對商品價值的研究,降低商品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發展我國商品經濟的關鍵。只有生產的商品質優價低,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物美價廉,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不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忽視或不注重商品使用價值生產和價值的研究,生產出的商品很可能質次價高,這樣將會阻礙商品生產的發展,阻礙社會主義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目前,我國有些企業的商品之所以出現銷售困難,有些企業商品大量積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對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系重視和分析不夠。一方面可能是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差,使購買者望而生畏,使商品交換發生困難,商品的使用價值無法讓渡出去。另一方面可能是商品價值太大,即凝結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太多,使商品價格太高,使消費者無力購買,同樣使商品交換發生困難,商品的價值無法實現。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內在矛盾得不到解決,必然導致企業生產和發展的停滯,嚴重的將會使企業停工停產,最終使企業破產倒閉。

  因此,要想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順利向前發展,就必須既要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的研究,又要重視商品價值的研究,二者不能偏廢。我們一定要改變那種一講重視商品使用價值,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就不重視商品價值核算的傾向。同時又要防止那種一講重視商品價值,獲取更多利潤,就忽視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行為,二者必須兼顧,缺一不可。要在保證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降低商品的成本價值。只有這樣,商品交換才能順利地進行,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內在矛盾才能順利地得到解決,才能使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交換步入正確的軌道。從而促進企業商品生產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結論

  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論,撇開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其一般原理,對于研究當前我國商品生產和交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必須始終把商品的使用價值放在首位,要十分重視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使用價值的質量是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滿足人們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保證,是社會主義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是提高我國商品競爭力、促進商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社會主義企業商品生產質量管理,不斷提高商品使用價值的質量。同時要十分重視商品價值的研究,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盡可能減少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降低商品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是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我國商品出口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法。從長遠看,在社會主義商品生產過程中,既要注重商品使用價值質量的提高,又要注重商品價值量的降低,即降低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只有這樣,才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商品,才能促進我國商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商品生產質量管理屬性意義論文】相關文章:

論資產的計量屬性論文04-10

高職教學質量管理的深化思路及意義反思論文08-14

播音主持語言屬性研究論文04-16

論文春節的意義05-13

意義理論之意義論文08-13

基于運動屬性探索語言定義的內涵論文07-11

計量屬性財務會計論文范本06-10

技術質量管理的應用論文07-02

生產質量管理研究論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