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摘要】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質量,應積極建立就業反饋機制,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通過梳理政府數據,把握專業設置的數量與質量;征集企業建議,調整教育的內容與方向;重視學生意見,提升培養的效果與質量。
【關鍵詞】就業反饋機制;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一、梳理政府數據,把握專業設置的數量與質量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辦學上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權的。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應該是在自身的辦學定位基礎上,結合師資力量等情況,綜合考慮而形成。但是,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而言,就業對專業設置的反饋作用,是增強專業設置合理性與科學性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年教育部通過官方微信平臺,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名單,共有15個專業位列其中。而這一舉措的出臺,主要在于引導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高等教育機構積極主動調整專業設置,以適應和滿足人才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質是以人才需求為依據設置專業,在人力資源配置完全市場化的今天,高職院校既要看到內在的師資力量對于專業設置的影響,更要看到外在的市場需求對于專業設置的決定性作用。當前,教育部要求各個高校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并將相關報告歸置到統一平臺,方便社會、學校和公眾查詢。雖然這一由政府主導、高校完成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可能還存在著各種問題,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但是,通過發布這類報告,高職院校至少可以在專業設置上獲得兩個方面的啟示。首先,每一所職業院校都是以一個大的專業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職業院校中綜合型院校較少,因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依托各個高校發布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在橫向上比較同類院校之間的就業情況,了解對應專業的行業就業總量情況,能夠為自身的專業設置與調控提供一個較為科學的依據。其次,每所院校的就業質量報告會細分到每一個專業的就業情況統計,高職院校可以依據自身的專業設置情況,由就業部門和專業教研室牽頭,以單一的專業或者臨近的專業就業情況為線索,梳理就業情況,從而梳理出單個專業就業的整體情況,進而決定這一專業是否需要調整與撤并。當然,高職院校在依托政府機構數據進行專業設置預判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專業人才需求的滯后性。所謂滯后性是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與市場人才需求之間,因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變化,導致高校專業人才在人力資源市場上出現階段性過剩。前文提到的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名單中,不少專業就因為滯后性問題,使得之前的“朝陽”人才需求,轉變為之后的“夕陽”人才培養。要解決這一問題,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應該在政府提供的數據基礎上,嘗試構建專業設置預測體系,吸收政府人力資源主管部門以及教育機構就業中心人員,做好與自身專業設置相關的人才需求預測,并據此作為專業設置、調整、規劃、合并的重要依據,將被動的專業設置工作轉變為主動的專業調整,實現專業設置的科學化。
二、征集企業建議,調整教育的內容與方向
如果說依據政府數據信息把握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從宏觀上把握并解決專業的“存廢”問題,那么在就業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征集企業建議,并據此調整專業的教學內容,則是在中觀維度上改善教育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按照《職業教育法》,“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但是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是規定了企業應該為高職教育等職業教育提供實習場所,接納職業教育教師和學生實習,承擔企業人員職業教育費用,而對于企業如何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如何根據企業人力資源使用要求改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方式、調整教學內容等,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從社會分工來看,學校負責人才培養,企業負責人才使用,兩者之間確實有著明確的不同。但是,職業教育作為專門為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育類型,離不開企業的參與。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認為高職教學質量管理要“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質量評價”;而教育部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中,再次強調指出高職院校要“把行業規范和職業標準作為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把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意見作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因此,某種程度上,高職院校吸收企業單位對于就業人員的意見與建議,是一種提升辦學內涵質量的必然需求。而在就業過程中征集企業意見、調整教學內容的關鍵,在于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企業在使用高職人才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著學生質量與用人要求之間存在差距的問題,而這種差距對企業而言,越小的企業所需要付出的人力培養資本就越低,如果差距較大,企業的人力培養資本將較大。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高職院校雖然是主體,但是企業應該是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從這一角度來講,高職院校在就業過程中除開為用人單位提供人才之外,還應該積極地取得企業的認同,征集企業的.相關意見與建議,并能夠通過某種機制傳導到教育教學改革中。一般來講,承擔這一任務的是校企合作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這一機構中一部分人員是行業、企業中的業務經營者,一部分人員是高職院校中的專業帶頭人和其他教師。而在征集企業建議的過程中,主要是要將企業的建議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指導教學內容的調整,強化實踐教學工作。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應該在制定之前向企業征詢意見與建議,按照企業的考慮強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能力本位,根據職業活動中的環境、內容、過程等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真正將學生培養成具備良好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的職業人。在教學內容的調整上,高職院校應該根據企業的反饋,調整并更新教學內容,特別是對于一些緊缺的教材配置與使用,高職院校可以在就業反饋中聯合企業編寫校本教材,從而解決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之間可能存在的不匹配問題。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是學生從學校走向企業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不少企業單位提出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動手能力有待提升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聯合企業單位改進實訓設施,提高實訓教學的針對性和應用性。
三、重視學生意見,提升培養的效果與質量
高職院校的就業反饋機制建設,較為重視政府機構的就業信息數據,因為政府機構的就業率統計可能直接影響高校專業設置的增設與存廢;也較為重視企業單位的就業信息反饋,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企業是高職院校“人才產品”的“客戶”,與企業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就業的數量與質量。而在學生就業信息反饋方面,高職院校的直接動力機制不足,不能積極主動地接受、采納學生的就業反饋意見。但是,從基于就業反饋機制提升高職辦學水平而言,學生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對象,經歷了高職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同時,又作為企業的員工直接感受到了就業崗位的需求與變化,學生的就業反饋意見對于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是更為直接的。高職院校的就業工作中應該建立更為完善的畢業生就業信息跟蹤反饋系統。在這一系統中,不僅要統計畢業生初次就業的單位、崗位對應情況、薪酬、地域區域、行業等基本信息,還要及時通過電話、實地調查等,了解畢業生在初次就業后的相關情況,如是否二次就業,是否提升了薪酬等等。而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該就其教學質量的問題,針對畢業生進行問卷式調研,集中聽取畢業生對學校教學質量的反饋意見。這些意見內容可能包括學校教學是否符合行業、企業要求,教學模式與企業實踐的聯系是否緊密,能力培養是否與需求崗位對應,職業素養的培養效果等等。特別是由于學生剛剛進入企業,他們感受到的企業能力要求較為明顯,而企業的要求與學校的培養之間形成的差距,學生擁有話語權。這些意見與建議能夠很好地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起到積極的作用。當然,高職院校除了在畢業生就業之際對畢業生展開就業質量調查之外,還應該在畢業生適應一段崗位工作時間之后,再次走訪畢業生,深入訪談專業培養與人才需求之間的問題,因為畢業生在工作崗位沉淀的時間較長之后,對于學校的人才培養與崗位的能力要求之間的認識,可能更為理性,也更為具有建設性。可以說在就業反饋機制的學生意見采納中,高職院校能夠較為明顯地感受到專業辦學的效果。當然,要使得這種反饋能夠系統化、科學化,還需要高職院校采取多種措施強化反饋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過組建地域或者行業內的校友會的形式,強化學生反饋的組織性,從而將分散的學生反饋變為一種群體的反饋,以每年一次的頻率,綜合各方面的反饋意見與建議,既能夠聯絡學生對母校的感情,更能夠讓學生為母校未來的發展貢獻資源與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反饋效果的科學性。高職院校要嘗試構建網絡化的畢業生反饋系統,并由專門的機構負責管理,結合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集中系統地征集畢業生特別是優秀畢業生的意見與建議,從而提高反饋的科學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1]李凌.教育部公布就業率較低本科專業名單15個專業上榜[N].中國教育報,2014-10-15.
[2]路迪.《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難解大學生之困[J].教育與職業,2014(7).
【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6-27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論文07-04
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研討論文06-19
高職教育管理創新分析論文07-02
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7-04
高職院校女生體育課教學改革分析論文06-21
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目標及其路徑論文07-04
高職教育心理學教學改革論文06-22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