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案例論文
第1篇:中學語文教學案例的開發策略研究
1開發中學語文教學案例的必要性
1.1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不足
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是以知識為本位,強化知識的傳授,忽視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和選擇性。這種模式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忽略其個性發展,因而從根本上失去了對學生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學習效率低下。
在教學目的上,傳統的語文教學過多重視知識的獲得,忽略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雖然設有實踐課程,但其安排并非與知識學習結合在一起,即語文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課程獨立進行,且實踐課時數遠少于知識學習課時數,時間較短,流于形式,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其實際運用相脫節;在教學材料和授課方式上,傳統的語文教學以語文教科書為主要材料,并采取教師為主的講授法進行教學,使得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相脫離,且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導致其知識掌握與技能發展都不充分。
1.2使用教學案例進行教學的優勢
語文教學案例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生動的語文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運用。具體來講,其優勢有三點:
(1)知識方面:一方面教學案例的典型特征是真實性,即課堂上學生面對的是生動真實的教學案例,而不是枯燥羅列的材料。這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課堂使用教學案例便于學生對真實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獲得的知識不再是對書本知識的概括,而是內化的知識,蘊藏在真實情境中的知識。
(2)技能方面:運用語文教學案例進行教學,其目的不僅在于通過案例分析獲得蘊含其中的已成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首先,案例教學是一種動態的、開放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對復雜多變的案例進行分析,并對問題情境做出判斷和決策,可鍛煉其運用語言文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一個案例的解決方案并不是唯一固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為學生提供適宜創造的情境,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案例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主要是以小組學習討論為主,即小組成員需要互相交流觀點,并進行總結。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方面:通過教學案例實施教學,是教學走向低耗高效境界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制定標準,確立規范,開發各類教學案例,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開發中學語文教學案例的策略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中學課堂要靈活開放,呈現具體生動的教學資料,融入經驗的“體驗”機制和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創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①開發語文教學案例既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需要,也是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一般來說要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驟:
2.1擬定語文教學案例的開發計劃
擬定語文教學案例的開發計劃要考慮五個方面的因素:為什么要開發教學案例,即開發教學案例的目的;為誰而開發,即教學對象;教學案例的內容如何選擇和確定,即教學案例的教學內容;怎么開發,即開發的具體方案,包括教學案例的呈現與課堂組織等;何時完成,即開發的時間安排和分工。
2.2選擇語文教學案例的內容
語文教學案例的選擇與確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依據教學需要以及教師特有的教學經驗,獨立創造的教學案例;二是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案例。
(1)獨立創造教學案例。根據教學需要,教師需要設計教案。而設計或編寫教學案例,需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其案例內容,設計可行的呈現方式以及課堂組織方式等,突出案例的生動性,概括性和針對性。
(2)借鑒和獲取他人的優秀教學案例。這種教學案例的獲取途徑主要有三種:
①進入名師課堂獲取教學案例。聽課是提高教師技能的方法之一,這種方式不僅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合作,還讓其相互借鑒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改善自己的教學。走進名師的課堂,感受他們獨特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借鑒他們優秀的教學方法,是獲取教學案例材料的重要途徑。
②通過報紙、雜志等文獻資源獲得教學案例。這是傳統獲取教學案例的途徑之一。書店、圖書館中引進的教學案例參考文獻,可為教師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而報紙、雜志等,可以向教師顯示教學名師的最新教學案例,及時掌握教學動態。教師便可根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選取有價值的教學案例,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③通過教學視頻等多媒體網絡資源獲取教學案例。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獲取名師案例。通過觀看上傳的全國各地的名師教學視頻,教師可以便捷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名師教學案例。
除了要遵循教育性、科學性和教學性原則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問題性原則。教學案例通常以問題為導向,圍繞主要問題或者任務展開。在開發統整教學案例的過程中,要突出關鍵性問題,即解決何種問題。第二,程序性原則。任何一個案例的開發和應用,都有一定的程序,切忌急于求成。第三,客觀真實性原則。對教學案例的統整與開發,需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對案例的理論論證,做到不偏不倚,對案例進行驗證,做到客觀真實。第四,針對典型性原則。教學案例的主題應該明確典型,即進一步突出教學中的重要事例、規律和特征等,對次要的事例、規律和特征等要做到相應的簡化。
2.3試用并修改案例
案例的開發必須要用實踐檢驗,即在課堂中運用,試圖尋找不足并修改。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反思,并與同行教師及時交流合作,此外,學生作為閱讀案例的主體,教師也需要觀察傾聽學生的感受。因而,不僅教師對教學案例的內容與質量產生影響,學生同樣也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第2篇:中學語文教學中“四協調”案例及思考
要創設一個和諧的課堂,應該協調好各種方法和手段以及結果。有些不協調造成了筆者在教學中的困惑。對此,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矛盾是否可以協調?對這些矛盾的協調到底有無實際意義?筆者觀察整理一些身邊的案例做了一番思考。
一、協調好課內與課外,二者相互促進。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太綱》(試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指出:“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形式”,“語文課外活動和語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
開展語文課外活動要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系。其基本原則是:課內指導課外,課外發展課內;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法,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課外活動的原則和規范;益,指應用和實踐,是課內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要得法于課內,必須做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得益于課外,必須作到課外活動的廣泛性。課堂教學指導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拓展課堂教學。
案例一: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校一老師都信奉:“不管語文怎么改,我就靠作業和書本”。她班學生語文的基礎一如既往的扎實,但是近幾年,她遇到新問題:學生在閱讀寫作上翻跟斗,每次期末考試卷面分析,她的班級在閱讀和作文上失分最嚴重,把她辛苦在抓基礎中得到的優勢喪失殆盡。這讓她困惑了。
案例二:我校一位新老師,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閱讀特別重視,每周都帶學生到閱覽室讀書,寫閱讀筆記,學生非常喜歡他這樣上課,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也表現的非常積極主動。這位老師也積極準備著每一節課讀的環節,讀的同時也注重讀寫的練習。但是,這個班的學生每次在反饋練習中基礎知識失分嚴重,特別低分每次都最多。該老師為此很是困惑,有放棄這種教學方式的念頭。
思考:語文是一門基礎科學,特別重視讀寫能力,中考對讀寫的考察更為重視。幾年的中考反饋告訴我們:忽視語文的讀寫的教學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初三語文課時相對少,內容又非常緊湊,很多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往往前學后忘,繁忙的課務不容他們對學過的知識迸行歸納和總結。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好像成了打好基礎的唯一手段。
殊不知,課本上的知識和課外閱讀一個有機統一體,扎實的課本基礎知識更加促進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領會。而閱讀又可以將課本的知識化為實踐,行動記憶和理解雖掌握慢,但這種知識的掌握更具穩定性。現在語文教學成功的老師往往將課本知識與課外閱讀形成有機整體,使其相互促進相互鞏同。
二、協調好深度和廣度,有利于語文的整體提高。
案例三:張老師在語文中考復習的時候,喜歡挑戰有難度的題目,他對其他學校和過去中考中出現的文學作品閱讀題特別感興趣,他的想法:“難度取勝,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到了最后階段,語文課就是找難題,解難題和破難題。沈老師在語文中考復習的時候,就死抓基礎,到了最后階段,語文就是背背背和默默默。幾年下來,一個奇特的規律出現了:中考語文簡單,沈老師的班級強一些;中考語文難點,張老師的班級強一些。
思考:語文復習時,一味挑戰閱讀難題,雖然滿足了優秀的學生,但無形中把中下層次的學生給放棄了。一味的背和默,只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一般一個班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呈正態橄欖形分布的,取張老師和沈老師的長處,協調好深度和廣度,無疑會兼顧兩頭,受益中間,赴于臨界的學生也會受益良多。
三、協調好方法和結果,有利于統一教師的立足與學生的提高。
案例四:我一位同學剛踏上教師崗位時,躊躇滿志。他把精力放在提高課堂的質量上:他除了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課還積極去聽其他老師的課,并且對所聽的內容在課后作總結,第一次期中考試,由于經驗不足與其他老教師存在很大的差距,校長叫他轉行去教“副課”,幾年后好不容易又回到語文教學前沿,他倍感珍惜,放棄掉自己原有的特點,在成績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他在與我交流的時候也充滿疑惑:難道靠死記硬背和加大學生作業量來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是自己想耍的?
思考:還有很多學校把“成績”當作學校的唯一生命線。積極去嘗試和改革在某些學校中很難立足,成績差就沒有機會來完成一個長遠的學習,急功近利成了套在教師頸上的枷鎖。久而久之,教師也就沒有完善自己教學方法的動力了,為了立足,不得不采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學生永遠在一個模式中成長,教師也一代一代的重復前人。
好多好的語文老師在堅守成績這塊陣地的時候,反思總結,循序漸進的完善自我。在嘗試各種好的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時候實現師生共同成長。他們就是協調好了方法和結果。
四、協調好語文與其他學料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綜合發展。
案例五:有個問題一直困擾學生和教師:主課和副課如何分配?語文課上涉及到的其他科目上的知識,學生是一副茫茫然的樣子。很多學生在上其他副科的時候總是感覺浪費時間,上課也不聽而是奔波于語數外的書山題海之中,結果寫出的作文思路狹窄,內容沒有深度,在這一個小坎上栽跟斗,小小的不統一可真的害苦了學生。往往副科老師強勢的班級學的認真,往往副課老師不強勢的班級那副科就流于形式,沒有實質的教學效果了。
思考:語文和政史是姊妹學科,語文中有政史,政史中也有語文。學科間的割裂使學生產生疑惑和不解!罢Z政史”是一家,可以互相轉化的,很多其他學科的成功經驗也適合在語文中推廣。包括其他學科的優秀教學經驗也是值得我們語文學科學習的。
第3篇:論中學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我國實施全面式教育改革,從教師和學生雙方面入手,創新課程教學的形式和教育內容,完善教育結構。提問式教育模式的課堂設計,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設計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設置提問教學課堂,注重問題在課堂教育中的實際作用,實現高效的中學語文教學。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教學的構成要素
1.課堂主體——學生。中學語文教學是中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是開展課堂教育的主要部分,實施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提問教學模式,需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思維方式,開展雙向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發揮教學主體的作用,與學生被動學習或是主動學習的模式存在聯系,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時,對學生的語文知識之類進行摸底,設置課堂教學時,適當的以引導舊知識作為新知識講解的重要引導,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完美連接;另一方面,語文學科的學習,是逐步積累的過程,充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發揮語文提問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2.課堂主導——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是輔助學生完成教學知識學習的逐步主導部分,中學語文教師實施提問式教學模式,要堅持課堂設計優先,同時實現課堂實際教學與課堂教學相融合。例如:初中語文教學《匆匆》,教師應用課文最后依據“聰明的,你告訴,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是怎樣體味日子的消失與變化的呢?我們該怎樣回答作者留給我們的問題呢?學生:作者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
3.課堂知識載體——教材。教材是教師開展課堂教育的重要依據,是抽象語文知識的重要體現。教師開展提問式教學模式時,引用提問作為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連接的途徑之一。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例如:初中語文《春》開展提問設計教學模式,教師應用《春》中對生活中的描繪,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同學們通過對朱自清《春》的學習,結合朱自清生活的時代背景,理解“春”的含義?為何作者要贊美春,換成夏、秋的描繪有什么不同。學生在教師提出的問題和主要引導下,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實現教材在中學語文提問式教學中的接合理應用。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教學的應用
1.教學設計的應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提問設計教學,在實際中的實施,首要步驟是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設定完整的課堂教學內容。提問設計教學一方面需要教師依據語文知識,從語文課文內容、課文主體思想上,設定提問內容。例如:關于《春》的主題思想的探究,關于《春》的深層含義的探究,設置提問設計課堂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語言深入探究的深層次理解,是發揮中學語文在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課堂提問設計教學內容的設計可以從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入手,設定科提問設計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作用。例如:對《出師表》中,古文賞析中“通假字”、“同音字”的識別,對《木蘭詩》中,頂針、雙關等語文知識開展提問設計模式的課堂教學。
2.課堂教學的實踐。課堂教學中實施語文學科提問設計模式。教師要把握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將提問設計的問題融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避免語文課堂設計提問內容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突兀的出現。例如:教師:同學們,通過我們對《出師表》的學習,課文中諸葛亮進行自我身世敘述的詩句是哪一句?這句詩體現了諸葛亮怎樣心理?,結合全文,對《出師表》的全文主體思想進行探究。教師依據課堂設計,通過靈活的教育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提問教學內容的引導,實現了中學語文教學課堂的循序漸進的開展。此外,實施提問設計教學模式,不是教師應用課堂教育設計內容,對學生語文學習模式的限定,而是通過設計好的教學模式對中學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引導,因此,中學語文教學提問設計模式開展教學必須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教育形式進行課堂教育。
3.課后作業的引申。語文學科實施提問設計教學模式,是應用語文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系性,促進語文教學知識的學習,提問設計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課后作業的延伸。例如:教師通過課堂設計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探究,能夠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初步了解,結合課堂教學成果,指導語文學科的鞏固,包括:語文學習寫作水平的探究,實現了提問設計課堂教學方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進一步完善中學語文教學知識結構的緊密性和完善性的提高,推進我國中學語文教學知識結構體系的完善,同時,也最大限發揮課后作業輔導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4.學科評價的反饋。實施中學語文教育中實施提問設計課堂模式,在學科評價中也可以得到應用。這里的學科評價是作為一種促進中學生語文學科能力提高的手段,即開展小型的課堂測驗,適當的課堂測試,可以看做是課堂提問設計的一種體現,學生為了可以在課堂測驗中取得好成績,對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教學引導的問題認真分析,并認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分析,長期良性循環,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愛、課堂學習效率。例如:某中學語文教師開展課堂字詞測驗,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起到了輔助作用。
三、結語
中學語文學科是中學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開焊提問設計教學模式,可以應用語文教師的課堂引導,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模式,引導學生深入對語文教材知識的鞏固與延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中學語文學科中開展提問設計教學模式,是我國實施全面化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體現。
【中學語文教學案例論文】相關文章:
地理案例教學論文03-29
案例教學模式的論文05-30
經濟教學與案例教學論文推薦05-24
語文教學的案例論文07-13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論文05-08
中學語文導讀課教學論文中學語文論文04-07
裝備教學與案例教學論文范文06-07
統計學案例教學論文07-04
案例計算機教學論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