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生物教學學生興趣激發思考的論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到來,以興趣為內驅力的課堂教學也隨之而來,這就要求廣大一線教師告別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新角色發揮新作用。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我們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和諧課堂;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當今課堂教學中教師工作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觀念,逐漸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約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死板的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努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善于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生才能大膽想象,敢于質疑,自主探索,從而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反之,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一幅嚴肅的表情和嚴勵的話語,學生望而生危,豈敢大膽質疑猜測呢?這樣的氛圍不但使課堂沉悶,而且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套上了無形的枷鎖。通過兩種學習環境的對比,我們清析地發現了和諧民主的課堂才是學生理想的課堂。以近視的形成為例,講到近視是因為物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楚。有學生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視力形成要物像成在視網膜上才能刺激感光細胞產生信息,既然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怎么能成像呢,怎么能刺激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呢?經過思索之后,我發現對于還沒有學光學知識的學生來說,這個問題提得十分精彩,而這個問題難度很大,學生又是難以回答的,這時我乘機把前面講視力的形成時做的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再給學生演示一下,如果我把成像的塑料板往前移一下或者往后移一下,塑料板上還是能成像的,但是像很模糊。也就是說,成像在視網膜的前方是指清晰的像應該成在視網膜的前方,而視網膜上留下的是一個模糊的像。經過這樣的解釋,大家對近視的形成又有了更深的認識,提出的問題經過大家的交流合作后得以化解,提問的學生不僅自己獲得新知,也使其他同學獲得新知。很明顯他是非常愉悅的,從而更加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也激發了其他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誘發。初中生物學科包含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成、細胞的特點等,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視性。另外,初中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動手欲強。學科特征和學生心理特點的自然統一,為生物教學提供了先天之本,但是這還需要教師先進的教學手段加以輔助。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利用ppt展現動物細胞的結構,采用動畫形式播放植物生長過程,演示花開過程等。通過學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在學生回答,教師糾正、補充的過程中,學生將新學知識潛移默化。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提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課堂生動化、民主化、和諧化,有力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初中生物教學激情無限。比如實驗活動,它是生物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氛圍的主要活動形式,它不但加深和鞏固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再如,校外教學也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以蚯蚓的生活環境為例,我帶領學生到田野里和池塘邊尋找蚯蚓。通過尋找蚯蚓這一過程,學生自己總結出了蚯蚓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生活。由以上教學實例發現,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及大的推動作用。
三、以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自主求知欲望
初中生物是在小學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的過程。其教學設計必須得當,各個環節的知識層次也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才能逐次深入,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結合教程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此外,為使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到極致,徹底消除學生對生物學科的不良認識,教師應善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如模擬、調查、資料收集和整理等,都可以納入課堂教學中來,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生物的奧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對自然界的認識,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熱忱。
四、以體驗式實驗橋梁,加強學生與知識間的聯系
初中生動手欲望強烈,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生物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項重要活動。但是由于大多實驗都是由教師發起的,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知識基礎的差異,從而造成部分學生理解實驗內容,而有些學生一知半解,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理解。因此,教師要構建體驗式演示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加強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實驗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效用。如《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課,在這一課中,筆者導入了這樣一個實驗。實驗道具:塑料軟管、澄清的石灰水。實驗前提: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會讓石灰水變渾濁這一概念。實驗過程:第一步,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兩個燒杯,分別標號a、b;第二步,準備兩個氣球,一個用嘴吹另一個用打氣筒打,可以分別請兩個學生上臺演示;第三步,將用嘴吹的氣球通過塑料管插入到1號燒杯的石灰水里;第四步,將用打氣筒打的氣球插入2號燒杯的石灰水中;第五步,對比石灰水的變化。實驗結論:1號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混,2號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分數多。如此,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更加深了對該課的認識,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從上述教學案例可知,演示實驗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極大地提升了生物學科的魅力,使學生學會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對生物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應用能力,從而提升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總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必須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善于深入學生心靈深處,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學生才能學得有趣。
參考文獻:
[1]單聯強.讓生物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天地[J].考試周刊,2010(56).
[2]趙杏利.淺論在中學生物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J];無線互聯科技,2012(5).
【初中生物教學學生興趣激發思考的論文】相關文章:
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思維論文05-02
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輕松氛圍論文04-25
如何激發學生作文興趣論文02-25
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四原則論文02-25
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方法論文05-09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反思07-27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論文02-13
激發興趣合理訓練論文04-25
關于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路徑論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