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課中的德育開展的論文
小學科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的主要學科。它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一些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愛科學、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嚴謹求實、勇于克服困難、銳意創新的良好思想品德。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努力挖掘教材內容的德育因素,充分發揮科學學科的德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在備課時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識點”和“德育點”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把二者結合起來,同步進行。例如,在教學《指南針》時,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向學生介紹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后來又發明了羅盤。
二、進行科學自然觀的啟蒙
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科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的啟蒙教育,通過教學有關水、空氣、動物、植物、地球、宇宙等知識時,讓學生感知自然界是由物質構成的,通過指導學生做各種觀察記錄,使學生領悟自然界中的`物質都在永恒變化著,并且變化是有條件的,使學生對淺顯的唯物辯證思想有初步的了解。
三、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科學教學中,要通過大量的觀察與實踐,創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德育環境。要抓住學生思想的閃光點,向學生進行科學態度的教育,形成科學求實的學風,如,波蘭科學家哥白尼,通過行星運動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日心學說”,當時的教會反對他并對他施以嚴刑,但他并沒有改變他的學說,一直堅持到了最后。380多年以后,意大利發明家發明了望遠鏡,證明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科學需要有嚴謹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教育學生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面對環境的惡劣變化,應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通過科學學科向學生滲透環境知識,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讓學生認識自然規律、自然環境與人類的生存、發展的關系,知道人類在利用、保護、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做的探索。例如,《水域的污染與保護》,通過學生對水域污染源的尋找,使學生知道自然水域的水――特別是地下水,最容易被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人為污染。水域被污染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因此,國家頒布“環境保護法”,作為合格的小公民應自覺遵守、自覺保護自然水域不受污染。學《土壤的保護》時,知道了土壤流失的原因及對農作物的危害,因此,我們要大量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知道對土壤的保護,就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還有《人與環境》等課,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了解植物、動物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從而深切地感受到人們的生活如果違反自然規律時,就會破壞大自然,甚至遭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使學生從小就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科學課中的德育開展的論文】相關文章:
德育教育中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論文01-19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教育論文06-15
暢談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開展論文06-27
小學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的探討論文07-03
科學課中的思想情感滲透的論文02-13
科學課堂中的創新教學的論文02-13
談談科學課改中的教學論文07-04
自主探究在科學課堂中的滲透論文06-28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科學課有效教學論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