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縣水環境污染現狀分析及防治對策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黎城經濟的快速發展,需水量逐年增加,水污染將更加嚴重。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同時,大部分鄉鎮的水資源還受到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嚴重威脅。通過對黎城縣水資源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分析,認為現狀與未來均達不到協調發展的最佳模式,為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論文關鍵詞:水環境污染,現狀分析,防治對策
黎城縣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區,位于長治市東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東大門”,素有“三省通衢”之稱。縣境東西寬約22.2公里,南北長約50公里,國土面積1101平方公里。黎城縣境內水源缺乏,河流僅有清濁兩漳河襟帶南北,南為海河流域濁漳水系,流域面積600平方公里,北為海河流域清漳水系,流域面積510平方公里。泉水42處,水量甚微。
近年來,隨著城鄉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縣域生態環境已處于因不合理開發遭受破壞的現狀,地下水位下降。出現普遍缺水現象,區域生態環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多,雖通過“全面達標”發放排污許可證等手段,在工業廢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廢水排放總量卻沒有減少,特別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呈加重趨勢。據監測,我縣濁漳河石梁斷面枯水期水質污染程度已達到五類水體。因此,治理轄區內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區內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轄區內水環境質量現狀
1、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地表水域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流域污染嚴重,由北向南網絡全境,并一直處于劣勢變化。縣內共有大小河流近600條,其中常有清水流出,且有一定流量的有17條,較大的河流為清漳河、濁漳河。各河流溝道的基本特征:一是清、濁兩漳河均屬于過境河流,流域面積大;二是清、濁兩漳河流量年內分布不均,水量不穩定,濁漳河每年枯水季節還會發生短時間的斷流,而其他河,除源泉河有0.12m/s基流量外,都屬于季節性河流,三是沖蝕嚴重,泥沙量大。黎城縣主要河流見下表
黎城縣主要河流統計表
2、地下水環境狀況:黎城縣的地下水儲量約為0.97億m/a,動儲量每年0.88億m,調節儲量約為0.27億m/a。主要接受大氣降水,河流滲入及裂隙水補給。黎城盆地與周圍山區的地下水比較充足,可開產量達到0.77億m,可充分開發利用。
3、廢水排放情況
(1)工業廢水排放
2009年全縣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4.58萬噸。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化學需氧量14.86噸、氨氮1.47噸、石油類0.32噸。工業企業廢水部分實現了達標排放。
(2)生活污水排放
2009年全縣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71.5萬噸,城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化學需氧量588.77噸、氨氮92.72噸
二、水污染原因
1、工業廢水。我縣發展的工業企業主要是以礦產資源產選、化工、電力、冶金、鋼鐵為主,由于這些企業的設備部分陳舊簡陋,工藝落后,勢必給我縣的水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
2、農業面源污染。我縣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過量使用的化肥和農藥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通過地表徑流而進入水環境,而有時使用過的農藥瓶、袋棄置與溝渠邊、池塘旁,導致了水環境的惡化。二是畜禽養殖,養殖場的畜禽糞尿大部分得不到收集,畜禽糞尿散失,糞肥露天堆放,雨水沖淋,地表徑流,未經無害化處理排入水體,造成水體污染。
3、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城區年產生居民生活污水186.5萬噸,由于我縣的城市基礎設施沒有實現雨污分流,污染物直接通過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進入濁漳河,對漳河水體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4、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毀林開荒、開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內非法采礦等野蠻行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壞,生態調節能力下降,加劇了水土流失。目前,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進入海河流域濁漳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和氨氮的嚴重超標。
5、城區內滲水井、公廁以及排水管線和部分化糞池滲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導致水體惡化。
三、水污染防治對策
1、切實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針對飲用水水源地污染嚴重的趨勢,按照《黎城縣縣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和《黎城縣鄉鎮飲用水源保護與環境評估技術報告》,盡快制定水污染防治有關政策,為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還設立了專項資金。
2、加快水資源開發步伐。首先,要加大水源工程投資力度,確保水資源規劃順利實施。其次,實現全縣供水管網聯網。面對我縣水資源形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用水量增長方式及其管理模式,必須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要依靠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科技含量和水的安全度,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貢獻率。
3、提高水源保護意識,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在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決貫徹實施《水法》和《環境保護法》,堅決制止和處罰一些企業污水亂排放現象,有計劃有重點地搬遷高污染企業,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嚴禁污水超標準排放。加快廢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從而實現人水和諧共處、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4、轉變觀念、深化水資源和水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我縣是一個水利水害同時并存的地區,在水源建設管理上,我們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轉變水利觀念,及時調整治水思路,要把水利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要對整個水環境問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科學管理,特別是要重視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保護,依法治水,科學管水,努力實現水利現代化。要逐步把水利建設從工程型水利轉向資源型水利。這是我國也是我縣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們走出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平衡的根本途徑。
5、實行總量控制,積極治理重點污染源,鞏固達標成果。通過開展排污申報登記、發放排污許可證、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對排放污染物的工礦企業進行嚴格管理,查清水污染源的.水質、水量、種類和排污口的設置,在此基礎上分配總量控制指標,把轄區的工業廢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6、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出臺《生態縣建設規劃》、《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通過規劃、工程的組織實施,為恢復、保護縣域內流域自然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
7、推行清潔生產,實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壓縮污染物排放量。從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入手,鼓勵優先推行清潔生產。在企業改造過程中加大技術投入,摒棄傳統落后的工藝,把節約資源、能源的無廢少廢技術和推行清潔生產作為企業發展的指導原則,實現污染物的最少化。只有排廢得到有效控制,才有可能減輕河流的污染負荷,恢復水源自凈功能,從而改善水環境現狀,達到“資源—經濟—環境”系統的良性發展。
8、加強水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保護水環境,我縣制定了《水環境功能保護區劃技術報告》,將轄區內水源地劃分為一級、二級保護區。應建立完善轄區內流域監測網絡、實現優化監測布點的同時,設立省級源頭生態監測站。
9、依法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為切實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發生水污染事故,應采取強制措施,對造成水污染的單位進行全面清理,做到該處罰的處罰、該整治的整治,決不姑息。對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水體的進行嚴肅查處,依法取締各種非法作業行為。
【黎城縣水環境污染現狀分析及防治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城市水環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對策論文03-25
淺談城市水環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對策論文03-21
水環境污染現狀作文06-12
農村面源污染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04-15
藏北帳篷的現狀及對策研究分析論文04-15
中職學生管理現狀對策研究分析論文07-02
現代彝族家具設計現狀的對策分析論文04-22
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及防治對策論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