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兼論學校德育有效性的喪失論文

時間:2021-06-12 13:41:59 論文 我要投稿

兼論學校德育有效性的喪失論文

  論文摘要: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來源于自愛,自愛是愛護生命的表現,由自愛擴大到愛他人是達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則,愛護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現。學校德育中漠視生命,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均脫離生命而設置,因而造成了學校德育成效的喪失。

兼論學校德育有效性的喪失論文

  論文關鍵詞:自愛,生命,德育有效性

  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從社會慣例的角度來理解道德,僅認為道德是一種帶有一套可習得的規則的社會慣例,而忽視了道德的源頭——生命,忽視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要回歸生命,從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義才能從根本上認識道德,對實踐做出有益的指導。

  一、道德源于自愛

  18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此時的啟蒙思想家們繼承了從文藝復興以來關注人本身的思想,系統的論述了人的自由與權利的合理性,以及國家,社會和道德的起源,以盧梭、狄德羅和愛爾維修為代表的思想家們認為自愛是道德的來源。

  道德是來自于人內心的。在盧梭的倫理學中存在著明顯的反理性主義傾向,他否認理性與知識在道德進化中的作用,認為道德來源于自愛。自愛就是保護自己,愛護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求,是“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是唯一同人一起產生而且終身不離的根本欲念”,人餓了就吃,困了就想睡,自愛是關注生命的體現,“要想消滅它們的話,實在是一件既徒勞又可笑的行為”。自愛教人關心生命,人必須要愛自己,甚至愛自己要勝過愛其他一切東西,“從這種感情中將直接產生這樣一個結果:我們也同時愛保持我們生存的人。”同樣,狄德羅相信人的本性中存在有先天的道德因素,這種先天的道德因素就表現在情感、自利、對幸福的欲望以及對社會生活的需求。在狄德羅看來,人人都有求幸福的欲望,但同時人人都具有求社會生活的需要,這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它們是道德賴以存在的基礎,但他并沒有完全把自利歸結為道德的基礎,他認為人性中不僅有自愛自利的一面,更為重要的是還有社會性的一面,也就是說人天生還有利他的本能。他說:“自愛或具有幸福生活的持續不斷的愿望,和我們的存在聯系在一起,是我們的體質、本能、感覺和反省的必然結果,是有助于我們的保全,符合自然要求的本原,在自然狀態中與其說是惡習,無寧說是美德。”自愛不是自私,自私會損及別人的利益,而自愛涉及到的只是人自己,是保證自己的生存,肯定自身的生命,因此,自愛才是真正的道德品質,即使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越過理性和知識的屏障,用生命的情感來對抗理性的偏見,在心靈深處直接把握正義與美德的本源。

  愛爾維修與盧梭的觀點并不完全相同,他雖然不同意有關人性善的觀點,但同樣認為自愛是道德產生的動力。他說:“自愛,……無非是自然銘刻在我們心里的感情,這種感情按照著鼓動人的各種愛好和欲望,可以在每一個人身上轉化為罪過,或者轉化為美德”。而這種愛以肉體的感受性為基礎,所以是人人共有的。“如果美德沒有利益可得,那就決沒有美德。”因此,愛爾維修的自愛帶有功利的色彩,但最重要的是要使利己和利他結合起來,以求得兩者的平衡。

  因此,可以將自愛看作是人的本能的一種表現,它首先指向維護人本身的'存在,進而使人的生命沖動得到滿足,但它不僅僅指向個體本身,關愛他人、諧和他人也是自愛的表現。啟蒙思想家們將自愛作為道德的起源,這有助于我們從更深層面上理解道德。他們承認需要和利益的合法性,將生命之流和道德之流合而為一,從生命本原的角度來探討道德,開辟了道德學說的新路線,這使得德育的視角從人之外轉向人本身,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道德的境界——由自愛擴大到愛他人

  道德起源于自愛,僅僅愛自己,還是不能夠達到道德的境界,但“只要把自愛之心擴大到愛別人,我們就可以把自愛變成美德”,因此,如果要想使一個人為善,就必須使他不僅僅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考慮問題,不能使自愛變成自私,因為自私會傷害別人的利益,它會導致妒忌、糾紛、敵意、仇恨和偏見,而這些并不是自然的道德品質。要真正的去愛別人,道德才可能在人身上出現。那怎樣去愛別人呢?盧梭認為,伴隨著自愛的是憐憫,憐憫使“人在心中設身處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們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們更可同情的人。”憐憫使人同情,同情產生愛和愛別人,而只有自愛的人才能真正深切理解別人的痛苦,因而才能具有強烈的同情心。因此道德感的產生是以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為基礎的。

  這種愛別人的過程是自發形成的,是直覺的,而非全然理智的作用。是生命力投射到他人的過程。生命在其產生之初并沒有特定的意識,愛自己、愛別人也只是本能的一種表現,沒有任何功利或者利益的驅使,因此,道德產生的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不是理性化的結果。

  愛他是自我完善和創造價值的過程,通過關愛實現的是人的自我超越,帶給人的是尊重社會和他人的快樂和帶有奉獻意義的快樂。在人的道德活動中,不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如果不伴隨著快感體驗,不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愉悅感就無以成就主動性的道德活動,所以孔子說:“仁者不憂”(《論語·憲問》),這就是說,只有具有高尚道德品行的人,他的自我愉悅感才能得到了滿足,因此他是快樂的,是沒有憂愁的。

  道德是人的本能,“本能按生命的形式鑄造,而理智卻機械的對待一切事物。”由于理智的入侵,本能對于我們反而模糊了,使原本生命化的道德理性化或者物化,這樣做違背了生命的原則,使道德顯得冷冰冰的,毫無生命的熱力。生命綿延著,遵循生命原則的道德當有深沉的感召力,它從生命中流淌出來,最后又回到生命之中,失去以生命為依托的道德只能歸于第二性的道德,而不是真正道德的體現。所以,道德遵循生命的原則,而我們也只能從生命中去獲取道德的原則。

  這種愛他人的思想在道德思想史上始終是一條主線,它不等同于宗教所說的愛。宗教之愛只強調奉獻,這種奉獻不考慮個人,要求人為了上帝應去舍棄自身的一切,包括生命;而啟蒙思想家們的愛首先關注的是人自身,關注人的生命,強調生命是一切的本原,放棄生命的欲求就是違反人性。他們將生命欲念看成道德的源頭,甚至將其作為道德判斷的標準,這就將人們來世才能獲得幸福的觀念轉為“我只要現世的幸福!”這是對人的解放,將人從上帝手中奪回,消除了精神與肉體的分離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證了生命的和諧。

  三、學校德育有效性喪失的根源——對生命的漠視

  道德來源于生命,來源于人的自愛,關注生命是道德理想真正意義之所在,而現時代的道德教育卻流于空洞的道德說教,使道德淪為空洞的形而上教條,并不符合生命的實質。道德被物化和知識化,用分數對道德水平進行量化,使道德變成了對政治目標、經濟目的的附庸,這種觀念指導下的道德教育失效便不足為奇了。

  道德教育是指導生命獲得意義的過程,而我們的道德教育自始至終沒有將生命的原則貫穿于其中,給予學生的卻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德育有效性的喪失。我們從功利化的立場出發,忽視了學生的生命體驗,只對學生宣講那些“道德教條”,這些教條并沒有內化到學生的生命中,德育“失效”了。

  1.道德教育的內容脫離生命是造成德育失效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我們把德育當作道德知識的傳授,德育參照智育的培養方式進行,即以道德、知識及其學科為載體,教給學生知識性的道德概念,學生把道德理論、規范、準則作為知識掌握,獲得的是外在于人的“關于道德的觀念”,而非內在于人的“道德觀念”,其結果就是學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他可能對各種道德規范和要求的知識形態諳熟于心,但如果缺乏外部的道德強制,他們完全可能“知其善而不為,為其惡而不改。”這種知識化的德育其效果可想而知。這是對德育內容的異化即對道德本身的異化,是僅僅將道德看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處理,這時與主體發生道德關系的人只是作為主體的關系而存在的,并不是生命本身,所以進行的道德教育也僅僅是道德規則的傳授,而不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流,因此,道德教育應當敬畏生命,生命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出發點也是道德教育的內容。

  2對每個學生實施模式化、標準化的道德教育,用同樣的道德條理去教育不一樣的每個學生,當然會造成德育有效性的喪失。因為.生命具有獨特性,所以每個人所追求的意義,所理解的生命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無可否認,道德標準存在著一致性,但這個標準就是——愛。愛自己、愛別人,愛是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東西,學會去愛才能學會道德。愛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決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模式化的標準來衡量愛,決不能將愛看成是可測量和可計算的。現實學校德育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為學生制訂了可供量化的道德標準,這從根本上違背了道德的原則,更違背了生命的原則,德育功能的認識明顯地注重其“外適性”,即德育對象對外在要求的適應,而忽視其“內適性”,即個體自身對德育的客觀需求,忽視生命,必然會造成德育成效的低下。

  3.在實施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往往采用空洞的說教和粗暴的灌輸方式,呈現出一種專橫而可畏的形式,充滿了強權和制裁的色彩。道德教育集中灌輸多,啟發引導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內化少等現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不良現象,沒有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去解決具體問題。一些人把德育過程看成是單純的外塑過程,將其與品德內化進程分離,使教育與自我教育相脫節。西方思想家早已指出:“適合于人的道德應該建立在人性上”,“道德一旦變成一種強制約束力量,那是它的恥辱而不是它的本質。”每一個人必須首先肯定自我,即肯定生命本身,就象古希臘神廟中的諍言“認識你自己”一樣。認識自己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承認了生命本身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也就是承認了自己的真實性和“正確性”。當然,承認自己也就包括承認自己生命的本能性,而成為自己,就是將這種本能轉化為創造價值的原動力。成為自己的人,就是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的人,并因其愛而有了創造的熱情和能力。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應該用生命浸濡學生,德育并不是聲色俱厲的訓導,真正的德育是和風細雨式的,它講求潤物無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總之,道德的原則就是生命的原則,而生命的原則就是自愛。只有學會自愛,才能學會道德,因此,回歸生命、畏懼生命、用生命去對待生命才能尋回失落的德育有效性,才能使學校道德教育獲得真正的成功。

  注釋:

  [1][3]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20.

  [2]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19.

  [4]葛力.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56.

  [5]十八世紀法國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452.

  [6]周輔成編.西方著名論理學家評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22.

  [7]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34.

  [8]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25.

  [9]尚杰.歸隱之路——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29.

【兼論學校德育有效性的喪失論文】相關文章:

論內部審計質量與內部控制有效性間的關系論文03-05

電視的分眾依然是大眾兼論電視與廣播電論文04-28

論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論文(通用8篇)08-23

價值論的第三種思路兼論環境倫理學如何可能論文02-14

論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有效性論文07-11

沒有喪失信心,就沒有喪失希望12-09

學校德育的啟示論文06-21

管理風格的有效性論文07-02

教學的有效性論文推薦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