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流專業教學體系及教學模式更新的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在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的市場經濟格局下物流業的發展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物流人才短缺的問題已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障礙。作為教育的“輸出端”,高職院校的”特殊產品”也進入了物流發展的第一線。在這種形勢下,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職業能力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如何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強化應用成了我們高職院校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國高等教育應盡快地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才能有效地促進我國物流業的發展。
論文關鍵詞:高職物流教學,物流教學體系,物流教學模式
一、物流人才需求與目前的教育狀況
近年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物流理念在我國迅速傳播開來,各地區掀起了規劃與建設物流園區的高潮,我國現代物流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我國物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年,也是物流業發展發生深刻變化,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年。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核算,200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74.8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增幅比上年加快1.5個百分點。貨運總量達到226億噸,增長11.8%,高于GDP的增長水平。2008年雖然經歷了金融海嘯的洗禮,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8萬億元,同比增長19.5%,貨運總量達到245億噸,增長9.3%。物流業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快捷通暢的物流服務,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物流人才供不應求,根據教育部高校物流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到2010年,我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為30萬至4O萬人。物流人才已被列為我國l2類緊缺人才之一,尤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才匱乏的缺口尤其明顯。目前我國的物流人才占全國服務業人數的5%左右,也就是說全國將近有1500萬個物流人才崗位。截止2007年初,全國能夠提供物流專業教育的高等院校有200多所,在校接受物流教育大約有50萬人。即便從2000以來,我國的物流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每年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學生規模日漸擴大,但是這樣的人才供應還遠遠不能滿足高速發展的市場需求。伴隨著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將會呈現持續性增長。有預測,2007年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仍會保持求大于供的態勢。但是高等院校培養的物流人才,如何能很好的為企業所用,值得進一步探討。從目前各高校的物流專業畢業生中了解到,很多高等院校的物流本科、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狀況并不理想。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高層次和多樣性需求,造成了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屢屢受挫。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大缺口,另一方面是不甚理想的就業現狀。在求職過程中造成這樣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不一致。
二、目前高職物流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大量的物流人才需求,高職院校紛紛開辦物流管理專業,以本人所在的學校為例,06年開始設置物流專業,在幾年的教學中,不斷向其他同類院校學習,修改和完善教學環節,志在培養生產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物流人才。然而受教學經驗的限制和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雙師型”教師稀缺
物流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培養合格的物流人才,需要大批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的教師隊伍,然而物流也是一門相對較新的學科,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的全面型教師太少。本人所在的系,不少從事物流教學的老師是半路出家,由交通運輸或者管理類相關專業轉過來,也有一些是物流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一出校門就從事物流教學。他們根本沒有或者很少有機會親自從事物流的操作和管理,對物流行業的理解比較平面化,對學生講解起來難免就“空對空”,沒有實踐經驗,對于物流的相關業務流程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往往講授的知識與企業實際情況出入較大,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僅占l0%,師資力量的不均衡嚴重影響了人才的培養。比如《物流項目管理》,大多教師要么懂工程項目管理,要么懂物流管理,而既懂項目管理又精通物流管理的教師是少之又少。
(二)專業教材選擇不當,技術教材相當滯后
目前國內物流行業本身就沒有形成很系統化的理論,不同出版社的物流類教材水平參差不齊,就是同一系列的物流教材也會有系統性不強、內容重疊沖突的問題,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的教材規范性也不強,大多數高職高專的教材只是采用市面上已有的教材改編,存在理論性強、實用性不強的問題,如果學校或教研室再不加強教材的甄別和挑選的話,就容易造成教學體系混亂,教學質量無從保證。現行使用的教材,大多一個模式,不同的教材之間內容雷同,相互抄襲嚴重,質量不高。同時,有關物流技術方面的教材跟不上實際的需要。比如,在我們重點放在講授條碼技術上時,國內外已經興起了RFID及EPC的研究熱潮了。
(三)授課過程理論教學太多,實踐教學較少
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上仍沿襲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大部分時間都由老師口頭講解,有的時候會在學期期末安排一到兩周的實習時間。而且就是在實習中也缺乏針對性和合理安排,管理松散,敷衍了事,使實習淪為課堂教學的一個象征性的點綴。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和專業要求嚴重脫節,造成了物流專業建設的積弱不振,很多學生走出校門進人物流行業后都要從頭開始學習,這也進一步制約我國物流行業整體水準的提高。受限于教師自身的經驗、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國內高質量的配套實驗軟件、以及國內該領域的系統性教材等因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課課時占了絕大部分,實踐課的課時卻相當少,與該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不符,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首先,很多的課程,重復性內容太多,而不同的授課教師都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重復講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冗余的教學體系。比如,在《物流技術與裝備》中,有信息技術的內容,而在《物流信息系統》中有同樣的一章。其次,課程的設置不是非常科學。核心與非核心課程的分類,課程的時間安排,課程的層次性等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有些專業基礎課到大二第二學期都沒有安排,導致學生在理論運用上缺乏連貫性。
(五)教師授課過程教學手段單一,學生興趣不高
雖然引入了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是采取電子教案和案例討論的形式,而且不少教師誤以為有了課件課就上的生動了,穿插了案例就說明內容講清楚了,所以往往采用大量的案例,結果把案例變成了象教材內容一樣枯燥無味了。高職學生本身學習主動性不強,并且物流專業本身的課程自帶趣味性不足,若缺乏教師的引導性講授與多樣性教學方式運用,在課堂上基本提不起興趣,導致逃課,遲到,上課睡覺,講話,玩手機等現象普遍。
三、合理組織高職物流專業教學的對策
(一)物流教學體系的完善
1.切實加強物流師資建設
要把高職物流專業建設成為品牌專業,就應該痛下決心,切實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這里主要有兩個強化方向,一是引進專業教學經驗豐富、理論知識扎實以及“雙師”型教師,也可以聘請從業經驗豐富的人士作客座教師,多邀請有一定成就的物流明星到校園講座。或者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到學校擔任某一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工作,像《物流方案設計》之類的課程,可以聘請企業教師任教。由于企業人員具有大量的實際工作經驗,講授的真實案例將會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使學生受益匪淺。二是對現有的專業教師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尤其是參與現場的流程管理,或者安排教師到物流企業進行為期數月、半年甚至一年的頂崗鍛煉,也可以要求專業教師參加物流師、高級物流師等專業資格考試等。
2.明確人才教育的定位層次
加強對物流專業內涵和外延的研究,科學規劃、正確定位物流專業各層次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應定位在具有扎實的物流理論基礎、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就是以“為生產、服務、管理的第一線培養高級實用人才”為目的,要求畢業生具有一定崗位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主要從事成熟技術的應用和運作”。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除了對學生“人格能力”、“知識能力”的培養外,學生的綜合“實訓能力”的培養也特別重要。這是學生掌握專業綜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面臨就業機會時所擁有的獨特優勢。
3.構建完善的物流課程體系
從系統的觀點來進行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的規劃。圍繞核心專業課程進行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調整和建設。盡量避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重復性教學。課程的時間安排要遵循知識的循序漸進規律。不要出現諸如《倉儲與配送管理》已經上過了,再來安排《配送管理》課程的情況。
4.加強物流專業教材建設
由于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的綜合專業,缺乏現成而完善的教材,因此,就要求我們做好專業教材的建設工作,使教材既要有針對性,解決我國物流管理落后的現狀問題,又要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根據國情和學生的實際水平
及能力,有的放矢的建立物流管理理論體系,通過系列教材的編寫,使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流管理理論比國外物流理論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學校或者教學系應嚴格挑選專業教材,統籌規劃,先確定好專業的課程體系,再組織教師確定好每門課程的教材。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課程間的知識空白及重復講授。有能力的院校可以嘗試著組織自己的專業教師從事教材編寫,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一種方法。
5.利用協同知識管理的方法來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利用網絡技術把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學習、溝通、決策和學科的建設有效結合起來。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順暢。教師要以物流與供應鏈知識為主線,把知識采集、知識創造、知識分享融合到教學的日常工作中,同時也為教師的能力提升和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公共的平臺。由于物流學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何采用一套有效的研究型拓展學習方案也是以后教學工作中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二)物流教學模式的變化與創新
作為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專業,物流專業的教學不同其他專業,加之物流教學的模式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很成功的典范可以鑒戒。很多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必須教學實踐中摸索。作為從事物流專業教學的教師,首先從課堂理論教學上談談一些心得。
1.引導學生走出觀念上的誤區
大多學生對物流以及物流管理的概念僅僅停留在倉儲與運輸上,總認為,物流專業學的就是管理倉庫和運輸管理,以后的就業不外乎倉庫保管員或貨代業務員。這樣狹義的理解物流專業,使得在學習中僅僅學習倉儲管理和運輸管理就認為學好了物流的課程。同時,這樣的目標定位使得學生很難有內在的驅動力來學習和研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拓展了物流概念的深度和廣度,著重讓學生了解物流除了倉儲和運輸,還有一個很多重要的領域,諸如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戰略規劃、物流營銷、企業供應鏈管理和國際物流等。
2.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點,對于喜歡營銷的學生,將物流與服務營銷相結合,讓學生了解,作為現代典型的服務行業,物流企業的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和要注重的方面以及物流企業的營銷內容。而對于有些計算機基礎的學生,則引導他們對物流信息管理的學習。課程考核也不宜單純以卷面考試來決定,應逐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如學生平時的參與度、作業情況、實習及論文水準等,激發學生樂于學習的心態和投入學習的狀況
3.層次性教學
現代物流學的基本概念到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和貨代管理等一些基本操作與管理,進一步講授企業物流的各個環節,并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的課程基礎上,以講座的形式著重講解與物流組織有關內容,如,精益物流、六西格瑪物流、物
流組織的績效管理等。然后利用供應鏈管理的講解將之串聯起來,同時讓學生課后學習企業ERP以及APS(高級排程計劃)等與物流管理和生產管理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的深度和寬度。
4.加強物流裝備和物流信息技術內容的學習
由于大多物流管理的學生都是文科學生,長期對理工科學科學習的忽視和逃避,養成了對理工科類的知識恐懼感和神秘感。而在實際的物流管理中,大多管理人員,尤其是基層的管理的人員,都必須與設備打交道,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由淺入深地展示與物流有關的裝備,首先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有個直觀的認識,從物流的公屬具到信息識別設備,從一般的物流企業的裝備到食品企業的物流和生產裝備,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參觀和實習中可以容易的將實物與概念相關聯,也有利于學生能很快適應企業的現場管理。基本的裝備與信息技術的認知是物流學習的基礎。
5.直觀性和鼓勵性教學
考慮到物流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抽象枯燥,許多事物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教學上直觀性原則,更多地為學生提供直接的感知。因此,我在教學中堅持直觀性原則,對于抽象的概念與原理,我盡量利用圖片、圖表為學生講解,如配送與采購的基本流程。對于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如手推車、托盤、堆垛車等,我利用網絡資源,搜索有關的圖片與影片,盡量給學生提供直觀、視覺上的感知。通過一年的教學,基本上能夠給一年級的學生灌輸一種物流的總體理念,讓他們感受到物流領域里面的萬千世界。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發現,大多本科學生對物流專業的學習目標僅停留在高職高專學生的水平,而象對于有關物流系統規劃與優化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有畏難情緒,因此,適當鼓勵學生,要將目光放長遠,要成長為一名物流行業的專家,要想從事高層次的物流工作,如物流與供應鏈咨詢等,首先必須要有扎實的相關的數學知識和優化理論,為將來自身素質的提升打下很好的基礎。
6.進行知識的遷移教學
比如,在講解自動化電子貨架,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設計一個身邊的.可以利用EPC的系統,因此,有學生就每個學期買教材所遇上的問題,設計出一個利用電子標簽輔助揀貨系統,有總線控制式的,也有利用FRID技術的。這樣,加強學生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能活學活用。在物流信息管理教學上,大多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能力欠缺比較大,學生們僅僅樂于學習一些物流管理軟件的應用,而不敢也不能涉及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流信息管理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學生對EXCEL的熟悉掌握,采用基于EXCEL的信息管理軟件,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熟悉的行業,設計一個針對小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這樣,既打破了學生對軟件設計的神秘感,又熟悉了企業生產與物流的流程,有利于學生以后學習企業的高級計劃排程。
其次,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實踐教學的嚴重不足是制約物流人才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物流人才市場需求的恰恰是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才,因此,對于高校物流專業的教學來說,加強實踐教學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對于以物流技能培養為主的高職院校,更應該把實踐教學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1.課堂教學中實操運用
在課堂教學上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電視錄像、多媒體等顯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可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參與——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可以在課堂上嘗試“團隊式學習”和“項目參與”方法,讓學生轉變角色,主動參與到課程內容掌握中。
2.充分利用網絡信息
要求學生多充分利用網絡與外界溝通,多參與物流論壇的活動和建設,就論壇上提出的一些實際問題,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參與討論。既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又能了解物流管理的實際中的情況,有利于以后真正參與物流管理工作中對問題的解決。通過實地參觀或實物圖片展示安排以下實踐教學內容:認識車站、港口、碼頭、貨場、倉庫等物流基礎設施;認識叉車、集裝箱、貨架、托盤、吊車等物流設備;認識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流程。還可以安排學生做一些物流方面專題性的市場調查,如了解物流企業的部門設置、崗位職責;了解物流企業的業務來源等。
4.校內模擬實習
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投入適量資金,構建物流實驗室,并且購買相關的物流軟件,在校內實驗室進行貨物出入庫管理、貨物搬運管理、貨物日常養護及盤點管理、各種運輸方式的貨運代理、報關業務代理、集裝箱堆場管理、訂單處理、分揀、補貨、配貨、送貨、流通加工、信息系統管理等訓練,以此了解掌握采購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裝卸搬運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和物流設備的操作使用,掌握企業物流、連鎖物流、國際物流、供應鏈物流的主要業務流程和重點管理內容。實習過程中要保證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校內實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根據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
即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物流實務工作。校外生產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物流包裝、配送、倉儲、運輸等諸方面的業務。通過校外實習,還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校外生產實習應該說是教學環節最好的一種方法,需要校企合作,一方面學生能力得到鍛煉,為就業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能為企業培養所需要的人才,長期的校企合作對于學校和企業都是雙贏的。
6.撰寫論文
這是一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性教學形式。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問卷調查、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撰寫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論文的答辯,可以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我校高職學生必須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并答辯合格才準許畢業。
綜上所述,面對物流人才的緊缺,高職院校肩負著物流人才培養的重任,面對物流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必須從師資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大量合格的高技能應用型物流人才,促進我國物流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波. 中國物流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http://china56cb.com.on/
2 蔣長兵.現代物流管理案例集[M]. 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3 高和鴻,郝建彤. 我國物流教育發展的現和趨勢[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2.
4 白世貞,陳化飛. 物流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研究[J]. 物流科技,2004,(5)
5 王健.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福州大學學報,2006,(2).
6 嵇成舒. 電子商務物流應用[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7 陳興威,李瑞東.高職物流教學的幾點思考[J].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8 蔣偉,孫紅菊.合理組織高職物流教學,提高物流人才技能絡捷斯特物流教育論壇 物流技術2008年第27卷第9期
9 王曉蜀. 物流教學改革與創新 現代企業文化 20(0總8第年第911期5期)
10 汪長飚. 物流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探索 現代企業教育2007年·8月·下期
11 趙習頻.“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7(6).
【高職物流專業教學體系及教學模式更新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的論文07-24
高職物流管理實踐教學體系論文07-01
關于高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論文07-05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論文06-19
高職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6-26
動畫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研究論文06-19
高職下慕課項目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6-15
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06-29
高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研究論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