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善論有度論文
前不久,我國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一次高難度訓練中不幸遇難。消息一出,悲情一片。但也竟有網友在消息下面的表情圖選擇上表達出“憤怒”“高興”等缺乏起碼人性的態度。
中國足球失利,有的網友喊出:“讓郎平擔任國足總教練”的話。
外國地震沒有死亡人員,更會引出國內網友罵聲一片,說中國政府不顧百姓死活...
諸如此類不正常的網評,幾乎隨意打開一個瀏覽器的隨意一張網頁下面,都不乏其例。
對正能量點贊,對負面消息指責,這本是最正常不過的評論。而實際上,總有網友,不管事實的是非曲直,信“口”雌黃,隨“手”噴糞,滿“嘴”臟言穢語,不論是非“一抹黑”;也有的是帶著“有色眼鏡”的,用著“顯微鏡”的,高舉著“望遠鏡”的,甚至通過“門縫”、“管洞”窺探以下謬論。
雖然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這樣的自由合適嗎?合情嗎?合理嗎?
那么,如何做到輿論的“善論”和“有度”呢?
就拿余旭一事來說,客觀地說,軍事訓練,時有意外發生,才不是意外;從沒有意外發生才叫意外。有意外發生,正是訓練難度和強度不斷提高的表現,從沒有意外的發生,實際上等于沒有訓練。正常的人都明白這個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一事件一發生,媒體消息一出,就有人想當然地認為部隊用于科目演練的戰機有問題,訓練程序設計有問題,指揮管理有問題.....甚至有人指出,為什么兩名飛行員,一名順利彈出只受了輕傷,而余旭彈出后就被隨后的飛機機翼刮到,等等。這樣的“深度責問”于情于理也都其道理,至少說明他們關心飛行訓練。但有人為余旭的犧牲表達出“憤怒”甚至“高興”,這就實在難以理解,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這樣的表達不僅不算“有度”,更談不上“善論”。
再拿中國足球來說,國足踢球,逼平伊朗隊,大家都覺得差強人意,主場輸給敘利亞隊,眾憤難抑,前幾天主場又與缺少不少主力的卡塔爾隊握手言和。主教練也換了,隊員也做了大調整,場上數據也幾乎是一邊倒,國足占據很大優勢,22次射門,可就是難以拿到國人期盼已久的3分,感覺十分別扭。于是網評如潮,說什么的也有。讓誰誰下課的呼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我們回首過去,國足幾易其“主”:領導層換過,主教練換過。現在全球最好的主教練來了,結果仍然是難如人愿。我們再謾罵、詆毀、聲討、批評、指責有意義嗎?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在國足顯露出向好的跡象時,給以寬松的輿論環境,給以充分發現不足、發揮潛能的更多機會,不要讓他們天天面對不正常的輿情,做一些削足適履的應對,無謂地消耗精力。最好是行家里手,根據場上的表現,針對性地指出每一位球員的處置是否合理,怎么做更好。這樣的善論,就是國足需要的正能量。
地震的發生,京津河北屢屢出現重度霧霾等等,人們生命財產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有自然的原因,有社會歷史的原因,當然也有政府部門防范不力的'原因,事實上也有人們自身的原因,我們應該以公允的心態,符合科學的精神,結合社會歷史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做出“有度”的“善論”:一方面幫助人們做出符合科學的應對,一方面提示人們做出自己應該而且能夠做出的減少或者抵制損害的行為,一方面提醒政府部門什么地方有安全隱患盡快消除,什么地方有不完善的設施,盡快建設或完善。
當然,善論有度需要一個人有足夠的學識和修養,還得有相應的全面客觀準確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們也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采取客觀的公正的態度,進行合理的分析,做出公正的評論,切莫跟“風”,推“潮”,助“浪”,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淺談善論有度論文】相關文章:
論善與惡議論文08-20
論善與寬容作文06-25
論善與惡散文12-29
淺談性善論德育論文06-30
淺談也論會計政策論文范本06-09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論的相關論文06-12
淺談顏元論“惡”的來源及其意義論文06-14
《李生論善學者》原文翻譯06-06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