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市場未來誰做主論文
理財市場面臨又一次沖擊。近期,規范同業業務的127號文下發,這對于此前依賴于這一通道的部分理財產品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這部分理財產品約占到理財市場的20%至30%左右。”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表示,新規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下滑,現有的理財產品模式也將遭遇挑戰。在監管越來越嚴格的當下,理財產品的轉型日益迫切。那么,今后究竟什么樣的理財產品會成為主流?
“難舍”固收
目前,投資固定收益市場的理財產品占據了理財市場超過90%的份額。但在一些分析師看來,即使轉型,理財產品的投向中,固定收益產品仍將受到理財產品設計者的“偏愛”。
這與我國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密不可分。方瑞認為,我國投資者偏好儲蓄,從以前的偏愛定期存款,到排隊買國債,再到現在一窩蜂地投資“儲蓄式”的理財產品。“這說明在較長的時間里,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和穩健型投資者都將是我國投資市場的主流,大部分的產品設計也將圍繞這些投資者的需求進行。”方瑞表示,短期來看,“儲蓄式”理財產品仍將成為主流。在利率市場化之前,“儲蓄式”理財產品由于收益較高,加上投資者對銀行“剛性兌付”的強烈預期,將使得目前的產品形式在一段時間內延續。
但無論怎么轉變,風格穩健的投資者仍然將是大多數。錢景財富副總經理、研究中心主任趙江林認為,從國內的投資者特點來看,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市場很大。此外,那些投資風格較為激進的投資者,也有配置一部分資產在穩健型產品中的需求。因此,今后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仍將是主流。
從當前來看,理財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截至去年年末,銀行業理財產品余額已達到9.5萬億元,如此大的規模也要求接盤市場有較大的規模。相比之下,擴容潛力較大的債券市場,無疑有此“肚量”來“裝下”理財資金。
但掛鉤固定收益的產品也不會一成不變。目前來看,理財產品掛鉤的大多為國債、企業債等產品,而資產證券化產品還比較少。趙江林認為,今后,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建立將改變理財資金的投向,隨著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的擴大,房屋貸款和汽車貸款也可能被金融機構打包做成金融產品賣給投資者。
資管上升
由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向開放式、無預期收益率的資產管理轉型,被業內認為是銀行理財產品今后轉型的主要趨勢。
光大銀行[微博](2.47, 0.00, 0.00%)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認為,一般來說,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但目前的理財產品由銀行進行信用背書,一旦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甚至出現虧損,投資者往往難以接受。“目前理財產品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是一種變相的信貸關系,未來這種狀況會發生改變。”張旭陽說,未來的理財產品應該以資管為主,金融機構只賺取管理費,不“吃掉”投資的超額收益,也不會“剛性兌付”。
具體從產品創新來看,民生銀行(7.50, 0.08, 1.08%)貿易金融部總裁林治洪認為,現在市場上還比較罕見的貿易金融產品,將來會成為理財市場主力。
“現在理財產品很多與房地產相關的信托、集合理財,以及政府融資平臺關系密切,這些風險相對大。”林治洪表示,貿易金融理財的`模式是,通過將貿易金融與財資管理領域產品結合,憑借各類資產管理載體,將貿易金融應收賬款等轉讓給投資者。這種模式涉及保函、信用證、國內證、跨境人民幣信用證等各類金融工具。“這種理財產品涉及的貿易金融,都鑲嵌了銀行的信用在里面,是銀行承兌的,風險較低。”林治洪說,這樣一來,投資者買的理財背后有銀行的信用作保證,投資者心里踏實,理財產品也有生命力。
更加個性化的理財產品也將在未來出現。在大數據時代,通過積累一定數量的客戶資源信息,就能夠對客戶日常的消費模式、資金流等進行分析。因此,對客戶的資產、收入情況的分析不再需要現在常用的風險評估表格,而是能夠直接根據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的組合。張旭陽認為,這樣能夠使得理財產品更加個性化,使得大眾理財也有定制的體驗。
“未來理財市場將更加多元化。”趙江林表示,掛鉤各種衍生品、股票,以及新型金融模式的產品都會層出不窮,可滿足不同層次投資者的差異化需求。
【理財市場未來誰做主論文】相關文章:
未來,誰做主作文07-24
《我的未來誰做主》觀后感11-08
我的未來誰做主的觀后感05-15
我的未來誰做主初三作文08-05
《我的未來誰做主》觀后感10-16
我的未來誰做主觀后感07-02
中學生抒情散文:未來,誰做主05-26
《我的未來誰做主》觀后感3篇11-05
我的未來誰做主觀后感范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