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9 11:29:36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通用6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通用6篇)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1

  摘要:農村信用社現有體制框架下,其內控建設、人員素質及風險管理體系方面均存在掣肘因素,風險問題不容忽視,當前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關鍵就是識別、控制、防范風險,建立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風險管理機制。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思考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操作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相比,操作風險因其內隱性和細節化,往往被認為簡單而疏于管理。隨著電子化的快速發展和新業務的不斷出現,原有的規章制度和內控手段已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加上農村信用社正處于體制改革期。員工思想裂變提速,職業道德風險不斷加大,使得操作風險日益突出,內部案件頻發。

  (二)法人治理結構轉型風險。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是在原有法人治理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成.實行統一法人的縣聯社體制,仍沿襲的是農村信用社原有產權結構特征,主要是內部結構調整,而不是一種徹底的產權明晰重組過程,也不是一種把既有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推進規范化的合作制過程。因此.無法克服所有權主體現實缺位、權力約束機制無法保障、民主管理不到位、激勵不兼容和信息雙向傳播不對稱等弊端。法人治理結構制衡機制的不完善或缺位關乎內部管理體系的科學合理和有序運作,制度設計風險也就隱現于此。

  (三)流動性風險。受農村村級經濟股份制改革、土地政策趨緊及物價上漲刺激消費、民間借貸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儲蓄存款增速下降,資金來源不足。由于相對缺乏低成本的、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農村信用社普遍感到頭寸緊張,存貸比居高不下,流動性風險較為突出。從資產結構上來看,因政府財力不夠,農信社通過改革仍然無法清償歷史包袱.資產質量仍不理想,信貸資產結構仍不合理。

  (四)利益抉擇風險。農村信用社經營中存在中央要支農、地方要發展、監管部門要防范風險、農村信用社自身要生存發展的多元目標沖突.這些目標在實現過程中難以保持一致,造成農村信用社經營思維混亂和市場定位難以把握。而其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當地方政府干預目標與信用社內部效益、規避風險的要求發生沖突時,信用社的決策層就面臨著利益抉擇的風險。

  二、農村信用社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體制長期以來難以徹底理順。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不明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控制度難落實,導致了農村信用社經營方向、管理方法的錯位.形成一定的經營風險。管理體制的每一次變革在發展、完善的同時,也成為經營風險的積累過程。當前新一輪信貸資產風險的聚集,除部分信貸人員和管理決策層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形成外,管理體制不順。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仍是農村信用社風險產生的關鍵因素。

  (二)從業人員素質低,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理念。一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信用社用工制度及人脈因素等方面的制約,農村信用社整體人員素質不高,業務操作和技能知識“老齡化”,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強。二是管理層風險意識淡薄,部分管理人員翅:存在嚴重的重經營、輕管理,重速度、輕質量的思想,甚至有以犧牲內控為代價,拓展業務經營領域的傾向,面對內部可能產生的風險隱患缺乏應對和防范措施。

  (三)規章制度不健全,內控機制不完善。制度落實難到位。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對一些業務經營存在監控盲區。有些規章制度已不適應業務發展需要,急需修訂完善;在新業務開發推廣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時,沒有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內部各職能部門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監督不力,內部審計監察以事后監督為主,缺乏業務處理過程中的事前、事中監督。無法達到內部控制制衡的目的。

  (四)缺乏系統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操作風險由人員、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等四類因素引起,兒乎涉及到各個職能部門。而當前農村信用社對不同苣型的操作風險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缺乏一個獨立有效的綜合協調管理部門。這種管理職責分散的做法使得農村信用社系統缺乏統一的風險管理戰略和策略,高層管理者更是無法清楚了解信用社面臨的操作風險整體狀況。有些操作風險因無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狀態。

  三、強化信用社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理順管理體制,增強行業自律。現階段農村信用社要盡快建立層次分明、權責明確、科學規范的自身行業管理體系,理順各級農村信用社的權責利關系。進步明確農信社的產權關系,實行出資者的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建立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三會”制度。根據章程的普遍性結合各自農村信用社的具體實際,制訂和細化“三會”組織的議事規則和職責權限.真正發揮“三會”的實際作用;進一步降低制度執行成本.努力形成高效務實、相互制衡的管理決策層面.緊緊圍繞“業務發展、效益提高、風險控制”三大目標,建立決策、執行、監督三系統相互制衡,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

  (二)強化資本約束理念,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一定的資本充足率是金融機構生存的基礎,是進行資產規模擴張的安全依據。資本作為抵補風險損失的最后手段,對農村信用社的穩健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強化資本約束和資本監管。努力提高資本充足率。在建立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的同時.應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模式,將操作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及其他風險以及包括這些風險的各種金融資產組合,把承擔這些風險的各個業務單位納入到統一的管理體系中,依據統一的標準對各類風險進行測算,并對其相關性進行控制和管理。

  (三)完善內控制度,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整合業務操作流程,嚴格職業操守,規范業務行為。對現有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內控機制進行全面梳理,查遺補缺,充實完善,真正做到“一個業務品種,一套業務流程,一套規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處罰制度,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使每項業務環節都納入監控范圍。

  (四)改革內審監督體制,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內部審計監督制度是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對控制的再控制。必須改革現有的內審體制,強化人員管理和制度建設。一是建立起內審委員會應向理事會直接負責和報告工作制度。內審部門實行垂直領導和向下派駐審計員的體系。確保內部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二是轉變內審方式。從以事后監督檢查轉變為與事前、事中預防性監督檢查并重相結合:從以現場審計為主轉變為非現場審計相結合:從以合規性審計轉變為與風險防范性審計并重;從以單純的經濟懲處為教育與行政懲處并重。三是轉變內審手段,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轉變到向運用計算機和其他先進工具開展審計監督工作。四是建立內部審計聯動機制,理順內審關系.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合作。增強風險防范的協同效應.從而進一步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控制道德風險。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管理好了人,就管理了風險。農村信用社實行的是聯社、基層社的管理體制,點多面廣,戰線較長,信息傳遞容易衰減,不管理人,就容易形成內部人控制風險。農村信用社應盡快培育一支高素質、善管理的現代管理人才隊伍,盡快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信合企業文化以激勵和扶植人才。進一步把好進人用人關.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構筑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2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經營小額信貸業務的現狀

  1、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國有商業銀行大規模撤離縣及縣以下基層機構,目前仍在農村開展業務的國有銀行分支機構寥寥無幾。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從縣域基層以下撤退,農村信用合作社成為分支機構最多的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也是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中唯一與農業農戶有直接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

  二、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信貸的風險表現

  1、道德風險:

  與其他貸款不同,小額信貸以其“無需提供貸款抵押”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扶貧功能,降低了抵押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成本。但其缺陷是農信社對“無需提供貸款抵押”要承擔一定的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從農村信貸機構方面看,有的農村信貸機構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沒有形成對信貸人員行為的管制和激勵機制,有的農村信貸機構人員素質低下,不能很好地處理小額信貸資金發放和收回過程中的調查、計劃、決策、信息處理和風險管理工作,這是導致道德風險的重要原因。從農戶方面看,由于受小額信貸無抵押的影響,農戶產生依賴思想。一部分農民習慣性地認為,小額信貸是扶貧貸款,是“救濟款”,是不需要償還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貼息貸款,還款意識薄弱,抱著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數農戶從貸款一開始就無還貸念頭,存在惡意拖欠行為。由于居住集中,有些農民會效仿自己的鄰居、親朋好友惡意拖欠貸款,甚至不理解主動還貸的行為。還有個別農戶把借來的小額信用貸款轉手放高li貸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證、身份證,冒名借用小額信用貸款。有的“湊零為整”,最終使貸款集中于一家一戶。種種情況說明由農戶所引發的道德風險不容忽視。

  2、利率因素:

  國際上成功小額貸款的存貸差要高達8%-15%左右。在中國,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組織來發放小額信貸,加之貸款的方式也較國外簡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國外同類貸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農村信用社資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項目自負盈虧。而從實際執行結果看,我國絕大多數小額信貸項目執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沒有從財務自立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定一個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況下,借貸者可能不注重貸款使用的效率,從而導致了高違約。另外,如果利率定得太低,雖對農戶有利,卻易被非農戶或其它部門分割搶占,引發各種腐敗現象。這樣,真正需要低息扶貧貸款的農戶卻得不到貸款,而那些富裕農戶、工商業者和政府干部反而能得到貸款。他們在獲得貸款后往往并不運用于生產經營,按市場利率或灰色市場的高利率轉手貸出就能獲利。結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條件下,社會各階層都會出來爭奪這份資源,往往使貸款難以到達真正的貧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難以產生精心經營的壓力和動力。

  3、信用評定制度不健全

  小額信貸理論認為,農信社貸款對象應是具有一定還款能力和還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階層,我國目前對還款能力和還款愿望的評價是以農戶信用等級高低為標準的。因此,農戶信用等級評定的準確度與真實度成為決定還貸率高低的重要環節。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信用檔案資料不夠準確及時,評級帶有盲目性;信用評價受多方干擾與影響,如村干部照顧關系評級,帶有明顯的偏向性,虛報數據和信用等級;評級缺乏復審,呈單一性。信用等級不準確,貸款額度核定不科學,甚至可能造成不夠條件獲得貸款的人也借此獲得貸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會在協助農信社工作的過程中,認為信用的評定是一件有責無利的份外之事,還有些地方為了獲得“信用村(鎮)”的榮譽稱號,在信用評定工作中不嚴格把關,這給小額信貸埋下了極大的風險隱患。

  三、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風險防范對策

  1、建立和完善小額信貸的激勵機制

  一是對農戶的激勵。信用社可根據農戶信用等級狀況和還款情況,建立動態的數據資料庫,對按時還款的農戶給予更優惠的服務。二是改變農信社對信貸員的單一激勵機制,即由單一的負激勵轉變為正負激勵機制并舉。三是對信用社的激勵。人民銀行對收貸率高的信用社應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如在分配制度上給予更大的靈活性,在再貸款的安排上給予更優惠的條件等。

  2、確定合理的小額信貸利率

  要讓參與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贏利,這是這些金融機構愿意擴大并持續提供小額信貸的根本保證。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逐漸深入,銀行商業化的程度提高,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如果農村信用社在小額信貸項目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又得不到有關部門的補助,那么目前開展得轟轟烈烈的小額信貸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規模地深入發展下去。要使參與小額貸款的金融機構賺錢,國際經驗證明最關鍵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額信貸與銀行一般貸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額度小、成本高的特點,因此較高的存貸差才能彌補操作成本。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

  農戶個人信用是信用社發放小額信用貸款的依據,是控制信用社貸款風險的基本要求。第一,要進一步完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統一操作規范,提高信用評級的層次和質量,整體推進農村的信用環境建設。第二,要加強與村委的聯系,村委會是信用社與農戶之間建立信貸關系的橋梁和紐帶,當資金緊缺時可以幫助農戶和信用社建立信貸聯系,為農戶和信用社取得“雙贏”的效果做出貢獻。由于村“兩委”比農信社信貸員更了解本村農戶人品、經營能力、經濟收入狀況、信譽狀況等等,他們參與信用戶評定和授信額度核定,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貸風險。同時,由于信用戶評定和授信額度由農信社、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等集體核定,并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監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貸過程中的內部道德風險和信息不清。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級評價的硬件投入,健全資料檔案,逐項認證審查核實,并且對農戶的信用檔案實行電子化管理。農戶資料要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農戶實際情況。第四,要明確評級責任。農戶的基本狀況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組干部負責審查把關,并簽字負責,信用等級初評由信貸員負責,避免因不負責。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3

  摘要:信用社是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體,在農村現代化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保障作用,為三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性保障。但受各項因素影響,新時期農村信用社面臨著各類風險,嚴重影響了其經濟安全。為此,本文以浙江省為例,就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工作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通過對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類型的詳細介紹,探究了信用社風險的成因以及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對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具體策略進行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策略

  農村信用社貸款以小額貸款為主,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農戶方面的風險、市場方面的風險和內部管理的風險。而農村信用社風險的主要成因包括農業生產的脆弱性、市場失靈、經營范圍狹窄等。在這種情況下,農村信用社應加強對風險的管理,積極探索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策略,不斷降低農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的風險。研究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有效防范風險,而且對農村信用社發展意義深刻。

  1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

  1.1貸款農戶方面的風險

  新時代農村信用社貸款過程中必須面臨貸款農戶所帶來的風險。具體來講,農村地區的小額貸款發展速度較快,然而,小額貸款的發展考驗了農戶的信用風險。而農戶的信用風險主要表現為道德風險。有些農戶在獲得信用社貸款之后將貸款用于生產,而沒有及時還款,導致農業銀行信貸人壓力過大,給農村信用社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另外,農戶將貸款用于生產投入之后,沒有收回成本,導致無法還貸,進而引發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

  1.2外部市場方面的風險

  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市場風險。例如,小額貸款對象主要是農戶,而農戶受農產品市場影響較大,會導致農村信用社貸款也受到農產品市場的影響。農產品滯銷會導致農民增產而不增收,最后農民職能減價賠錢賣掉農產品,導致農業生產損失巨大,沒有能力償還貸款。并且,農村信用社貸款具有很高的風險,小額貸款大多沒有質押和抵押,而是采取聯保的方式,很容易出現違約的情況。另外,小額貸款的期限較短,而利率變動較大,利率變動也會給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帶來一定風險。

  1.3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風險

  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風險主要包括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其中,動態風險主要指由于社會活動而引發的農村信用社的風險。靜態風險主角要指由于自然力變動而引發的信用社風險。從靜態風險方面來講,農村信用社貸款受內部因素影響較大,小額貸款管理不完善會引發小額貸款風險。并且,有些農村信用社并沒有對風險進行系統化和制度化管理,導致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缺乏規范性,管理風險出現進一步提升,進而沖擊小額貸款的安全。另外,農村信用社員工存在著認知不足和職業素養不高的問題,有些員工甚至出現違規貸款的現象,導致貸款風險。

  2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的成因

  2.1農戶法制意識和誠信意識不強

  從風險類型方面來講,農戶的法制意識和誠信意識不強是造成農村信用社外部管理風險的主要原因。而從管理方面來講,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工作不完善是造成貸款農戶法制意識不強的重要原因,進而影響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風險。從農戶方面來講,大多數農戶的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認知水平不高,誠信意識薄弱,缺乏對貸款政策、金融知識的了解,很容易在貸款過程中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2.2農業生產的脆弱性

  農業生產具有脆弱性的特征,而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以農業生產貸款為主。并且,農業生產風險較大,農戶在貸款資金使用上面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例如,病蟲害、干旱、臺風等都會影響農業收入,甚至有些農民的投資得不到回報,導致農戶無法還款。另外,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以半年或一個季度的貸款為期,而這一期限與農作物生成周期相違背,農民在農作物收成之前其投入成本得不到回報,沒有能力還款。

  2.3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農村信用社風險的重要因素。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市場重要機構,承擔著農村地區的資金提供任務。在三農發展的背景下,農村信用社不斷擴大小額貸款的規模,小額貸款成為農村信用社的主導力量。然而,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還不夠完善,金融機構對農村地區的經濟支持嚴重不足,金融市場結構失衡,其他金融機構難以分擔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農村信用社承擔著農村地區的大部分金融風險,而這些風險正是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風險的主要來源。

  2.4貸款利率機制失靈

  我國為了降低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風險制定了利率定價機制。然而,在利率定價機制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對貸款風險的降低作用,有些農村地區的貸款利率機制失靈,導致較大的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另外,農業生產的資金來源較少,社會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支持渠道十分狹窄,因而導致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機制失靈,增加了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難度。

  2.5經營范圍狹窄

  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的經營范圍十分狹窄,主要為農業生產提供金融服務。然而,農業生產的風險抵抗能力較差,很容易受自然災害和市場發展的影響。并且,農業生產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很難對農業生產進行預測。在這種情況下,農村信用社貸款會面臨嚴重的還款問題,貸款風險較大。

  3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3.1不良貸款比重較大

  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率較高。這是因為,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對象主要為農戶,而農戶將貸款用戶農業生產的時候會面臨農業生產風險。如果農業收入較低或者沒有農業收入會導致農戶無法還款,進而引發農村信用社風險。另外,有些農戶缺乏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在貸款之后故意不還款,增加了農村信用社的貸款風險。

  3.2缺乏風險緩釋措施

  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沒有采取擔保措施,貸款資金的回收完全依靠貸款人的誠實信用和貸款人的生產經營。而農業生產風險較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本息無法回收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農戶只能違約,而農村信用社卻沒有辦法強制農戶還款。另外,農村信用社在貸款過程中缺乏風險緩釋措施,農村信用社貸款完全處于風險之中,風險較大。

  3.3管理水平不高

  當前,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水平較低,信貸管理工作不到位,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較大。具體來講,有些農村信用社在貸款之前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而是簡單手機農戶的信息,導致農戶出現借冒名貸款的現象。并且,有些農村信用社的貸后管理不到位,沒有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生產經營、資金使用、信用風險等情況進行動態收集,不利于貸款風險的預防。另外,農村信用社產品期限設置不夠合理,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導致農戶沒有還款能力,增大了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

  3.4信貸人員素質不高

  有些農村信用社的信貸人員素質不高,甚至存在著違規操作和失誤操作,增加了農村信用社的貸款風險。具體來講,有些農村信用社員工缺乏經濟財會的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無法適應市場化、全球化、多元化的競爭,業務能力較低,業務服務質量較差。另外,大多數農村信用社員工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對專業的、高素質農村信用社專業人員的引進,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缺乏專業人才的支撐。

  3.5信息技術水平不高

  農村信用社信息技術水平不高是影響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的重要因素。具體來講,有些農村信用社的信息化系統不夠完善,缺乏對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應用,無法及時為客戶提供在線信貸服務,農村信用社信息化服務功能不健全,難以滿足農戶的便捷化、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影響了農村信用社貸款業務的發展。另外,網絡在線貸款由于網絡的虛擬性,面臨著網絡安全風險,威脅著農村信用社貸款的安全性。

  4新時代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策略

  4.1外部管理策略

  4.1.1完善監管政策。針對農村信用社風險,我國應積極完善農村信用社監管政策,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管。并且,農村信用社貸款業務與一般商業貸款不同,我國政府監管部門應針對農村信用社貸款業務和農村兼容市場建立具有實用性的監管框架。并且,政府監管部門應深入農村地區,了解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風險和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的特點,充分考慮農業貸款的風險和農業生產周期,制定針對性的監管框架,使農村信用社風險監管與農村信用社金融業務相符合。4.1.2優化組織結構。組織架構直接影響著農村信用社財力、物力和人力的配置,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國應放松對農村信用社的行政干預,不斷優化農村信用社的組織架構。具體來講,我國應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使農村信用社成為我國商業化和市場化的經營主體,確保農村信用社組織架構的自主權,讓農村信用社能夠自負盈虧、獨立經營。

  4.2內部管理策略

  4.2.1優化管理制度。農村信用社應積極優化內部管理制度,為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提供制度支持。為此,農村信用社應從新時代貸款風險和農戶貸款特征入手制定針對性的制度和政策,及時修訂已經過時的制度,對有明顯漏洞的制度規定進行查漏補缺,完善貸前調查、貸款審核、貸后管理等制度,優化信貸風險管理機制,降低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可能性。4.2.2提高員工素質。農村信用社應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員工的業務能力。為此,農村信用社應積極引入高素質、專業財會人員,加強專業財會人員對農村信用社業務的指導,進而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整體業務水平。并且,農村信用社應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專業培訓,深化員工對財會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確保農村信用社員工的合法規范操作,進而降低農村信用社風險。

  參考文獻

  [1]俞濱,郭延安.農地產權制度改革對農地抵押市場影響機制研究:來自浙江的微觀證據[J].浙江金融,2018(4).

  [2]劉紅梅,劉英軍,來俊斌.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存在的不足及建議[J].內蒙古金融研究,2014(5).

  [3]趙延倉.農村金融生態條件下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2(2).

  [4]吳新全.淺談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金融經濟,2011(8).

  [5]郭義.基于新體制框架下的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4).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4

  摘要:當前,我國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信貸管理制度不完善,內控執行不力;信貸風險高,不良貸款問題嚴重;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因此,為確保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有關部門亟需完善基本制度,規范信貸業務操作流程;著力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全面提高信貸隊伍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不良貸款

  一、我國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中的問題

  1、信貸管理制度不完善,內控執行不力

  從規范的角度來講,當前農村信用社的規章制度雖多,但大都不系統、不全面,未建立有效的制度制約機制。農村信用社雖設有社員代表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三會制度沒有落到實處,缺乏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制約,這很容易導致內控制度松馳,從而使風險隱患加大,不能完全適應當前信貸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為“三違”現象的產生埋下了隱患。

  在內控制度執行上,制定的內控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在會計出納操作崗上,對業務印章、重要空白憑證及臨柜人數等都有嚴格的管理控制規定,但在實際執行中往往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在信貸工作中,審貸分離、貸款三查制度是重要的安全措施,但由于某些領導的私下融通或信貸員的營私而沒有得到執行。

  2、信貸風險高,不良貸款問題嚴重

  信貸風險一般是指信貸資產在未來損失的可能性,它包括金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合規性風險和價格風險等。目前農村信用社開辦的信貸業務種類較多,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操作規程,制度建設的滯后和信貸管理的粗放,農村信用社重業務、輕管理,重發展、輕風險的現象較為普遍,信貸規模盲目擴張,大額貸款增長較快,不良貸款反彈的壓力非常大。

  另外,農村信用社的主要貸款對象是農戶,資金的用途主要是農業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而農業存在生產周期較長、自然風險大等不利因素,一旦貸款對象的農業生產不能正常運營,諸如發生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農村信用社就有可能面臨極大的貸款風險。此外,農村人口文化素質水平普遍較低,法律意識相對欠缺,貸款擔保誠信度較低,也使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回收上存在很大困難。

  3、農村信用社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

  與國有銀行相比,農村信用社的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良莠不齊。農村信用社在人員素質培養方面,注重業務素質和能力素質,而忽視人格和道德價值觀的培養和提高;崗位培訓制度不健全、崗位輪換制度沒有得到普遍推行等,這勢必會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管理的質量,制約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

  二、農村信用社加強信貸風險管理的措施

  1、完善基本制度,規范信貸業務操作流程

  農村信用社加強信貸風險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對現有的制度進一步修訂完善,制定一套適應信合事業發展、能規范和指導信貸工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貸資產風險的新的信貸管理制度。具體要求是:

  首先,制定《信貸管理基本制度》,建立能統領信貸工作的基本制度框架,為各項具體信貸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信貸業務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二,規范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建立一整套全面、規范、實用性強的信貸業務操作規程,對信貸業務的每個環節都作出具體規定,使信貸業務規范化、標準化。第三,制定貸后管理實施辦法,明確貸后管理的部門職責,對貸后檢查的各方面內容做出具體規定,規范展期和轉貸行為,使貸后管理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第四,建立健全考核處罰制度,重點解決有章不循、有規不依、有令不止的現象,把員工的行為真正納入到制度的軌道,使每項業務環節都納入監控范圍。

  2、著力解決不良貸款問題

  不良貸款現象是制約農村信用社發展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因此,農村信用社加強信貸風險管理,著力解決不良貸款問題是重中之重。

  首先,完善擔保抵押制度,降低不良貸款。實行貸款擔保抵押,是降低貸款風險的有效方法。農村信用社應少減少信用放貸,提高抵押、擔保貸款比重。對抵押貸款,要加強對抵押物的評估、管理,確保抵押物的有效性。尤其在辦理財產抵押手續中,應認真核實抵押物的所有權及變現能力,依法簽定抵押合同,減少企業風險損失對其貸款債權產生的風險。另外,信用社在提供擔保貸款時,要重視擔保公司的風險。由于目前國家對于擔保公司的管理比較混亂,多頭管理,擔保公司良莠不齊,因此,信用社一定要對擔保公司進行充分了解,否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其次,加強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和責任追究。對新增的不良貸款,信貸管理部門要及時將情況反映給風險管理部門,對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和調查,按責任進行認定。同時對已經形成的不良貸款進行新老劃斷,采取責任清收,逐步化解和盤活不良信貸資產,提高信貸資產質量。

  3、全面提高信貸隊伍的綜合素質

  信貸隊伍的整體素質,關系到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信貸政策的貫徹實施,關系到信合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根據目前的現實狀況,提高信貸隊伍的綜合素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提高信貸人員的準入門檻。在面向社會招聘和引進管理型和專業性人才,充實信貸隊伍的同時,要堅持“結合實際、量才錄用、流動管理、嚴格要求”的標準來選拔、管理信貸人員。第二,強化對信貸人員的系統性培訓,一方面要加強全員培訓,通過在崗培訓,引導信貸人員學制度、學業務、學政策、學法律,提高信貸人員的政策觀念、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重點培養,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選派業務骨干重點培養。鼓勵信貸人員參加各類學歷教育或資格考試,對未取得大專以上文憑的,限期取得。第三,建立信貸人員等級化管理的考核激勵機制。對信貸人員實行工效、績效掛鉤,充分調動廣大信貸人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1]謝承恒: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探析[J].當代經濟,2010(3):28-29.

  [2]徐宏偉:如何加強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J].今日科苑,2010(8):135.

  [3]沈小袷王加燦:我國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范系統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0(1):31-33.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5

  一、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原因及影響

  (一)金融危機概述

  2007年,由美國次貨危機引起的支付危機愈演愈烈,美國股市暴跌,眾多大銀行破產倒閉,造成投資者的恐慌,直至導致美國全國性的金融危機。隨后金融動蕩迅速波及世界各個角落,各國經濟發展陷入泥潭難以自撥,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其影響持續到現在。

  目前雖有跡象表明我國正從金融危機的影響中逐漸恢復,但近年來,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各個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也在不斷地提高,國際外部環境的變化將直接導致我國靠出口與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受到嚴重的挑戰,也增加了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難度。同時對于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民生的進一步改善、社會的長期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二)金融危機形成原因分析

  1. 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實現了各種資源的無國界障礙流動,反過來又增加了各國經濟聯系的聯系和依賴性,使全球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然而,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危機蔓延的可能性和廣泛性。美國次貸危機后,多米諾骨牌開始倒塌,著名的雷曼兄弟等一系列的金融機構相繼宣布破產或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持續下跌,世界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性嚴重減弱,最后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世界范圍內各經濟主體都難以幸免。

  2. 在此次的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論文,“次貸”是被提及最多的詞,次貸危機也成了此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次貸是次級抵押貸款(Sub prime Market)的簡稱,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旨在為購房者提供融資便利讓中低收入者可以購買起住房。這些次級貸款產品大大增加了金融系統的信用風險。同時由于相關政策的改變如連續加息和房價下跌,使得大量的次級貸款者難以支付月供,造成違約增加。加上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將風險轉移給整個資本市場,和這種金融創新產品推銷范圍的廣泛性,所以也造成了世界范圍內的巨大影響。

  3. [1]市場經濟并不是萬能的,由于自身的缺陷導致市場運行中出現許多難以依靠本身解決的問題,加上市場對利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這必然需要有力的監管措施。在次貸危機暴發前,信用評級機構對于高風險性的金融產品如MBS、CDO等都給予了很高的信用評級中國。由于虛假的高信用評級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間接造成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表面非理性的繁榮。在這過程中,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監管的監管缺位,對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作用難以有效發揮。當市場參與者理性不足時,監管當局責無旁貸,應積極采取措施將危機消除在萌芽階段,否則越演越烈將一發不可收拾。

  (三)金融危機對農村信用社的影響

  作為傳統傳統農業大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的農村、農業、農民也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沖擊和直接的影響。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國金融體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這場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大環境下,農村信用合作更是難以置身事外,其業務經營及管理必然受到影響。

  1. 客戶資源流失,經營利潤增長放慢

  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滲透和蔓延到各領域,農村、農業、農民承受的市場風險和壓力逐漸增加。以農副產品為原材料的加工業由于出口需求的縮減,導致企業經營效益不理想,一方面影響相關農業企業的資本流動,另一方面導致農民收入減少,從而造成農信社客戶資源的流失。受大背景環境的影響,預期收入和購買力的下降,對于農村的生產和農戶的心理難免造成負面影響,也不利于農信社相關業務的開展。農信社的存款、貸款額增長率相較于之前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對于“以貸為本”, 缺少中間業務支撐的農村信用社,盈利問題將是最大的難題。同時由于受監管政策的影響,各農信社之間的競爭相互滲透異常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客戶資源特別是優質客戶資源的短缺。

  2. 競爭壓力加劇,市場份額面臨挑戰

  農村信用社明確定位于三農。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三農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然而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進,農信社“一農支三農”的地位已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意識到農村市場的重要地位,也采取相應措施,加大力度對農村金融業務的支持,如農業銀行“惠農卡”的推行、郵政儲蓄銀行小額農貸產品的面市。加上民間借貸盛行,金融危機之下農信社的市場環境復雜性和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增加,農村金融市場市場競爭日趨劇烈,農信社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3. 金融創新壓力加大

  目前農信社提供的服務幾乎集中在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上,信貸種類偏少金融論文,金融創新也主要是以借鑒為主,創新性不足,同質化嚴重。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關系,之前的金融產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3]如受農戶歡迎的小額農貸因市場的不景氣形勢,市場需求下降,導致深度推廣難度增加。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雖然讓如專業合作社的組建、消費類的新興產業的資金需求增大,但由于處于初期的探索階段和金融危機的沖擊,農信社可作為之處有限。也有些農信社把部分資產投資于房地產行業,但房地產行業的不穩定性使農信社陷入困境之中。加上,農信社自身條件的限制,如金融創新觀念不強、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工具創新能力有限等等都加劇了目前農信社金融創新的壓力。

  4. 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阻力增加

  由于歷史積累和現實問題,農信社普遍存在著經營效益不佳、服務機制不健全、人才觀念落后、電子信息化程度度等問題。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目標就在于解決歷史積累上所留下的問題和改善農信社在經營管理體制。但當前從整體上來說,我國農信社體制改革嚴重滯后,不僅與金融改革的預期目標相距還很大,同時也難以適應當下金融市場的高速發展。為了實現我國農信社的可持續發展,農信社的體制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但金融危機的到來對于農信社的改革必然造成影響。在農信社面臨各方面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如何繼續推動農信社的改革,增強實力,實現向現代化銀行的轉換,難度可想而知。

  二、農村信用社應對金融危機對策分析

  面對金融危機,農信社如何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化挑戰為發展機遇,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 解讀金融危機深層問題,總結教訓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帶來的不僅僅是巨大的災難還有深刻的經驗教訓。我國農信社應深刻解讀引發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在這場危機中,不管是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把握、政府的金融市場監管還是對于市場機制的靈活運用,農信社有所作為的地方還很多。各國也紛紛總結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的經驗之談,其中馬來西亞央行行長澤提認為金融機構本身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國。農信社應努力增強自身的實力,夯實基礎,加強內部治理和穩定性。同時,金融危機也暴露出各金融機構在風險防范上的管理漏洞,這也對農信社提出了建立和強化風險防范機制的要求。

  (二)構建農村信用社營銷體系,鞏固市場地位

  面對競爭壓力加劇、市場份額面臨挑戰的現狀,農信社關鍵在于做好市場營銷,提高廣大農戶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擴大市場份額,鞏固市場地位。農信社應充分發揮其立足于農村農業農民的先天優勢,做好市場細分,明確目標市場,注重于潛在市場的發掘和培訓和客戶資源的有效管理。樹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營銷觀念,改進服務質量,以優質貼心服務取勝。加強營銷人員隊伍的建設,為市場營銷提供優秀的人才保障。利用多種營銷手段,形成整體的營銷策略,真正起到維系客戶、培育客戶的忠誠度、搶占市場的作用。

  (三)尋找市場突破口,實現金融創新

  農信社對于原有的金融產品可根據市場需求作出適當調整后繼續加大推廣力度。如原本的小額農貸投放一般以男性為主金融論文,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向農村婦女推廣。積極尋找市場突破口,進行產品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對于富裕的農戶可嘗試消費型或住房類貸款的推銷;對于因金融危機返鄉的農民工,可鼓勵支持其進行創業;[4]對于國家鼓勵提倡的綠色環保型、科技實用型、區域特色型中小企業,加大支持力度著力解決所面臨的貸款難問題。積極開發中間業務的創新工作,在做好原先業務,如代發工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農信社根植于廣大農村的優勢,可逐步開展代收保險、水電費、代發民政補助款、等業務,急廣大農民之所需以提升農信社金融服務影響力,獲得良好口碑。同時可嘗試電話銀行、投資理財、金融咨詢服務等新業務,以提供了更加優質全面的金融服務。

  (四)引入現代金融理念和機制,加快體制改革

  金融危機對于農信社的體制改革來講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借此次金融危機的契機,農信社應挺住各方面壓力,嚴格遵循國家和省市各級的政策要求,堅持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向現代金融企業邁進。引入現代國內外商業銀行先進的運作管理模式和觀念,樹立以效益為目標,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打破原有體制的束縛,健全法人治理的企業結構,盡快完善運行機制適應市場要求,將農信社改革往實處和深處推進,以致力于符合現代商業銀行發展需要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

  參考文獻:

  [1].何五星.金融可持續發展導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2].漆曉霞.金融危機中農村信用社風險防范之思考[J].審計與理財, 2009,(08).

  [3].王芳.金融危機對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的影響探討[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9 ,(08).

  [4].謝志忠,游少萍,陳念東.論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導向[J].中國林業經濟,2007 ,(1).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 篇6

  目前,我國根據基本國情設計的存款保險制度,不僅能夠有力的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且能夠真實保護中小儲戶的合法利益。但是,在各個銀行機構體系中,由于我國農村信用社屬于中小金融機構,在承擔大額保費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壓力,比較容易產生各種風險因素。因此,在當前背景下,認真分析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并根據銀行的實際情況,提出更加合理的管理和監督模式,這對促進存款保險制度的貫徹和實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內容及特點

  我國最新的存款保險制度自2015年5月起開始實施,它的具體內容是指:銀行根據各類存款余額的比例要向特定的保險公司繳納相應的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基金。與國外發達國家建立的存款保險制度相比,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存款保險范圍比較廣泛。新的存款保險范圍包括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被保險的存款不僅有人民幣存款,而且也包括外幣存款,因此,保險的范圍比較廣泛;二是最高限額保障水平比較高。新的存款實行最高償付限額是50萬元人民幣,存款人可以享受到較高的保障水平;三是參保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新的存款保險制度已經明確要求,凡是屬于參保范圍內的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必須參加存款保險。目前,我國建立并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不僅能減少國家的財政風險和各種負擔,而且這對完善我國創新的市場機制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分析

  最早的存款保險制度開始于美國,當時,美國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為了重新樹立起社會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從而考慮到從最大程度上保護存款人的切身利益的角度而制定的。這一制度的出臺極大的促進了當地中小銀行的發展,推動了金融市場的改革,加劇了銀行之間的競爭,改變了銀行金融機構傳統的經營模式,打破了舊有的金融體系,并促進了銀行業的新發展。目前,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利率市場化不斷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國不得不加快存款保險制度改革的步伐,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對我國農村信用社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從長期來看,新制度的確立能完善我國金融體系,促進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從目前來講,新制度的確立給我國農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機構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新制度的實施給我國農村信用社帶來了危機及挑戰的雙重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新制度的實施造成原有客戶資源的流失。由于農村信用社面臨著先天資本不足、資金實力不強以及不良貸款率較高等現狀,而新制度的實施,要求其賠付限額的規定,這容易造成銀行成本的上升,很多中小企業和比較富裕的農民就會將存款轉向大中型商業銀行,從而造成一些客戶資源的流失;二是新制度的建立限制了農村信用社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雖然,新制度的規定能提高中小銀行防范經營風險的能力,但是,由于保險費用的高低是由存款規模所決定的,因此,存款成本的提高限制了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

  三、存款保險制度下提高農村信用社運營管理的對策研究

  目前,在國內外金融體系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我國農村信用社要時刻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主動改革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理念,積極調整管理模式,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優化存款結構,才能提高抗擊各種風險的能力,最終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獲得長遠的發展。

  (一)提高中小銀行的思想認識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如果農村信用社不能緊跟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不主動改變傳統的發展思路,很有可能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充分認識到存款保險制度的重要性和實施的必然性,更要認識到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不僅能更好的保護人們的存款權益,而且能幫助中小銀行深入改革,改變經營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提高銀行的綜合實力,這對建立農村信用社新時期的利益分配機制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不斷優化存款結構,拓寬存款渠道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存款人的利益,這讓存款人看到了新的機遇。因此,農村信用社要不斷優化存款結構,拓寬存款渠道,才能更加穩固農村市場,促進存款的穩步增長和銀行的發展:一是農村信用社要積極抓住存款人的不同特點,更要實行延伸服務,用最周到、熱情的服務態度,把最新的銀行政策和規定傳遞給客戶,并進一步做好新農合、新農保等國家最新惠農資金的發放事項,在積極宣傳農村信用社的同時,努力提高人們對農村信用社的信譽度和社會認知度;二是不斷優化銀行的存款結構。農村信用社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大力發展各種新的業務,改善和優化存款結構,例如,可以通過不斷增加對公存款的比重、挖掘批發性存款等方式來降低銀行的存款成本和壓力;三是要積極組織全體員工主動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地區深度挖掘個人存款和企業存款,積極開發新客戶,向新老客戶及時傳達銀行的最新政策和動態。

  (三)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抗風險能力

  存款保險制度不僅能完善銀行的經營體系,更能促進銀行的優勝劣汰。由于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新制度的抗風險能力還不夠強大,因此,為了提高農村信用社的風險識別、風險控制能力,農村信用社應該積極采取各種對策來化解經營中的風險,不斷提升銀行的監管等級,才能爭取享受到和大中型銀行相同的存款保險費率,主要有以下實施對策:一是加強對銀行內資本的流動性管理,有效配置負債結構及資產結構,及時防范各種流動性風險;二是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資本補充機制,確保資本的充足;三是加強對銀行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有效提升其風險管理水平,以此來防范各種風險的發生。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論文10-19

關于風險管理的論文04-03

風險管理論文04-01

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體會論文11-24

英語論文參考:風險管理07-04

外匯風險管理論文03-19

風險管理論文題目04-01

信用與風險管理論文04-01

創業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論文12-10

企業資金管理及風險防范論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