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土地理高中論文
一、用熟悉的“鄉土地理”素材,激發學生興趣
一個成熟且經驗豐富的高中地理教師,總是會將每一堂地理課上得生動而有趣,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地理教材本身就充滿著濃厚的“鄉土氣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系,怎樣將這些學生熟悉的“鄉土地理”素材恰當而有趣地引入,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的思維始終保持在一種興奮而積極的狀態,需要教師教會學生運用教材中的一些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解決存在于現實中的鄉土地理問題,從而讓他們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挖掘本土地理資源、參與家鄉建設結合起來,既鞏固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大地理觀”的學習理念。如講到水資源利用時,可以讓學生結合鎮江本地水資源現狀,去研究和探究如何加快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對策。鎮江市有過境水和當地水資源可以利用,受當地氣候影響,雖然鎮江年降雨量豐富,但蒸發量較大,因此產水率偏低;過境水利用主要是長江,伴隨近年來工業企業的發展,廢水排放成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這使目前鎮江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面臨著諸多難題:如水資源短缺、地表水污染嚴重、水利工程逐漸老化、水浪費現象嚴重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能不能提出合理化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策?可以說這些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貼近,而探究的方向也與學生未來息息相關,因此他們對這樣的課題十分感興趣,通過對自己家鄉的了解,結合地理知識提出了很多關于推行農業、工業節水措施、開辟新水源、加強水環境保護等多種可行性建議,積極地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
二、將地理事物和概念“鄉土化”,促進學生吸收
傳統地理課堂存在的教學詬病,是教師習慣運用憑空講解或者純粹講述,將知識枯燥化,尤其是地理知識中一些復雜而抽象的觀點、概念和規律,很多學生會“淪陷”在這些知識的枯燥講述中,覺得地理晦澀難懂,其實地理知識是與現實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只要適當借助學生熟練的生活經驗,將這些地理事物和地理概念“鄉土化”,就能夠幫助他們進行更為深刻的掌握與理解,促進知識的吸收與轉化。如在講到地球公轉所蘊含的地理意義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熟悉的家鄉地理環境,驗證鎮江地區在不同季節晝夜長短變化與太陽高度角之間的`關系;而講到寒潮時,可以讓學生以2013年2月份鎮江市氣象臺發布的寒潮藍色預警信號為切入點進行思考,寒潮是怎樣形成的?藍色預警與黃色預警有何不同?寒潮對當地農作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它對生態平衡會有什么樣的作用?應當采取怎樣的防范措施?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各種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都能夠喚起學生的鄉土情結,也正是這種鄉土情結,恰恰是學生最為熟悉也最為親切的經驗,將這種經驗與地理知識相結合,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和深刻。
三、組織多種“鄉土考察”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土生土長”的高中生,簡單而熟悉的鄉土生活就是他們最為主要的生存空間,學生內心與生俱來的“鄉土情結”會讓地理教學更具人情味和親和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這些鄉土素材來讓學生產生共鳴,而在課下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鄉土考察活動,讓這些地理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和真實。如講到城市化相關內容時,由于城市化是歷史進程中出現的一種現象,這個問題可能對于歷史知識欠缺的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在城市的城市人口、用地情況以及城市擴建等多種數據進行收集、采集,并制作成圖像,讓學生通過這些不同時期的圖片、數據、資料對城市化有一個直觀體驗,然后讓他們從課堂走進城市,通過實地考察加深對城市擴充發展的印象,引導他們認真觀察城市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如人口擁擠、土地荒廢等問題,去思考城市化的“過度”現象會給人類生存帶來怎樣的后果。這樣將學生始終置于一個社會化的地理學習氛圍中,這些難以理解的地理概念會在鄉土考察的活動中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四、結語
總之,鄉土情結既是學生內心一種難得的情感,也是組織地理教學的一種寶貴資源,這種資源的合理運用,能夠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用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一種“跳出地理看地理”的“大地理觀”理念,幫助他們用知識改變家鄉面貌,用知識促進家鄉發展的夢想早日成真!
【鄉土地理高中論文】相關文章:
鄉土地理小論文03-16
鄉土地理的小論文03-16
談鄉土地理與地理教學結合論文06-18
初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的應用論文06-20
泉州鄉土地理小論文800字03-16
地方鄉土地理教學綜述論文06-18
鄉土地理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意義論文06-18
如何讓鄉土地理教學活起來論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