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語文課堂的迷失論文
新課程,新課堂。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在新課程下,構建開放、生成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我們一線教師的追求。然而,由于認識水準的偏頗,或課程實踐的差異,某些語文課堂出現了迷失。
語文課堂缺失語文味
1.重視文學理解,忽視語言訓練。崔巒在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上的總結發言指出:當前傾向性的問題是閱讀教學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內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視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甚至以“得意”為唯一目標,忽略語言的學習。這種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2]因此,語文課堂應重視語文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把語言訓練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加強指導,低起點嚴要求,讓學生從識字寫字開始,遣詞造句,讀寫結合,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訓練。
2.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不到位。認真審視現在的一些課堂,一般都是拋出一個貫穿紿終的大問題,學生圍繞這一中心,尋章摘句式的學習,一篇優秀的作品在我們教師地操縱下支離破碎。精彩詞句的賞析,變成學生找喜歡的句子,學生點到什么學什么,試問學生找的絕對是文章的精彩詞句嗎?值得思考!師生對話漫無目的,為對話而對話,脫離文本。小學語文教育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3]語文是語言學科,語文課堂應著力于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出發,在語文積累、語感、語文學習的習慣和方法上下功夫。我國的語言豐常豐富,名家名篇更是語言的瑰寶,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語言文字的熏染,從而喜歡語文,鉆研語文。這比什么都重要。
3.學語文不用語文手段。目前我們語文教師上課,往往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設計美麗如畫的課件,配上優美的音樂,插入生動有趣的游戲,設計聲情并茂的過渡語。可是在教學中到底為什么這樣設計,對于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作用是否有實效性卻考慮甚少。語文教學是語言文字的教學,通過非語文手段而不是語言文字本身解決問題,這就偏離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應該是有限的`,所得到的能力和方法是用另一種語言解釋語言,一旦脫離我們教師給予的學習工具,語文學習必將停止。用語文的手段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手段教語文,是我們語文老師在新課程下應有的能力。
4.“讀”沒有得到加強。《語文標準》特別強調“讀”: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已的精神世界。[4]“讀”貫穿于各學段的目標之中。新課程教學參考對各年級段的朗讀也作了具體而明確的闡述。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學參考》中建議: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教師可以根據要求,給學生以充分的讀書時間,多讀少講。[5]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以個人獨白代替學生的朗讀;以師生之間繁瑣的對話代替學生的讀……“讀”不到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是間接性的,語文學科的性質必然得不到充分的釋放。
【新課程下語文課堂的迷失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論文06-12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研究論文06-19
新課程下的計算教學的論文06-12
新課程下的作文評改(教學論文)12-06
新課程下語文教學論文06-13
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人教版高一教學論文)12-06
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探究論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