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營銷探析優秀論文
一、關于體驗營銷及其實施的研究回顧
“體驗”概念最初是由美國著名未來學家Toffler19xx年在其《未來的沖擊》中提出的。他首先把體驗作為經濟價值來看待,認為體驗是商品和服務心理化的產物,并指出“體驗產品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以模擬環境為基礎,讓客戶體驗冒險、奇遇、感性刺激和其他樂趣”。PineII和Gilmore(19xx)則認為:所謂體驗,就是指人們用一種從本質上說很個性化的方式來度過一段時間,并從中獲得一系列可記憶事件。簡單地說,是使每個人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其中的事件。LaSalle和Britton(20xx)認為“客戶體驗是一個或者一系列的客戶與產品、公司、公司相關代表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會造就一些反應;如果反應是正面的,就會使客戶認可產品或服務的價值”。Schmitt(19xx)認為,體驗營銷是“一種為體驗所驅動的營銷和管理模式”,將完全取代把功能價值居于核心地位的傳統的特色與功效營銷。Schmitt在《體驗營銷》(20xx)中進一步指出,體驗營銷是企業“以滿足顧客體驗需求為目標,以營銷空間為舞臺,以產品或服務為載體,利用文化、藝術和科技等手段來增加產品內涵,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情感及審美等多種體驗需求,在給人們的心靈帶來震撼的同時,達到促進產品銷售目的的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
國內學者汪濤和崔國華認為,體驗營銷是指企業營造一種氛圍,設計一系列事件,以促使顧客變成其中的一個角色盡情“表演”,顧客在“表演”的過程中將會因為主動參與而產生深刻而難忘的體驗,從而為獲得的體驗向企業讓渡價值。汪秀英和鄧勤學則認為,“體驗營銷是通過認識和了解顧客,創造有價值的顧客體驗,達到企業目標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根據國內外學者關于體驗營銷的研究,結合我國體驗營銷的實踐,在本文中作者提出:體驗營銷是企業從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關聯諸方面設計營銷理念,以產品或服務為道具,激發并滿足顧客體驗需求,從而達到企業目標的一種營銷模式。
學術界在對體驗及體驗營銷的概念進行研究和界定的同時,也對體驗營銷的實施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體驗營銷實施戰略的研究方面,Schmitt提出了體驗營銷的戰略基礎是戰略體驗模塊(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s)。他認為體驗是復雜的又是多種多樣的,但可以分成不同的形式,且各都有自己所固有而又獨特的結構和過程。這些體驗形式是經由特定的體驗媒介所創造出來的,能到達有效的營銷目的。Schmitt將這些不同的體驗形式稱之為戰略體驗模塊,以此來形成體驗式營銷的構架:(1)感覺(2)感受(3)思維(4)行動(5)關系。Schmitt將那些營銷人員為了達到體驗式營銷目標所用來創造體驗的工具稱之為體驗媒介(experienceproviders)。作為體驗式營銷執行工具的體驗媒介包括:溝通(communication)、視覺與口頭的識別(visualandverbalidentity)、產品呈現(productpresence)、共同建立品牌(co-branding)、空間環境(spatialenvironment)、電子媒體(electronicmedia)與網站(websites)、人員(people)。他提出體驗營銷的主要戰略規劃工具是體驗矩陣(ExperientialGrid)。
在體驗營銷戰術的研究方面,Schmitt(20xx)建立了實施客戶體驗管理的框架結構,指出實施客戶體驗管理可以遵循以下步驟:分析客戶的體驗世界、建立客戶體驗平臺、設計品牌體驗、建立與客戶的接觸從而實現與客戶的良性互動、致力于不斷創新,由此構建了CEM(CustomerExperienceManage-ment)模型,此理論為客戶體驗管理的實施奠定了基礎。Smith和Wheeler(20xx)則圍繞如何創建體驗品牌這一過程,建立了“客戶體驗品牌化管理模型”。由該模型逆向而行就可以得到客戶體驗品牌化管理的實施步驟:即確定目標客戶——確定有助于實現企業增長目標的客戶行為——確定可以迎合客戶需求和期望的客戶體驗——控制創造體驗的因素。這一由目標逆向決定體驗創造的思路,為客戶體驗管理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啟示。LaSalle和Britton(20xx)認為,為了創造盡可能完善的體驗,首先,需要了解客戶的真正期望是什么,以及企業還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并著重以此列出客戶在消費時的生理、情感、智力和神四個層次的若干基本因素;其次,確認客戶的個人動機與他們的切身情境、以及這些情境對于客戶與企業之間互動的影響路徑;再次,明確在客戶消費決策制定過程中的一系列關鍵細節。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對于傳遞完整價值體驗至關重要的三個核心要素:產品、服務和情境。國內在此領域的研究也主要沿用了Schmitt以及Smith和Wheeler等人的理論體系,就品牌體驗的背景、理念和一般性實施策略問題進行了探討。范秀成等(20xx)認為“體驗營銷的核心觀念是,不僅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還要為他們創造和提供有價值的體驗”,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實施體驗營銷的各種途徑。謝婉欣(20xx)歸納出體驗營銷的八種實施模式,鐘財幫(20xx)以“顧客滿意=顧客體驗值—顧客期望值”建立了一個體驗營銷的'模型。
“體驗”的思想由來已久,但學術界主要是在近幾年才逐漸地展開了對體驗及體驗營銷的研究。目前關于體驗營銷的研究主要是由國外學者進行的,我國學者對于體驗營銷的研究較少。本文將借鑒Schmitt在《體驗營銷》中提出的體驗劇場模型,結合我國市場特點和消費者特征,對體驗營銷的實施進行探討。
二、Schmitt關于體驗劇場與角色的理論
PineII和Gilmore在其《體驗經濟》(20xx)著作中說道:“在任何企業中的每一個層次,員工們需要理解在體驗經濟中,每項業務都是一個舞臺,因此工作就是劇場!彼麄兲岢隽梭w驗劇場的概念,甚至把劇場按穩定性和動態性區分為舞臺劇場、街道劇場、配合劇場、即興劇場四種形式分別進行了描述,并據此建立了劇場模型,同時認為,在這個劇場當中,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挑選這一步驟一直都在發揮著核心作用,任何商業的成功明顯地依賴于挑選合適的人扮演恰當的角色。這些理論和模型為后來Schmitt建構體驗營銷的理論體系和體驗劇場模型奠定了基礎。
Schmitt在其《體驗營銷》(20xx)中深入論述了其體驗劇場及角色理論思想,構建了自己的體驗劇場模型(圖1),并且闡述了體驗營銷的要素構成。Schmitt認為,企業就是表演者,職場就是劇場。體驗好比一場戲劇,體驗劇場模型擁有與舞臺產品一樣的要素構成。在服務體驗過程中,顧客和體驗營銷人員都在體驗劇場中承擔一定的角色,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同時,角色的扮演是可以后天習得的,體驗效果的評判與角色期望相關聯。
圖1體驗劇場模型:Schmitt.體驗營銷[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xx.
Schmitt的體驗劇場模型使人們知道,體驗演出的整體表現是演員、觀眾、設施之間動態互動的結果,員工的專業水平、能力,甚至服飾、風度與態度行為,都會影響客戶對所獲得的體驗的評價,其影響絲毫不亞于演員的舞臺著裝與角色扮演,體驗設施的場景、道具、設備、照明、溫度、色調等,都影響到客戶對體驗的期望及其對體驗質量的評價。而且,前臺的成功體驗表現必須依賴后臺的大力支持?傊,體驗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都具備多種戲劇特征,諸多戲劇要素相互影響全面的展示,改變或重新設計任何一種要素都可能贏得和營造不同的體驗表現。Schmitt還進一步將體驗營銷的構成要素區分為設施、產品、服務和互動體驗過程,認為是這四個要素的有機結合共同營造了客戶的體驗過程,共同創造了客戶的體驗價值。
三、體驗營銷的實施模式與成功要素
基于對體驗營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考察,我們提出如下關于體驗營銷實施的基本理論和觀點:
1.體驗營銷實施的基本假設
(1)“情感人”假設:消費者是感性的,并且越來越感性,人性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傳統“理性消費者”、“價格敏感者”的形象特點正在發生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越來越受到沖動情緒和情感的支配。
(2)消費者精神層面的需求日益提高:主要緣于消費者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馬克思把人的需要劃分為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是很科學的,人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感官、情感、精神、心靈等方面的內涵,體驗營銷就是圍繞這方面做文章。
(3)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差異性加。荷鐣洕姆睒s以及人們生活素質的提高,體現在消費層面就是人們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差異性,以定制化、數據庫營銷、一對一營銷為主要形式的體驗營銷模式恰恰能夠滿足這一發展需求。
(4)企業生存競爭的殘酷性: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留給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圍繞4P、6P、4C的營銷策略,企業都在積極尋找突破創新的發展之路,體驗營銷把傳統的4P工具放在一邊,轉而將重心移向消費者的心靈,不失為一種新的營銷思維。
2.體驗營銷實施的一般路徑(9s模型)
以上是體驗營銷實施的“七步循環”,即9s模型。其中,體驗需求既是體驗營銷的起點,又是體驗營銷的終點,對顧客需求的研究和把握,是開發體驗產品和選擇體驗營銷方式的前提;體驗場景的布置其實就是體驗舞臺的搭建;體驗產品、舞臺、演員等要素借助一定的主題開展及體驗信息傳播,生成體驗感覺,體驗活動其實就是演員表演,有演員也有觀眾;體驗生成以后需要實現(或釋放),即形成銷售,這是體驗營銷的目的所在;實現以后體驗并沒有完結,還需要維護保持并繼續拓展,由此會激發形成新的體驗需求,產生新的體驗循環,體驗營銷就這樣不斷延展。
3.體驗營銷實施模式的成功要素
根據體驗劇場與角色理論,體驗營銷就像是上演一場戲劇,要有劇本和舞臺,要有角色演員和表演主題、要布置場景和組織表演活動、還要進行表演信息傳播和現場管理,才能使顧客參與并留下深刻印象,以達到企業體驗營銷的目的。為此,體驗營銷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成功展開:
(1)做好消費者需求的調研與體驗定位,F代市場營銷遵循“顧客導向”,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根據顧客需求去開發產品和推廣產品,因此,體驗營銷必須關注顧客的體驗需求,研究消費者的體驗心理和感受,才能擊中消費者的心靈。為了正確把握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必須先進行目標消費群的細分定位,可以依據性別、年齡、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社會階層等諸多變量進行劃分歸類,只有這樣才能準確識別目標消費群的體驗特性并進行個性化的體驗定位和體驗產品設計。
(2)開發具有體驗特征的產品與主題。體驗產品與體驗方式是體驗營銷的核心價值,能否開發出具有濃厚體驗特征的產品載體和具有沖擊力的體驗主題,是企業體驗營銷模式成敗的關鍵。這里有必要首先區分一下“體驗營銷”與“體驗式營銷”的概念。應該說,兩者都包含在體驗營銷模式的內涵之內。筆者認為,體驗營銷主要指體驗產品的營銷,是指產品本身內涵濃重體驗色彩,或者是通過體驗才能消費的產品,如旅游產品、服務產品等無形產品;而體驗式營銷主要是指產品的體驗式銷售,是指有形產品通過顧客體驗的方式實現銷售的營銷模式。兩者都包含著體驗的形式和內容,兩者不能分割,共同構成體驗營銷的內涵。因此,在產品開發環節和主題設計的過程中毫無疑問都要重視追求要素的體驗特性與沖擊力,才能形成對消費者眼球的吸引。
(3)營造具有親和力的體驗場景和舞臺。體驗就是劇場表演,需要場景和舞臺,它是體驗營銷得以實施的載體,也是顧客獲取體驗的客體和來源。體驗營銷著意創造顧客愉悅難忘的感受,并期望由此驅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品牌忠誠,因此更加關注場景的親情與美學,溫馨的、舒適的、輕松的、美觀的、充滿人情味的體驗場景能夠有效激發消費者的熱情,拉近與顧客的心理距離,增強信任感。因此,盡可能將體驗場景和舞臺布置得親近一些、和諧一些,對于顧客體驗感覺的形成與體驗價值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4)選擇合適的體驗傳播媒介和方式。為了達到體驗目標,必須借助于一定的媒體來傳播體驗信息,通過影響潛在顧客而形成體驗效應。施密特把這種用來創造體驗的工具稱之為體驗媒體。作為體驗營銷(或體驗式營銷)執行工具的體驗媒體包括隨時溝通、電視廣告、包裝識別、場景營造、口碑傳播、產品演示、品牌展示、戶外媒體、印刷媒體、電子媒體與網站、人員推廣、終端促銷、公共關系以及產品說明書、POP、紀念品、吉祥物、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知識講座等。而體驗傳播媒介和方式的選擇不能強求一律,要因時而異、因產品而異、因企業而異。選擇什么媒體比較合適、劃算,主要考慮媒介選擇的有效性、經濟性、可信度和影響力標準。傳播的有效性是指能否集中擊中目標消費群。媒介的經濟性是指媒體投入與效益產出的核算,媒介的可信度和影響力是其美譽度特征及權威性表現標準。
(5)有效體驗營銷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正如體驗劇場理論所說,體驗營銷好比劇場表演,體驗劇本的實現需要借助演員的表演過程的展開,在這個體驗過程中,整體的策劃協調必不可少,前臺后臺的支持配合也很重要,多種體驗要素(體驗產品、體驗服務、體驗舞臺、員工表現、體驗品牌、體驗文化、體驗傳播等)能否整合協調成為關鍵,只有成功的策劃組織并有序的整合展開,整場表演才可能成功,體驗者才可能從中享受到體驗活動所賦予的某種提供物。在體驗營銷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中,首先要開展內部體驗,提高員工的參與度,讓員工精神飽滿、熱情洋溢并富有專業水平和專業精神,因為員工表現的好壞直接影響體驗顧客的體驗感覺生成及體驗滿意度評價;其次,有效的體驗活動有賴于顧客的積極參與,因此要注意提高顧客的參與度,特別要兼顧體驗主題內容的新穎性與體驗成本的問題,體驗過程的新穎、簡單易操作與低成本是吸引顧客積極主動參與的內在動因,這里的成本包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與精神成本。
(6)顧客體驗實施的延展與客戶保持。根據PineII和Gilmore在其《體驗經濟》中的觀點,“體驗是從服務當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提供物”。從服務營銷的角度考察,體驗作為一種無形產品(一種服務),必然存在“售后服務”的問題。一次完美的體驗活動應該延續到此次體驗之后,甚至需要有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才能使業已產生的美好體驗固化成為習慣,并由此形成顧客的信任和忠誠,因此,體驗實施必須延續到體驗之后,這就需要引進客戶關系管理(CRM)。CRM是一種后續的營銷策略,它的目標是通過與客戶的交互式溝通,建立良好的長期客戶關系,創造顧客忠誠。
四、體驗營銷實施的四大基本原則
(1)適用性原則。這個原則主要指向體驗營銷模式的適用范圍和行業選擇。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合體驗營銷的。體驗營銷要求產品本身具備一定的體驗特性,消費需要一個明顯的過程,才能有體驗產生的時間和空間。比如賣大米的、賣農藥的、賣兒童服裝的、賣書的、配眼鏡的、看病的就極少采用體驗營銷,而旅游、餐飲、房地產、IT、電信、醫療器械、家用電器、汽車、美容化妝品等行業則廣泛或必將廣泛采用體驗營銷的模式。
(2)合法性原則。合法性的問題主要指向法律法規標準的執行。在一個法制管理的國家,任何經營行為都要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體驗營銷本身、體驗營銷實施過程中具體的操作環節和內容,都應該在國家政策和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不能違法經營或抗拒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有關的法律法規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廣告法》、《勞動法》、《公司法》、《合同法》,以及《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
(3)適度性原則。這個原則主要涉及社會倫理規范、社會道德標準、社會文化要求的軟約束的問題。一項體驗營銷活動能否被當地顧客接受,各地差異很大,因為每個國家和地區因為風俗習慣和文化的不同,價值觀會有差異,因此價值評判的標準不同,評價的結果當然會不一樣。對此有人提出營銷道德、道德營銷甚至過度營銷的問題,目的都是探討營銷執行的道德尺度和道德標準問題。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是超過顧客的心理承受界限和心理標準,事情的性質就會改變,比如服務過程中熱情是好事,但過于熱情則會令人生厭,正所謂“過猶不及”。
(4)經濟性原則。這個原則很顯然就是指向投入與產出、經營效率與效益的問題。企業的職責首先是要贏利,然后才是管理與創新,贏利才能使企業有能力不斷地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所以,企業關注財務指標、關注投入產出的經濟性指標,這是天經地義的,任何只追求效率考核而忽視效益測量的做法都是偏頗的。但這里要強調一個問題,經濟性的追求、投入產出的測量不能成為企業僅僅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行為的借口,企業要做好短期核算、短期收益與長期投資、長期回報之間的平衡,不能因為眼前利益的“經濟性”而犧牲企業的長期發展和遠大前景。
參考文獻:
[1]LaSalle,D.andBritton,T.A.,Priceless:TurningOr-dinaryProductsintoExtraordinaryExperiences,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xx.
[2]Schmitt,B.H.,ExperientialMarketing:HowtoGetCustomerstoSENSE,FEEL,THINK,ACT,RELATEtoYourCompanyandBrands,NewYork:Simon&SchusterInc,.19xx.
[3]Smith,S.andWheeler,J.,ManagingtheCustomerEx-perience:TuringCustomersintoAdvocates,London:FinancialTimesPrenticeHall,20xx.
[4]B.H施密特.體驗營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5]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6]范秀成,陳英毅.體驗營銷:企業贏得顧客的新思維[J].經濟管理,20xx,(22).
[7]汪濤,崔國華.經濟形態演進背景下體驗營銷的解讀和構建[J].經濟管理,20xx,(2).
[8]汪秀英.體驗經濟與非體驗經濟的比較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xx,(9).
[摘要]體驗營銷是企業從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關聯諸方面設計營銷理念,以產品或服務為道具,激發并滿足顧客體驗需求,從而達到企業目標的一種營銷模式。根據Schmitt的體驗劇場與角色理論,體驗好比一場戲劇,體驗劇場模型擁有與舞臺產品一樣的要素構成。本文據此提出了體驗營銷實施的9s模型,總結出體驗營銷實施的六大成功要素以及四條基本原則。
[關鍵詞]體驗營銷;體驗劇場;實施模式;成功要素
【體驗營銷探析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顧客滿意下咖啡館體驗營銷模式探析的論文06-26
探析影視與心理教育之間的聯系的優秀論文06-22
綠色營銷觀念與營銷策略探析論文06-13
縣級供電電力營銷優秀論文04-07
大學生選課心理與影響探析優秀論文06-12
探析質檢信息化績效管理的優秀論文06-29
探析慎對無單放貨例外的優秀論文05-28
探析醫院后勤外包服務成本控制對的優秀論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