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現狀論文

時間:2021-06-10 15:51:40 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現狀論文

  摘要: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呈現出功利化、多元化、興趣化、理想化和穩定化等特點。探究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帶來問題的解決辦法,文章認為,應該在國家就業政策保障、社會家庭環境優化、高校就業服務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引導。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現狀論文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

  一、引言·

  價值取向是價值哲學的重要范疇,是一定時期的個人主體的價值觀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及社會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個人的基本立場、生活態度以及價值取向。它決定著個人主體的價值選擇行為,影響著個人主體以及主體之間的關系。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是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或創業過程中對職業價值的追求、定位、選擇和評價等形式的一種大學畢業生個人傾向性的表現和態度,完全體現大學畢業生個人對以后個人發展的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方面上。它是大學畢業生人生價值觀在整個就業過程中的現實體現。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也不斷地變化,把握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變化規律及趨勢,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就業問題,緩解市場就業壓力,幫助大學生正確地看待職業,找到未來發展正確的方向,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是我們探索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價值所在。

  二、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現狀分析

  為進一步摸索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分析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現狀及特點,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課題組開展了專題調查。調查方法是參考有關文獻、發放調查問卷以及專訪就業指導老師和在校學生,采取抽樣調查方式。調查時間從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調查對象主要以廣東9所不同層次的高校在校學生為主。調查內容主要圍繞大學生的就業去向選擇、就業地區意向、就業單位性質、職業單位標準、就業薪酬期望、就業困難原因和擇業因素影響等方面內容。發放調查問卷1300份,收回有效問卷1215份,回收率93.46%,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和可靠性。調查發現當前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具有如下幾個方面明顯的特點。

  (一)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個人意識更加明顯

  在就業地域的調查中,調查數據顯示,有61.51%學生選擇在“大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城市”,有19.23%學生選擇在“中小城市”,有4.31%學生選擇“農村基層”,有1.71%學生選擇“國家需要的地方”,沒有人選擇到“邊遠貧窮的地區”,有7.75%學生選擇“想回到家鄉”,有2.36%學生選擇“到國外發展”,也有3.13%學生選擇“只要能就業地域不重要”。在職業定位的調查中,數據顯示,有32.66%學生選擇“國家機關”,有24.74%學生選擇“事業單位”,有16.94%學生選擇“大型國企”,有12.93%學生選擇“外企外資”,有8.31%學生選擇“民營或私營企業”,有3.65%學生選擇“自己創業”,僅有2.77%學生選擇“小微企業”。從調查結果明顯地看得出,大學生功利思想意識在大學生的就業地域取向和大學生的職業定位的輕重。功利價值取向已成為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重要體現,大學生在就業時,受到各種利益的驅動,往往產生盲目逐利的心理和行為,根本就沒有按照原先準備的職業規劃去實現個人自己的奮斗目標,缺乏長遠考慮和堅定的就業定位。統計數據說明,隨著就業創業政策的不斷完善,地方就業創業環境的逐漸優化,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業的人數也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比較看重經濟文化發展較好的大城市,將自己的職業定位放在較高的位置,比如廣東省畢業生,都希望能夠留在廣州地區工作,甚少在珠三角經濟發達的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二線城市工作,即使是在目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還是將就業目標鎖定在大城市,個人意識比較看重,功利性質比較明顯。

  (二)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就業選擇靈活多樣

  在就業去向的多項選擇中,調查數據顯示,有78.38%學生選擇“考公務員”,有71.25%學生選擇“事業單位”,有54.67%選擇“外資外企”,有33.35%學生選擇“考研”,有28.63%學生選擇“自己創業”,有16.39%選擇“出國留學”,有14.33%學生選擇“中小企業及貧窮山區社區村官教師”,有7.49%學生選擇“小微企業”。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擇業單位呈現多樣化,在就業選擇上出現多元化的擇業就業傾向。更為注重多種因素,如選擇考研的、選擇創業的、選擇考公務員的,還有選擇外資外企、出國留學,也有選擇到中小企業及貧窮山區社區村官教師、小微企業等多元化。特別引起關注的是2016年,在國家創新創業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大學生選擇自己“創業”。多元化的就業價值取向表明了大學生較好地認知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困境,也體現出大學生改變了傳統的就業方式,明智地選擇多元化和多樣化的就業方式。

  (三)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偏向興趣化,個性偏好選擇突出

  在職業興趣的調查中,統計數據顯示,有23.61%學生在擇業時偏重個人興趣的職業,有13.22%學生在擇業網絡性職業,有11.84%學生在擇業娛樂性職業,有10.03%學生在擇業“無所謂”,有41.30%選擇“專業對口”。數據表明,有部分學生進行職業選擇時將個人興趣放在更為重要位置,找個人興趣愛好的職業。對于個人選擇興趣職業問題,應該屬于一種短期行為,因為興趣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因素,對一個生活經驗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個人興趣給予他們的驅動力不夠穩定,受到挫折后,往往馬上放棄,甚至不知所云。在目前我國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就業相當困難了,更不容易按照原先職業規劃實現更合適的自身興趣的職業和崗位。

  (四)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明顯理想化,就業薪酬期望較高

  在就業薪酬的期望調查中,數據顯示,6.62%學生選擇3000元以下,有15.01%學生選擇3000~4000元,有24.11%的學生選擇4000~5000元,有50.01%學生選擇5000~6000元,有4.25%選擇6000元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高校畢業生對于自身能力的市場價值存在低估現象。在調研中發現,有部分大學生在擇業時把自己定位過高,期望值過高,選擇高薪資、高發展機會的行業的理想就業形式,這樣的就業價值取向導致學生就業困難,因為他們忽略了實際就業市場因素,脫離了社會現實,這種理想化的就業觀,造成了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

  (五)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表現穩定化,選擇職業規律穩定

  在“職業選擇”多項選擇項目中。統計數據顯示,66.34%學生選擇“考公務員”,有62.34%學生選擇“考研”,有57.67%學生選擇“工作的穩定性與生活環境”,有46.34%學生選擇“高收入行業”,有27.33%學生選擇“自我價值的實現”,有23.66%學生選擇“自己特長的發揮程度”。調查數據表明,學生更多地是選擇職業穩定、收入較高的行業及崗位,公務員、考研等的選擇成為大學畢業必考的過程,不管結果如何,總是參加一下試試,成為必考規律。大學生選擇公務員、考研已經成為一種方式,也體現了大學生選擇職位職業要求穩定,就業價值取向穩定性的心理,保守求穩心態。

  三、實現大學生正確的就業價值取向的引導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實現大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必須從國家宏觀政策、學校教學教育、社會家庭環境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探索規律,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朝著社會主流方向發展。

  (一)完善國家就業創業機制

  1.完善國家就業政策體系,提供良好就業環境。完善社會就業保障制度。政府部門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勞動力市場,使大學生能夠在就業時不再受職業保障方面的困擾。推進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以創新創業促就業,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作用。做好各項政策落實,如創業貸款、企業減稅降費、創業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支持大學生到新興產業領域創業。營造公平就業創業環境。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管理體制,對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進行監督,針對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招聘行為進一步規范,消除名校效應、性別歧視、殘疾歧視和地方保護等問題。消除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出現性別、戶籍、院校等方面的歧視信息。規范招聘信息,招聘程序,公示錄用結果等程序,為畢業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取向營造公平、公正、安全和和諧的就業創業環境,構建學生就業創業保障機制,實現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制度落實。

  2.加快企業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在經濟新常態下,充分發揮企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優勢影響作用,更好地提供就業崗位。企業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高校學科調整和專業設置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進高等教育培養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的人才。通過畢業生就業供給側改革,增加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就業。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與高校教育規模的同步增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高等教育發展的雙贏,達到以解決國家經濟競爭力,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困難問題。

  3.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問題,精準扶助困難學生。政府部門要深入調研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根源,出臺符合實際的就業政策,增強大學生就業信心和穩定就業市場。在鼓勵大學生創業方面,提高創業資金資助標準,增加優惠政策補貼和低息貸款,扶持大學生進行創業就業。在大學生經濟資助方面,擴大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財政補貼。在大學生就業落戶方面,簡化流動就業大學生落戶手續,提供未就業大學生社保補貼。總之,通過各種財政資金資助方式,解決畢業生經濟困難問題,讓大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就業平臺和機會,增強畢業生就業信心,激發畢業生創業勇氣。

4.規范媒體輿論作用導向,正確宣傳就業信息。政府部門要發揮媒體行業的輿論導向作用,避免各種激化的社會情緒,制止擾亂市場經濟發展行為。各類媒體要負起社會責任,正確把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宣傳導向,客觀有效地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就業資訊,避免因夸大誤導造成就業恐慌。發表客觀、真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指導咨詢以及就業信息等相關方面的評論文章,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形成全社會關注幫助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真正發揮媒體的宣傳導向作用。

  (二)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1.科學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學科專業結構調整,高校要根據地方經濟社會實際情況,深入做好人才市場的需求調研,研究經濟結構調整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的趨勢,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關系,進行有針對性教育教學改革,探索以企業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就業創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高等教育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發展需求,加快完善科學設置,調整專業結構,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產業升級有效對接,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專業人才和研究型科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從根本上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高校要深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訓體系:一是做好專業課程設置。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開設創業指導及實訓類課程。對已經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開展企業經營管理類培訓,對全體大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并納入教學學分管理,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養;二是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大學生奉獻意識教育、道德品質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和創業意識教育;三是做好實踐活動教育。要廣泛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比賽,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創業實踐基地等社團組織,舉辦創業講座、創業論壇、就業培訓,開展創業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高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確定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內容設計上,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個性和不同興趣的學生開展各類組織活動,比如,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高校要組織大學生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和重要事項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活動,讓大學生進社區,進農村,進基地,了解經濟社會、了解國情民情,可采取調查、觀察、訪談等方式進行活動;比如,廣泛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高校要拓展社會服務新領域,采用不同活動方式,引導大學生參加服務社會、志愿服務、生產勞動等各種社會公益性活動。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社會認知度,豐富社會實踐經驗,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3.強化就業指導服務質量。加強職業規劃教育。一是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建設。高校要結合學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體系,科學選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二是加強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擴展實習實踐基地范圍和類型,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三是提升老師的專業水平。加強學校就業指導老師的專業培養和培訓,讓他們懂得就業創業專業知識,把握就業創業政策形勢。積極引進聘請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社會專家、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進校指導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四是完善就業指導內容和形式。重點內容是做好學生的職業規劃、專業發展、求職心理和應聘技巧等方面指導方式,可以試行從大一開始,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重點,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誠信感恩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貫穿高校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更好地盡早確定個人職業定位和發展目標。提高就業服務質量。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要根據畢業生不同階段需求和求職意愿,提供相應的就業創業政策、行業崗位信息、指導服務信息,做到全方位實現就業服務個性化、差異化;二是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力度。高校資助中心和就業中心要深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邊遠地區學生、農村生源學生、殘疾學生等就業困難群體,加強學生的個性指導,積極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創業;三是提升就業創業服務質量。為創業的學生提供孵化基地、資金補貼、開業指導、創業培訓等實現大學生創業有指導有服務的方便。4.拓寬重點領域就業渠道。高校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挖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領域的就業機會,多渠道在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擴展大學生就業門路。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中小微企業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國家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一帶一路”項目等國家戰略領域就業;鼓勵大學生到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研發和現代農業經營管理等領域就業創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發揮大學生的專業特色,不斷開拓大學生就業崗位。

  (三)發揮家庭成員積極作用

  1.引導學生合理就業期望。家庭教育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環境,家庭的影響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中去,家庭對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對大學生的期望值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因此,家長及家庭成員要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思想觀念,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認識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態勢,形成一個明確的認知,對孩子的就業期望有一個正確的要求和期望,發揮自己在孩子的`就業價值觀念中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做到合情合理有效地發揮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就業需求的影響,對大學生在思想意識和價值觀中形成科學穩定的就業價值取向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2.重視孩子綜合素質培養。關注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是家長重要職責,作為家長要重視孩子專業知識和道德素質均衡發展,以健康合理的方式為孩子的擇業把握尺度,避免一些因期望目標設置過高,如高工資、高職位、優環境、大城市,從而增加孩子就業壓力,致使孩子的就業信心遭受挫傷。家長要做到實現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引導孩子以理想追求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目標。

  3.引導孩子正視現實壓力。家長是大學生最依賴最信任的群體,家長要在畢業生擇業迷茫或就業失利時,主動地指導和安慰孩子,做好子女就業期間溝通思想工作,精準把握孩子就業心態的變化,引導大學生實現多元的就業價值取向方式,減輕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和調適心理狀態,使其能夠積極面對就業。

  4.鼓勵孩子積極奉獻社會。家長及成員要鼓勵孩子樹立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的觀點,引導廣大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價值觀,加強孩子的感恩教育和誠信教育,提高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四)提升學生自身就業創業能力

  1.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大學生順利實現就業的前提和條件,畢業生在就業前就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專業基礎學習,把握專業知識;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實踐能力提升;增強人文素養,增強心理素質以及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有增添知識能力、實踐能力、協作能力,才能更好應對挑戰,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2.轉變就業創業觀念。樹立多元就業觀念。我國高等教育已不再是過去的精英教育,大眾教育已經取代精英教育,大學生要面對現實,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現實,做到端正自己心態,正確認識自我,調整就業期望,把握個人定位,不要將就業范圍局限于幾個行業領域里,要拓寬就業創業視野,樹立多元化就業理念,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要正確對待競爭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敗,不要放棄,爭取找到滿意的工作崗位。選擇自身興趣職業。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畢業生要把握好自己的就業定位,才能處于優勢狀態。選擇興趣的職業和崗位,是大學生個人的追求,應該培養這種興趣,但大學生對興趣領域的認知必須要寬廣,把握興趣與行業職位的結合點,才能夠在求職過程中具有更多的選擇,才能實現個人的就業目標,達到個人的夢想追求。找準自身就業定位。大學生要認清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環境,找準自身職業定位,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畢業生要充分認識自己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的優勢和地位,準確衡量自己就業創業能力,對就業期望值要有一個準確的估算,做到心里有底,積極主動尋找機會,實現就業意愿。

  3.提升就業競爭能力。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大學生本人在大學期間,特別是在大四階段,要根據個人自身的能力特征、興趣愛好、個人性格和氣質類型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合理地正確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我,同時,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深入分析我國當前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就業環境,對整體社會要有長遠的認識和判斷。在這個基礎上,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目標,有了合理的職業規劃,在就業競爭中就永遠處于有利優勢地位,容易實現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找到較理想的就業崗位。積極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是發展的驅動力,大學生不僅需要提高專業知識,還要提升社會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這對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必備條件。因此,大學生要主動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活動、科研實習活動、項目管理活動,以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勇敢當擔社會責任。如何處理好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贏,是當代大學生思考的重要問題。在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態勢下,作為就業主體的畢業生,要關注國家命運、關注社會發展、關注人民生活,勇敢當擔社會責任。做到正確處理個人前途與祖國的命運關系,以國家發展為重;正確處理個人職業的選擇與祖國發展需要的關系,以國家發展需求為重;正確處理個性的發展與社會要求關系,以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為重。在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努力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實現自己職業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作者:劉宏波 袁妙 吳小玲 劉晴藍 劉任 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蓋世洲等.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引導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9)

  [2]方留等.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趨勢的實證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

  [3]蔡曉琳.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特點、原因分析及取向指導[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

  [4]牟艷娟等.當代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及應對策略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5(6)

  [5]姜巖等.馬斯洛需求理論下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5(2)

  [6]沈東華.當前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及對策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

  [7]馬廷奇.人才培養模式、勞動力市場與大學生就業[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8]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Z].2012.3.16

  [9]高存福,田兆富.當代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4(3)

  [10]陳小玲,錢翀.大學生就業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5(3)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現狀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趨勢的實證研究論文07-04

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與引導大學生就業論文04-08

大學生創業教育價值取向及實現論文06-15

大學生德育管理及價值取向的構想教育論文07-03

論文: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及其價值觀念重建06-13

蜂群式課堂管理的價值取向論文07-04

閱讀教學的價值取向分析論文06-27

專業興趣與就業取向關系的處理的論文04-02

大學生就業市場及就業取向總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