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校園文化的論文
校園文化建設能夠體現一所學校的獨特精神風貌,它是一所學校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造并積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為大家分享了建設校園文化論文,歡迎閱讀!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等方面,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諧的校園文化,能使師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個性得到了發展,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本文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構建校園文化,以期營造師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校園文化;文化建設;精神家園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打造完善的校園環境,構建校園物質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環境教育力量對學校全體成員,特別是對學生,能產生巨大的心理效應,對學生養成良好行為規范起到潛移默化、寓教于景的作用。校園物質文化,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
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于陶冶師生的情操,有助于凈化師生的美好心靈;校園綠化、室內布置、校園衛生、教學硬件的構置、擺放等,能使師生員工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校園的畫廊、報欄、櫥窗、黑板等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英雄模范的畫像、科學家、音樂家的名言,無不啟迪智慧,催人奮進。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要體現教育性、藝術性。優美、完善的環境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應注重環境文化的發展,為校園環境賦予一定的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學校要用美的環境教育學生熱愛學校,用富有藝術氣息的景致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
二、形成優良的校園風氣,構建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具體體現在辦學理念、校風、教風、學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
1、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辦學的出發點和最高理想。學校的辦學理念體現的是學校的辦學之道,教學之道,求學之道,管理之道,是師生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追求卓越,走向成功之道。學校的辦學理念要充分體現本校的辦學思想,學校的一切工作最終結果要讓每一個在這里工作和學習的師生對自己充滿希望、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充滿希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潛能。
2、校風建設。校風是學校全體師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優良的校風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激勵著教師為人師表,辛勤育人,同時也鞭策著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
3、教風建設。教風是一所學校教師長期積累和形成的教學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學校要倡導嚴謹治教、敬業愛生的教風。為培養良好的教風,學校需花大力氣創造各種條件,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學風建設。學風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治學精神、治學態度的集中體現。為樹立勤學好問、刻苦鉆研的學風,學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良學風像校風、教風一樣,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和完善,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5、人際關系建設。在校園內建立起尊重、信任、友好、民主、團結、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不僅能有效地緩解工作、學習壓力,還能使師生在工作學習上心情愉快、心態平和,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良好集體的形成和學校各項工作開展。
一所學校的優良校園風氣一經形成,便可以振奮人的精神,激勵人的斗志,規范人的行為,使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及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風格,領導的'工作作風都出現良性循環。
三、完善健全的校園規范,構建校園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范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創造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環境,是學校管理的最終目標。可以通過學校的規范化管理,為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基,讓每個學生有樂觀的心態,健康的體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提高學生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學生做社會有用的人奠基,使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做人;學會勞動、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校風。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學校只有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不斷積淀、不斷創新,營造適合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才能擁有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舒維霖.淺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思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
[2] 張寶志,侯寶寧.如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J].中外企業家.2013-34
[3]張興虎.以文化治校,創和諧校園[J].新教育.2013-13
【建設校園文化的論文】相關文章: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4-04
校園文化平臺建設論文04-04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7-22
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論文06-23
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論文06-23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論文04-04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論文06-23
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論文06-23
關于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