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論文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體的保證。以下是老年人心理論文,歡迎閱讀。
老年人心理論文1
摘 要:健康是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基本標志。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定義,所謂健康指的是身體、心理及對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人們已經意識到身心健康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樣重要,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然而,心理健康的意義特別是老年心理健康還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便人們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也僅僅是立足于矯治各種心理障礙,對維護和增強心理健康,培養健全人格,提高人類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等方面工作開展的不多。
關鍵詞:老年人;心理健康;態度;認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大致說來有四個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腦和其它生理機能開始退化。如果此時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這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大腦衰老過快或者個人不能很好地調適自己,有可能導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如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里,有可能產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變態。三是生活因素。有意義的活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參與一些不良活動,如賭博、酗酒等就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會對人生有一個正確態度,能正確處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會因意外情況的產生而導致心理失常。
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心理健康有六大標志:
一、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能做到自知自覺,即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點感到沮喪,甚至自暴自棄。
二、坦然面對現實,既有高于現實的理想,又能正確對待生活中國的缺陷和挫折,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三、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承認別人,限制自己,能接納別人,包括別人的短處。在與人相處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余懷疑,喜愛多余憎惡。
四、有較強的情緒控制力,能保持情緒穩定和心里平衡,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適度,行為協調。
五、處事樂觀,滿懷希望,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態度。
六、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有經久一致的人生哲學,健康的成長有一種一致的定向,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種主觀的愿望。
老年心理健康也以上述標準為認定基礎,始終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更強調心理養生和精神富足。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力求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良好的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達到防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目的。當今,退休人群長壽現象已成為常態,如何面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種種矛盾,早就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和焦點。多年來由于多元化價值觀引發的代際間鴻溝、生理病痛引起的身心疾患頻發、缺少傾訴對象而長期難以排解等嚴重有損于身心健康的的消極因素等現象,均屢見不鮮……此類老年社會的實證現實和嚴峻態勢,除了需要從加強國家層面管理和制度改革多渠道謀劃以外,迫在眉睫的是必須努力加強對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進行指導和教育,這不僅能使老年人學會以正確的認知方式應對各種不利因素,也理應成為民生建設中一項利在當下,十分重要的社會責任擔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應該表示為認識自己,悅納自我。認識自我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想要正確認識自己,可以從生理和心理或者外表和體質特征、形象和精神世界兩方面進行評定。在認識自我中,保證老年期自由健康體魄自然是第一位的,老年人應該做好自己的身心醫生,積極做到心理調適掌控自我,克服情緒上的障礙,優化性格態勢。在此基礎上,保持心理世界的健康狀況也十分必要,客觀的自我分析,拓展知識范疇,深化交際渠道,發揮創造潛能,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自己的一切,建立自強、自信、自立之心,悅納自我,朝著積極、幸福的晚年邁步。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應該表示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學可以不斷完善自我,增強智力、發展自我,以增強退休后適應社會的能力,成就新的人生。退休老人中不少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擁有淵博的學識造詣和技藝專長,我們可以通過重建學習興趣,加以引導使“老有所學”達到“老有所樂”的境界。那些能做到“老有所為”的人,常常具有以下特點:具有積極向上的性格,可以充分激發人的潛力和活力;擁有充實而快樂的生活,從而遠離失落、孤獨、空虛和憂郁;擁有眾多的朋友,不但遠離了孤獨,而且在生活中有了傾訴的對象,各種不良情緒也有了宣泄的渠道。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心態,根植于個人的人生觀和思想修養,是長期磨練出來的,每日三省吾身練就一個平常心、寬容心,積以時日,自然會達到“任憑風浪起,穩坐***”的境界。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應該表示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心理學家認為:樂觀是心理養生的不老丹,科學研究表明,性格開朗、心態平和是長壽老人的共同性格特點。平和心態的獲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寬容、豁達。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美好的心態,比吃藥更能解決生理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學會挖掘自身的快樂和豁達,更要會享用自身寶貴的資源,只有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都會更大更好。
老年人心理論文2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PPS抽樣方法,按經濟發展水平將山東省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作為層,每層隨機抽取三個地級市,共6個地級市,于2014年1月15日至2014年2月20日,在6個地級市中按多階段PPS抽樣方法對山東省60歲以上的居家老人和機構老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64份,回收1564份,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524份,問卷有效率97.4%。
1.2研究方法
參閱大量文獻以及相關量表的基礎上設計了省老年人生存狀況調查研究問卷,內容包括4部分:
(1)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過去從事的職業、養老方式等。
(2)健康狀況,包括健康自評、患慢性病情況、認知能力、日常活動能力、心理健康狀況五個維度,三十個條目。
(3)醫療狀況。
(4)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的相關問題。問卷內容由相關專家審查并進行預調查后修訂而成。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人員入戶或入養老機構與調查對象面對面調查,采用老年人自行填寫與訪談代填相結合的方式,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1.3資料整理與分析方法
運用Epidata3.0進行數據雙機錄入。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對心理健康狀況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t檢驗、t'檢驗、F檢驗、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等方法對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進行分析。
2結果
2.1調查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調查對象共1524人,其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齡最大97歲,最小60歲,平均年齡73.39±7.49歲;婚姻狀況中有無配偶比例相差不大,有配偶者占47.8%,無配偶者占52.2%;文化程度以未受過教育和小學為主,占76.4%,高中以上學歷僅占7.8%;居住地在農村的較多,占70.9%;家庭經濟狀況大部分在一般以上;職業中農民所占比重較大,為67.5%。
2.2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問卷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部分涉及情緒低落,睡眠不好,孤獨等十個問題,小于1天賦分為4,1-2天賦分為3,3-4天賦分為2,大于4天賦分為1,十個問題相加得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總分,滿分為40分,最低分10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得分10-19,心理健康狀況較差,20-29心理健康狀況一般,30-40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最大值為38,最小值為12,均值為28.31,標準差4.54,55.3%的老年人得分在20-29范圍中。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處于一般水平。
2.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2.3.1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單因素分析
將養老模式、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地、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作為自變量,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地、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養老模式、健康自評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不全相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老年人總的心理健康得分為因變量,以養老模式、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有無配偶、職業、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為自變量,擬合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各自變量均以啞變量形式納入,入選標準為0.05,剔除標準為0.1,最終進入模型的變量有年齡、性別、有無配偶、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如表3所示(僅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自變量),對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學檢驗,得到F=19.034,P<0.01,可見該模型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性別、有無配偶、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是影響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男性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要高于女性老年人;有配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要高于無配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年齡越小、患慢性病種數越少、健康自評越好,生活滿意度越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高。
3討論
大量研究顯示,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身體健康水平、以及社會支持程度等。這與本研究的結果有相似之處。從結果中看出,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與我國老年人總體心理健康水平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社會角色喪失,社會交往減少,容易引起心理情緒變化,同時高齡老人認知功能減退,智力與記憶能力下降,會引起失落、悲傷等負面情緒。男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女性,這可能與男女之間的個性特點有關,女性屬于社會弱勢群體,性格特點較脆弱;其次女性壽命一般長于男性,患各種慢性病和損傷的機會較多;此外,女性喪偶率也比較高,這些都是促使心理狀況在性別上形成差異的原因。有無配偶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本次調查中,老年人無配偶的比例高達52.2%,無配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顯著低于有配偶的老年人,這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通常配偶是老年人心理支撐與支持的重要來源,而失去配偶會對老年人產生較大的精神刺激,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生活滿意度與健康自評越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高。生活滿意度反應主觀幸福感,健康自評是對自身健康水平的主觀感知,兩者均與個體的主觀感受有關,主觀評價越高,說明感知者的情緒越積極,心理健康狀況也就越好。患慢性病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隨著患慢性病種數的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來越低。早有研究表明,軀體疾病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疾病不僅對老年人造成身體上的疼痛,更對其精神與情緒產生不良影響。本研究中,山東省老年人在養老模式、經濟狀況、職業、居住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心理健康得分中存在差異,但養老模式、經濟狀況、職業、居住地以及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這與相關研究的結論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山東省養老機構的發展在逐步完善;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選擇機構養老,入住養老機構并不完全是被迫行為,因而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情緒;同時,由于經濟文化和地域背景的差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也會不同。在本研究中,考慮的影響因素是有限的,除人口學基本特征與身體健康狀況以外,社會支持程度,老年人的居住模式,體育鍛煉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還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來完善結論。在21世紀中葉以前,人口老齡化及相關的養老保障將是我國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積極關注我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促進健康老齡化,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4結語
因此,要積極引導老年人參加各種文體活動,促進其調節由于喪偶或者疾病等帶來的負面情緒;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生活質量,提高其生活滿意度;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重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與長壽。
【老年人心理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論文03-20
關于老年人心理健康論文06-22
城市化程度對老年人心理狀況影響研究論文06-20
運動對中老年人流暢心理狀態的影響論文06-20
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及其展望論文06-16
如何消除老年人的黃昏心理02-18
老年人的運動與營養論文06-25
老年人心理調查報告04-07
心理物語論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