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道路與交通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城市道路與交通論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摘要:城市規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工作,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是進一步研究城市的發展、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關鍵環節,而城市的道路系統規劃不僅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城市主干道及支路等,同時還包括一些廣場或綠化設施等附屬交通設施,它們是相互協調、不可分割的整體,本文就將主要對城市道路規劃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城市規劃;控制性詳規;道路規劃
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各個城市都展開了大規模的城市道路建設,除了繼續拓寬一批道路外,還陸續新建了一些干道,無疑這是為了適應城市交通的迅速增長,緩解城市的交通緊張狀況,也為了帶動道路周邊地區的土地開發,但同時也應看到,大規模城市道路建設的背后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城市道路系統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系統是組織城市各種功能用地的“骨架”,是城市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動脈”。城市道路系統布局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城市是否可以合理、經濟的運行和發展。道路系統一經確定,實質上就決定了城市發展的輪廓、形態,影響深遠,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發揮作用。城市各級道路既是劃分城市各組團、各片區地段、各類城市用地的分界線,又是他們之間聯系通道,因此城市道路應與城市用地規劃相結合,做到系統完整、分級清晰、功能分工明確,能適應各種交通運輸,同時滿足城市環境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因素
1、城市道路規劃的主要內容。城市道路規劃是建立在城市交通規劃的基礎上的,它不僅影響著整個城市的發展同時還是城市道路功能最直接的表現,其涉及到轄區范圍內的所有干道和支路以及相關的附屬交通設施等,城市道路規劃應該根據城市的自然環境特點及城市的交通現狀,盡量滿足經濟性和合理性的要求。
2、城市道路規劃的影響因素。在進行城市道路規劃時主要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用地分區、原有路網、地形條件和進出口公路系統等幾方面:對于城市用地分區可以分為工業區、商業區和居民區等多種,這些全部是交通的策源地并且每天都因不同的目的和形式吸引著大量的客、貨流,所以對于這方面的規劃一定要通過詳細準確的交通調查來取得必需的交通資料,這樣才能使分區間的交通達到通暢快速及合理分布;對于地形條件及城市原有交通布局對城市交通規劃的影響,在進行城市總體道路規劃時應認真的分析城市地形的變化特點并盡量做到劃分自然并滿足相關的標準和環境景觀要求;對于城市原有道路網,其不僅是規劃的基礎還是進行調整的主要依據;對于城市的進出口,則是指與城市道路相連接的公路以及鐵路等外部交通,兩者的橫斷面具有明顯的不同,所以在進行處理時如果考慮的不充分極有可能造成交通堵塞,嚴重時還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對人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造成影響。
三、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因為城市道路上的人流、車流都是在動態過程中觀賞街景,又由于交通手段(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等)不同,以至于產生不同的行為規律和視覺特征,所以應在規劃設計中考慮以人為本的原則,營造一個優美、舒適、安全的交通環境,把環境和人們的需求結合起來,這是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2、可持續發展和個性化?沙掷m發展表現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三個方面,要把這三方面統一在道路設計中,要盡量加強自然要素的運用,恢復和創造城市中的生態環境,讓城市道路中的硬質景觀融人自然并與自然共存,對于個性化設計是指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性,并考慮時間變量因素,還要充分展現城市特色,如平交路口,模式不能千篇一律,應結合相交道路的等級渠化,更加合理地組織交通,交叉口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障礙,在分隔帶、指路牌、路燈桿等設置上應注重細節,以方便通行為原則。
3、因地制宜。由于城市道路用地空間范圍有限,在此空間內除安排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用地外,還應安排一些市政公用設施,如地上架空線和地下各種管道、電纜等,同時,道路規劃設計也要安排在這個空間里,而道路的一些綠化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滿足植物所需的地上、地下環境條件,否則植物將不能正常生長,也不能展現其觀賞特性,從而影響道路綠化所起的作用和景觀效果,因此,道路規劃設計應在合理布置市政設施的同時進行統一規劃,充分考慮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土壤條件、市政設施、建筑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植物配植方式和植物種類,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還要注重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如新研制的粉煤灰彩色復合路緣石、降噪路面,防滑材料,環保材料,節能材料等,根據道路的性質、等級及所處地域分別使用。
四、城市道路規劃應加強支路網規劃、提高支路網密度
在我國的城市道路規劃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通病就是重干道、輕支路問題,即使是在新區,往往也是干道越做越寬,支路網密度卻很低,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道路通達性差,車輛和行人繞行較多,而且過寬的道路也導致行人過街困難,實際上,提供足夠的路網密度比單純追求干道的寬度重要,這一道理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城市規劃工作者所認識,然而在土地開發中,以及在新區建設中,為保持土地開發利用的完整性,追求土地開發利益的最大化,小區規模還是常常做得很大,支路網卻往往做得很少,這樣大片大片的土地僅靠很少的幾條道路來分割,建設初期因為新區人口少,支路網密度較低的問題還不易顯現,但過了若干年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劇,老城人口的不斷向外遷移,現有新區支路網密度過低與交通需求急增的矛盾就會立即凸顯出來,如果到那時再進行支路網改造,其代價可想而知,寬闊的城市干道也許已經適應了城市機動化的需要,但路網的規劃最終還是應以人為本,以方便人的出行而不是車輛的移動為最終目的,事實上,完整、細密的支路網系統不僅可以對干道起到交通分流作用,提高干道的通行能力,而且還便于形成完整的自行車道路系統,有助于減少公交盲區,方便片區居民出行,除此以外,它還可以使城市出讓地塊細劃,以便于開發項目的分期實施,便于開發地塊工程管線的經濟敷設,還有利于創造更多的經營空間,增加社區間人們的交往,積聚人氣,良好的支路系統也是城市綜合管線配送的載體,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對支路網的規劃,以系統的觀念編制系統的支路網規劃,要求支路在分區或街區內部形成較為完整的系統結構,充分提高路網密度,對于城市新區規劃,應當根據土地的性質和用途,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超前做好支路系統,并應隨著新區的開發建設逐步進行實施和完善,以免帶來遺憾,但是過多的支路與干道相交所帶來的過多的路口給道路交通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我們在規劃中所應當重視的,應通過合理的交通規劃及有效的交通管理來使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五、道路規劃還要應重視自行車出行的道路需求
自行車交通由于其方便、靈活、經濟、無污染,成為了城市居民重要的交通方式,所以在進行道路規劃時應為其提供良好的出行條件,優化自行車道的設置,改善自行車的出行條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質量,支路由于其等級不高,技術標準低,相對來說,比較適合自行車出行,所以在道路規劃中,可以考慮利用老城縱橫交織的支路網,選擇與主干道平行的支路作為自行車專用車道,并在進入交叉口前利用其他支路提前分流,這樣自行車、機動車各行其道,不僅可以減輕干道自行車流量,提高騎(乘)車舒適度,緩解交通擁堵,還可以充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這項工作的開展還應取得公交部門的配合,使公交站臺盡可能設在靠近自行車專用車道的位置,這樣可以方便人們換乘,另外,還應考慮設置自行車停車處。
綜上所述,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在改變城市面貌、改善人們出行條件的同時,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思考,我們要在工作中盡可能去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我們的城市建設,才能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戴旺、段少華.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的分析研究[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10):337-337
[2] 譚婷,張金旺.有關城市道路規劃的思考與探索[J].商品與質量,2009,(S2)
【城市道路與交通論文】相關文章:
城市道路交通倡議書12-02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通用7篇)11-16
交通案例性論文范文10-14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工作總結(通用7篇)11-30
城市道路施工通告范文02-24
交通擁堵方面的論文(精選8篇)08-22
交大畢業論文:交通管理存在的問題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