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 思想。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今天為大家準備的是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希望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一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 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 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指師生感情融洽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理學家認為:積 極的情緒(即愉快)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 維敏捷,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迸發出智慧的火 花,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進而開發智力,陶冶 情操,優化教學效果。因此,新課標強調學生要在 愉快中學習。
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是激 發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新課標強 調教師由傳授者轉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 導者,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設身處地 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 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 共同體”,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大膽質疑、發表見解、與教師爭論。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問題、啟動思維、馳騁想象。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 生愿學、樂學,筆者在多年的課改實踐中作了以下 五方面的探究:
1、寬松和諧激趣法
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 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 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 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 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 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 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將是在師生溝通的時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講授 《列夫·托爾斯泰》一文的時候,學生對文中寫托爾斯 泰的眼睛“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 確元誤的頻波”無法理解,筆者就引用同學們正在 看的《西游記》激起興趣:“難道托爾斯泰的眼睛能 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像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金 角一樣能把世界上的物質吸進去?”得到了齊聲否定之后,筆者又問:“我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 學生答:“不能。”筆者一本正經地說:“我說我能! 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的腦海中 去。”望著筆者“抓起”“塞入”的手勢,同學們會心 大笑。進而筆者一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一手指著課 代表:“我的眼睛能把盧婉敏吸進去嗎?”同學們開 心答到:“能!”“對,通過眼睛我知道了她是個勤奮 好學聰明負責的女孩子。”接著再以好差兩生的評 價讓學生領會了什么是“放出準確無誤的頻波”, 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 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 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 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 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 在于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問題,由 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心理狀況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 就是創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 意培養的。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 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 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 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重視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的方法。
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于 不屈從于教師,不迷信于權威,不盲從于教材,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 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 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 課堂的無限活力。
2、贊揚欣賞激趣法
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老 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 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 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 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 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 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 源泉。課堂上筆者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 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 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 輕一點頭,微微一笑?6?8?6?8每節課筆者盡量多贊賞 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 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 在的。有了贊賞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 躍,學習效果好。可以說,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 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 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 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 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 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 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 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 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 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3、 認真傾聽激趣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 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 東西,可結果,園丁的辛勤,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 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變成 了統一模式鑄造的標準件。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 傾聽學生的發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 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 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 象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 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 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 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 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臺,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 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 譬如在教魯迅先生的《雪》時,筆者讓學生找 出喜歡的句子,先在學習小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 流,一學生說:“我喜歡‘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 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雷羅漢’,這 寫出了小孩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傳神、有趣。還有那‘紫芽姜一 般的小手’,很好玩。”當筆者一問什么是“呵”時, 大多數同學攏著兩手呵氣,一時課堂笑聲一片,活 力迸發。又如《兩A,JL辯日》,幾乎都是學生在疏通 文意在爭辯。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自主學習和協調學習” 的教育觀,由傳授知識向學生終生發展延伸。世界 教科文組織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 不會學習的人。而這種學生多講、老師多昕的教學 模式正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在 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 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 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 力與魅力。
4、平等評學激趣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 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 質上也漠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尤其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法。
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權交還給他們,激發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 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 筆者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把諸如抄寫默寫背誦等客觀作業交給學生自檢瓦評,取長補 短。學生在評改時,既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感 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 一舉三得。 作文評改是語文教師的重荷,而往往教師批得辛辛苦苦,學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對 于作文的評改,筆者經常“放縱”,具體的做法為:將本次作文評分標準板書在黑板上,先由學生獨 立評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 數并有簽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補充,目的是 多多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后由各組推薦出一兩篇優秀作文或評文,借助實物投影儀師 生一起復評,選出最佳作文或評文。當熱烈真誠的 掌聲伴著笑聲在教室里回蕩,所有同學都陶醉在 這嚴肅又活潑、平等與信任的氣氛中,眼神中閃爍著主動參與評改的自豪感。這樣不僅讓筆者從繁 重的作文評改中解脫出來,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 寫作興趣,讓以往死氣沉沉的作文評講課變得活 力四射,每周六的作文評講課也成了同學們的周末禮物——開心一刻,收獲無限。 曾有老師感嘆考試“不是考學生,而是考老 師”。的確,一次考試,語文老師需幾天才能改完, 而那時學生早已把考試內容遺忘到九天云外,勞 而功小。對此筆者嘗試著改革,在上學期,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單元測驗筆者全“放手”:頭天考,第 二天白評自改,老師講評時作好評改指導,學生個人無法把握的可詢問老師。剛開始實行時,筆者還 真擔心學生亂給分數,但從事后收上來的試卷可 看出學生還是誠實可信的。這種評改方式可把學 生由過去的注重“形”(即分數)轉而注重“質”(明 白每一題的得失),從而有利于下一階段的學習下一階段的測試。
5、教師魅力激趣法
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即是有魅力的教師。一副自然大方親切隨和的教態,一身的時尚端莊搭配得當的衣著,一手龍飛鳳舞剛柔相濟的書法,一口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普通話,一段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誦,一句委婉動聽相得益彰的輕唱,都會對學 生的注意力具有無形的控制作用,對學生的審美 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習 興趣,煥發課堂活力。 語文教師要將學生帶人美妙的文學殿堂,最 重要的還得用語文的真正學識去感染學生,使其 受到熏陶——教師滿腹經綸,才氣橫溢,授課時, 或宏論滔滔,妙語連珠,或精點略評,字字珠璣,讓 學生如飲甘醇,定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 體而言,教師的授課語言要有繪聲繪色的形象性, 表情達意的準確性,辭約意豐的簡明性,和諧悅耳 的音樂性,嚴密準確的邏輯性,教師用這種語言描 景狀物,述說人事,說明特征,品味詩文,剖析事 理,定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 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 作記憶成誦,而且應形成自己鉆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 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 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新能力,有助于激活 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 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現 各種靜態美、動態美、形態美、色澤美、韻律美,能 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 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 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 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 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 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 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擯棄 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 識的場所,擯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代之以 民主平等的態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親 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二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課堂教學開始時
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當中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如果是借班上課,可以和學生課前談話,如問學生“你貴姓”“老師想和你做朋友”“你吃過飯了嗎?”等一些輕松活潑的話題,這樣便能在極短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了新授課作情感鋪墊。
二、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教師親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現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的時候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四、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五、創設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意活躍課堂的氣氛,也不知道怎樣活躍課堂的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度、語言和技巧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三
一、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古詩詞的講解也停留在知識點上,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真正意義,導致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出現恐懼心理,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低年級的古詩詞講解中,教師過分注重背誦和生字教學,將理解詩詞的優美意境拋到一邊,學生往往學會了生字,但是對詩詞的含義理解表現為蜻蜓點水。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學體制。
1、欣賞朗誦,理解背誦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賞朗誦,理解背誦,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頸聯、尾聯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教師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
2、合理聯想,深入理解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這是一首著名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詞,作者從側面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開”,給學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為什么敲不開門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是外出了呢?還是在院子里干活沒聽到敲門聲呢?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為什么只看到一枝紅杏?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長茂盛的蔬菜,開滿鮮花的果樹,還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是“一枝紅杏出墻來”引發的思考,由點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聯系生活,運用詩詞
中國的古詩詞都來源于詩人的真實生活,能夠體現詩人當時的真實感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古詩詞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充滿欲望。在教學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時,這是一篇描寫詩人回故鄉的情景的詩。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理解詩詞的寫作佳境。“少小離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具體理解這句詩,兒童或者更大一點的時候離開了家鄉,是什么原因促使離開家鄉的?為什么回來?回來做什么?如今回來的情形又是什么樣?當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樣和詩人打招呼的?說明了什么?鄉音和鬢毛都說明了什么?這樣激發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顧,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詩詞意境。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小學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尤其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得到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背影》教學設計10-31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0-15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9-27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園地一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