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朋輩心理學論文

時間:2021-04-11 16:20:59 論文 我要投稿

朋輩心理學論文

  隨著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日顯突出,這一門學科越來越得到重視,我們看看下面的朋輩心理學論文吧!

朋輩心理學論文

  朋輩心理學論文

  摘要:文章結合當前高職學生的人際交往特點,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采取的“三級五層”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例,著力探討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朋輩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有效方法,為高職院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社會心理學;高職院校

  一、朋輩心理輔導的產生背景

  20世紀60年代,為彌補學校內專業心理咨詢人士不足帶來的工作被動,美國一些精神心理健康學者探索高校內非專業心理咨詢的改革,在校內設立朋輩輔導機構,選拔部分學生,對其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充實到心理咨詢隊伍中,并通過他們向其他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幫助。在我國,因為受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二十一世紀初開始,我國高等教育開始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輩輔導在我國高校內開始受到重視。

  目前,全國高職院校數及在校生數均占全日制普通高校的50%左右,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生力軍,承擔著不可低估的歷史重擔。同時,由于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是普通高考本科線以下的學生和“三校生”(中專生,職高生,技校生),相對普通高校學生,他們的心理發展具有個性突出,桀驁不訓;自我中心,責任缺失等特點。

  我國高職院校雖也有按照一定比例(5000:1)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要求,但從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情況來看,尤其是隨著“以全體學生為服務對象,以發展為主、治療為輔”的發展性心理輔導理念日益成為共識,這樣的人員配備遠遠不能滿足各高職院校的日常教育和輔導工作的需要。為彌補這一不足,在借鑒國外高校的一些成熟做法基礎上,國內各高校普遍開始推行“朋輩心理輔導”的做法

  即選拔一批具有一定興趣愛好和責任心的學生,通過專業教師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理論和技能培訓和考核,以協助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

  二、朋輩心理輔導的概念及作用

  高職院校的朋輩心理輔導是區別于專業心理輔導的一種方式,指的是受過一定培訓和考核的非專業人員,義務從事類似于心理輔導的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等活動,又稱“準心理咨詢”或者“非專業心理咨詢”。在這一心理輔導方式中,輔導者與被輔導者關系較為親密,年齡或層次相當,因而具有義務提供幫助、過程互動較好、幫助充滿友誼、輔導簡便有效等特點。

  朋輩輔導中的“朋輩”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朋”即“朋友”,是指有參與輔導雙方是曾經有過交往的,或者比較熟悉,甚至可以使知心朋友,是值得信賴的;“輩”即“同輩”,是指參與輔導雙方年齡或者層次相當,他們相互之間的生活方式和閱歷相近、人生觀和價值觀類似、關注的問題或興趣愛好相同,容易做到同感和移情。

  朋輩心理輔導是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適度延伸和有益補充,具有覆蓋面廣,發現問題及時,能防患于未然,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等特殊作用。它讓受幫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安撫和解脫,讓輔導者在幫助他人的活動中得到價值認同并促進自身成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

  三、朋輩心理輔導的社會心理學基礎

  人的社會化是由自然人成長、發展為社會人的過程,在社會化進程中,人們發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為方式。從個體視角來看,社會化是一個個體與其他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客觀因素中的“同輩群體”亦稱“同齡群體”,指年齡與社會地位相似的人結合形成的群體,如同學、朋友、同伴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而言,同輩群體之間的人際溝通屬于非正式溝通,相對于正式溝通具有形式靈活隨意、傳播速度快、容易接受和采納等顯著特點。他們成長于相同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條件,有相似的價值觀,趣味相同,感情融洽,情緒易相互感染,行為易相互模仿,他們強調參與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協力,相互容忍。這種同輩群體的影響力常常高于家庭、學校和教師、父母,影響著個體社會化的各個方面,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因素。

  四、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探索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1年,2004年設立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同時成立學生社團――心理交流社:2006年開始在實施朋輩心理輔導計劃,各班級中設立朋輩輔導員(亦稱“心理委員”);2009年開始全面實施以朋輩心理輔導為主的“三級五層”心理防御體系,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在朋輩心理輔導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實施明輩心理輔導應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輔導員工作網絡;廣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建立朋輩心理互助組織;設立團體互動或一對一的個體活動項目;營造心理與行為的`示范氛圍。

  (一)“三級五層”心理防御體系簡述

  第一級:分朋輩輔導員(含新生班級班主任助理)、心理健康信息員(學生公寓)兩個層面

  在各班級設立朋輩輔導員一至兩名,主要負責將本班學生中存在的各類心理異常現象、人員及時報告各班主任以及分院,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及時處置。

  在各學生公寓設立心理健康信息員(建議選拔優秀的學生公寓樓層長兼任),將各學生公寓中存在的各類心理異常現象、人員,及時報告各學生公寓思政輔導員以及學生處,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及時處置

  第二級:分各分院、學生公寓兩個層面

  在各分院、學生公寓設立學生心理素質拓展輔導站,由各分院學工負責人、學生處分管學生公寓負責人任站長,并指定一名專職輔導員老師負責(兼任),輔導站成員為各班級朋輩輔導員、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信息員。

  第三級:學院學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

  學院學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原學生心理輔導室)下設心理素質拓展輔導總站,由學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從有關學生社團(心理交流社)中選拔10名左右同學加入(按照各分院2名左右配備),并歸入學院學生會勞衛部干部管理。

  (二)朋輩心理輔導員選拔、培訓和評價

  1.選拔各級各類朋輩輔導員

  這是開展朋輩輔導的重要環節。按照社會心理學的人際喜歡和吸引理論,影響人際喜歡和吸引的因素有三類――情景、個人特質、相似與互補。因此,我們在朋輩輔導員的選拔考核過程中,著重考察申請者是否具備相對適合擔任朋輩輔導員的人格特征,比如:對心理輔導具有一定的興趣,強烈的責任心,人際交往和活動組織能力較強,熱心于公益服務等。

  2.對選拔的朋輩輔導員進行培訓

  朋輩輔導雖然是一種“非專業的心理輔導”,但是要最大程度發揮朋輩輔導的真正作用,在他們真正參與輔導前,首先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內容包括心理輔導或咨詢職業道德和原則、基本知識、常見心理問題應對、咨詢示范、咨詢實踐、團體輔導的理論及實踐等,使朋輩輔導員在開展工作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光憑熱心辦事,甚至是好心辦壞事。

  3.相關學生社團――心理交流社,作為校級社團納入學院團委學生社團管理中心,其成員招納按照學生社團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業務及常規工作開展由學院學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負責監督和指導,指派學院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任指導老師。

  4.建立完善的朋輩輔導員評價體系。為了全面掌控、監督和評價各級各類朋輩輔導員的工作開展情況,我們還設立了從工作計劃、工作開展情況報表、到工作總結及評優的一整套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1.設計朋輩心理輔導活動項目

  除了面對面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有針對性地選取或設計項目,并組織開展各類活動也是朋輩輔導的主要載體。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做法是在新生班級中設立班主任助理。每學年結束前,各分院就組織開展新生班級班主任助理的選拔工作,除了滿足朋輩輔導員的一般素質要求外,特別要求這些學生應當品學兼優,原則上要求為建黨積極分子。在新生剛入學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這些學長除了完成日常學習、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項常規工作外,重點發揮同輩群體的優勢,深入到新生的學習、生活中,宣傳學校的各項制度、新生適應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全面廣泛地與新生交流溝通,解答新生中存在的各類困惑。

  2.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

  正如消防安全中所強調的“安全重在防范”,心理輔導只是一種應急的補救措施,而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心理健康相關知識融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中,引導大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和相互合作獲取正確的心理認識,教會學生如何合理宣泄和自我安撫,最終達到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目的,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學生個體存在的心理困惑。

  (四)建立朋輩心理互助組織

  “心理互助”組織設立的依據是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根據有關調查研究結果,青年學生在回答“我碰到問題首先找誰商量”這個問題時,有超過70%的調查對象回答的是“尋找同伴”,回答“尋找老師”、“尋找父母”的只占8%和10%。這一結果表明,青年學生更加愿意找與自己情況相似的同伴傾述,而非那些所謂“見多識廣”的家長或者老師,主動求助于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也非他們的選擇。我們在總院及分院兩個層面開通心理幫扶QQ、電話熱線,學生心理素質拓展中心和輔導站也分別設立了朋輩心理輔導室,并安排各級朋輩輔導員輪流值班。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或困惑時,通過QQ聊天、打電話或直接找朋輩輔導員尋求幫助、傾訴。在經過朋輩心理互助后,絕大多數求助者都能敞開心扉,理順自己的心態,重新以積極振作的姿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五)設立團體或個體互動活動項目

  團體輔導具有教育、發展、預防與治療四大功能。對人格健全的大學生來說,團體輔導有助于他們深化對自己的認識,改善人際關系,增強自信,提高適應能力,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人格欠缺的學生而言,團體輔導可以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問題,通過與團體成員的互動,減輕癥狀,培養適應能力,增進心理健康。而以一對一為主要方式的個體輔導則以解決當前存在的心理困惑,引導其擺正心態,疏導心情為主要目的。

  (六)營造心理與行為的示范氛圍

  通過開展年度優秀大學生、各類標兵評選,邀請優秀畢業生、實習生回校作講座等活動,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典型事跡和成功經驗的模范和導向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力弘揚團結互助、比學趕超的校園文化風尚,營造探索創新、積極向上、和諧共進的校園文化氛圍。

  朋輩心理輔導模式是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這種模式克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短缺的不足,為高職院校開展發展性輔導提供了人員保障,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最終有助于成人成才。

【朋輩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心得體會04-18

應用心理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29

交際心理學04-18

內經與心理學11-04

讀《怪誕心理學》有感04-13

心理學培訓心得名稱04-19

心理學專業有哪些大學03-19

心理學家名言02-14

心理學試題與答案(精選4篇)06-09

心理學心得體會1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