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孔子思想論文

時間:2021-04-08 12:48:53 論文 我要投稿

孔子思想論文

  孔子,是我們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導者。孔子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反對武力征伐;在這嶄新的世紀里,和平成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核心。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孔子思想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孔子思想論文

  篇一:淺談孔子的思想

  [摘要]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偉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愛人”及“以民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學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國界和時空的界限,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中華民族則在儒家文化的長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培養了中華民族以人為本、以和為貴,尊民愛物、尊老敬賢、重信義、保氣節、寬厚中正的道德品質和艱苦自立、積極入世的精神風貌。

  [關鍵詞]

  孔子生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響、孔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偉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東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國界和時空,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孔子思想的現實意義日漸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和釋放著和平信息的人文關懷精神,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等將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孔子不僅屬于中國,亦屬于全人類。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滅商,殷人受封到宋,轉成為諸侯。后在宋國內部變亂中又轉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時,因宋國內動亂,避居魯國。從此失去卿位,從貴族下降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陬邑的長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時家境已經降到一般平民的境地。孔子自稱“吾少也賤”,他做過管倉庫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30歲以后,他自覺所學有成,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于是開始招收門徒,進行教育,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辦學的成就使孔子贏得了社會聲譽,他開始積極從事政治活動。孔子曾經是齊國貴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齊景公的接見,回到魯國后又曾擔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齊魯“夾谷之會”上得到展現。由于齊人的離間,魯定公對孔子的態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領弟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國10多年中卻備受冷遇,甚至經常處于饑寒交迫、狼狽不堪的境地。孔子離開魯國14年后,67歲時返回魯國。以后主要從事教育,至魯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維系舊有政治秩序的禮樂制度也難以為繼。在“禮壞樂崩”的大環境中,魯國比較保守,不但“猶秉周禮”,而且保存的周禮最多,以至有“周禮盡在魯”之說。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義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詩經》《左傳》)中就己有仁字出現,但那時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基本含義。仁真正具有《論語》那樣強調的重要性與崇高地位則始于孔子。

  孔子談仁最多,一部《論語》中講到仁的一共有109處,但在不同的場合,他對仁的解釋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質意義,即可作為定義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個:

  其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這是對“仁”原有意義的確認與繼承,是一種尊重歷史的態度。這可以說是孔子對“仁”這個概念的淺層次定義。

  其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這里把“孝弟”定義為仁之本,即作為仁的最基本含義,這是孔子對仁的擴展與提升。“君子務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愛兄長,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是不可能愛他人,愛社會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仁不僅要做到在家孝順父母,親愛兄弟,而且出門在外還要能尊敬長輩,說話做事謹慎,對朋友講信用,博愛大眾和親近有仁德的人。“泛愛眾”要把家庭的親情、血緣之愛擴展為對朋友的友愛,對社會的博愛。

  其四,“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這里所謂“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就是能為人民大眾謀福利,能為他們帶來實際利益和好處,是“泛愛眾”的最高體現。

  上面四個關于仁的定義,層次分明,其內涵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遞進。這是孔子關于“仁”的最本質含義。

  2、實踐仁的方式

  孔子認為實踐“仁”的方式有多種,如“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能行五者(指恭、寬、信、敏、惠)于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將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煉,就可以升華成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別人也會有這種想法,因而要盡力幫助別人;“恕”則指自己懶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強迫別人去做。“忠恕”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忠恕”一詞的具體內涵或解釋。2000多年來,“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并且至今對于人際關系的正確處理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㈡孔子的“禮”

  1、禮的含義

  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份,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里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孔子主張“為國之禮”(《先進》),“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禮記·哀公問》。孔子認為禮是治國之本,主張用禮來治國,建立一種“禮制”,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會,而孔子所崇尚的禮就是周禮,即周朝的國家及禮儀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復禮”,“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禮,其實質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會”。

  2、實踐禮的方式

  孔子認為禮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禮的等級名分把被破壞了的名實關系匡正過來,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孔子還提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行為規范,其意義與實質都在于要恢復、體現和鞏固社會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禮”的關系

  孔子主張禮、仁結合,納仁于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新。關于禮、仁的關系,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這句話的本意是,禮樂只能由仁人來實行,不仁的人是無法奉行禮樂的。在這里可以看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范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并不矛盾,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結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義

  中庸有兩方面含義。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調和與折衷,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說:“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這表明孔子并不是無原則的愛,不是誰也不得罪,只知調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適度”,即“無過”、“無不及”,孔子認為“過”與“不及”是一樣的,因為都不“適度”;中庸的另一個含義是“和”,所謂“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不是指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間要相互補充,相互調節,從而達到總體上的和諧,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與此同時,中與和又是相輔相成,彼此相關的,他認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劃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依據,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處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處。

  2、“中庸”的價值

  孔子很重視中庸思想,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中庸不僅是一種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對世界萬物本質規律的認識。在孔子思想體系中,與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為一種思想方法論被討論的,原本是為了調節人際關系,但實質上不僅對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實際價值,而且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關于教育的培養目標。

  從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出發,孔子認為要實現大同世界,關鍵是要把仁愛思想灌輸到廣大群眾中去,為此需要培養一大批有志于弘揚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這類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之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藝、禮、樂等六個方面的德行與才能,培養具有上述弘揚與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養目標。

  2、關于教育的作用。

  《禮記·大學》關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著名論述,既說明了儒家關于教育的過程和步驟,也表明了儒家對教育作用的看法:通過格物、致知做到誠意、正心(即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做到不為各種私心邪念所動搖),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這是教育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都為促進各自家庭的和諧美滿和國家的繁榮、穩定而積極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是教育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

  3、關于教育的對象。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即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級森嚴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為辦學方針,這無疑表明孔子有極大的革命勇氣與魄力。

  4、關于教學的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確定的教學內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等六門課程。“禮”用于維護各種人倫和道德規范;“樂”是通過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手段使學生從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禮、樂互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務;“射”是射箭;“御”是指駕馭戰車的技術,這四項屬軍事技能;“書”包括識字和自然博物常識,相當于現代的文化科學知識;“數”的教學不僅指一般的數學知識,還包括記日、記月、記年的歷法,甚至八卦也屬于“數”教的內容。由“六藝”可見,孔子的教學內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三部分。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在約2500年前己明確提出了教學內容應包括德、智、體、美四個方面,并且應以德育為基礎,把德育放在首位,這種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5、關于教學內容的實施。

  孔子明確提出應劃分為學、思、習、行等四個階段。這兩個階段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后兩個階段則是知識外化的過程,并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并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要“躬行踐履”。孔子是第一個將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觀點納入教學過程的教育家“,他的這一思想為儒家后學所繼承和發展,并以孔子名義總結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其中,“博學”、“審問”屬于學的過程,“慎思”“明辨”是思的過程,“篤行”則是習和行的過程,這五個階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過程式的內在聯系,這是中國最早提出的教學過程階段論,對我國古代教學曾起過重大的影響。

  6、關于教學的方法。

  孔子有諸多輝煌創造,如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溫故知新、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傳,至今仍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中發揮作用。

  7、關于教材建設。

  孔子晚年,皓首窮經編訂的“六書”(詩、書、禮、樂、易、春秋)是我國第一套完整的教科書,后被荀子尊敬為“六經”。除《樂》亡佚失傳以外,其余“五經”在我國2000多年的傳統社會里一直是官學和私學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從教育的培養目標、教育的作用、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設等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樹,不僅為我國儒家教育思想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響

  孔子對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認真樸素的態度,把思維聚焦于人生的實際問題。他的“仁者愛人”及“以民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學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國界和時空的界限,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中華民族則在儒家文化的長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培養了中華民族以人為本、以和為貴,尊民愛物、尊老敬賢、重信義、保氣節、寬厚中正的道德品質和艱苦自立、積極入世的精神風貌。

  早在公元1世紀,儒家文化就傳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鮮就創設成均館于漢城,祭孔于文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諧、中庸之道,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誕辰2556周年之際,伴隨著首次“全球聯合祭孔活動”拉開序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了“2005年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二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172屆執行局會議上,“孔子教育獎”被正批準設立,這是第一次以中國人的名字在聯合國設立的獎項,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項最高級別的國際獎項。1988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會議上提出:“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諧和的東方品格和釋方著和平信息的人文關懷精神,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必須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格局下,在人類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將會氣宇軒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將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異彩。孔子不僅屬于中國,亦屬于全人類。

  [參考文獻]

  1、楊潤根《發現〈論語〉》,華夏出版社2003版。

  2、楊朝陽、修建軍主編《孔子與孔門弟子研究》,齊魯書社2004年版。

  3、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齊魯書社2004年版。

  4、蒙培元《蒙培元講孔子》,北京大學出版2005年版。

  5、毛禮銳等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篇二:孔子思想的研究生教育論文

  一、好學是成才之鑰匙

  對于“好學”,在《學而第一》中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其意思是說,要做到飲食不求奢侈與滿足,居住條件不要求舒適與安逸,但對學習與工作要勤快,說話要小心謹慎,到道德高尚、有學問的人那里去討教端正自己,就算是好學了。事實上,孔子強調好學,有兩個層面: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他把做人放在了首位。《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其意思是:品德沒有培養,學問沒有講習,聽到義在那里,卻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點,卻不能立即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因此,研究生要培養德性,學會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以德為先,是好學的首要任務。同時,孔子的一生又是勤奮問學的一生,他從十五歲“志于學”后,終身學而不倦。直到晚年,還津津于易經,手不釋卷而韋編三絕,其“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執著求學精神,是值得研究生學習的。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自豪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特別是孔子的好學還體現了謙虛好學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師”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絕句。因此,重溫“好學”精神,養成“好學”習慣,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生成才的必修課。

  二、憂患意識是成才的內需

  孔子《論語泰伯》中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意思是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時刻憂患自不如人的自覺意識。孔子告訴我們,在學業上,時刻要有一種憂患意識。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患意識是指人們面臨自然、社會與人生所遭遇的困難而產生的憂慮與思索。從遠古時代,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人們對自然災害的憂患,到進入階級社會后人們對社會、人生的關注憂患,無一不留下歷史的烙印。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其憂患意識體現為人們對國家、民族、人生的命運和前途的關懷。孔子便是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時刻懷有“以道自任、為道獻身”憂患意識。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他把“道”看成是他們最終安身立命之處,并有為“道”、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即所謂“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以孔子代表的儒家知識分子以平治天下為己任,養成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宏大形象,這種憂患意識值得人們學習。因此,這種憂患意識是我們當代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所應秉承的基本思想。當代研究生作為我國培養的高層次人才,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憂患意識不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更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一直被人們尊尚和傳承的精神。這就要求研究生必須憂患“國家興亡、民族盛衰”,以道自任、為道獻身的思想意識,并激發出把建設祖國作為己任的壯志。四、處理好人際關系是成才的外部要素孔子在《論語陽貨》中對子路說六言六蔽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事實上,孔子告訴了我們處世與學問之間的辯證關系。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的意思是:有仁德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因為仁雖然好,若沒有真正學問的涵養,往往會分不清是非善惡,這種好人就是“東郭先生”。有許多人心存善良,仁慈愛人,但盲目的慈悲也不對,若學問不夠,不能明辨是非,有時幫助一個人,反而可能害了被幫助的人。因此,仁慈也需要智慧和學問。“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其意思是愛耍聰明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孔子說有許多人知識非常淵博,而不好學就容易非常放蕩、任性。許多年輕人知識太淵博,看不起人,對自己不夠檢束,這就是蕩的表現。“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意思是誠信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有的人過分的自信且自以為是,結果害了自己,這就是“其蔽也賊”。因此,自信必須建立在深入考究、有充分依據的基礎之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意思是直率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說話尖酸刻薄。直爽的性格本來是優點,但若不分場合、不分尺度地指責與批評別人,不給人留情面,結果得罪身邊的人,難以與人共處,結果被孤立,未能有所作為。“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是指的勇敢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亂子。有的人勇敢、脾氣大、莽撞卻不學禮度且缺乏修養,做事不周全就容易出亂子。“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是指剛強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狂妄悖理。個性很剛的人,若不好學,他就會變得狂妄自大、滿不在乎,容易鑄成大錯。在《論語雍也》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這段話的意思是,冉央求著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力量不夠。孔子回答說: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夠,走到半道會再也走不動了。現在你卻沒有開步走,就自行設定終止線了。這里孔子批評冉在為自己的退縮找借口,這個借口乍一聽似乎還有點道理,但其實只不過是對自己不思進取的一個開脫,缺少持之以恒的品質。

  有的人做事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持之以恒。其實,許多成功都是努力堅持的結果,正如“水滴石穿”、“愚公移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我們做事時缺失了這份堅持的力量,就會錯過很多機會。比如,奔月工程曾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夢想,可到如今我們的宇航員能夠實現太空行走,我們的衛星能夠繞月飛行,夢想變現實,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幾代人持之以恒的結晶。追溯孔子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問學水平,為實現繁榮富強中國夢貢獻力量是當代研究生必修的內容,任重而道遠。

  篇三:論孔子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

  摘要

  隨著 科學 技術和 現代 工業 的 發展 ,人們在變得更加理性的同時,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種理論指引我們重新步入正常的發展軌道。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是人道的啟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還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應進一步發揚光大。

  關鍵詞

  孔子;儒家思想;當代社會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是人道的啟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是 中國 古代思想的結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為本,以仁為核,以和為貴。他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禮樂文化的重要根據,價值觀念的是非標準。倫理道德的規范所據,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價值。

  早在公元一世紀,孔子儒家思想就傳入東亞地區。先后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到十七、十八世紀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響到歐洲,在十八世紀曾掀起一股“孔子熱”,當時人們就尊稱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為歐洲的孔夫子。

  2l世紀的今天,人類在經過了三次工業革命的大變革和二次世界大戰血的洗禮以后在思想上已經進入一個迷茫時期。在人類所面臨的眾多挑戰中。最大的挑戰是來自于人類自身的道德水準,西方學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論”。

  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 經濟 繁榮和高度的物質文明,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其價值取向更趨于復雜和多元。人在變得更加理性的同時,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這樣就迫切需要一種理論指引我們重新步人正常的發展軌道。

  儒家講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強不息,應該說對當今世界的和平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諾貝爾物 理學 獲獎者漢內斯·阿爾文博士就說過:“人類如果要在2l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究竟體現在哪幾方面呢?下文將詳細闡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突出價值

  (一)自強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年輕時,他好學上進,不斷進德修業。他的 政治 思想形成后,便為實現自己的主張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實現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他對社會 歷史 與現實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可他依然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奮斗。他希望教化社會人心,講究仁愛,遵守秩序,并為之四處奔走,到處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潔的天地,這就是要實現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謀逆不興、盜賊不作的大同社會。孔子晚年喜愛《周易》,《易傳》中多次提及的“剛健”、“有為”,《象辭》所說的“自強不息”,其實正是孔子生命主題的寫照。

  (二)與時俱進

  孔子執著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絕不是愚頑不化的人。人們誤解《禮運》篇,以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會是所謂“原始共產主義時代”,其實,認真對讀《孔子家語》與《禮記》的該篇,就會發現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時期。孔子思想的顯著特征是主張“時變”,主張在變化的時勢中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大學》引述古訓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傳》則有:“生生之謂易”以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發展觀念。《論語》、《中庸》、《易傳》中都記有孔子的相關論述,而《周易》中所說的“與時偕行”,最為準確地表述了孔子的這一思想。

  (三)天人和諧

  孔子注重人與 自然 的關系,突出表現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貫思想上。在《易傳》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組成的三大要素。《賁·彖傳》日:“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與自然并列,就應和諧相處,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互協調觀念。孔子認識到客觀 規律 不可抗拒,他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豐富的天人和諧等生態意識,認為人應當自覺認識與遵守自然規律。《論語·述而》說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家語·五帝德》記孔子說:“治民以順天地之紀”、“仁厚及于鳥獸昆蟲”、“養財以任地”、“履時以象天”、“春夏秋冬育護天下”之類,都包含有注重生態平衡,遵從自然規律的意義。

  二、孔子儒家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

  (一) 教育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這取決于四個有利因素:經濟實力的強大、決策者的決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傳統。在傳統方面,楊振寧極為看重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遠影響。眾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思結合、重視實踐、學仕結合……其中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更顯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張,幾乎就是我國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質,以實現“科教興國”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興起于西方的 現代 教育 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則普遍被忽視,其結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備、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其偏。

  (二) 經濟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西方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高效率、標準化。在這種體制下,人只被視為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一道工序,或只是龐大而復雜的制造金錢的機器上的一個零件,他的生活和權利得不到 企業 管理者真誠全面的關心。與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則是“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地愛人、關心人,而不僅僅是利用人、控制人。這就使得生產者在企業中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對外競爭力也由于生產者對“家”的忠誠奉獻得以增強。用一位日本企業巨子的話說,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盤,一手持《論語》。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現得最為全面。其博施濟眾、依群利己的經營宗旨,以人為本、仁民愛物的經營原則,以義取利、誠信為本的經營道德,好學重教、以智經商的經營特色,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經營方法。——這一切無不是孔子思想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創造性運用。

  (三) 政治

  當今世界有兩大顯著趨勢,其一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擴展,人們被愈加緊密地聯系在一個“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國家間的沖突和矛盾似乎在朝著擴大、加劇的方向 發展 ,帝國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仍在四處游蕩。在未來的世界中,各國應當遵循怎樣的政治倫理,才能使我們這個星球平安無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滿仁愛精神的“忠恕”之道應當是當今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中心價值。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應當是克服“西方中心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實現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發展、國家共同繁榮的基本法則。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不應成為歧視和強權的現實借口,福山的“ 歷史 終結論”也不足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徹底摒棄滿懷惡意的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政治思維,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識,用孔子一樣對他人充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庶幾人類可以實現“有道”的大同社會。

  參考文獻 :

  [1]張衛中.論語直解[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2]楊樹增.論語導讀[M].北京:中華書局,2002.

  [3]周韜.孔子與儒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體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孔子思想論文】相關文章:

孔子名言議論文10-20

孔子是什么思想的創始人10-12

孔子名言的議論文01-10

孔子名言01-22

杜牧邊策思想考述論文08-12

孔子經典名言04-20

孔子道德名言12-15

孔子語錄翻譯04-25

孔子_950字01-25

孔子名言名句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