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管理畢業論文最新范文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城市管理的問題也日漸凸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城市管理畢業論文最新范文,僅供參考!
城市管理畢業論文最新范文:同鄉會發展及對城市管理的啟發
摘要:嵊縣旅滬同鄉會成立于1947年,當時正處于解放戰爭時期,國內時局動蕩,上海首當其沖。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該同鄉會還維持了3年左右,在自我管理方面既有成功經驗,也有不足之處。該同鄉會與大多數同鄉會一樣,對于今天的城市管理、同鄉組織都大有幫助。
關鍵詞:嵊縣旅滬同鄉會;經營管理;城市自治
民國時期上海大約有100多個同鄉會,抗戰爆發后,一些同鄉會停止運行,待到上海光復后,一些同鄉會才又陸續成立,嵊縣旅滬同鄉會則是上海光復后成立的同鄉會之一。這些同鄉會在聯誼鄉誼、自我管理方面有許多可取之處。當今,中國人口遷移頻繁,如何更好地實現城市流動人口管理,如何實現對同鄉組織的管理,或許可以從歷史上的同鄉會中尋找答案。
一、同鄉會的成立
嵊縣即今天嵊州市,嵊縣位于浙江省東部,該縣多山,境內河流眾多,物產頗豐,然與民國時期浙江沿海地區相較,嵊縣則又較落后。隨著近代以來的逐漸開放,作為靠近東部城市的經濟腹地,逐漸有嵊縣人向大城市流動的趨勢,到寧波、杭州、上海等地謀求生存發展已成為一股潮流。上海巨大的市場和發展前景,以及嵊縣到滬較近等一系列有利條件,越來越多的嵊縣人來到上海打拼。這些嵊縣人在上海逐漸融為一體,彼此相互照應。起初,旅滬嵊縣人加入到寧紹同鄉會,后來紹興七縣旅滬同鄉成立,則又轉而加入紹興七縣旅滬同鄉會。加入同鄉會,便意味著得到更多的照顧,更有助于在異鄉的發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嵊縣人在上海的發展就是一帆風順。后來很多人都只知道當時對蘇北人抱有一種偏見,“蘇北人成為貧困、骯臟、落后與犯罪的代名詞,不光彩的事,往往懷疑蘇北人所為。”但事實并非如此,當時很多到上海打拼的外鄉人都有過類似的遭遇,嵊縣同鄉也有過為“名”所累的情況。
20世紀一、二十年代,“嵊縣強盜”在十里洋場被傳得沸沸揚揚,上海的報紙常把“嵊匪”作為新聞標題,使嵊縣人去住旅館都會被婉言拒之門外,一時間“談嵊色變”。從1910年代、1920年代嵊縣人士在滬的糟糕名聲,到后來一批批旅滬嵊縣籍人士的到來,嵊縣人在滬的產業越發發展。經營傳統絲織業、茶業的人士已經站穩了地位,爾后興起的越劇也幾乎清一色為嵊縣人員。全面抗戰爆發后,越來越多的嵊縣人逃難到上海,這其中便有大量越劇從業人員,他們隨即在上海大力發展越劇。據1939年9月統計,當時滬上成一定規模的越劇戲班有13家左右。到1941年11月6日統計時,越劇戲班增加至36家。至此,嵊縣人在上海的支柱產業幾乎為絲織業、茶業、越劇業。上海是近代中國的典型移民城市,隨著移民人數增加、實力提升,越來越多的同鄉會陸續得到建立。隨著嵊縣旅滬人士實力增強,該縣同鄉也曾在1936年提出建立同鄉會的想法,并在《申報》上刊登告示,或因抗戰爆發時局影響,組會一事最終宣告夭折。抗戰期間,其它旅滬同鄉會也宣告停止運作,待抗戰勝利上海光復后,一些同鄉會才陸續得以恢復。
正是在這起同鄉會成立的風潮下,嵊縣旅滬同鄉會宣告成立。1947年,嵊縣旅居滬上者約有萬余人。在這些人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馳騁政商界的王曉籟、童莘伯等。在這些業界精英的提倡下,在鄭劍波等人的具體奔走下,從1947年3月到5月,經過兩月有余的準備工作,當年5月11日,第一次發起人會議召開,討論相關議案,推選籌備會各負責人,童莘伯為籌備會主任,鄭劍波為總干事。此后,籌備會又召開了連續召開了三次會議,商討籌備事項,并決定由籌備委員先行墊付籌備款項,規定發起人10萬元。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籌備會的各項工作才能得以正常運轉。同鄉會一方面進行內部溝通、聯系,另一方面積極向上海市社會局提交申請,爭取盡快獲得政府批準,此外,該會還注意與浙江省其它旅滬同鄉會交流合作,尤其是寧波、紹興等地同鄉會。1947年7月1日,經社會局批準,嵊縣旅滬同鄉會終于成立。旅滬嵊縣同鄉陸續加入到該會當中,形成了有組織的城市自治管理機構。據統計,該會成立后不久,便已有1000余人入會。
二、同鄉會的自我管理
1.優點。作為在成立在動蕩年代的同鄉會,盡管環境艱苦,但是嵊縣旅滬同鄉會卻努力維持了3年時間,不可不謂“成功”。嵊縣旅滬同鄉會打成立之日起,便注意學習以往同鄉會的管理經驗,并努力在社會局的管理下盡量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與其它同鄉會的聯系,不但擁有較豐富的實力,而且還累積了大量管理經驗。唐力行先生認為,“同鄉會與舊式會館都是以地緣為紐帶的群體組織,但同鄉會現代色彩更濃,功能更強。”這也說明同鄉會有更多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而這些方式則通過它的組織架構和一系列章程體現出來。在成立大會上,《嵊縣旅滬同鄉會章程》通過。該章程確立該會的宗旨為“集合同鄉力量,推進社會建設,發揮自治精神,并謀同鄉之福利”。同時,章程對會員以及各項工作等一一做了相關規定。通過對其它旅滬同鄉會的章程對比,便不難發現其相似之處,其實也反映出同鄉會受到社會局的嚴格監管,所擬定章程不能突破社會局的各種規定。該會成立,一方面著力對各行業精英的吸納,另一方面則是注重吸收諸多同鄉入會。在成立大會上,該會推選出48名理事、監事(包括候補)。這些成員幾乎遍及該同鄉所從事的每一行業,絲綢、紡織、越劇、交通運輸、水產、攝影等等。
而且,這些理監事的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大抵年輕有為。該會擁有強有力的后援團隊,均為上海乃至全國政商界名人,如王曉籟、馬寅初等。在吸收新會員方面,該會也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區分永久會員、普通會員的方式,來吸納不同階層的同鄉入會,同時還規定了同鄉享有的權利,做好宣傳工作,增加會員。由于當時社會動蕩、物價暴漲,初誕生的同鄉會必須面臨自己的生存問題,故而在自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籌措經費方面。通過考察相關材料,可以發現嵊縣旅滬同鄉會的經濟來源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1)會員會費;(2)會員捐款;(3)組織越劇義演。由于當時物價飛漲,在這3個來源中,前兩個曾經過多次調整。在這數年當中,該會對會員會費共有4次調整,除了最后一次調整跟政權更迭有關外,其余均受到當時物價暴漲的影響,“永久會員”亦不得永久。該會經費來源的第二個途徑——募捐,同樣在會上被提起5次,由于屢次在會員中提出募捐,而當時經濟環境惡劣,在1949年5月7日召開的18次聯席會議上,還專門提出:自三月份起各理監事自由認捐指數業已收過兩次,現因各業營業清淡,擬自五月份起停止征收。
盡管如此,但客觀的惡化經濟條件也不允許將此落到實處,對會員募捐仍舊。該會經費來源的重要途徑則是越劇義演,盡管該會只組織過一次義演,但這卻構成了該會基金的主要部分。1948年4月21日、22日,大批越劇紅星在中國大戲院舉行越劇義演,為嵊縣旅滬同鄉會募集基金,成果頗豐,受到該同鄉會的大力表揚。基金建立之后,在第10次聯席會議上,該同鄉會設立了大中學獎學金,以期造就同鄉人才。但這個獎學金卻并未能真正起到實效,名實不符。同鄉董幼芳肄業惠旅產科學校,因家境清寒而申請該會獎學金,由于經費緊張,最終未能獲準。同樣因為資金不足,該會此次會議上提出擬設立小本貸金以救濟旅滬同鄉失業案亦未獲準。盡管如此,該會還是竭力幫助同鄉,尤其到后來局勢緊張,諸多旅滬同鄉急于返鄉之際,同鄉會還出面為同鄉“集團購票”,并積極聯系相關運輸公司。此外,該會也注意回饋桑梓,其中便有為該縣募款修建文廟、建小學等事。
2.不足。盡管從表面上看來該會較為民主,尤其是從其組織層面的行業分布來看,然而,形式上的民主并不等于真正的民主。從第一屆理監事名單中可以看到,在48個成員當中,盡管幾乎涵蓋各行各業,但是老式的產業(紡織業、絲織業)有18人,占1/3,新式的越劇行業卻僅僅只有5人(其中演員袁雪芬1人),約占1/10,從這其中的'巨大差異也不難發現其權力的不均分配。顯然,這與當時越劇在上海的發展狀況完全不符。事實上,越劇演員與同鄉之間的關系也并不十分融洽。1947年,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時受到上海社會局干擾,據袁雪芬回憶,當時她們前往王曉籟家請求幫助,王曉籟不但不幫助解決問題,反而冷言冷語地拒絕了她們的請求。當然,早期越劇與同鄉會的關系卻并非如此,包括越劇演員與同鄉之間的關系,這一點的改變,或與演員在越劇發展過程中逐漸自我覺醒有很大關系。同鄉會成立之后,越劇義演為該會募集到大筆經費,后來又有人提議在上海籌設越劇訓練班,盡管原則上通過,可是卻遲遲得不到落實,而且進行籌設工作的人員無一例外地都是男性成員,根本就沒有一名女性。對比之前越劇演員為籌設越劇學校而自發組織的義演所面臨的遭遇,也不難體會當時她們在同鄉中的處境。盡管同鄉會有很多形式的民主,但真正要落到實處卻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在嵊縣旅滬同鄉會的經營過程中,其表面的新式民主管理形式并不代表其民主就落到了實處,更不是意味著不分性別、不分輩分的民主,畢竟,它還有著較為傳統的色彩,是傳統同鄉組織的一種延續。何炳棣認為,“一般而言,無論地緣觀念最初如何深固,同業的經濟利益遲早能克服了同業之內原來的窄狹地緣觀念,所以最后總是趨向于超地緣的業緣組織的形成。”按道理言,同鄉組織或者同業組織的發展趨勢確為此,但是這并非短時間就能完成的過程。
三、思考與啟示
自1950年5月12日第2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上宣布該會結束工作、名義上存在后,該會實際上已停止運轉。1953年5月23日,嵊縣旅滬同鄉會所有家具、賬冊等檔案都全部移交給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這也宣告嵊縣旅滬同鄉會正式解散,距它停止工作已過去整整3年。從該同鄉會的發展來看,成立同鄉會是對現代城市移民自我管理的一種良好辦法,不但有利于移民自我管理,還能加強彼此之間交流聯系,保持穩定。但是,作為主管部門,則又必須加強對同鄉組織的管理,尤其需要對同鄉會的章程、組織形式、活動開展等方面的指導。就嵊縣同鄉會而言,該會內部保留了許多較為落后的傳統因素,如對女性的偏見,以致于影響到該會的發展,這是現代同鄉會需要規避的地方。只有做到民主平等,才可能讓同鄉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也能讓現代城市發展更為和諧。
參考文獻:
[1]郭緒印.老上海同鄉團體[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786.
[2]唐力行.徽州旅滬同鄉會與社會變遷(1923~1953)[J].歷史研究,2011,3(50).
[3]袁雪芬.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92-93.
[4]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