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業與就業的論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創業與就業的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1
【摘要】在全國畢業生大幅增加就業壓力加大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店創業成為了當代大學生解決就業壓力的有一個途徑。本文立足于大學生網店創業的這一現象,分析大學生網店創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網店創業;創業政策;創業平臺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歷史新高,有680萬人,再加上往屆遺留下來的大量已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20XX年的就業形勢異常艱巨。各地方為鼓勵大學生就業,出臺了許多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呈井噴勢態,網民增長較快,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而商務交易類應用的快速增長,使得絡應用更加豐富,經濟帶動價值更高。其中,網上支付用戶年增幅80.9%,在所有應用中排名第一,旅游預訂、網絡炒股、網上銀行和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77.9%、67.0%、62.3%和45.9%。據淘寶網數據顯示,2009年的網上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同比翻番,占國內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2%;2010年網購額達5231億元較2009年實現翻番增長,網購市場交易額占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3%;2011年網購額達6100.8億元;預計3年內網上交易總額將超萬億元,占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提高至6%。
以上數據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應用正顯出網絡消費快速增長的顯著趨勢。但是和美國相比,民在互聯網應用結構上仍存在較大差異:美國互聯網在網絡消費指數上得分幾乎是中國的三倍。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我們中國的網絡消費增長還有更大的空間,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是可行的。
一、大學生以網店創業帶動就業的優勢分析
1、創業環境非常有利
民數已經達到5.38億,網購交易額已達到7849億元。2010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和規范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了網購市場規范性的提升推動了網絡購物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現在很多大學生選擇網上開店創業,也得到了學校以及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大大的增強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積極影響,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拉動經濟等也都具有較大影響。
可見,無論是行業發展前景、國家政策、學校家長支持力度等各方面,都為大學生的創業營造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大環境。
2、網店門檻較低,易于操作
開網店的前期投入并不大,首先只要有一臺電腦和一根網線硬件條件就可行了,其次網店是虛擬的不存在水費、電費和店鋪租賃費用等費用的支出,第三網店開店本身是免費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是最先進的營銷模式,按訂單組織貨品,收款發貨,幾平不存在任何風險。
網上開店基本不受時間和場所這些因素的限制,給大學生創業者一個很自由的經營空間。網店的開設是在已有的平臺上進行經營,由平臺運營者來維護網站的正常運作,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停地運作。網上開店也不存在經營場所的限制,網店是虛擬的,只要創業者有足夠的商品,可以擺上成千上萬種商品,而無需考慮營業面積的問題。
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具有文化水平較高,對新生事物有較強接受力的特點。特別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已經對電子商務理論知識,以及一般的操作流程比較熟悉,思維也較靈活。這為開網店打下了一個扎實的基礎。
3、積累經驗,為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校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和社會經驗,而用人單位往往最看重這一點,所以說社會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就業條件。對于大學生網上開店來說,從進貨到營銷,再到成本核算、完成交易,每個步驟都能使學生們把書本上的理論用于實踐,這將為同學們積累大量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同時也為將來的就業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開設網店的建議
1、選擇一個好的經營平臺是成功的開始。
同學們不能盲目地建立自己的商品銷售網站。建立自己的網站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還需要懂得一定的網絡技術,而且經營過程中的宣傳推廣成本也非常高。同學們可以選擇入駐大型運營平臺,如淘寶網、網易商城、新浪商城、易趣網等,這一模式的優勢是人氣很旺,也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可以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收益。我們本學院的同學大約90%使用淘寶網購物平臺,淘寶網在國內C2C市場的'市場占有率高于80%,里面網店經營配套的系統軟件也很多。
2、貨源是成功的關鍵
貨源是個重要問題,很多同學難以找到穩定可靠的貨源,這成為了創業網店開設過程中最大的麻煩。貨源可以由以下幾個渠道解決:
①進入當地的批發市場,從中尋找到自己滿意的貨源;
②直接從廠家進貨,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
③尋找當地的實體企業,為其做網絡代理商;
④在淘寶網中尋找網絡代銷貨源;
⑤通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幫忙,尋找到一些市場上不足的緊俏商品;
⑥利用自己的創意,自己動手制作個性化商品。
3、服務是成功的保障
作為店主而言,如果將網店做為自己的一番事業,哪么做好網店服務,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是網店成功的保障。網民對網店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挑剔的,除了貨品本身外,還希望網店做得美觀漂亮。第一印象對于我們的認知還是十分重要的,在網店中商品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眼球來獲得,所以在美觀上下一些功夫是店鋪興旺的制勝法寶。
解決好物流配送問題也是我們網店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實體店鋪比較,網絡店鋪不可避免要更多地運用到物流系統。無論在商品的采購過程還是零售過程中,好的物流伙伴都能為自己的業務開展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為商家更加應該主動和快遞公司搞好關系,通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降低單件商品的物流費用,同時增加自己的銷售量,最終達到和快遞公司共贏的目的。消費者對一個賣家商品的評價往往不僅指商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所選用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選擇網店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就業壓力的越來越大也迫使大學生們去找到新的就業方式和途徑,最終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目前的大學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和知識的掌握,使的網店創業形式更適合他們。大學生開網店,只要在行動中慢慢積累經驗,注重實踐,找到好的渠道和方式,就會取得創業成功。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2
摘要:
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戰略,既是促進我國新時期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就業增長的主發動機,也是我國新時期推動就業促進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國的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政策環境、落實以及服務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對此,要不斷加強五大體系建設;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項創業計劃和措施;強化創業培訓的有效性,提高創業服務效率;完善和落實重點扶持政策,建立創業帶動就業的長效機制;加強對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宣傳。
關鍵詞:創業論文
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基數不斷增加,而經濟的發展速度無法支撐現如今的畢業生就業。因此,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合理就業的問題具有構建穩定社會、發展經濟的重要意義。
創業帶動就業
國家為鼓勵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興辦民營中小企業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通過簡化辦理手續、程序,減免稅費、支持貸款、相應補貼等措施而實現。創業帶動就業這一發展戰略明確要求,它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自身的就業問題,同時還提供給其他就業者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整個產業的高效益;它體現的是靈活、主動的就業。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具有戰略性意義。
就業策略與人才培養
加強新型就業理念培養 全面提倡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就是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建立科學的發展新思路,創新制度、清晰思路,培養符合當代國情的創業價值觀和實踐觀。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新型科學理念,創新科學建設,結合校內學科平臺發展培養人才,積極研發新型的創業教育新模式。一方面通過社會各界資源與學科教育、實踐相結合,大力開展學科建設、開發新型教育模式;另一方面通過教師教學引導,烘托創業新理念的學習氛圍,帶動學習創業文化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性文化氛圍,同時協助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能夠更好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檢驗 第一,組織科學活動,弘揚創新精神。培養新型就業理念,轉變傳統觀念,秉承科學創新精神,通過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最終達到創業教育體系支持創新教育目標的實現,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潛力在不同的科技活動項目競賽中得到檢驗與夯實。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關心時事,使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各種專業學術講座,通過多方面的知識積累,能夠更好地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創新能力。
第二,實踐檢驗理論,強化綜合創新能力。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支持,結合社會各界資源的整合,鼓勵學生組織開展不同課題的'研究項目競賽,創業計劃競賽,校園科研活動。一方面,積極參與競賽的學生綜合運用并發揮自身優勢,協同團隊合伙人共同討論學習,在整個創業計劃競賽準備、演練、參賽、最終取得成果的這一系列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演說能力、設計能力,同時團體意識與演講能力也一并得到提高,增加了學生創業的勇氣與信息,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協作組織競賽活動開展的同學,與教師研究各類相關競賽課題的選定,能夠學習到不同技術領域的知識,促進自身系統化知識的形成,加強了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學習創新能力。
創業競賽活動為學生之間經驗交流、培養團隊意識提供了平臺,使得努力創新、培養創業學習氛圍更加廣泛。學生們靈活運用各方面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們在過程中收獲的經驗與不足。競賽不僅是一個競技合作的活動,同時可以檢驗同學們綜合性創業能力的水平,在項目真正得到實現之前及時修正不足,為以后能夠更好地實現項目打下基礎。
創業型人才的著重培養 積極完善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就是要培養創業者,而優秀的創業型人才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努力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發展戰略,需轉變創業觀念,加強創業科學理論教育,建立一種有效的創業支持體系,形成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
政府支持 為鼓勵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國家出臺了相關扶持優惠政策,但由于創業受到啟動資金的籌劃限制,部分地域由于受到區域環境經濟影響,導致政策支持不到位,導致了創業的開展的滯后性。國家的支持與推動作用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創業十分重要,因受到宏觀經濟結構的影響,導致全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創業教育的發展以及創業政策的落實受到區域限制。各項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可以在各地區充分落實,以貫徹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增加為學生免費提供項目風險評估與指導的中心,也有利于規避風險,提高創業的成功幾率。
高職院校的學生因教育程度較低,知識理論相對不夠成熟,在與大學生競爭就業的過程略顯劣勢,但是憑借著自身專業知識強、擇業期望較低且穩定的優勢,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策略,可以大力地解決高職院校就業難的問題。
因此,高職院校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政府要求的政策情況,制定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發展道路,不斷學習探索,建立支撐培養專業性人才的創業教育機制,能夠把創業教育落實到更高的層次,最終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發展戰略目標。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3
【摘要】
互聯網的出現為全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模式,從而引發發對電子商務學習、實踐的熱潮。目前,不少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已經在淘寶上創業,但多數都不理想。本文從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網上創業的實踐教學出發,探討了網上創業實踐教學的意義,分析了當前技工院校網上創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摸索出將網上創業實踐教學與學生自主創業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
網上創業;技工院校;實踐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商務應用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而網上創業也成為了許多技工院校學生就業選擇的熱門話題。網上創業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必修課程,而創新能力是技工院校學生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當今互聯網與電子商務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通過網上創業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為學生在校創業和畢業自主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網上創業概述
網上創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所涉及的內容涵蓋了網絡經營者本人、網絡消費者、生產商或上游供貨商、第三方物流、電子支付、轉賬等。不管開網店,還是做微商,信息、資金、商品這三個方面由此及彼傳遞是不可缺少的。隨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迅猛發展,當前網上創業出現了兩種新模式:基于移動網絡的創業模式和OTO的商業模式。
2、技工院校網上創業實踐教學的意義
電子商務的應用性很強,而網上創業實踐教學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目前,多數技工院校都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或是電子商務企業到校園宣講,可是讓學生參觀電子商務企業的動作流程,但這些并不能讓學生具體去參與企業的實際運作,這樣學生即沒有提高了實際動手的能力,也無法深入學習專業技能。技工院校是集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對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來說,網上創業實踐教學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又可以促使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多種類型的工作,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提升了學生的自身價值。
3、技工院校網上創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3.1缺乏專業教師。
目前,多數技工院校的網上創業教師基本都是電子商務的專業教師。這些教師只有少數是專業科班出身,大部分是來自于其他相近專業。首先,這部分青年教師,有豐富理論知識,但沒有網上創業教學的實踐經驗,對于網上創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很難進行詳細的講解。其次,他們不了解市場行情,自身也缺乏創業經驗,難免會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
3.2網上創業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效結合。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普遍都存在著“學得很多,用得很少”的尷尬現象,大部分網上創業課程只是從一些電子商務理論知識、教學軟件中實施,與實際嚴重脫節。而學生的學習也只是在課堂上進行,對于網上創業不知從何創業、怎么去創業、創業中要做些什么還模糊不清,甚至不知道怎么做。
3.3學生創業意識不強。
大部分技工院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沒有足夠的膽量去創業,對未來的工作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凡事依賴性較強,缺乏主動意識。通過對全校6000多名學生的調查,10%的學生愿意網是創業,50%的人認為創業風險太大,不愿意創業,22%的學生認為至少要工作幾年之后才會去網上創業,還有18%的學生說不會考慮網上創業。
3.4學生專業知識不足。
技工院校學生起點較低,學生上課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冷漠、厭倦,對課堂學習感到無聊,學生上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記筆記,課后不復習,考前死記硬背,應付了事。所以,要系統、全面地去學習電子商務知識有一定的難度。
4、技工院校網上創業實踐教學的實施
4.1完善師資隊伍。
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要以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要鼓勵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其次,網上創業教師要有一定的創業經歷,只有通過自身實際創業才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才能系統地、有針對性的`開展網上創業實踐教學。最后,可以定期有網上創業成功經歷的個人來定期給學生講授自己從創業中所感悟出來的新觀點、新理論。
4.2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基地。
網上創業課程強調在實踐中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以往傳統教學中,學生缺乏實踐練習。基于培養現代復合型人才的出發點,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基地,可以幫助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知,掌握實際應用的技能。
4.3明確學習目標,增強網上創業意識。
依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關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闡述,明確網上創業學習目標。創業是極具挑戰性的社會活動,是對創業者自身智慧、能力、氣魄、膽識的全方位考驗。
4.4完善網上創業實踐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專業知識。
與傳統的創業模式相比,網上創業更適合技工院校學生自主創業。互聯網創造了許多成功的創業奇跡,這也激勵著那些有創業意愿卻還沒有實踐的學生們。在開展網上創業實踐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網上創業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系統地學習網上創業課程。
(1)編寫網上創業的整體規劃。
網上創業的整體規劃是指學生在創業初期對自己的創業的總體設想,對創業的發展前景、發展目標、店面的簡介、發展戰略、市場分析、產品推廣、財務分析、具體的營銷策略以及預期的效益都要的詳細的規劃。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選擇何種創業形式、何種創業手段、經營何種項目,然后對網上創業整體規劃進行詳細的編制。
(2)選擇網上創業平臺,實施網上創業。
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店是最被廣泛接受的一種創業方式,目前,可供學生選擇的創業平臺大多是淘寶網、京東商城、易趣網、亞馬遜中國、拍拍網、微信等。學生可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產品以及制定的營銷策略,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平臺,實施網上創業。
(3)完善網上創業實踐教學考核機制。
為實現教學目標,提高網上創業實踐教學質量建立完善的網上創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能充分調動學生網上創業的積極性。在整個評價過程中,要把網上創業的各個環節、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既要注重事實教師對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評價,也要注重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來自顧客的評價、網友的評價。具體評價如下:學生的綜合評價=學生自評×40%+教師評價×40%+學生互評×20%,其中學生自評、教師評價以及學生互評參照表1進行打分。
綜上所述,通過網上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積累了網上創業的知識與經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網上創業實踐教學還處在初級階段,許多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還需在實際創業中不斷探索,采取各種各樣符合實際的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培養電子商務專業既有專業知識又有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晶,劉冬艷.基于應用型電子商務專業網上創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5(28)
[2]柳華梅.電子商務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網上創業實踐相結合教學方式分析[J].電子商務,2015(4)
[3]楊方玲.中職學校創業教育的新思路—中職學生“網上開店”實踐教學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4(10)
[4]廖衛紅.網上創業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作用探討[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3)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4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教育結構的局部調整,高校畢業生特別是經管研究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由“找飯碗到造飯碗”已勢在必行,由此需要對經管研究生進行創業實踐引導和教育,使其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為此,更新觀念,樹立現代創業實踐理念,積極探索創業實踐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加強經管研究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進而提高其參與未來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政府、高校以及社會面前的一項現實課題。
關鍵詞:創業實踐模式 創業需求 高校畢業生
一、創業實踐的基本模式
創業實踐是對創業者進行知識深化和能力強化的重要途徑,對拓寬專業口徑和就業渠道,適應社會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創業實踐建構過程中,高校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參與基層單位、工礦企業的工程項目、商務促銷、社區服務、結對扶貧、模擬創業等形式的掛職鍛煉,由原有的專業實習的定向范圍進行全方位的擴充,使他們學到的書本知識與實際課題(實踐機會)相融合,增強創業素質與創新能力。具體來說,目前創業實踐的基本模式有以下四種。
(一)創業基地型模式
學校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內外創業基地(又稱創業園),以此為載體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實踐。其主要方式是:學用結合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每個專業都有一個以上與之相配套的專業實習基地,使教學與實習相結合、實習與生產相結合,把基地辦成教師示范教學的場所、學生動手實踐的陣地和創造經濟效益的實體,讓學生在這樣的基地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邊受教育。由該校、桂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共同出資創建的桂林大學生創業園,已于2007年7月18日投入使用,現已有來自該校大學生(含研究生)創業的企業8家。創業園將為大學生創業搭建起基礎平臺,為立志創業的大學生解決創業道路上的資金短缺和經驗不足的兩大難題,為他們提供創業場地、指導、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優惠。每家進駐企業將通過評估獲得0.5-10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并在房屋租賃、工商登記、稅收政策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優惠。
(二)虛擬社區型模式
虛擬社區型模式即網絡虛擬創業實踐模式,是指主要以網絡為平臺進行創業能力評價、創業課程學習、創業風險評估、創業環境與步驟虛擬、創業案例或創業講座實施以及創業計劃分析、創業團隊構建等方面的綜合“社區”,是進行創業實踐(教育)的“熱身”與“測評”。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起到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目標。比如,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均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協會,并擁有自己獨立專門的網站,創業案例、創業規劃、創業需求以及創業評估等信息應有盡有,可以模擬創業,從而提高創業的成功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還成立了研究生創業協會,具體運作經管研究生的創新教育、創業實踐活動。
(三)教學+科研型模式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創業實踐模式。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創新實踐基地正是此種模式,該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創新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及興趣愛好申報校級、廣西區級課題,讓導師帶領學生直接參與科研。近年來,該校先后進行了60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已有20項技術專利(或社科項目)獲得成果鑒定,有的已經應用于生產(或服務)一線,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科研中引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提高其科研意識、科研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在參與科研和技術服務過程中受到了鍛煉。
(四)學校+公司+客戶型模式
學校以公司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為基礎,成立生產開發公司或“龍頭企業”,直接使學校與社會、公司與客戶、產品與市場有機溝通。如廣西師范大學現有校辦產業(含全資、控股企業)近20家,包括文化產業、科技產業與服務產業等領域。以其全資企業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為例,該社自1986年成立以來,共出版圖書7000多種,總印數達8億多冊,總資產近4億元,在近年來教育部組織的綜合評估中,綜合實力均列全國大學出版社前10名,在地方大學出版社中名列第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創業實踐模式,為廣西甚至全國的出版產業化提供借鑒,從而架設了科技通向教育、信息傳遞客戶、產品通向市場的橋梁。
二、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實踐觀念問題
目前,人們對經管研究生的創業實踐一般理解為,創業實踐就是其運用所學經濟和管理知識去經商、去創立各種公司和辦企業。實質上,這種認識存在片面性,在于它把創業實踐與創業教育相分離,似乎創業實踐只是某種技能或技巧的應用。當然,設計、創辦和管理一個企業或公司無疑是創業實踐的重要內容,但遠遠不能涵蓋創業實踐的全部內容和深刻內涵。創業實踐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應貫穿于經管研究生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以及課題研究之中,要培養其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其畢業后能自主創業。
(二)創業實踐環境問題
由于我國高校在創業實踐方面處在初級階段,創業實踐的校園環境還沒有充分形成,能為經管類研究生創業提供的'實驗條件不夠完善,也沒有建立研究生創業啟動基金,教師也只是模擬地為學生設定各種各樣的所謂“情景管理”環境,導致缺乏培養研究生創業能力的應有空間和機會。同時,社會和政府部門還未完全出臺專門鼓勵研究生創業實踐的政策,研究生創業實踐在社會上也沒有社會風險投資商共同承擔,使研究生的創業活動走出校門后很難得以施展。
(三)創業實踐管理機制問題
經管專業教學倡導“案例”和“實踐”,即教學活動應體現出應有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但目前不少高校對經管專業實施和理工科專業相同的硬性管理模式,這種硬性管理使教學管理體制只有原則性而缺乏靈活性,只有一致性而缺乏多樣性,只有嚴格性而缺乏寬松性。經管研究生的培養面太窄,這很不利于創業人才的培養。
(四)創業實踐教學問題
歐美國家在經管類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大量采用小組討論、案例教學、現場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在我國高校,多種因素使得很多教師習慣采用傳統的單項灌輸的方式,現場模擬、案例教學法采用的很少,這樣難以調動研究生學習、創新的積極性。此外,由于課程結構的不合理,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也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專門的創業課程,特別是一些專業課的教學不能夠及時反映本學科最新發展動向,使學生不能開闊視野和進行創新性思維。
(五)創業實踐師資問題
創業實踐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工作經驗息息相關。特別是從事創業實踐的教師除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外,更應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但目前從事創業實踐的教師大多缺乏實踐經驗,沒有自身創業的經歷。這也是影響創業實踐成敗的因素之一。
(六)創業實踐資金問題
經管研究生在創業過程中不乏好的創意和創業計劃,但很難有足夠的創業資金,故從社會上融資或獲取無息及貼息貸款是必然的選擇,而在我國現有的環境,缺少風險投資公司,研究生較難獲得必須的資金,即使能獲得風險資金支持,也大多是高新技術行業。
三、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模式的建構
(一)搭建校內創業實踐平臺
定期舉辦創業計劃大賽、創業者學術講座和創業培訓。國外及我國的創業實踐活動大都起源于創業設計大賽,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見效快、收獲大。經管研究生在創業作品的設計過程中,會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查閱大量的資料,其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鍛煉。定期請一些創業成功者舉辦學術講座,分析其成功與失誤的原因,為經管研究生提供借鑒。同時,也可定期請政府官員、企業名流來學校講創業的程序及環境,可以專門舉辦創業培訓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利用校內資源建設創業實踐平臺。高校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所、實驗室應向各方向的經管研究生開放,使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同時接納一部分優秀學生參加跨專業的課題研究,有利于研究生創業實踐能力的提高;利用校內資源組織經管研究生進行創業體驗,成立其自主管理、自主經營的管理咨詢或資本運作服務公司,或建立家教部等實體,在導師指導下,讓研究生在實體中處于主體地位,體驗創業全過程,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二)創建校外創業實踐平臺
創業涉及的精神、知識能力及經驗等條件,無論對導師還是經管研究生來說,還是對教學科研活動來說,都離不開與社會的結合。因此,建設創業實踐校外基地也非常重要,故高校可在盡可能多的企業創立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或實習)基地。
建立“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模式。“產學研”實踐(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克服高等教育脫離實際的弊端,使高教發展與經濟增長形成良性循環,實現高教從科研到教學到生產,從出成果到育人到生產效益的一體化。高校在實施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要走校企聯合的模式,高校在企業創立研究生創業實踐(或實習)基地,可加強企業同高校、科研院所緊密結合。其采取委托、聯合、短期進修、聘請講授等多種途徑,構建社會化的絡,可形成學校、企業和社會相互連通的學習援助系統。作為經管研究生,可在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獲得實踐經驗。
經管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創建創業實踐校外基地,可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經管研究生到政府、企業、農村等地參觀考察,使他們了解社會、了解市場,加強其感性認識,深化其理性認識。同時可針對創業熱點及相關經濟環境開展市場調查,在調查中了解實際并進行自我教育,更理性地修正其創業目標。同時,高校可與社會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聯系,從而使經管研究生能根據社會需要進行自我創業的發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及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創業時代呼喚具有過硬素質的經管人才加入到創業的大軍,而創業實踐是提升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在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深刻含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把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業型的人才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同時,經管研究生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找準市場切入點,實現創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張明林,關小燕.大學生創業素質結構及其評價體系初探[J].商業時代,2008(16)
2.吳起華.高校創業教育中的社會實踐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5-6-16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5
1引言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高校開始大量擴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普及化趨勢日益明顯,這最終導致應屆畢業生的總體規模不斷增長,據教育部預測,我國2014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727萬人,在城市勞動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目前,自主創業已經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和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出了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創業能力,要求把創業能力提高到與目前學術性和職業教育同等的地位。盡管大學生創業能為實現個人夢想和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提供了契機,但是社會各界人士依然對大學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的創業行為持懷疑態度,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目前的社會大環境是否適合大學生創業?相應的扶持政策是否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其次,大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質,但社會閱歷和人脈關系網淺,其創業成功的概率是否比其他類型創業者高?再次,部分在校大學生在學習之余就開始創業活動,能否保證學業的順利完成?有限的時間是更應該投入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去還是學習與創業能夠兼顧?為了詳細了解目前大學生創業相關問題,課題組選取了九江本地的九江學院、九江職業大學、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等幾所高校,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0份,除去數據不完整的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85份。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級、學歷、專業、創業興趣、選擇自主創業的因素、創業存在的障礙等。
2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現狀
2.1九江高校大學生創業意識較強
調查結果顯示,有59%的大學生表示對創業感興趣,明確表示沒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所占比重比較低,僅有15%,這說明九江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比較強,而在有興趣開展自主創業的學生中,男性大學生占85%,女性大學生占15%,這說明性別因素對大學生創業意識有著強烈的影響。對于“當創業和學業發生沖突時應該如何選擇”這一問題,有69%的被訪者選擇邊學習邊創業,剩余31%的被訪者選擇了找人代理業務,沒有任何被訪者選擇休學創業或徹底放棄學業去創業。這表明,更多的被訪者還是更愿意選擇先完成學業,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取得畢業證書較之自主創業還是更能提供給他們一個穩定的就業機會,九江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具有一定的理性。
2.2九江高校大學生創業目的比較明確
本次調查關注了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有48%的大學生認為“創業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有30%的人表示“創業成功能使自己和家人的經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認為“創業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的比重約占被訪者的14%;完全是為了挑戰自己的能力而選擇創業的比重非常低,僅占8%。總體而言,九江地區高校的大學生創業目的比較明確,絕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創業的首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直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
2.3九江大學生創業存在很多障礙
對于“你創業的最主要障礙是什么”這一問題,約44%的被訪者選擇了沒有物質、經濟基礎,28%的被訪者選擇了與學業有沖突,14%的被訪者選擇了沒有好的創業方向,6%的被訪者選擇了創業團隊難以組建,有8%的被訪者還選擇了其他因素,而沒有得到家人或身邊人支持這一因素則沒有人選擇。由此可見,良好的物質、資金支持是阻擾大多數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沒有得到家人和朋友支持”這一選項沒有被訪者選則說明現在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普遍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2.4九江大學對創業必備素質的認識比較清晰
85%的被訪者認為其應具有較好的組織、領導能力,70%的被訪者認為其應善于交際,60%的'被訪者認為其應具備吃苦精神,55%的被訪者認為其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有60%的被訪者認為其應還具備專業的知識背景,只有25%的被訪者認為其應具備創新意識。由此可見,九江地區大學生普遍對于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素質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2.5九江大學生創業行業的選擇多樣化
到底該選擇什么行業進行創業是每一個想創業的大學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為此本次問卷調查設計了“如果創業,你會選擇什么行業”的問題,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會選擇與自己本專業相關的行業進行創業,其比重占到45%,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還是努力想把專業知識變成自己創業的“武器”;而明確表示會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的領域來創業的比重也占到30%左右,這說明大學生創業的行業選擇日益多樣化,已經超出了專業的限制。
2.6九江大學生對創業外部條件有充分認識
大學生創業成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外部條件,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創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資金支持,其比重為85%;認為應有廣泛的人脈關系的受訪者占到70%;另外,有65%的大學生認為具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也是創業成功的條件之一,還有35%的大學生認為“良好的經濟形勢”也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外部保障。選擇”應有一定的辦公場所”的大學生比重非常小,僅占12%。由此可見,“資金支持”、“經驗和社會關系”、“良好的創業團隊”是九江在校大學生普遍認為自主創業時需要的外部條件。
3對策與建議
通過為期三個月的深入調查和訪談,我們掌握了九江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情況,總體來看,大學生對創業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多數同學也愿意去嘗試創業,當然在大學生創業時也暴露出職業素質低、社會經驗不足、財力不足等問題,為此,本文從大學生本人、高校、政府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3.1大學生應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興趣來選擇創業的行業
經濟學的一般原理中有一條就是“需求決定供給”,大學生考慮創業的行業選擇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只有在充分考慮社會需求的前提下去選擇相應的行業創業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另外,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行業,有句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毫無疑問,選擇創業時最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那一行業,這樣自己做起事來也能夠事半功倍,不至于創業到一半時自己先放棄了。
3.2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素養的教育
九江的高校已經對創業教育有了足夠的認識和重視,以九江學院為例,學校每年舉辦各類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成功創業人員的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并且將“就業與創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必修課,積極鼓勵學生堅持創業與就業相結合、與地方經濟相結合,提高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成功率。
3.3政府要完善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扶持政策
政府應該在扶持大學生創業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可以通過稅收優惠、小額貸款、簡化登記手續、表彰獎勵、設立更多的民間風險投資基金等方式來支持大學生創業,以解決大學生創業普遍面臨的創業資金不足、融資難等問題。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6
摘要:如今,大學生創業不僅吸引了很多大學生,同時也聚攏了大眾的關注。很多人在創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卻被一個浪打沒了影兒。前仆后繼,卻仍有著無數的創業英雄朝著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本文綜述了現在中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結合自身情況,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以供大學生創業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建議
全國各高校普遍出現了開展大學生創業的熱潮。在這個熱潮的帶動下,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投入到創業的浪潮中,然而能堅持走下去的寥寥無幾。
一、中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1、缺乏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創業能力不足,亟須通過創業教育與實踐智慧的積累提高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之路異常艱難,除了缺乏一個整體有序的創業環境,大學生創業者本身條件限制是重要原因。不少大學生在接受調查時表示,創業最艱難的還不是資金,缺乏知識、技能與信息才是創業的最大困難。單憑少數學生自我培養意識,自我實踐鍛煉,難以使大學生自主創業形成規模,有時也缺乏科學的指導。據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都開展了相關自主創業的講座與活動,但是并沒有開設自主創業的課程。與創業相比,高校更關注就業。
2、籌錢不當。在許多大學生看來,創業是一場比爾蓋茨式的“運動”:有了創意有了資金就能開公司,開了公司就會財源滾滾,而對行業缺乏深度審視,對市場缺乏深刻了解。
據調查,大學生創辦的企業中超過九成是靠民間借貸起家的。但是大學生在吸引創業投資上存在以下誤區:籌錢心切;隨意違約;過于執著;不負責任。
3、缺乏創業綜合能力。創業之路,是充滿艱險與曲折的,自主創業就等于是一個人去面對變化莫測的激烈競爭以及隨時出現的需要迅速正確解決的問題與矛盾,這需要創業者具有非常強的心理調控能力,能夠持續保持一種積極、沉穩的心態,即有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它是對創業者的創業實踐過程中的心理與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它與人固有的氣質、性格有密切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人的獨立性、敢為性、堅韌性、克制性、適應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創業者的'意志與情感。創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的創業心理品質。正因為創業之路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如果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堅韌的意志,一遇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那么,在創業的道路上是走不遠的。
二、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1、借專業之專。對于學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等都蘊藏著豐富的機會。IT領域的創業項目前期投入少,適合那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學生。學習通信或醫藥專業的學生,技術上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這些是我國政府重點發展又是全球關注的領域;對于學習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可用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進行創業。當然對于大眾型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充分利用自身在學校期間所積累的能力優勢、人脈資源等,在一些資金需求不大,項目周期不長,人手配備要求不多的項目上開展自己的事業。
2、借發展之勢。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每年都會催生諸多新職業。在新興的市場中,大學生反而因為沒有傳統經驗主義的束縛,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像IT、電腦、管理咨詢、醫藥科技等這些新興產業,早已被創業者們列入名單之中。事實上,在任何一個行業初興之時,都需要有充滿雄心的年輕人們給它以活力,而這種行業需求,才是創業的真正契機。
3、借政策之風。國家政策明文規定,以創帶就,實現更多人就業。為幫扶大學生創業,全國各大城市都有相關創業培訓補貼、免費創業咨詢及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出臺,還有稅收及管理費收取等優惠。積極響應創業號召,各大高校的創業大賽也是如火如荼的舉行,社會輿論及媒體也給予非常多的支持。總體環境來說,如今的政策都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結束語:大學生創業是目前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與實現大學生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途徑。但是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投入到創業的潮流中。在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代社會,如果想投入的創業的潮流中,大學生應抓緊在校學習的難得時光,注重自身創業綜合能力的構建,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進而制定出自己的創業計劃,指導自己的行動,創好自己的業。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7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總體規模不斷攀升。大學擴招導致畢業生素質參差不齊,隨之而來的就業問題越發凸顯。黨的十七大曾經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部署,各大高校也開始行動起來,努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教育。但對于剛剛走出校園和正在上學的大學生,創業這條路是否要大力宣傳,一直都有爭論。文章就大學生的優勢和劣勢,結合大學生自身的一些特質來淺析一下當前的大學生創業熱潮。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創業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他們是知識分子的主力軍。在其光環的背后是鐵飯碗,是國家分配工作。而時至當下,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生這個群體急劇擴充。“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始終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首次突破700萬人,達到727萬人,比上年增加28萬人”。然而整個社會對于大學生這個群體急劇增加帶來的大學文憑含金量下降的事實卻沒有做出相應地調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學生在內,因此大學生就業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話題。而對于全國各大高校來說,讓學生充分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然,大部分畢業生在這個現實壓力下,能夠主動改變自己,從原來的等待分配向主動面試轉變,自降身價愿意從底層做起。
一、大學生創業的背景
就大學生這個群體而言,從校園走出來,去企事業單位工作是絕大多數學生的選擇。還有一小部分選擇出國、考研深造,為自己積累更多的知識資本。創業本是原來極少數學生的選擇,但在現在整個社會強調轉變就業思路,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嘗試創業。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第一,大學生精力充沛且有較好的知識體系做支撐。大學畢業生正值朝氣蓬勃的階段,他們有著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敢于挑戰傳統,挑戰權威,容易在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經過高考的選拔,大學生對事物的領悟力相對社會人來說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經過大學四年系統的知識學習,他們掌握了許多理論性的知識,特別是在創辦某些高科技項目公司時,這些理論知識能夠及時地轉化成技術或為項目做支撐。
第二,大學生創業有國家政策支持。近些年,從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在今年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里明確提到“2014年至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這就是說在未來三年里,政府將在更大范圍內引領畢業生創業。而且在這個《通知》里,首先明確了政府的作用,確保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都能得到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稅收優惠、場地扶持等各項服務和政策優惠。其次是學校的責任,各高校要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來提升高校畢業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并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這樣就把創業課程正式定性為大學的課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提高服務質量,要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做好人事代理、檔案保管、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等服務,確保他們無后顧之憂。最后在解決大學生創業缺資金這一難題上,《通知》里也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了要求,要求其進一步完善抵押、質押、聯保、保證和信用貸款等方式,切實為高校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
而筆者所在的學校,本年度招生就業處包干到人,讓各院的輔導員對本學院有創業計劃和正在創業的學生摸底,組織他們填寫創業計劃書交到學校由校內專家和企業經理人對其審核,并進行資助。據了解,今年學校撥付的專項經費有20多萬元。
三、大學生創業的障礙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創建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根基,學以致用是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創業是促進青年大學生充分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推動高校產學研融合一體的有效手段,它更夠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但筆者認為,創業是一條極其艱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相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創業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僅達5%,這樣的成功率遠遠低于社會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傳以及鼓動剛剛走出校園或者正在讀書的學生走創業之路,有可能適得其反。
第一,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創業,簡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創造一個事業。世上本無無根之木,也無無源之水。不管選擇任何行業,它都需要一個基本的投資。而這對于剛剛走出校園或正在上學的學生來說,把創業計劃書搬到實際生活中,資金是首道難題。在筆者從事輔導員的`三年時間里,經歷過好幾位同學把父母給的學費截下來用于創業,最后賠個一干二凈。
盡管國家出臺各種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包括財政補貼和減息貸款。但在落實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銀行提供貸款屬于盈利性質,貸款本來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而對于大學生這個群體和創業這件事情而言,風險無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數銀行在考慮支持大學生項目的時候都設有極高的門檻條件。如借款人必須要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同時還要有特別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還需提供一定的擔保材料或者擔保人。盡管有些學生拿到了風險投資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學生靠別人無法復制的特殊服務和尖端科技等才爭取到的。對于大部分從事普通行業的學生來說,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籌資金。而由于創業成功率在大學生中間極其低,所以這種回報也很低。
第二、創業需要合適的項目。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應從自己比較熟悉的行業入手,或者要客觀認識自有的創意項目或專利技術成果。每個人了解的知識都有限,只有把精力專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領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學以致用,但很多大學生從學校出來沒有工作經驗,更不了解市場的風云變幻,往往會眼高手低,因為選擇了不恰當的項目而創業失敗。創業初期,應努力把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絕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創業需要持續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態。創業是一條艱辛的路,如果在這條路上沒有一個信念,很難堅持到最后。特別是當今社會對創業的宣傳,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創造的傳奇,缺乏對這些人在成功路上歷盡艱辛的深層次解讀。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學期間中途輟學去創業。然而如果我們不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準,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義。現實中不乏帶著理想主義參與創業的大學生,覺得自己也能夠達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當面臨現實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創業是一個起起伏伏的波狀過程,需要你在低谷時看到希望,在高潮時保持冷靜。創業人員需具備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才來釋放長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地了解這個行業。所以對于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創業并不適合大多數人。有很大部分選擇創業的學生之前在學校都做過學生干部,但是在學校組織活動和創業所需的組織管理能力還是存在諸多差異。學校學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規工作給做好,而創業是一種大魚吃小魚的競爭。對于大多數創業者而言,企業在初期無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長久。因此,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必須要在短期內證明你項目的核心優勢,在你所在的這個區域的同行中間脫穎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時候是一種自我認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來自于對其他事物的征服,事業上的成功與團隊的激情是一個交互持續的循環過程。
第四,創業需要一定人脈基礎。創業不是閉門造車,需要與人溝通。有一定的人脈基礎能夠更好地拓寬產品銷售市場,也能夠更快速地了解整個業務領域。其次,大學生創業最好有一到兩個以上的合作伙伴,這樣既能緩解資金上的壓力,也能夠更好地發揮團隊力量出謀劃策。
創業是一條并不寬敞的道路,他并不適合每個人,尤其是對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以及正在上學的大學生。所以當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靜地看待這種創業熱潮,適當鼓勵有條件有準備的大學生創業,但并不適合大范圍宣傳。否則這種盲目的宣傳只會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備條件的學生心里信心膨脹,而白白喪失很多機會。理性地看待當今創業熱,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適不適合創業,遠比宣傳創業本身更重要。
參考文獻
[1] 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業這篇大文章[J].求是,2014年第10期.
[2] 胡敏,陳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
[3] 劉海鷹.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27期.
[4] 李炳安.地方政府資助大學生創業類型研究[J].學術論壇,2011年第1期.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8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從被服從的地位,變為就業市場中兩個平等、互選的主體,雙方都有自主的選擇,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更高的素質來面對選擇,更強的獨立創業者精神來迎接挑戰。大學生作為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一、創新創業思想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不斷擴大的社會就業壓力的需要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已突破200萬大關,國家教育部學生司司長林蕙青指出,雖然畢業生數量增幅較大,但社會整體就業崗位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在畢業生數量年年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離校畢業生待業的現象開始出現,數量逐年上升。國家教育部的有關統計顯示,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僅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待業人數就很多。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念,開發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對于大學生參與社會競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將依據市場的不斷變化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而且還應該具備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僅要具備從業能力,還必須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因此,不斷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正是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要求,同時也能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3、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一個缺少雄厚科學儲備和創新能力的國家將失去知識經濟帶來的機遇。21世紀的競爭是經濟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是科技和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培養和造就基礎寬厚、富有創新精神、能夠應付未來社會中國大學生就業發展和挑戰的人才,是各類高校在教育創新中擔負的首要任務。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和基礎性內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個性品質內容及其形成條件
個性。或稱為個性特質,是指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比較固定的特性。一個具有創新品質的人才有可能去進行一系列創新活動。一個人的創新品質包括強烈的好奇心、廣泛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敢于質疑的`學習精神等。
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們發現和認知世界的驅動力。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伯格發現,個性中的興趣和動機是促使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驅動力。而興趣源于對事物的好奇心,是個體從事創造思維的內驅力。興趣和動機可以使個體集中注意于所從事的創造性活動。
主動學習。傳統的教育以機械、模仿、循規蹈矩的學習方法為主,養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缺乏靈活多變和主動的學習訓練,知識經濟時代瞬息萬變,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只有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形成探究式學習機制,才可能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質疑。教師權威、書本權威的觀念深入人心,學生不敢質疑老師,更不敢質疑課本成為很普遍的現象。沒有懷疑,哪來創新?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會有創新的可能性。質疑精神促使人們發現問題,而創新精神則促使人們進一步解決問題。
而創業品質也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包括敢于競爭的精神、勤奮求實的務實態度、鍥而不舍堅定執著的頑強意志、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等多方面的品質。
敢于競爭。商品經濟社會充滿各種商機,也充滿各種競爭和壓力。在這種環境下,要想創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經濟眼光,還必須有過人的膽識與勇氣。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后,是否敢于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是決定一個人創業能否順利開始的第一步,創業需要的是敢于競爭與冒險的膽略。
勤奮求實。創業僅僅有膽略和勇氣是遠遠不夠的,在此基礎上,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要有勤奮求實的態度。
鍥而不舍。創業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碰到挫折或失敗,是從頭再來還是選擇放棄?大學生們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是不可能在創業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半途而廢的創業最終是不能成功的。
三、想創業的大學生至少要注意四個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創業素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對公司運作的認識過于簡單,他們不清楚如何融資、如何做商業上的事務活動籌謀、如何塑造管理團隊等,甚至連基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常識都很短缺。因此,在創業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培訓。市勞保局每月都有免費的創業者培訓班,有心創業的大學生可以來報名到場學習。
其次,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既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進行創業,那創業就必須符合市場規律,不經過市場調研,盲目投資,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創業之前,應該冷靜地思考,選擇啥子行業來做才氣更接近成功。建議最好先到相干行業去打工,熟悉一些行業的運作規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勞保局到場見習培訓,有50多種崗位可供選擇,在見習培訓中選擇創業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騙政策。對大中專結業生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的,通稱里有不少相干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充分了解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減免的,哪些優惠是可以申請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數,這樣才氣在創業之初,節約資金更好發展。
最后,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學結業生的通病,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輕言放棄,是不會取得終極成功的。創業的道路沒可能一帆風順,以是,大學生在心理上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
江澤民同志多次提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是中國最具活力的群體,如果失去了創造的沖動和欲望,而僅僅安于現狀和守成,那么中華民族最終將失去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絕不僅是希望創業的同學所應考慮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崗位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也不該失去創新之“心”。
創業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具有較高的風險,但也有較高的回報。隨著商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猛來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大學生創業也因此成為熱門的話題。
創業是就業的另一種模式,所不同的是創業者不是被動地等待他人給自己“飯碗”(就業機會),而是主動地為自己或他人創造“飯碗”。目前,我們國家提倡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為此出臺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稅務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學生創業,除了創業不失為緩解目前就業壓力的一條解決途徑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要具有一種敢于開拓的創業精神。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9
摘要
公司創業是組織層面的創業行為,在充分考慮組織環境對公司創業的影響以及創業機會和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創業團隊在公司創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組織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公司創業模式,并分析了創業結果對組織環境和內創業家的反饋作用。
關鍵詞:公司創業模式 中層管理者 創業團隊 創業機會
1 概述
公司創業是組織層面的創業行為,特定的組織結構及其機能營造特定的組織環境,而在一個有利于進行公司創業的組織環境中,必將產生一批充滿創業激情、朝氣蓬勃的內創業家(intrapreneur)。這些內創業家可能是來自公司各個管理層級的管理者,或者是來自研發部門的研究者,也可能是來自組織內部的普通員工。他們有著共同的創業理想,相似的特質使他們凝聚在一起,并組成創業團隊,在自發狀態或組織支持條件下開展不同規模的創業活動。另外,從組織的角度來看,領導者所發揮的作用能影響企業的戰略決策、管理效率、組織士氣等,進而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組織高層領導倡導下開展的公司創業活動往往擁有管理、知識和技能結構比較平衡、相對規范的創業團隊。組織通過創業團隊實施公司創業行為,以期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戰略。
通過分析中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過程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公司創業模式(見附圖),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創業團隊不斷尋求和把握存在于市場、產品及服務等領域中的創業機會,在磨合過程中修正,利用一切可能性、通過一系列的創業實踐過程,力圖將創業機會轉化為現實利潤,實現其價值。
2 組織結構及其機能與組織環境
從組織管理理論的角度來看,組織結構決定組織的機能,而一定的組織機能產生相應的組織環境。而組織環境的好壞對于公司創業的成功與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致力于推動和促進公司創業的組織,必然要有相應的組織結構與之對應。
發生于任何組織的公司創業,其組織環境中的主條件(即創業導向的組織戰略、組織文化、組織政策等宏觀方面的環境因素)都是既定的。此時,其次條件(即組織所能提供的具體的創業資源)才是最為內創業家們所關注的,同時也是創業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然而,無論是對于白手起家的個體創業者,還是有組織支持背景的公司創業者,創業資源總是相對稀缺的。所以,既使是在公司內部環境中的公司創業,內創業家們仍需認真整合有限的創業資源。
雖然,已有組織對于將要進行的公司創業所能提供的資源是有限的,但這些資源的形式卻可能是多樣化的。這些資源可能是有形的,比如資金、適當而多層次的人才資源、設備和廠房等;也可能是無形的,如組織的融資能力、研發能力、銷售渠道、客戶網絡、人際關系以及品牌等。組織最終能為內創業家們提供上述資源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3 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創業團隊
由于進行公司創業關乎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公司前途,所以公司創業的具體實施顯得尤其重要,因而實施公司創業的主體,即創業團隊對公司創業的成敗起著關鍵性作用。然而,組織中的哪些人才是公司創業最合適的人選呢?
在過去的20年里,許多學者對位于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進行了分析研究。Burgelman深入探討了內部創新事業的策略、發展組織結構以及各個不同管理層次上的作法。他認為高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中主要做的就是,當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涉及新業務時,參與到戰略決策過程中來。Floyd和Lane把基層管理者在任何戰略更新中的角色都看作是試驗、調整和適應上層管理者從戰略的角度開發出來的次過程。Fulop提出,高層管理者與中層管理者之間的區別恰似戰略舉措與其執行之間的關系。因此,中層管理者是最有可能真正實施公司創業活動的人選。
3.1 中層管理者
事實上,許多管理界的學者都認為,中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過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并在相關文獻中指出了中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活動中的重要性。例如,Ghoshal和Bartlett把中層管理者看作是可能會促成開創新事業或進行戰略更新等個體創業行動的人。Ginsberg和Hay及Pearce、Kramer和Robbins等人認為,作為信息流的推動力,中層管理者在組織中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是高層管理者與基層管理者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梁。中層管理者們能夠按照最高層管理者的意圖和決策,協助規范公司創業行為。中層管理者通過促進高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之間的信息交換,促成他人的創業行為。中層管理者是最高層管理者與執行層管理者之間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的橋梁。為做好這個角色,中層管理者要綜合信息并報告或傳達給高層管理者或執行層次的管理者,并在適當的時機支持某項可能會有所創新的方案(例如產品、服務或事業部)。
由此可見,能夠集組織領導能力、協調能力和執行能力等關鍵因素于一體的人選,非中層管理者莫屬。中層管理者的創業精神及意愿應尤其受到組織高層管理者們的關注,并尋找適當時機將其納入公司創業的`團隊中。
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問題與選擇其為創業團隊的核心力量同等重要。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認為,激勵中層管理者進行公司創業的主要組織因素包括:
①支持性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必需能夠激勵評估、選擇和執行創新想法的管理機制;
②創業文化/氛圍濃厚。濃厚的創業文化/氛圍激勵內創業家承擔風險、勇于面對失敗;
③高層管理者的支持及充分的授權。高層管理者推動和促進創業活動的意愿包括支持創新想法、提供創業所需資源以及適當的保護等,并應給予創業團隊尤其是其核心以充分的授權,保障創業團隊順利開展工作。該因素明確了中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活動中的地位;
④適當的報酬激勵。有效的報酬體系要兼顧創業目標、創業過程中的反饋、強調個人的職責及其所承擔的風險等因素,充分體現基于創業成果的任務績效和周圍績效。該因素突顯了中層管理者在公司創業中的重要作用;
⑤資源的可獲得性。創業資源是創業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也是創業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之一,因此,內創業家們必須明確知道進行創業活動所需資源的可獲得性。
3.2 創業團隊
作為創業主體,創業團隊/創業者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決策影響創業的成敗。然而,并非只有公司的創立者或高層管理者才具備創業能力。組織各個層面的管理人才及普通員工都可能有創業的欲望和實施創業的能力。公司創業就是要充分調動和利用組織內創業家的創業激情,為組織創造更多利潤、增強市場競爭力并延長企業生命周期。那么,應該組建一個什么樣的創業團隊呢?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建立優勢互補的創業團隊是保持創業團隊穩定的關鍵。在創建團隊的時候,不僅要考慮成員相互之間的關系,還要考慮成員之間在能力或技術上的互補性及協作性,以更好地將其個人技能融入到創業團隊中。太陽微系統公司(SUN公司)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例子,創業初期維諾德·科爾斯勒找來的三個人分別是軟件專家、硬件專家和管理專家,該創業團隊非常穩定,穩定的團隊為SUN公司帶來了穩定的發展。
成功的創業團隊應形成1+1>2的團隊效應。成員之間共享知識和信息,并以公司創業項目為共同目標。一項針對創業家能力的研究報告指出,組成團隊與管理團隊是成功創業家需要具備的主要能力之一。由于組成創業團隊的基石在于創業遠景與共同信念,因此創業家應提出能夠凝聚人心的遠景與經營理念,形成共同目標、語言和文化,作為互信與利益分享的基礎。組成創業團隊是一種結合遠景、理念、目標、文化、共同價值觀的機制,使之成為一個生命與利益共同體的組織,因此創業家對于組成團隊與奠定團隊基石,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此外,一個成功的創業家還需要知道如何管理團隊并具備領導團隊運作的能力。
因此,以組織的中層管理者為公司創業團隊的核心,在挖掘、發揮其創業精神和才能的同時,又充分利用了中層管理者計劃、組織、管理、協調和領導等諸多方面的能力,能夠引導創業團隊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并積極采取行動,從而保證公司創業的順利進行。所以說,中層管理者的創業行為是有效公司創業的核心部分。
4 創業機會
4.1 創業機會的定義
作為創業學研究中最核心的概念,創業機會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規范的定義。在此,本文僅列舉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說法,以供參考。
Kirzner認為,創業機會是一系列的市場不完全(market imperfections)。因為市場參與者是基于信念、偏好、直覺以及準確或不準確的信息來進行決策的,他們對可能的市場初期的價格以及將來可能產生的新的市場有不同的推斷。
Schumpeter指出,創業機會是通過把資源創造性地結合起來,滿足市場的需要,創造價值的一種可能性。由于技術、政治、社會以及其他因素的各種變化,市場時刻處在不穩定、不平衡的狀態,為人們發現新的盈利機會提供了可能。
本文采用的是國內研究者給出的定義,即創業機會是指創業者可以利用的商業機會。這個機會必須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適時性,而且這個機會所涉及的產品或服務必須能夠為它的購買者或最終使用者創造一定的價值。
4.2 公司創業機會的來源及利用
處于動態變化中的創業機會來源眾多,可能來源于組織內部,也可能來源于組織外部。在與創業機會互動的過程中,具有創業意愿的內部員工及已組建創業團隊的成員,總會在有意或無意間尋求、識別并捕捉到某些創業機會。而好的創業機會則激發起內創業家們的創業熱情。把握創業機會、開拓創業空間是內創業家們不變的追求。
但是如何識別、捕捉創業機會并將其轉化為現實行動呢?不少學者對創業機會進行了定性或定量評估。如Timmons總結概括了一個評價創業機會的框架體系,其中涉及8大類共50余項指標。通過一種量化的方式,創業者可以利用這個體系模型對行業和市場問題、競爭優勢、經濟結構和收獲、管理團隊、致命缺陷等做出判斷,來評價一個創業企業的投資價值和機會。內創業家通過對創業機會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決定其取舍。
公司創業是在發現并能撐握創業機會的前提下進行的,只有有了適當的創業機會,公司創業才有可能開始。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業機會是進行公司創業的前提和出發點。同時,創業機會又是整個創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創業機會的好壞往往從一開始出現就決定著創業活動的結局。因此,良好的創業機會也是公司創業成功的關鍵。
5 創業結果及其評估
5.1 創業結果及其影響
任何公司創業的結果,要么成功,要么失敗。推動公司創業的因素主要包括組織外部環境、組織內部環境以及內創業家三部分,其中組織內部環境與內創業家的推動是公司創業成功與否的直接因素,同時,也是受創業結果影響最大的因素。
如前所述,有利于公司創業的組織條件可分為主條件和次條件兩個方面。那么創業結果對主條件與次條件的影響,哪一個更為嚴重、更為深刻呢?分別從公司創業成功與創業失敗兩種角度,分析了其對組織創業環境的主條件的次條件的影響。
附表的分析結果表明,當公司創業成功或失敗時,其對組織環境中的主條件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其對次條件的影響。這是因為,當公司創業成功時,其對主條件影響的結果,主要表現在重創公司的創業精神,這種影響將是深刻且久遠的;而對次條件(即組織所能提供的創業資源)的影響,往往表現為物質層面的匱乏。相比較而言,精神層面的創傷要比物質層面的匱乏更為嚴重,往往會導致公司最終放棄創業活動。
因此,發生于組織內部的公司創業,其結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組織環境——促使其為公司創業提供更為有利的創業條件或削弱其支持力度,甚至導致公司創業戰略的全線潰敗。
內創業家是公司創業精神的主要體現者,公司創業的結果同樣也會對內創業家們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創業取得成功,會極大地鼓舞組織員工的士氣、激發其創業激情,并吸引更多的內創業家參與進來,共同創業,從而在組織內部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和創業文化。而當公司創業面臨破產時,內創業家們則極易受到創業失敗、對公司領導和同事無法交待等方面的多重打擊。
5.2 創業評估
對創業績效的評估包括對內創業家行為績效的評估和對公司創業活動本身的評估。
進行創業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挑戰、承擔風險和承受壓力。因此,對內創業家的評估,可以從任務績效(即完成目標任務的程度)、適應績效(即承擔風險和承受壓力的能力)、人際績效(即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及其奮斗績效(即其為達到某一目標而付出的努力程度)進行評估。
對公司創業活動本身的評估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例如,對組織員工參與公司創業的程度進行分析,進而為了解公司內創業家的成員結構、成員特質提供依據;利用EVA(經濟增加值法)對公司創業活動最終取得的財務績效進行評價,并激勵創業團隊;根據組織創業目標,對創業過程進行評價;或者從組織環境因素的角度出發,對公司創業對組織環境條件,尤其是對組織創業,精神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總之,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公司創業模式,以既定的組織外部環境為前提,綜合了組織內部環境、組織內部員工和創業機會等創業要素及其在公司創業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并指出公司創業結果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組織環境及內創業家對從事公司創業的態度。以中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公司創業模式充分考慮了組織環境對公司創業的影響,強調了創業機會在公司創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整合了組織層面和個體層面的資源、人才優勢,是對公司創業模式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的一次探索。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 篇10
摘要:在分析創新與創業的異同點以及創業教育概念的基礎上,提出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意義,并指出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論文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同時,社會各界也在積極采取措施探索實施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途徑。而此過程是個不斷深入和系統化的過程。經過大學生就業創業轉型和發展,已經在提供多元就業崗位、為有創業理想的大學生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實踐平臺等方面呈現出了蓬勃生機。
當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滿足社會的廣泛需求,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創業難題,迫切需要改進當前的學校教育方式,而加強創業教育正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創業教育日益成為高等教育新理念的今天,創業教育與實踐將成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美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在探索和實施創業教育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創業教育特色。高校設置創業課程,開展創業教育能夠有利于大學生就業創業和促進地區、國家經濟發展,這一點已經在國際教育界達成了共識。創業教育最早興起于美國,在美國,創業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美國的創業教育發展得比較成熟,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完備的體系。涵蓋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的正規教育。從中學時期就向學生普及金融、投資、理財、營銷、商務等方面的“超前教育”。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展開了創業教育,設立了創業教育研究機構或向企業及時轉移教師和學生研究成果的創業中心。不僅如此,美國高校還與工商業保持密切聯系,聘請有實際創業經驗的企業家為在職教授。同時,印度、日本、法國等國的創業教育對象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學生的范圍。
目前,中國大學生創業行動是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以及政府“一元”治理向“多元協同”的社會管理方式轉變過程中成長的。大學生創業服務與管理體制及運作方式也必將受其影響。不能單靠政府主導,而是要逐漸向“政府引導、高校教育、市場推動、社會協同”的社會創業新格局轉變。在此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中國式的“煩惱”和問題。大學生創業觀念模糊、創業定位不清、運作資金緊缺、管理機制僵化、項目設計缺乏創新等問題逐漸成為阻礙大學生創業行動發展的“瓶頸”。如何突破“瓶頸”、超越發展障礙,成為高校教育者、政府及實務界人士的關注焦點。
顯然,實踐中所出現的“瓶頸”,特別是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創業觀,首先需要在理論上開始探討并尋求突破。正是在這種實踐與時代訴求的背景下,針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應積極轉變更新就業觀念,促進從“安于現狀”到積極創業的角色轉變。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即量力而行,規避風險,避免盲目創業,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
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僅包括課程體系,還包括非課程體系。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參與。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不僅要具有理論性,還要具有實踐性。結合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進行構建。將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劃分為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編寫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材、培養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師資、組建創業教育科研團隊、搭建創業教育活動和實踐的平臺、擴大與企業的聯系、為大學生創造有效的示范與激勵效應。
(一)開發創業教育課程
首先,應當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應遵循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的原則,根據創業教育培養創業人才的目的,建立合理的課程計劃。開發創業教育課程,如創業學、創業管理、創新與創業管理、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業風險管理等。
(二)編寫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材
在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的基礎上,應進行創業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以輔助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教材及內容的'選擇應當符合專業創業教育課程的需求,利于培養學生創業的激情、創業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另外要設置一些其他創業教育輔助課程,使教材多樣化,以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能力的整合。
(三)培養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師資
高校開設的課程應由關注和從事創業教育研究的教師組織教學。應積極招聘、培養一定數量的創業教育教師。創業教育首先要有教師,教師需要培養。學校必須首先招聘或培養一批可以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由于中國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當前專門從事創業教育師資培養的專業很少,所以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師資比較稀缺。如果不能夠招聘到充足的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高校就應該從現有教師中選取部分教師進行培訓,并聘請國內外相關教授對其進行培訓,或是選派教師去國外大學深造、去企業掛職鍛煉等。
(四)組建創業教育科研團隊
創業教育要求教師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業意識、實踐指導技能等。教師的教學模式應更多地傾向于積極討論式、實踐指導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手法。面對這種必要的轉變,應對師資隊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組建創業教育科研團隊。
(五)搭建創業教育活動和實踐的平臺
創業教育不僅應建立在理論層面上,更應建立在實踐層面上。因此,應積極搭建創業教育活動和實踐的平臺。如創辦創業學院、創業教育中心、創業實驗園、科技園、創業計劃大賽、創業協會等機構,為創業教育搭建起一個立體的實踐平臺,提供必要的場地、空間及設施。
(六)擴大與企業的聯系
在高校講授創業教育課程的師資不能僅限于本學校的創業教育教師,而是應該在本校教師開設課堂之外開設第二課堂。第二課堂可以聘請企業中的創業成功人士,舉行各種相關創業教育的講座。開辟第二課堂可以及時溝通創業教育方面的知識信息、學習創業人士的已有經驗。從而,提高本校教師的創業教育水平。并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創業課程的興趣。
(七)為大學生創造有效的示范與激勵效應
通過宣傳畢業之后已走上創業之路的成功畢業生,對在校大學生產生最有效的示范與激勵效應。高校可以利用學校報刊、校園網站和校園廣播等各種媒體,對創業思想、創業精神、創業政策、創業成功案例等廣泛宣傳,對創業優秀的大學生個人及集體進行鼓勵和表揚,從而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
四、結論
總之,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應該加強思想指導,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大學生創業教育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構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創業教育體系。從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編寫創業教育課程的教材、培養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師資、組建創業教育科研團隊、搭建創業教育活動和實踐的平臺、擴大與企業的聯系、為大學生創造有效的示范與激勵效應七個方面進行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該模式不僅符合了當前高校的現實,而且適應了創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趨勢。明確了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實施途徑,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創業觀,規避風險,避免盲目創業,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相關文章:
就業與創業論文08-24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08-24
創業就業選擇論文08-24
就業創業論文范文08-28
鼓勵就業促進創業論文08-24
勞動就業與創業論文08-24
就業創業的學術論文08-28
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09-15
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通用02-16
大學生創業就業論文范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