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機制的構建原則探究論文
【摘 要】網絡社會與現實世界的不同價值取向與道德意識之間的沖突與碰撞日益明顯。網絡環境下構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機制必須遵循基于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融合協商、平等交互的平等原則與協商原則;堅持共建與尊重、引導和遵循大學生的自主原則;以現實社會道德自律、提高大學生自控能力的網絡道德自律原則;基于大學生需求構建道德網站為主導節點提升大學生鏈接主導原則。
【關鍵詞】網絡環境;價值觀教育機制;道德自律
網絡社會由處于不同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民族背景以及國家背景下的網民組成,所以可以說網絡社會跨越了文化以及時空,也正是因為網絡社會具有這樣的特點,在網絡社會中,不僅可以發現人類共有的價值觀,而且也可以發現不同價值取向與道德意識之間的沖突與碰撞。事實上,存在于現實社會中的倫理道德與存在于網絡社會中的倫理道德雖然具有相同的一面,但是也具有差異的一面,這些相同的內容是網民從現實生活中帶到網絡社會中的,而具有差異的一面則是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存在于網絡社會中的倫理道德無論是道德意識的生成、道德規范的養成還是道德沖突的協調都有著明顯的獨特性。而為了讓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得到強化,就應當重視網絡道德規范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則應當遵循網絡社會中道德意識生成、道德規范養成以及道德沖突協調的機制。
一、網絡道德構建中的平等原則與協商原則
(一)堅持基于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融合協商
網絡社會道德生成過程中所具有的協商性是網絡社會道德所具備的最基本特征。在網絡社會中,由于社會主體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歷史背景中,所以主體之問價值取向以及道德文化的沖突時刻存在并且難以有效消除。然而,在網絡社會中,并沒有要求網民遵守的明確秩序規定,同時也沒有類似存在于現實社會中的權威來發布統一規范來約束網民的思想以及行為。事實上,犬部分大學生對網絡社會抱有極大熱情的原因就在于網絡社會中并沒有權威,也沒有社會等級,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表達個人的真實意見,并對一些事物的看法以及他人意見的看法暢所欲言。從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大部分網民對網絡社會的認識可以看出,在網絡社會中,每個個體都是平等的。而網絡社會中所具有的平等性義衍生出了一系列問題,如網絡道德規范如何產生,網絡道德規范的對象是誰,網絡道德規范需要誰來維護等。值得慶幸的是,從理論上來看,網絡社會中的道德規范的確是可以產生的,這種道德規范的推行者、對象以及維護主體都是網絡社會中的個體及網民群體,這些道德規范可以一部分是來自于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另一部分則是網絡社會所作出的創新。兩部分規范在持續的沖突與融合中、在網絡主體不間斷的平等協商中形成關注每個主體意愿,符合每個主體需求,能夠被大多數個體接受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網絡社會中的價值觀以及道德規范能夠符合網民群體共識并逐漸形成。
(二)授教者與受教者平等交互
第一,在此過程中,產生網絡道德以及脅商的基本前提是平等溝通。由于網絡社會中的主題都是平等的,他們之問并沒有長幼之分與上下級之分,更不存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身份差別,所以通過網絡開展的交互行為都是平等主體之間所開展的交流和溝通,只有重視這種平等性才能夠確保網絡社會道德關系的形成,才能夠順利地開展協商。反之,如果在現實社會中引導大學生價值觀并對大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個體與單位仍舊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出現,那么平等的環境也就被打破,而作為大學生則不會愿意在網絡社會中與這種角色和身份的個體進行溝通,自然二者之間的交互關系也就難以形成,協商也就只能變成一句空話。所以無論是社會德育上作者還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網絡社會中都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個體,如果他們的形象依舊居高臨下,如果他們的教育內容仍然抽象空洞,則在剛絡社會中不會出現愿意與之溝通的其他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的對象都難以找到,而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開展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也只能是徒有虛名。第二,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人與人之間平等交互。網絡社會中的主體具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歷史背景以及史化背景,所以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道德觀念以及價值取向中產生的沖突難以避免,同時不同網絡主體對網絡社會中產生的新生事物以及新生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由道德判斷差異所產生的。只有各個主體能夠互相理解,才能夠實現平等的協商。所以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開展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需要對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追求、愿望以及需要做出調研,同時要理解大學生所具有的價值追求、愿望以及需求,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與大學生針對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與行為規范開展協商。第三,網絡道德產生與形成的過程需要必不可少的反復磋商。要在網i絡社會中實現如同現實社會一樣統一的規范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構建網絡道德的目標存于最大化地實現統一的規范,而實現這一點的途徑在于重視網絡主體之間進行反復磋商。開展磋商的過程同時也是互相適應、互相理解的過程。在利用網絡開展大學生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認識到使用現實社會中的規范以及要求來約束學生是很難實現的,所以要引導學生了解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中存在的道德差異,并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從而推動網絡道德教育機制構建中協商的達成。第四,協商的結果是公式的達成。網絡道德工作的開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包括網絡道德規范建設的漫長以及大學生’對規范進行接收的過程的漫長。當前網絡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引導學生在網絡實踐中對自身的道德追求做出認知,井將不傷害他人作為基本道德原則。
二、網絡道德構建中的自主原則
現實社會中與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相關的規范主要來自于行為習慣以及對傳統的繼承,而網絡社會的道德規范雖然受到了現實社會的影響,但是網絡道德在構建過程中行為主體選擇哪些現實社會道德規范作為約束自身的使用原則則完全由社會個體自主決定,網絡文化無中心以及自由平等的特征決定了這一現象的出現,這種現象可以理解為網絡道德的構建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網絡主體自主構建的道德體系。
(一)堅持共建與尊重基礎上的自主自愿
存在于網絡社會中的個體都是獨立平等的,網絡社會中不存在諸如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等角色的劃分。在網絡社會中,無論是大學生還是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在網絡道德構建中扮演者構建者、實施者以及監督者的身份。網絡德育的這種自主構建機制首先由網絡社會中個體的獨立意志體現出來。第一,網絡社會結構所具有的無中心特征打破了現實社會對社會個體的限制,使社會個體具有了一個更加自由的廣闊空間,每個活躍于網絡社會中的社會個體都不會受到和現實社會中一樣嚴格的強迫與管制,他們在網絡上的一切行為,如發表言論、參加網絡活動、組建論壇等都是個體一直的體現;第二,網絡德育所具有的自主構建機制體現在對網絡道德觀念的自主構建中。網絡社會中的社會個體是網絡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以及消費者。網絡中的行為個體可以將自己對現實社會道德的認知認及在網絡中的時間為依據來對網絡道德觀念進行自主的重塑;第三,網絡德育的自主構建機制體現在對網絡德育的自主選擇與資源接收方面。換而言之,網絡德育的完善是否科學、是否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導以及德育教育具有針對性都對大學生是否接收網絡德育產生著并非決定性的影響,而對學生是否接收網絡德育產生著決定性影響的則是學業的獨立意志以及是否愿意選擇;第四,網絡德育所具有的自主構建機制還體現在網絡社會個體的共建與尊重方面。網絡社會中的個體是自由而獨立的,沒有任何一個個體能夠強迫其他個體來做出哪些行為和改變,但是作為一個社會網絡,網絡社會中的個體并不是孤立的,他們需要與其他個體之間開展交流與互動,他們也需要對他人的道德追求與生活方式進行包容和尊重,這種包容和尊喜使網絡道德共識的形成具有了可能性。
(二)引導和遵循開放環境下大學生的自我追求
大學生群體是網絡德育構建的重要主體,當他們對網絡活動進行積極參與的時候,就發揮著構建網絡道德、執行網絡道德以及監督網絡道德的重要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群體具有著較淺的生活閱歷,他們對現實社會道德的認知往往是在具有封閉性的學校系統和家庭中得到的,雖然在封閉的德育教育環境中,在內容上具備高度一致性、在價值觀念上具備一元性可以得到較好的教育成效,但是網絡社會中卻具有著豐富的內容、多元化的價值觀念以及具備開放性的文化信息,并且當前并沒有有效的技術手段對網絡文化作出過濾與篩選,這種控制手段的缺乏直接增大了學生在辨識網絡文化方面面臨的難度。另外,接觸網絡社會的大學生在思想觀念方面容易產生跟風心理、行為以及明顯的波動,這對于網絡道德的形成以及發展產生著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封閉環境中構建的道德觀念并沒有太大能量來抵御開放環境帶來的沖擊,學生穩定而健康的道德認知需要經過復雜且開放的環境作為考驗來逐步構建形成,所以強化網絡德育的過程中需要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依靠對大學生追求美好愿望和自我發展等心理的激發,使學生能夠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以批判的視角來認識與辨別真善美并具備較強的自主選擇能力。創新能力則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勇氣和敏銳性,讓學生善于發現網絡中新的事物以及新的文化現象,并敢于對道德觀念以及行為規范作出自主創新。
三、網絡道德構建中的自律原則
(一)以現實社會道德自律實現網絡道德自律
大學生在網絡社會中是否能夠嚴格自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犬學生在網絡社會中的行為表現、價值取向以及思想道德。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網絡以及網絡活動都具有虛擬性,換而言之就是不真實性,所以沒有必要對網絡中的行為以及思想進行過高要求。并且無論是在網絡社會中的不恰當行為還是不恰當思想,包括網絡犯罪在內的產生都往往是因為行為主體認為自身的真實身份并不被別人知道,所以也沒有必要按照道德標準約束自身的行為,所以許多社會個體在現實社會中的形象與網絡中的形象總是存在差異的,而這種差異性普遍體現在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許多人在網絡道德標準方面的高度要低于在現實社會道德標準的高度,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直接導致了網絡社會中信任感的缺乏。從大學生群體來看,雖然大學生在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之間道德標準差異的產生與網絡社會所具有的虛擬性具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是網絡社會所具有的虛擬性并非是導致大學生產生這種道德標準差異的唯一原因。在現實社會中能夠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的學生往往能夠在網絡社會抵制不健康的內容和文化,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欠缺道德觀念、法律觀念并且崇尚自由主義的大學生則往往難以抵御網絡社會中不健康內容與文化的誘惑而會對自己進行放縱。這種現象說明了,大學生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嚴格按照道德標準進行自我約束,主要是由大學生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以及道德意志所決定,而對于受到網絡文化消極影響的大學生,則應當重視其道德意志的培養以及道德自律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大學生價值觀穩定度以提高大學生自控能力
在培養大學生群體的道德自律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大學生認識到道德在推動人類生存與發展方面的作用。道德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追求與需求,道德存在是為了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讓人們能夠進行更有意義的自我追求與享受。只有道德內化為人的精神品質與信念,才能夠在網絡中發揮出對自身進行約束的作用;其次有必要在復雜而開放的環境中培養學生道德觀,以確保學生道德觀的穩定性與持久性,并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在大學生教育中,傳統的較直觀引導以及德育教育往往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開展,當大學生接觸,生活、接觸社會后則往往會無所適從,會發現自身所養成的道德觀念與社會中人們的行為以及思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在面對這些差異不能辨別的基礎上,社會現實會逐漸弱化大學生道德觀念的穩定性與持久性,所以在個復雜而開放的環境中來培養學生的道德觀有助于學生道德觀的穩定性與持久性。在這一方面讓教育回歸生活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在生活德育教育中,讓學生對復雜的環境進行感知,并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價值觀以及思想道德進行比較和認知,讓學牛的鑒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能夠面對開放復雜的網絡環境仍然能夠堅持自身的價值取向與道德觀念;第三要強化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網絡技術以及網絡文化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并且為人們提供著新的文化元素,在網絡社會中,大學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自身沒有遇到過的事物以及思想,并且自身的思想與這些思想會產生沖突與碰撞。但是事實上我們又無法改變網絡社會,讓網絡社會成為一個具有統一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的世界,所以為了強化學生存網絡社會中的適應能力,應當引導學生學會包容與尊重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善于發現其他文化、價值觀、道德思想中蘊含的真善美元素,并對其他文化、價值觀、道德觀念中的其他元素做出判斷與抵制,適時地對自身網絡行為作出調整。
四、網絡道德構建中的鏈接主導原則
(一)以德育教育網站成為主導節點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的主導鏈接意愿
由于網絡中具有較大的信息量,所以即便是每個人都享有在網絡中發布信息的權利,但是所發布的信息卻難以保證具有較大的閱讀量。以微博以及QQ等通訊工具為例,雖然當前社會群體普遍都具有自己的QQ和微博,他們開通QQ與微博的動機在于創造屬于自己的空間并將自身的情感與他人分享,但是事實上大部分微博以及QQ空間只能夠得到主人的孤芳自賞,當然那些名人的博客屬于例外。而在以往的網絡德育教育研究中,雖然許多研究者部提出了構建德育網站以及在網絡中發布德育信息的思路與觀點,但是卻很少考慮大學生在鏈接這些德育網站方面的意愿。事實上,當大學生群體不愿意瀏覽這些網絡和信息的情況下,這些網站的構建以及資源的發布所發揮的效用也就為零,這些網站的構建以及資源的發布不僅不能夠在大學生德育教育方面發揮出作用,而且產生了一定的資源浪費。網絡中能夠被網民廣泛鏈接的網頁和網站數量很少,并且也是因為他們被網民所熱衷鏈接而成為了搜索引擎愿意推廣的對象,如果將網絡中的信息點以及網頁等都看做節點,那么這些網頁和網站則是中心節點,他們幾乎主導和統治著網絡中的鏈接。困此,通過構建網站等方法來開展德育教育霈要讓德育教育網站成為主導節點,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網站的影響力,才能夠發揮出網站在大學生價值觀引導語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二)基于大學生需求構建道德網站提升網絡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網絡文化是一種依靠注意力進行推廣與傳播的文化,注意力不僅能夠調節人們的心理過程,同時能夠調節人們的操作活動,所以對于依靠點擊率發揮德育作用的德育網站來說,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這一點是應當竭力做到的。網絡中激烈的競爭使注意力成為了稀缺而緊俏的資源,大學生在網絡中往往會將注意力浪費在無用信息以及有害信息上,所以通過構建網站來開展大學生價值觀引導與德育教育要求在網站的建設中能夠符合大學生的需求,竭力吸引大學生注意力,避免去制作純粹為了開展教育而打造的網站,而是耍確保網站內容的喜聞樂見。另外,德育網站的構建也可以利用其他品牌網站的傳播,讓其他品牌網站重視對德育信息的錄入與呈現,從而發揮出這些網站的德育功能。在這一點上,品牌網站應當認識到大學生群體價值觀以及思想道德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并將對自身資源進行利用以有效引導學生思想潮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當做自身需要履行的媒體責任。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機制的構建原則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08-18
網絡環境下的體育常識教學說課稿11-04
審計報告編寫的原則探究11-15
關于審計報告編寫的原則探究11-22
文學史文學教育與文學讀本的探究論文08-30
構建核心文化價值觀創有源之水優秀作文11-12
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說課稿11-02
網絡教育課程論文致謝(通用6篇)04-20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01-18
論積件思想構建網絡課件的意義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