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的認識及當代的意義的論文
導語: 語文能力是人必須的基本能力,是人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從"自然人"過渡到"文化人"抑或到"美術人"的根基。語文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下面是關于語文教育的認識及當代的意義的論文,歡迎閱讀!
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決定了語文課程在所有國家都是中小學階段必修的基礎課程。初步認識語文,首先要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它是語文課程賴以存在的價值意義所在。認識語文課程的性質,在中國要追溯到清朝末期。1904年,由張百熙、榮慶和張之洞擬就,經清政府頒發實施的《奏定學堂章程》,標志著中國現代語文學科的確立和現代語文教育的開始。
從早期的規定來看,語文課程除了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能外,均包含育人的功能。最開始稱之為"國語"或"國文",旨在培養合格國民,國文教育蘊含了對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文性。后來反"國文"改稱"語文",一方面,更加注重語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卻在無形中淡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語文教育從國民教育偏向語言文字教育,這是從人的教育轉向知識的傳承。這種認識的偏差直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論爭才算告一段落。現在,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特征,已經基本取得共識。
1.語文教育的再認識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語言和文字的誕生為人類文明的演化作出了重大貢獻,語言和文字為人類文明的傳播提供了媒介。語言的`出現,消除了人類交流上的空間問題,而文字的發明則突破了人類交流活動的時間限制。人使用語言和文字成為社會文明的標志,因此,語文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讓人學會運用語言和書寫文字,這也成為語文教育最基礎的作用。人只有使用語言和文字,才能將自己的周邊生活和心靈活動讓他獲知、感悟,進而達到身體言語和精神情緒上的"共鳴"。人在龐大的語言系統中,述說自己同自然、社會以及個人的關系,同他們進行交流,傳達自己的認識和思想,語言是人存在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確實可以說,"不學語言(特別是母語)就不能成為人"。
2.利用電腦制作教學課件,激發綜合思維興趣
電腦具有靈活性、隨意性和遷移性等特點。這在鞏固文言文知識,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激發再造想象和綜合歸納思維的興趣方面比起其他教學手段更為理想。我們知道,通過翻譯文言文語句再現畫面,這只是第一步。如何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要展開聯想和想象。方法有二:一是變虛為實。有些文言文,只是描寫了人物的外表,而對人物的內心刻畫比較含蓄,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創設畫面,配上音樂,引導學生寫出其內心活動,將"虛"的內容進行合理補充,深入地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二是再造形象。即根據有關內容制作的軟件,喚起學生的記憶表象,并根據作者的提示重新組合,從而在頭腦中再現作者所描繪的形象,進而啟發學生把浮現在腦海中的再造形象,用生動的文字表達出來。
3.綜合運用現代手段,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為了把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迅速感知教材,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更加直觀的教學情境,首先可運用教學設備中的投影儀器放映字詞,幫助學生正音正字,辨析詞義;也可以放映繪畫、照片,讓學生形象的感知教材,理解課文;還可以放映圖標、標本等,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問題。
利用電腦對文言文基礎知識進行歸納、綜合,同樣能激發學生綜合思維的興趣。文言實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活用等)、常見虛詞、句式(判斷、被動、省略、倒裝等)、文學文化知識、修辭格等知識都是分散在每一篇課文中,零散沒有規律。為了讓學生對這些枯燥而又非掌握不可的知識輕松地爛熟于心,可以將高中語文課本所有的文言知識分門別類制成多個軟件用于教學,并以此為示范,讓學生動手整理、綜合、歸納。
總之,語文教育是關于祖國語言文字的教育。作為祖國語言和文字的教育,語文教育與一般語言、文字教育一樣地遵循著語言和文字學的規律,但是它又不能夠等同于一般的語言、文字教育。在當代社會中,語文教育作為我國的母語教育,對于培養一批具有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的有創造力、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時代中,語文教育不僅給現代人才傳授豐富的語言文字知識,而且為他們打下堅實而牢固的精神基礎,進而能應對來自外界的各種挑戰。語文教育培養了一批能安身立命的"自然人"、能獨立思考的"文化人"和能自由發展的"美術人",從"自然人"到"文化人"再到"美術人"是語文教育的不斷演變和發展,這也是筆者所說的人的人生"三層樓"。這三者的過渡是在語文教育中實現的,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個人在語文教育中會取得不斷向前的動力。
【語文教育的認識及當代的意義的論文】相關文章:
對班主任工作的粗淺認識 【教育論文】08-16
冬至的意義及起源12-20
人生的意義議論文01-13
語文主問題設計的意義12-06
論陶淵明的當代意義與價值11-20
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探討08-25
民歌的藝術風格及意義04-19
富有教育意義的動物寓言故事02-28
思修論文:當代大學生的自我定位01-10
當代青年人的責任擔當議論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