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

時間:2022-11-08 10:59:56 勵志成功 我要投稿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

  對于成功企業家來說,成功是必然的,因為他/她們足夠自信足夠努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歡迎參考!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1

  故事一:從Facebook出走的員工——YouTube創始人

  很早很早的時候,Facebook還只有不到15名員工,那時有個叫SteveChen的家伙干了幾個星期以后決定這地方不適合他,想走人,去創辦自己的公司,做視頻那塊兒。

  當初雇傭他的MattCohler就勸他不要走,“你在犯一個可怕的錯誤你知道嗎。Facebook前途無量!而外面已經有一坨視頻網站了。你這么做的話會后悔一輩子的!”

  Chen沒有聽進去,還是一意孤行地走人了,然后創辦了一個叫YouTube的公司。SteveChen就是陳士駿。

  故事二:千萬不要鄙視農民工——他造出了蘭博基尼

  Ferruccio以前是個造拖拉機的農民,他造得很成功,賺了很多錢,成了意大利最有錢的人之一。他有輛法拉利,老是給他制造點小狀況。到底他也是技工出身,于是決定自己修修看。

  結果打開車蓋一看,他發現法拉利用的離合器跟他自己拖拉機上那款怎么長得一模一樣呢。那可是法拉利啊,居然用這種劣質零件?于是Ferruccio一怒之下沖到摩德納的法拉利總部去投訴。

  恩佐·法拉利一貫高傲,這次也不例外,對著Ferruccio說這跟車沒關系,問題出在他這個“農民”自己身上。

  Ferruccio一聽氣爆了,立馬發誓要造出一輛能打敗法拉利的車。他苦心研究,后來果然報了這個仇,他造出的車以動力享譽世界,著實給了法拉利迎頭一擊。

  知道這個老Ferruccio姓什么嗎?他姓蘭博基尼(Lamborghini)。

  故事三:靠賭場活下來的公司——FedEx聯邦快遞

  1965年,FredSmith還在耶魯上學時,有篇研究美國物流的經濟學作業要寫。那會兒,美國貨運商大多都專注于用卡車或者客運飛機的空間運送大件物品。Smith覺得搞一個有專用飛機來更高效運送小件物品的公司能填補這個市場空缺。

  他拖到最后一刻才寫完這篇論文,沒有在里面細述怎么來具體經營這個公司。于是他的教授給了他一個“C”。

  但這個想法在Smith心里生根發芽了,他真的在1971年把這個公司創辦了出來。可惜,三年后因為石油價格大幅上升,公司一個月虧掉100萬,瀕臨倒閉,賬下只有5000美金。

  這點錢壓根不夠給貨運飛機加油。Smith四處尋求資金被拒,于是一橫心,帶著這5000美金飛到了拉斯維加斯。整個周末他都在那里玩21點。

  到了周一早上,公司其他高層一查賬戶,驚呆了……公司名下的資金突然激增到了32000美金,正好剛夠給他們的飛機加上油,再飛個幾天。

  有了這幾天緩沖,公司終于籌到足夠資金,并在5年后開始盈利。

  這家公司名叫FedEx,全球最具規模的快遞運輸公司。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2

  “一個人的成功不叫成功,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才叫真正的成功。”一一鄧明善

  十多年前的鄧明善,一個在廣東打工的普通農民工,每個月400元的收入,今天的鄧明善,中科創意產業園董事長,他讓一張照片在不同材料上產生各種神奇效果,他的全景奇畫王國,創造了1,5億元的驕人銷售業績,成為中國青年創業百強精英人物。初中文化,農村青年,他的成功路確實是有著傳奇的色彩。而走進他的世界,才會真實地感受到,那些辛酸與拼搏,激情與感恩是鐫刻在其生命中的。他的身上有許多標簽:農民工、青年、殘疾人、發明家、創業先鋒……

  我的夢想我要創業

  因為家里窮,孩子又多,鄧明善初中沒有讀完就被迫輟學,并外出打工,掙錢彌補家用。1993年他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 廣東東莞,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第一次來到廣東,人生地不熟,又沒有什么太高的文化,只能做苦力活。他先是來到一家建筑公司當小工,月工資400元,因為個子小干不了重活,常被工頭責罵。半年以后,他來到廣東某禮品廠當學習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靠勤學苦干,掌握了一定的技術,隨后到了東莞的一家印刷廠聘用他做技術員,工資待遇有了提高,生活工作基本穩定下來。

  追求成功是每個人的夢想,誰都渴望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鄧明善不甘心一成不變的打工生活,1997年他果斷辭職。他用5000元接手了一家復印店。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客戶來到店里,拿出一張名片,問能不能制作?客戶說這名片是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他想定做1000張。鄧明善看到這張名片時,立刻被它的獨特所吸引,從側面看一幅圖片、從正面看又一張別的圖片,可相互變幻,還有點空間感,奇妙無比。但是找遍了東莞甚至整個廣東,多數人都沒有見過這種奇特的名片。

  雖然這張單子卻最終沒有做成。然而通過這件事,使他對這種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的鄧明善已經意識到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目前國內做得很少,所以這是切入這個領域的一個絕佳的機會。長期以來,成像領域一直都有專業技術人員在不斷攀登技術高峰,他們做不了的事情,難道鄧明善能做出來?一個初中生去做專家才能做的事情,他要付出的艱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我是半面人我不認輸

  鄧明善對這種新型技術的研發到了醉心癡迷的程度,但就在他滿腹激情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時,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在一次產品研發過程中,一瓶硫酸不慎落到了鄧明善的臉上,強烈的化學腐蝕,令鄧明善的面部皮膚嚴重損壞,從此,他成為一名“半面人”。

  如果說,沒有經歷的男人或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那么鄧明善的經歷可以寫本自傳了。曾幾何時,“殘疾”這個詞是他心上的痛,為了一項發明,毀容幾乎毀了風華正茂的鄧明善。曾經一度,他不敢與人正視,因為他的半張臉,和一個聽不到的耳朵,他被人恥笑過、排斥過。但鄧明善相信這種新型技術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他決不會放棄他的選擇。他一方面請教專家,一方面將國內現有的技術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同時他自己做試驗搞研究。在這段時間里,他做試驗產生的廢品就達數噸多,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多的時間下來,他已經在立體畫領域小有成就。由于已經有了先期的技術積累,他的研究很快進入了快車道。2006年,代表最新成像科技的全景奇畫研制成功,這是鄧明善人生事業的一個輝煌時期。

  這項用巨大的身心創傷換來的發明,讓他不但實現了人生舞臺的華麗轉身,由一個從山里走出來的普通的農民工成長為一個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而且為世界成像業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成像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商機。如今,我們看到經過歷練的他全新蛻變。他微帶自嘲地說,以后要將“半面人”設計注冊成為商標。

  除了空氣和水,無一不被征服

  鄧明善開發研制的全景奇畫,是當今成像行業中照片、圖片、印刷品表現的最高形式,代表了成像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它采用了視差營造、景深拓展、層間優化、多維展示等先進技術,能將任何普通的畫產生神奇變幻效果,震撼人心,開創出新的藝術境界,號稱“有生命力的圖像”、“紙上動畫”。產品防油防水、不沾灰塵,薄如一張紙,百年不褪色,徹底顛覆了傳統成像制作工藝,是一項劃時代的技術創新。

  全景奇畫開創了成像技術的新時代,將為廣告行業、印刷行業、包裝行業、室內裝飾畫行業、工藝品行業、攝影等行業帶來革命-眭的影響,推動這些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市場應用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全景奇畫開發成功后,鄧明善開始將目光從紙上做畫轉向在其他材質上做畫,他對新型制畫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又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后,終于鄧明善想到了把各種技術進行全面融合,為此他發明了一種新的石畫制作工藝——神奇石畫。不僅普通的磚塊,石板上能印畫,而且,在瓦片、玻璃等特殊的物體上都能印上畫。

  鄧明善的制畫技術已經可以延用到各種媒介物質上,用他的話說,除了空氣和水,任何物質都可以制畫了。

  領軍,復制創業之星

  “兩年內幫助一萬人成功創業,創業帶動就業超過十萬人。”鄧明善說,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說辭,你會看見事實的見證。

  記者面前的鄧明善,早已不是當年的打工仔,也早已褪去塵世浮華,他的中科創意產業園總部地處北京cBD國際商務中心東區,從一個園區,已發展到4個分園,總占地120畝,辦公場地及廠房超過了10萬平方米,是一個專業以創新科技研發、創意產業孵化、精品項目推廣、技術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自主產業園區,專業致力于數碼、創意、影像、廣告、裝飾、禮品等各類項目創業孵化,目前已成為國內較高知名度的創意產業基地,成為中國創意產業先鋒企業。

  經過十余年發展歷程,鄧明善和他的中科創業產業園始終秉承“創業帶動就業”、“為創業者服務”的至上原則,開創了“一臺電腦創業”的模式,幫助了上萬名創業者成功創業,并提供一條龍式的創業服務12011年初,鄧明善與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共同成立了“中國創業就業扶助基金”,發起中國創業就業扶助工程,旨在幫助更多有識之士實現成功創業或再就業夢想,致力于傳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臺,以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2011年3月中科創意產業園與北京大學聯手、吉利大學、華西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大學共同探討設立成功創業課程,并將中科創意產業園設立為多所大學的創業培訓基地。

  有人稱鄧明善是創業教父,鄧明善笑著回應說:“一個人去闖,去奮斗是寂寞的,孤獨的,倘若能幫助到他人,那真是一種幸福,很奢侈的幸福。”“我經歷過苦難,所以我想把我奮斗出來的果實能夠與現代青年們一同分享,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3

  未雨綢繆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人類天生有一種惰性,不到迫不得已就不會去改變現行的各種還過得去的做法,當這種做法還能夠讓人得到很大的滿足時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一個管理者、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失去了必要的刺激,處在一種安逸的工作氛圍中而不自覺,那么,就會失去工作活力。等危機真正到來時,就來不及了。青蛙法則告訴我們的,也正是如此。

  百事可樂公司作為世界軟飲料行業的大哥大級人物,可謂春風得意,每年有幾百億的營業額,幾十億的純利潤。但是,展望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公司的管理者們看到汽水業會趨于不景氣,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為避免被市場打敗的命運,他們認為應該讓自己的員工們相信公司在時刻面臨著危機。但百事公司一路凱歌高奏,讓員工相信危機這回事談何容易?

  公司總裁韋瑟魯普決定要制造一種危機感。他找到了公司的銷售部經理,重新設定了一項工作方法,將以前的工作任務大大提高,要求員工的銷售額要比上年增長15%。他向員工們強調,這是經過客觀的市場調查后作出的調整,因為市場調查表明,不能達到這個增長率公司的經營就會失敗。這種人為制造出來的危機感馬上化為了百事公司員工的奮斗動力,使公司永遠都保證處于一種緊張有序的競爭狀態中。正是這些,保證了百事公司能永遠欣欣向榮地走向未來。

  在世界著名的大企業中,隨著全球經濟競爭的發展,他們面對的挑戰會越來越激烈。要是沉醉于自己的優勢地位,就可能會遭到淘汰。為改變這種狀況,各國企業都較為重視推行“危機式”生產管理。百事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例。

  如果一位經營者不能向他的員工們表明危機確實存在,那么他很快就會失去信譽,因而公司就會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國技術公司總裁威廉·韋斯看到,全世界已變成一個競爭的戰場,全球電訊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美國技術公司應該在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他先從公司上層推行“末日管理”計劃,啟用了兩名大膽推行改革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副董事長,免去了4名傾向于循序漸進改革者的高級職務。在職工中廣泛宣傳由于某些小單位忽視產品質量,成本上升,導致失去用戶的危機。他要讓全體員工知道,如果技術公司不把產品質量、生產成本以及用戶時刻放在突出的位置,公司的末日就會來臨。正是通過這樣的末日管理,才使得美國技術公司永遠走在同行們的前面。

  在國內,很多企業也漸漸認識到了危機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在實踐中推行這種管理方式。江蘇無錫小天鵝集團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危機管理的例子。

  被同行業稱為“大哥大”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42?2%,銷量在全國連續多年保持了第一,并成為國內洗衣機行業首家跨進億元利潤的企業。然而,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卻在大好形勢下,充滿了危機感,采取令人警醒的“末日管理法”來鞭策自身不斷進取,向世界高水準沖擊。

  集團董事長朱德坤對員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要求:要唱好兩首歌。一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首是《國際歌》。他強調,小天鵝的處境就像國歌里唱的那樣“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愿工廠破產的人們,請跟我一起拯救小天鵝。唱《國際歌》就是要大家明白“世上沒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的道理。朱德坤認為,一個沒有憂患意識與危機感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所以要求員工們天天唱這兩首歌,唱出信心,唱出志氣,唱出發展小天鵝的新舉措!

  小天鵝公司的領導班子非常精干,在他們的領導下,企業效益年年提高。然而,他們每個人的心中,始終充滿了危機意識。他們認為,眾多企業在市場大潮中都領過風騷,有的青春常在,但有的卻曇花一現,其原因在于經營者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更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因為,一種產品的銷量愈是接近鼎盛期,也就愈接近衰退期。所以,不管企業取得多大成績,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要時時刻刻與國內、國外同行中的先進企業比。只要世界上有一個企業排在你的前面,你就是落后的,就必須毫不松懈地追趕對方。這種危機感督促該公司班子全體成員,在班子建設、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做了許多超前性工作。

  小天鵝把“末日管理”融入到決策、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之中,特別是把高標準的質量管理作為企業“末日管理”的核心環節來抓。一次,有一批“小天鵝”洗衣機已裝上火車準備發往廣州,在抽檢時,發現有一臺洗衣機的排水管有輕微的漏水現象。有的人認為,排水管輕微漏水不算質量問題,換一根排水管就是了。還有的說,干脆把這臺撤下來,重新換一臺好的就行了。事情反映到朱德坤那里。他立即趕到現場,要求對600臺洗衣機全部開箱檢查一遍。最后盡管檢查結果只有兩臺出現類似問題,但全廠員工的質量意識卻提高了。

  市場給予小天鵝的回報是等價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不但連連保持了全國銷量第一,而且企業與五年前相比,產量和銷量雙雙增加了10倍,效益增加了130倍。

  企業經營者和所有員工面對著市場和競爭,都要充滿危機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里。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企業最好的時候往往是沒落的開始。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4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先生最近發表言論:“富貴險中求!凡是卓越的企業家或者卓越的企業家都接近神經病。”

  對萬建林的這一言論,我首先是舉雙手贊成。其次,從企業家精神的角度,我談談我的理解。

  第一,我經常說,人人都能當企業家,但是,卓越的企業家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也是很低的。正如人人都能唱兩首歌、都能吼兩嗓子,但是,真正的歌唱家卻是不多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職業,要做到極致、做到卓越,是需要天賦的,僅僅依靠后天的努力并不夠。而那些具有極強天賦的人,往往都有些神經質。

  第二,不管是卓越的企業還是卓越的企業家,都需要歷經時間的考驗。那些兩三年就希望做強做大的公司,非但談不上卓越,而且會不幸夭折。這方面,已經有大量的案例。這里面,實際上體現了一種重要的企業家精神,那就是堅持。正如王健林所說,“一個人沒有這種堅持、鍥而不舍的精神,太圓滑或者太容易放棄,是不會成功的。”

  第三,在追求細節方面,卓越的企業家往往都是一個偏執狂。而正是因為這個“細節”,恰恰能夠讓企業家變得卓越!我們經常說,為客戶創造價值。而價值,包括基本價值和超值價值。基本價值只能讓客戶滿意,超值價值卻可以讓客戶舒服甚至感動。那么,超值價值來自哪里?超值價值就藏在細節中。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5

  2012年,在揚州的國際酒店用品展上一張直徑10米、面積78.5平方米的松樂牌電動餐桌深深打動了組委會,經現場公證一舉創下最大電動餐桌的世界紀錄,獲頒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而這張餐桌正是出自婁底松樂自動餐桌廠。

  然而,誰能想到這個擁有十多項國家專利的松樂自動餐桌的背后經歷了長達14年的研制期;誰又能想到,在資金最困難的時候家中的開支都是鄧卓瓊的奶奶默默支撐著。這種一心向往成功,卻又不知成功何時,且毫無退路的創業艱辛或許未曾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體會。

  “一個新產品從市場調查到研發,再到生產、推廣、銷售,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從1988年我父親開始研制,一直都是投入、投入,沒有產出,一直到2002年才研制出了第一張電動餐桌。”作為全國第一家生產電動餐桌的企業,在創業初期,松樂經歷了艱難的研發與推廣過程。

  “電動餐桌剛出來的時候,推廣非常非常難。”說起當時的情景,鄧卓瓊講了一個故事:“第一張電動餐桌研制成功后,我父親找到當時婁底最好的金香大酒店進行推廣,酒店李總連連搖頭嫌太貴,當時酒店的餐桌一般都是折疊桌,頂多千把塊錢就能搞定,突然有人拿出一張一萬多塊錢的電動餐桌讓你買,確實很難接受。我父親就說,不用買,放在酒店免費用,用壞了算他自己的。這樣,我們第一張電動餐桌才找到一個安放的地方。不過,一個月之后,那張餐桌就被酒店買了下來。”

  受到第一張餐桌售賣成功的激勵,我們又通過廣告、展會、網絡等推廣,同行的加入,慢慢地讓酒店接受,使電動餐桌成為了酒店的必配品。

  適時把握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打造電商平臺創建湖南卡馥萊。現在高端酒店行業受到一定的沖擊,電動餐桌行業需要做的是調整產品結構,考慮中低端酒店的需求,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近兩年隨著經濟下行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實體經濟也都舉步維艱,如何尋找出路,謀求轉型,也是鄧卓瓊一直思考的問題。“我想只有兩個出路,要么給松樂餐桌插上移動互聯網的翅膀,要么做適合移動互聯網的產品。”

  “機緣巧合,我們找到了德國卡馥萊。他們也非常想進入中國市場,因此,我們組建了湖南卡馥萊作為德國總部在中國的分公司,全權代理德國卡馥萊日化品在中國市場的推廣。

  在鄧卓瓊看來。一個產品能否成功打開市場,除了品牌號召力外,還要有好的質量。“我的頭發是比較挑洗發水的,我想如果我都能用的話,應該很多人都能用。經過試用,感覺產品質量確實不錯,洗一次三四天頭發都不癢。試驗表明卡馥萊的產品完全可以和國際一線品牌媲美,這也堅定了我們合作的信心。”

  “現在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如果你還想一個人單打獨斗去創業的話,成功的機會很渺茫。”歷經多年的創業,鄧卓瓊對如何增大創業成功機率已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互聯網的今天,要推廣一個新產品如果還是用以前的方法來做必死無疑。“我們要順勢而為,用微商+電商+O2O三種模式來打天下。一個好的產品,加上一個優秀的團隊,再用好的銷售模式來推廣,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成功。”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6

  伏牛堂米粉創始人

  24歲的張天一決定在北京開一家常德米粉店之前,已經出過書,還是一名專欄作家,在全國辦過巡回講座,有一批忠實“粉絲”。

  那年的高考作文,他寫的文言文作為反面教材上了新聞。大二時他放棄學生會主席轉正的機會,創辦“天一碗”餐館,開了兩家連鎖店。從北外畢業時,他放棄可出國交流的保研機會,以總成績第一名考取了北大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攀。

  2014年6月,即將研究生畢業的他,又召集了3位合伙人,在寸土寸金的北京CBD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開了一家“伏牛堂”湖南常德牛肉米粉店,并宣稱“我們是‘90后’,為自己上班”“用知識分子的良知,在他鄉,還原家的味道”。

  37平方米的空間在同層的餐飲店鋪里顯得十分局促。為保證質量,他們每天只限量供應120碗米粉,想吃得提前一天預約。下午3點,遠遠就能看見門口掛著的“米粉已售罄,歡迎預約下一時段”的告示牌。

  小店的布置隱約有日式拉面店的風格。張天一很推崇日本紀錄片《壽司之神》。每來一家媒體采訪,他都重復一次,說自己也想像片中賣了一輩子壽司的小野二郎那樣,“經營一種生活方式”。

  許多湖南老鄉慕名前來,但大都帶著“不太可能好吃”的心理。一天晚上,一位在北京定居多年的66歲常德阿姨慕名前來,她不懂預約,最終趕到時,米粉已經賣完。阿姨匆忙離開,沒過一會兒又回來了,手里端著一碗從隔壁家買來的沒有湯頭的面,她讓張天一給她澆上伏牛堂的湯頭。她一邊吃著,一邊激動地說,足足16年沒有吃到這樣的家鄉味道了。

  為了這個味道,張天一和表弟周全幾乎嘗遍了常德的米粉。

  那時剛過完年,家鄉的雪還沒化盡,天氣陰冷潮濕。兄弟倆走街串巷,想要拜師學藝。常德最大的一家米粉店當時正缺人,他們想混進去。招聘的阿姨瞅了一眼:“你們恐怕不是來打工的吧?”

  兩人改變策略:到店直接開吃,吃完再說明來意。老板們的回應更直接,大多手一揮:“走走走,不給不給。”直到一家小有名氣的米粉店老板愿意收徒,卻開口要60萬元。哥倆只好每天繼續吃著粉。一個多星期后,終于有一家米粉店老板愿意低價收徒。兄弟倆大喜,很快,《伏牛寶典》誕生。

  現在,柳嘯是伏牛堂的“賬房先生”,宋碩負責品牌推廣,周全當起了負責產品的“CPO(首席流程官)”,張天一是“堂主”。周全此前從未下過廚,切菜的動作至今還很生硬,手腕上貼著大大的創可貼。“咳,常有的事。”張天一說他們掙的都是真正的“血汗錢”。

  伏牛堂火了之后,很多投資人主動打電話找過來,許以“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張天一卻一一婉拒。他想得很明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他覺得帶著宗教般的虔誠去將一碗牛肉米粉做到極致是“一件非常理想主義的事情”,是“上法”。盈利、賺錢是“上法”的副產品,“如果一開始就把目標設定為賺錢,那么結果只能求其中,得其下”。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7

  初見高先鋒與魯華芳,是在他們的旺鋒養鵝場。這個農場毗鄰寧波市慈溪周巷水庫,四面環水,還被大塊綠色的農田圍繞起來。魯華芳身著一件粉紅色的連衣裙,精致優雅,輕柔地喚著丈夫把車里的水果拿出來,高先鋒則顯得沉熟穩重。

  他們與平常的90后夫妻無異,喜歡在朋友圈里曬家里的兩個孩子,也喜歡各種旅行。他們還是網絡創業者,堅持在淘寶上賣法式鵝肝,并且銷量在整個淘寶網里獨霸鰲頭———去年的銷售額超過300萬元,今年預計在400萬元左右(約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夫妻倆有條不紊地經營著養鵝場以及線上線下的店鋪,在其他90后上班族休息的節假日里,他們常常要忙到凌晨一兩點鐘。

  緣起

  客戶一句話讓他開拓一片新天地

  魯華芳是蕭山人,高先鋒是慈溪人。兩人大學時讀的都是市場營銷,因此認識,繼而發展成了戀人。魯華芳一口流利的慈溪方言,她靦腆地說:“嫁到慈溪后,與先生共同經營法國朗德鵝的事業,學會慈溪方言是必要的,雖然最初對我來說,這也是個門檻。”

  起初,兩人只是單純在線下推銷法式鵝肝,偶然間遇到的一位客戶,成了他們進入電商領域的催化劑。

  年初,一位寧波客戶在年貨展銷會上看到他們的產品,表達了購買意愿,并問他們是否有網店。這句話為高先鋒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當年3月份,高先鋒就在淘寶上開了一家鵝肝專賣店。

  魯華芳聽到這里,突然俏皮地打趣道:“你好像沒跟我說過這個事情噢,我一直以為是你自己想到的。”

  初涉電商,夫妻倆做過許多瘋狂的事情。魯華芳透露:“當時生意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狀態,雇一個客服不太劃算,包產品的工作就由我去做。”當時,她第一胎已經懷孕四五個月了,孕期反應十分劇烈,常常是一邊頻頻起身去吐,一邊還要忙著工作。直到后來,飯也吃不下,只是一個勁地吐,吐出來的是酸水、膽汁,甚至是血。說到這里,她頓了一下,略帶慚愧地補了一句:“現在想想,感覺蠻對不起大兒子的。”

  越來越多的成交記錄帶給兩人信心,高先鋒與魯華芳開始思考更多的商業模式,將法式鵝肝的市場被徹底打開。

  產品

  從整塊營銷到私人定制

  在談到電商上銷售的鵝肝產品時,魯華芳總是嚴肅地反復強調:“我所認為的電商一定要有實體作支撐。比如我們,就有一個養鵝場在支撐。”

  為此,她還特意帶人到養鵝場參觀。在繞過一條幽靜的小走廊后,喧鬧的鵝鳴聲傳入耳中。魯華芳指著鵝群介紹:“我們會把小鵝、中鵝和大鵝分開,這里是大鵝的養殖地。一般把鵝養到4~5個月后,就可以取肝了。”在實體的堅強支撐下,他們向客戶提供的都是當天取的新鮮鵝肝。

  由于鵝肝的烹飪具有相當的門檻,夫妻倆決定拓展市場———銷售烹飪好的產品。魯華芳一邊不好意思地笑著,一邊分享最初的“小傻事”。“當時我們賣的都是一整塊鵝肝,居然真的會有人來買。”

  后來,越來越多的顧客反映說,一整塊鵝肝吃起來不方便,也不易儲存。“于是,我和先鋒就想出了給鵝肝分片包裝的辦法,將其分成若干塊,每塊都用密封袋裝好,消費者可以隨吃隨拆。”這種細致貼心的服務,自然受到了顧客的好評。

  顧客的要求遠不止這些,于是,夫妻倆根據顧客的不同要求,對鵝肝進行差別化烹飪,甚至連醬汁都分了好幾種。高先鋒認真地說:“只要顧客在購買時提出要求,我們都能為他完成定制服務。”

  營銷

  o2o“雙行道”帶動銷售量

  說到營銷方式,夫妻倆談興更濃,甚至還夾雜著討論和爭論。

  高先鋒說,他們的經營模式也分線上線下,線上是網店,線下則是農場、實體店和廚師配送公司。夫妻倆一致認為,用單純的o2o模式來形容他們的銷售方式是不準確的,用“雙o2o模式”才更加貼切。

  所謂“雙o2o模式”,是指一方面顧客可以在實體店中看到鵝肝后,再通過線上來購買,價格自然更便宜;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顧客在網上下單后,希望能夠到實體店驗貨、取走。這種模式能增強顧客對他們的信任,自然也會帶動銷量一路向上。

  “對于營銷模式,我們也從未停止學習。”說這句話的時候,魯華芳的雙眸泛著光。在慈溪市團市委舉辦的“首屆青年創業大賽”上斬獲金獎后,他們一直在參加各種創業比賽。最瘋狂的是,魯華芳又懷孕了,她竟然挺著大肚子去參加慈溪市和美杯青年電商創業大賽。

  幾次下來,魯華芳被戲稱為電商“鵝娘”,她總謙虛地說“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我們全家人的功勞”,這也成為了她的口頭禪。

  魯華芳坦言,熱衷參加各種比賽,主要是在與其他選手交流過程中,可以收獲更多的靈感與想法,而不是做一只井底之蛙在方寸之間自鳴得意。

  傳播

  一片鵝肝的小“心機”

  在事業做得正紅火的時候,去年,夫妻倆發現一些劣質鵝肝產品混入市場,想要復制他們的模式來盈利。“發現這個現象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劣質產品會令消費者對法式鵝肝的印象變差,甚至會讓整個市場都被做壞。”魯華芳說。

  兩人突然意識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他們讓自己的所有產品都穿上了朗德康特有的包裝以及產品二維碼。

  魯華芳還發現,最好的傳播介質其實正是產品本身。“1斤重的鵝肝通常可以被分為40~50片,搬到餐桌上一定能讓每一位客人吃到。那么每一片鵝肝都能輻射到一個顧客,吸引他去詢問這片鵝肝的來源。”魯華芳展示了網店二維碼,“這個時候,只要掃一掃外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找到我們。”

  據說,曾經有一位代辦酒席的廚師向他們反饋,有幾位外地來的客人吃到鵝肝后,立刻就被“征服”了,找人詢問可以從哪里買到。這件小事,讓兩人開心了好久。

  服務

  “肯吃虧”的售后服務原則

  “在互聯網時代,執拗著不肯吃虧可能會‘逼’走一大部分回頭客。”這是兩個人信奉的圭臬。

  “消費者收到破損的鵝肝可以無條件進行退換,造成的損失由公司承擔。”魯華芳反復強調,做好售前服務不稀奇,做好售后服務才是令企業名聲遠揚的最佳方式。

  在淘寶上你無法選擇自己遇到的顧客,卻可以堅持自己的服務。魯華芳舉了一個例子,“有個顧客說我們的鵝肝不正宗,我們說,退款可以但我們收回這個產品,收回來一看,他已將鵝肝吃得所剩無幾了,但他仍然強烈要求退款,我們最后還是統一退給了他。”真誠的服務自然會贏得絕大部分顧客的青睞,許多人都成為回頭客,并且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客。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8

  默巴克與“硬幣之星”

  默巴克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名普通學生。他學習成績很好,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他父母都是小職員,孩子又多,生活特別拮據。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默巴克利用閑暇時間承包了打掃學生公寓的工作。

  第一次打掃學生公寓時,默巴克在墻腳、沙發縫、學生床鋪下掃出了許多沾滿灰塵的硬幣,這些硬幣有1美分、2美分和5美分的,每間學生公寓里都有。默巴克將這些硬幣還給同學們時,誰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熱情:“一把硬幣裝在錢包里,買不來多少東西,這些都是我們故意扔掉的。”

  錢還有故意扔掉的?經歷這件事情后,默巴克給財政部和央行寫信,反映小額硬幣被人白白扔掉的事情。財政部很快給默巴克回信說:“每年有310億美元的硬幣在全國市場上流通,但其中的105億美元正如你所反映的那樣,被人隨手扔在墻腳和沙發縫中睡大覺。

  105億美元!默巴克震驚了。這些硬幣常常散落在沙發縫、地毯下、抽屜角落等地方,如果能使這些硬幣流通起來,利潤將多么可觀啊!

  1991年,剛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默巴克成立了自己的“硬幣之星”公司,推出了自動換幣機。顧客只要將手中的硬幣投進機器,機器會自動點數,然后打出收條,寫出硬幣的面值總計。顧客憑收條到超市服務臺領取現金。自動換幣機收取約9%的手續費,所得利潤公司與超市按比例分成。

  默巴克的“硬幣之星”很快聲名遠播。美國各地的超市紛紛同默巴克的公司聯系,要求合作。5年間,“硬幣之星”公司在美國8900家主要超市連鎖店設立了10800臺自動換幣機,并成為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一文不名的窮小子默巴克一夜暴富,成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人們都稱他是“一分錢壘起的億萬富翁”!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9

  17歲第一次創業,22歲創辦深圳市聚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5歲帶領企業走在國內同行業最前列,2009年,28歲的他正在積極運作,爭取聚成首批創業板上市——這就是劉松琳,聚成資訊集團的董事長,一個被媒體稱為“有著羚羊跳躍般的創業經歷”的“80后”創業者。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劉松琳領導下的聚成集團穩步前進,營業額達到3.4億。初中都沒畢業的他,如何從一個培訓業的門外漢,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培訓公司的老總?是什么支撐他一直不斷向前進步? 2009年4月28日,在深圳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劉松琳接受了《南方企業家》記者的專訪。 4月的陽光,明凈、燦爛,透過巨大的透明落地窗,淡淡地灑了進來,讓人感覺溫暖極了。也許是做過形象設計師的緣故,面前的劉松琳發型一絲不茍,儀容清爽,西裝合身得體,侃侃而談時,始終帶著淡淡的笑容。

  三次出走,從迷茫到目標。在劉松琳年輕的人生中,有過三次離家出走的經歷。劉松琳說,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出走中,他逐漸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祖籍山東榮成縣的劉松琳,出生成長于吉林省通化縣撫民鎮,16歲就輟學了。不是因為家貧,劉家在撫民是首富,也不是因為學習不好,劉松琳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只因為父親“多讀書不如早做事”的信條,小小年紀的劉松琳不得不到家族企業里幫忙,成了一個小老板。 嚴厲的劉父崇尚的是“當面教子”,教訓起兒子來從不顧及情面。偏偏劉松琳的性子與父親是如出一轍的倔強。1997年,因為一件小事被父親當眾打罵后,劉松琳憤然出走。 多年以后,劉松琳依然清晰地記得挨打離開的那一幕。“你要走,我的家產一分錢都不會給你。”父親的話并沒有威迫到劉松琳,他咬著牙對父親說,“我就是要飯也不要你一分錢。” 狠話撂下了,可畢竟只有17歲,該何去何從?一離家,劉松琳就后悔了。從沒出過遠門的他,只知道一條回老家山東的路。于是,帶著身上僅有的四五百塊錢,他跳上了前往威海的船。 初到威海,沒高學歷的劉松琳連找個活養活自己都難,不得不從舅舅那里賒酒來賣。開始推銷酒的日子很苦,鋪貨時還屢屢遭人白眼,后來,劉松琳想到讓人家先擺著賣,賣完了才結賬。這種“先鋪貨再付錢”的方式在當時當地很“新鮮”。那一年,靠著賣酒,劉松琳賺了二三十萬。 就在這時,父親打來了電話。“兒子,就算我錯了,回來吧。”這是劉松琳離家后兩人的第一次通話。第一次發現了父親脆弱的一面,深覺自己不懂事的劉松琳滿懷愧疚地回了家。 但在2000年,劉松琳又因同樣的原因,再次離開了家。這一次,他沒有再賣酒,而是師從學習化妝、形象設計。當年,那英、呂燕、馬艷麗、李詠……都曾經過劉松琳的手而神采煥然,這讓劉松琳很有成就感。可是,正當劉松琳自己也開了個店,事業一步步上升時,母親的召喚電話來了。“總是事業有點起色時,就被叫回家。”劉松琳有些無奈,卻仍是回了家。 只是,這一次劉松琳依然沒有在家呆很久。2003年3月,當父親打電話給他交待事情時,他已經在開往南方的火車上了。這一次,想在更廣闊的世界里闖蕩的劉松琳,選擇了南方熱土深圳。

  首創培訓超市模式。劉松琳的人生,在第一次接觸培訓業時就開始了徹底的改變,“當時就覺得這是我想要的事業。” 初到深圳時,還沒有找到事業方向的劉松琳,一有時間就往深圳書城跑。企業管理、成功勵志、商務禮儀……劉松琳硬啃了很多書。后來,劉松琳在其中一本書的光碟上看到了號稱“華人第一成功學專家”的陳安之的培訓課程廣告。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劉松琳去參加了這場培訓課。 計算成本是商人本性,劉松琳邊聽課邊在心中算計:現在現場是200多人,如果變成1000多人,每人交3000多元,就是3百多萬,若以成本不超過30%算,每個月一場,那10期不就是凈賺2000多萬?而且人數多了,同樣的成本分擔下來,學習的費用不就能大幅度降低學習成本,讓更多的人來學習嗎?這個念頭,令劉松琳一下子熱血沸騰起來。 但2003年的培訓市場,一邊是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一邊是昂貴,培訓產品主要集中在基本層次上,根本適應不了迅速膨脹的經濟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如何才能很好地切入培訓業,改變這種矛盾?劉松琳開始苦思。 后來,劉松琳的培訓師朋友羅恩和周嶸提出了“培訓超市”的概念——讓培訓課程像超市一樣,既便宜又能自由選擇。劉松琳不禁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一條很好的發展路子嗎?于是,劉松琳拿出全部的積蓄,與羅恩、周嶸一起,創辦了聚成公司。 2003年6月11日,劉松琳從家鄉小鎮的首富——他父親那里借了100萬元,聚成正式成立,最初的辦公地是深圳深南東路新聞大廈。他擔任董事長負責財務與管理;羅恩與周嶸則以技術入股,負責運營和銷售。1個多月后,陳永亮加入任總裁。 那時國內管理培訓市場還處于“一二三”的階段:一個老師,兩個助理,三臺電話就開始做培訓公司,但收費昂貴,每堂課都要3000元多甚至上萬元。 聚成“學習卡”定價10800元,一次性賣給企業客戶,里面打包了一年的課程。其間,這家企業的老板、員工都可以來聽課,每人每次300-500元,好像預存在美容館、健身房會員卡的錢,去一次劃一次;卡的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內可以退。 只是,想法雖好,做起來卻往往不是那么簡單。 整整兩個月,“學習卡”只賣出了幾張。而更讓劉松琳不堪重負的,是來自各方面的非議。市場和客戶認為劉松琳和聚成是騙子;同行也嗤之以鼻,甚至有人放言“聚成能活半年,我把腦袋給他們”。 “我是以虔誠的心態進入這個行業的,可進來了卻不是想象中的友好。”劉松琳覺得很委屈,卻沒想過放棄,反而更堅定了他要干出一番事業的決心。 最初的聚成,只有6個人:3個創始人,外加3個員工。為了介紹聚成模式和課程師資,6個人開著一輛破面包車,四處開研討會進行推介。保安、文員、財務、老板——身兼數職的劉松琳累了乏了,就在辦公室那張從二手市場淘來的桌子上休息。結果沒幾個月,可憐的桌子就被他魁梧的身軀給睡塌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8月,聚成在深圳銀湖度假村舉辦了第一堂公開課——“名嘴”張錦貴的“總裁魅力溝通與領導管理”,400多人的現場,反響熱烈。 經此一役,“學習卡”開始熱銷,聚成也開始在業內聲名鵲起,迅速壯大。2006年,聚成被評為“2006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第一大品牌”。世界第一行銷大師杰·亞布拉罕甚至在2007年世界營銷管理大會上稱,聚成的員工規模、年開課場次、年培訓人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 到2009年,劉松琳領導下的聚成,已有會員企業50000余家,員工4000多人,分(子)公司遍布國內40多個省市,每年為社會和企業培訓各類人才超過100萬人次。

  首席“服務員”。“服務員”——劉松琳的名片上,赫然印著這3個字,排在“董事長”之前。堂堂聚成董事長,竟然自稱服務員,是否有點貶低自己? “培訓行業的理念就是注重服務,在聚成,服務精神貫穿每個人心中。我當然就是聚成最大的服務員,或者說首席服務員。”劉松琳笑得很坦然。他說,聚成的“服務員”理念從2007年8月正式推廣,每個董事和高管都在自己的職位前加上了“服務員”的稱呼,以此來加強服務意識。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培訓的公司,首要任務當然是服務好客戶。為此,劉松琳從一開始就在篩選老師和課程方面下了大功夫。 “很多企業家在黑暗中前進,沒有人為他照亮前路,他看不到想要的東西,聚成就來幫助他,告訴他怎么走。”劉松琳生意人出身,自然了解老板們的需求是什么。因此,聚成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實戰為主的課程需求模式。 “我們比較注重效果。”劉松琳說,這是作為民營企業的聚成,與清華經管、北大光華等知名管理學院競爭的主要資本。因為聚成的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而聚成創辦6年來的飛速發展,證明了劉松琳的路子走對了。 從最初的“學習卡”開始,聚成一直在不斷地創新培訓模式,研發新產品和服務,以更好地服務客戶。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小企業作為最敏感、脆弱的企業群體,首當其沖。劉松琳提出了“與中小企業一起過冬,拒絕參與衰退”的主張。聚成在繼續鞏固和提升公開課產品的同時,還邀請十幾位世界大師和中外商界領袖從2009年5月9日開始在全國聚成巡回演講。目前,已經與聚成簽約并開始在全國演講的有:世界實戰派營銷大師、美國科特勒咨詢集團主席米爾頓·科特勒,世界第一談判大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白宮雙料首席談判顧問羅杰·道森,全球第一客戶關系管理大師大衛·弗曼多,以及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民營企業教父”郎咸平等。 2009年3月31日,中國股市翹首以待了十年的創業板在千呼萬喚下,終于正式啟動。劉松琳也正在努力使聚成成為登錄創業板首批企業之一。他看重的是,上市有利于聚成樹立品牌形象,拓寬融資渠道,增強聚成創新的動力,但更重要的,這是他建設“百年聚成”的重要一步。 “聚成不是在種花,是在種樹。”這是劉松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培訓行業對國家、對企業界的貢獻很大。如果我們正好有這樣的機遇,做成了第一名,又有機會做成百年聚成,那我們當然就得努力把這塊牌子樹起來。”花,只是曇花一現,但樹,卻可以基業常青。因此,劉松琳想把聚成做成一棵百年大樹。 “我們內部有一個培訓口號——服務到客戶絕望為止,就是超出他的期望,然后還讓他絕望。”劉松琳笑了起來。正是這種“服務到客戶絕望為止”的理念,讓聚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一直在向前邁進。

  成功是一種幸福感。劉松琳說,很多人都以賺錢為目的,卻不以成功為目標,但光賺錢并不一定幸福。“如果能幸福著去賺錢,這就是高境界了。” 為了“能幸福著去賺錢”,劉松琳嘗試了不少行業,最終他選擇了教育培訓業。“賣酒要看人的臉色,做化妝后,也不是人人都會對你有好臉色。但做培訓就不同,為人師表,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劉松琳至今仍記得當年開第一場公開課時的情形。一個60多歲的老企業家,聽完課后非常激動,給張錦貴和劉松琳各鞠了一個90多度的躬,以示感謝。那一刻,劉松琳深深體會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是多么的有價值。 不過,并不是找到了想要的事業,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就能幸福著去賺錢的。 劉松琳被媒體稱為“有著羚羊跳躍般的創業經歷”的“80后”成功創業者,外人看到的,是聚成6年來呈井噴式增長的營業收入:300萬、4000萬、7000萬、1.51億、3.1億……看不到的,是劉松琳一步步走來的艱辛。 聚成創立初期,劉松琳還是個培訓業的門外漢,為給自己充電,他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培訓課;聚成成長中期,因溝通不夠而出現了領導層磨合問題,他開始接觸心理學;聚成2007年9月開始啟動上市工作,他又跑去學資本運作……

  一個很愛學習的人。這幾乎是所有接觸過劉松琳的人對他的一個共同的評價。而劉松琳也承認,“我花了很多錢去學習。”劉松琳自認為是個比較上進的人,事實也確實如此。雖然他總是自嘲自己小學畢業,文化不高,但與他交流,你絕對找不到一絲他談吐上的不妥之處。 工作之余,劉松琳除了聽音樂,騎車,最主要的還是看書學習。這樣的生活未免有些枯燥,但劉松琳毫不以為苦,因為他的目標是成功,是幸福著去賺錢。 在金融危機中,許多企業就此倒下,聚成卻依然穩步前進,從2008年初到2009年4月,新增分公司10家,客戶總數增長了1萬家。錢越賺越多了,劉松琳卻覺得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種尊重,“很多企業家都很認同我。”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10

  邁克爾·戴爾從白手起家到百萬富翁

  當全球其他的電腦制造廠商正在經歷著銷售低迷的痛苦時,戴爾電腦繼續著繁榮。當它遍及世界的出貨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長18%時,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則下降了4%。37歲的邁克爾·戴爾至今已經在其創立的戴爾計算機公司里擔任了將近20年的首席執行官。戴爾計算機在1984年成立時注冊資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銷售額達到31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3.6萬名員工。2002年《財富》雜志的全球500強中,戴爾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爾公司為何能夠保持如此快速的發展?直接面向顧客銷售的“直接模式”和對顧客進行分類的“市場細分”方式是其兩大法寶。但實際上,這都取自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少年時的偶發靈感。

  當邁克爾·戴爾還是20世紀70年代的一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母在飯桌上談論的都是通貨膨脹、石油危機一類的話題,這使他從小就對生意場發生了興趣。在他12歲那年,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險——為了省錢,他不想再從拍賣會上買郵票,而是通過說服鄰居把郵票委托給他,然后在專業刊物上刊登賣郵票的廣告。出乎意料地,他賺到了2000美元。這讓邁克爾戴爾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觸”的力量及收獲,即沒有中間人的好處。同時他體會到,如果有好的點子,絕對值得采取一些行動。在嘗到少年時直接銷售的甜頭后,邁克爾戴爾在稍大后的創業嘗試中,把這一“直接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初中時,邁克爾·戴爾擁有了一臺蘋果電腦,并迅速將興趣轉移向電腦背后的商機。不久,他注意到了商業用途更多的IBM個人電腦。他熱切地學習一切有關電腦的知識,利用賣報紙所賺到的錢來購買電腦零部件,將電腦改裝后賣掉,獲取利益,接著再改裝另一臺。這期間,他發現電腦的售價和利潤空間很沒有常規。一臺售價3000美元的IBM個人電腦,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買到。而且,大部分經營電腦店的人不太懂電腦,并不能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而他當時已經買進了一模一樣的電腦零件,并把電腦升級后賣給認識的人。于是,邁克爾戴爾涌現了一個想法:只要自己的銷售量再多一些,就能夠跟那些店去競爭,因為沒有中間商,所以自己改裝的電腦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還有品質和服務的上的優勢,即能夠根據顧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電腦。

  在他開著用賣報紙的錢賺來的白色寶馬車,后座載著三部電腦,成為得克薩斯大學一名另類的大一學生后不久,他認識到電腦將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機會。當時,電腦界包括蘋果電腦和IBM等所有的大廠家都選擇通過經銷商來銷售電腦,但邁克爾戴爾則想憑借直接銷售這種更有效率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及服務,并希望借此成為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邁克爾·戴爾從學校退學,在奧斯汀一個約93平方米的辦公室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命名為“戴爾計算機公司”。

  支撐學生時代的邁克爾·戴爾鼓搗計算機的資金,來自于他從16歲開始的一份賣報紙的業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負責為《休斯敦郵報》爭取訂戶。報社交給他一個厚厚的電話號碼本,讓他打電話去向顧客推銷。但邁克爾戴爾不久就在推銷中發現,有兩種人幾乎一定會愿意訂閱報紙:一種是剛結婚的,另一種則是剛搬進新房子的。接著,他調查后發現,情侶在結婚時一定會在法院登記地址,另外有些公司會按照住房貸款額度整理出貸款申請者的名單。于是,他想辦法搞到了周圍地區這兩種人的資料,直接給他們寄信,提供訂閱報紙的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邁克爾戴爾當年掙到了1.8萬美元,這不但使他有能力購買更多的計算機,也啟迪他日后創造了“比顧客更了解顧客”的市場細分戰略。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11

  “趁年輕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馮戰斌的創業動力。馮戰斌曾在鄭州一家醫藥公司做了十幾年業務員,如今他是新密來集鎮一家農業觀光公司的老板。從業務員到獨自創業,馮戰斌說這來源于一個靈感。

  2013年偶然的一個機會,馮戰斌發現有一個村在土地流轉以后,整體做苗圃種植,他被眼前整齊壯觀的景象吸引,靈光一閃:“這就是我要苦苦找尋的創業項目,不僅能靠生態農業創業致富,還能守住家鄉的綠水青山。”

  馮戰斌隨后回到自己的家鄉王堂村,找村干部暢談創業規劃,向群眾解釋土地流轉的種種好處,得到村干部和群眾的支持,先期流轉土地近110畝。之后,他又赴北京聘請農科院專家進行實地規劃。資金有限,馮戰斌動員整個家族之力前后籌資360余萬元。最終,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占地近110畝,涵蓋生態農業觀光、苗木種植、農業養殖、垂釣、養生休閑等多種原生態項目的農業觀光有限公司順利成立。

  馮戰斌在園區規劃、育苗品種選擇等方面,結合專家意見,因地制宜,率先提出“生態、綠色、循環、跨領域科學結合、向土地要最大效益”的經營思路,如今,在苗圃育培區,種植有大葉女貞3000余棵、桂花樹6000余棵,另搭配有廣玉蘭、國槐等適應市場多種需求的樹木品種。樹種上了,馮戰斌又利用林下空地,通過綠色農家散養的方式,養殖烏雞3000余只,柴雞4000余只,黑土豬20余頭。在蔬菜種植區,種植有黃瓜、南瓜、大蔥等不染一滴農藥的時令蔬菜;在經濟作物區,種植有紅薯、小米、綠豆、秋葵等不上任何化肥的優質作物;在垂釣區,規劃占地約15畝的魚塘目前正在緊張施工。

  說到今后目標,馮戰斌充滿對未來事業的憧憬:“就在上個月,剛剛又流轉過來80余畝土地,下一步還要擴大園區規模,還想利用其他荒坡,再投入打造20個特色窯洞。”他說他要在新密打造一個集農業生態觀光、瓜果采摘、垂釣、一站式農家吃住玩等結合在一塊的多功能園區,吸引更多的人氣,打造新密最美鄉村……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于創業者來說更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光環,卻沒有看到,在成功之后,他們付出了我們不曾忍受的艱難困苦。

【成功企業家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企業家的勵志故事11-25

著名成功企業家勵志格言07-29

成功企業家勵志名言60句06-26

著名成功企業家勵志格言摘抄06-11

著名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格言警句06-07

成功勵志故事06-18

成功勵志的故事02-28

經典的成功勵志故事03-29

成功的勵志故事精選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