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交禮儀,從小學起
古語有云,一種米養百樣人。這句話,放在狗狗身上,似乎也適用吃同樣一種狗糧的狗狗,身體指數可能相似,但性格卻有著天壤之別。有的外向,生性開朗,儼然小區里的“社交名媛”,而有些則較為孤僻,容易害羞、緊張,甚至見人就躲、見狗就吠。還有一些,只喜歡人類,卻無法和同類相處,在街上遠遠看見有狗至前方來,還沒到跟前已“寒毛”乍起,一副準備迎戰的架勢;有些相反,喜歡狗,不喜歡人,盡管對主人忠心耿耿,但生人卻別想靠近它們,但對待同類,卻親疏不拘,來者不拒。
究其原因,將之完全怪罪至狗糧頭上,有悖科學精神,畢竟,在狗糧成分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多出的或者缺少的那一點蛋白質或者鈣,連對狗狗身體指數的影響都很微小,更遑論性格了。如果“一個人的成長大體受到三種力量的左右:他父母的意愿,他的際遇,他本人的意愿。”那么,一只優秀狗狗的成長和自我修養,概括起來就是:母親、兄弟姐妹的教育,它的際遇、犬主的意愿。同為哺乳動物的它們,對生活還有自己究竟想成長為一只怎樣的狗,是否有一個詳細而美好的愿景,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狗狗和人類的關系高度緊密的今天,人類對它們成長每個過程的干預,都對它們最終長成一只怎樣的狗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這種影響之大,往往超越了其從母犬或者同類身上得到的。是好是壞?先別急著下結論。
人為干預,并非越多越好
和人類一樣,狗狗并非天生就懂得“社交禮儀”,也并非一生下來就對社交充滿著興趣。
細究一個人或孤僻或者開朗的性格時,往往會將目光鎖定在他或她的童年,“三歲定八十”的古訓未必完全準確,但卻不失其參考價值,即:一個人童年時的際遇對其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其性格的形成上,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著幸福童年的人,長大后往往比較開朗外向,相反的,孤僻或者偏執的較多,對狗狗來說也是一樣。如前文所提到的,母親、兄弟姐妹的教育、際遇、犬主的意愿,這三個原因對狗狗的性格有著至關鍵的影響,這種影響,又主要體現在狗狗還是幼犬的時候,當狗狗長大,經歷了性成熟,性格已大致定形,再來改變的話,一是需要犬主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二是恐怕效果也難如人意。狗之初,如玉璞,不雕琢,不成器。狗狗和人類的關系日益密切,狗狗成長過程中,人為干預程度也越來越深,所涉及的方面也越來越廣。尤其是在寵物繁殖業興旺的今天,狗狗從出生到送到犬主的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人的參與。
這些人為的干預中,有些是必要的,比如在冬天為母犬和幼犬提供溫暖的狗窩或者狗墊,為母乳不足的母犬提供額外的營養補充,為幼犬提供代替母乳的食品等,這些能幫助母犬盡快恢復過來,也能保證幼犬有健康的體魄。但有些干預,其初衷和效果則見仁見智了,比如在幼犬剛斷乳甚至還未斷乳時將其送去新的犬主家,離開母犬和其它兄弟姐妹,理由是,這樣可以讓幼犬和新犬主盡早地培養起感情,日后更容易相處。
從和新犬主的關系上來看,早一個月和晚一個月共同生活,對日后親密度的影響其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狗狗的性格養成,卻有著不那么正面的作用。根據廣州市養犬條例,一戶只能養一犬,由此推斷,被送到新犬主家中的狗狗,自此要開始獨立生活,換言之,再難有長期和其它同類共處的機會,也就是:狗狗失去了從母犬處學習和同類相處的機會,失去了和兄弟姐妹一起練習同類語言、行為的機會。過早進入人類社會的狗狗,大多對人類滿懷善意,并深諳人類的喜好,熟悉犬主的每一個指令,它們在人類中無往不利,受到大家的歡迎。但一旦和同類相處,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大部分的情況下,它們不受歡迎,甚至還會受到排擠,因為它們完全不明白同類的相處方式、同類的語言和行為模式。甚至,有些狗狗因為缺少和同類相處的經驗,在見到同類時會表現出極度的亢奮甚至敵對,而這種現象并不罕見,相信你的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從小就養在家中的“獨苗苗”,盡管人見人愛,卻始終無法和其它狗狗和諧共處。
當然,我們大可以用反正狗狗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來安慰自己,但卻無法因此徹底釋懷,因人為的干預,導致狗狗失去了和同類交流、玩耍的樂趣,失去了所有同類的朋友。
【社交禮儀,從小學起】相關文章:
社交禮儀總結11-21
社交的禮儀常識04-03
新西蘭的社交禮儀12-05
淺談社交的禮儀05-30
社交的基本禮儀08-11
社交禮儀的知識12-29
社交禮儀知識09-27
社交禮儀知識12-12
社交禮儀常識:握手禮儀10-26
社交禮儀的相關知識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