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家族的四大民俗禮儀介紹
禮儀是一種美德,它是這個文明社會的見證和基礎。講究禮儀,也是講究道德義務和責任感。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土家族作為一個重禮節,講友好,尚文明的民族,禮儀在土家族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下面是小編收集到的土家族的四大民俗禮儀介紹。
土家族禮儀
土家族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
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人,在社交活動中,重情節、禮行,講友好,尚文明,并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禮儀;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習俗。情禮文明在社會上,土家族與人交往,都很講情禮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聲譽。
對人稱呼,無論親友長幼,“尊敬”二字為先。在土家社會中,親戚來往非常密切,禮儀不少,且不問貧富,不論親疏。土家族有句諺語,“親戚象把梭,往來腳跟腳”。土家族不僅親族往來,有優良的道德風尚,就是與一般人往來,也很講究社交道德。
一切都講究文明禮貌,維系民族傳統道德。人生四禮土家族在人的一生生活中,禮儀較多,但歸結起來,只有四大禮儀,即誕生禮,成年簪冠禮、婚禮、葬禮。現將人生四大禮儀,分別記述之。
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禮。土家人相當注重為嬰兒舉行誕生禮,它既含有為新生命祝福,祈禱長命富貴之意,也有為產婦驅邪避禍之意,在禮儀中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土家族逐漸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層次禮儀,這些禮儀是十分復雜和隆重的,它是一個完整的禮儀過程,但在整個禮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這一天舉行的男、女冠禮和一系列其它禮儀活動。
壽禮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禮儀之一。土家人祝壽,對小孩子稱為“長尾巴”,成年人叫“過生日”,50歲后方稱“祝壽”。葬禮,幾乎是任何一個民族都具有的悼亡儀式和祭祀活動。土家族俗稱葬禮為“白喜”、“白會”、“老龍歸山”等,一般要跳唱喪鼓歌。
土家族的四大禮儀,是土家族人民禮儀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這四大禮儀也充分表現了土家族人民樂觀曠達的人生觀和生死觀,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表現了土家族是一個具有崇高社會責任感的民族。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一、生活風俗
居住形式:土家族傳統上多居住在山區,以建木質房屋為主,房屋多為獨立的木結構樓房,具有堅固耐用的特點。
衣著習慣:土家族的傳統服飾多以藍、黑、白為主色調,男性常穿藍色或黑色長袍,女性常穿藍色長裙。男性頭戴圓帽,女性頭戴藍色或白色頭巾。
飲食習慣:土家族的飲食以米飯為主食,常用糯米制作食品。傳統的土家族美食有酸湯魚、酸辣土豆絲等,飲食口味酸辣偏重。
交際禮儀:土家族人民重視友好交往,講究禮儀。當拜訪他人時,常帶上禮品,如糯米酒、豆腐干等。在節日或慶典時,互相贈送禮物以示祝福和喜慶。
二、婚嫁風俗
婚姻形式:土家族的傳統婚姻多為自由戀愛婚姻,但仍有部分地區保留著包辦婚姻的習俗。婚姻重視家族的聯姻和血緣關系。
婚禮儀式:土家族的婚禮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娶親、迎親和回門。婚禮期間,有豐富的民俗活動和儀式,如拜天地、敬茶、開宴、唱山歌等。
嫁妝習俗:土家族的嫁妝多為實物財物,如衣物、家具、生活用品等,同時也會附上一些象征吉祥和富貴的物品,如金銀首飾、紅布等。
新婚習俗:新婚之后,土家族夫妻會按照習俗舉行新婚酒,親友們歡聚一堂,祝福新人。
三、葬禮風俗
葬禮形式:土家族的傳統葬禮多為土葬,認為土葬可以回歸自然、歸還大地。葬禮期間,會有相應的儀式和祭祀活動。
祭祀習俗:土家族人民崇尚祖先,重視祭祀儀式。在葬禮期間,會舉行祭祀儀式,供奉祖先,并祈求祖靈保佑后代。
四、節日和慶典
松日節:土家族的重要節日之一,慶祝松柏樹長壽,祈求平安吉祥和豐收。
大白節:在農歷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一慶祝,家家戶戶都會煮飯團,擺放祭品,舉行祭拜活動。
棒球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人們會組織棒球比賽,慶祝豐收和團結。
土家族簡介
土家族(土家語:Bifzivkar)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統計,中國境內土家族的人口數為9587732人。
土家族的文化
信仰
過去,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現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巫風巫俗尤烈,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先后傳入也對土家人的信仰產生了一定影響。
土家人每逢出獵,要祭祀獵神。龍山、來鳳、永順等地把獵神稱為“梅山娘娘”、“云霄娘娘”或“梅嫦”,長陽、五峰、鶴峰一帶則供奉張五郎。獵神神像供在堂屋中,凡進山打獵,獵人必先敬獵神,祈求護佑平安,多獲獵物,并許愿:“大財大謝,小財小謝”。土家族地區土地廟林立,供祭的有掌管坡上五谷的“山神土地”,管理家禽家畜的“家先土地”,協助狩獵、保護安全的“梅山土地”等。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后”,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征祭祀虎祖。在祭祀性的“跳喪鼓”中,有很多模仿老虎洗臉、擺尾、行走、捕食的動作。
土家族每逢年節都要大祭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祭。清明時節要給祖先上墳。七月中旬左右為月半,又稱亡人節,要祭祖掃墓或在家里祭祀祖先,民間有“年小月半大”之說。
土家地區較普遍的是敬土王。湘西土家族在解放前以彭公爵主、向大官人和田好漢為土王神。逢年過節,均須祭祀。特別是正月初一至十五在擺手堂舉行的“擺手”調年或過“社日”的祭拜甚為莊嚴。永順、龍山還有“八部天神廟”,傳說八部天神是彭公爵主的贊將,死后升為神靈的土官、土將。鄂西有覃、田、向三土王,渝黔一帶信仰冉、馬、田、楊幾姓土王。
由于受到漢族的影響越來越大,廣大土家地區修宗祠,供家先的逐漸增多,只有較偏僻的山寨才保存著土主或土王廟祭祀的遺跡。土家族重巫信鬼,巫術活動極為盛行。土家語稱巫師為“梯瑪”,漢語叫“土老師”,舉凡土家村寨的祭祀、許愿、還愿、婚喪生育、排解糾紛、疑難占卜和典禮擺手等等活動,都請梯瑪主持。道教和佛教傳入土家族地區較早。東漢五斗米教在“巴郡南郡蠻”地方就流行一時。道教與土家族以敬祖神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彼此滲透,雜陳互化。
基督教的進入則相對晚得多,且影響較小,規模不大,還因其作為侵略工具而遭到土家群眾的強烈反對。
飲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輔以紅薯、馬鈴薯等。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尤喜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較有特點的食物還有粑粑、臘肉、油茶、合菜、團馓等。
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雜糧置于壇中密封,少則半年,多則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來時,取置堂案正中,以細竹通節為竿,插壇底,堂中置案,兩旁分放雞、鴨、魚、肉等,各置筷子一雙,而不設坐,由主婦開壇,主人請客人上前依次輪流咂酒,后舉筷而食,彼此不以為嫌,邊吸邊食,邊唱邊跳,載歌載舞。
服飾
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樸,喜寬松。
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女裝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后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發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
男式上衣為“琵琶襟”,后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著已經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建筑
土家族的傳統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磚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腳樓四種類型,除此之外還有石板屋和巖洞。
民居結構分為正屋、廂房和司檐:正屋大多為三間,中間一間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兩頭前面并與正屋垂直的兩間為廂房;正屋后面的為司檐,也稱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稱門樓子,中間為天井。
土家族多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
土家族的住所一般為一正兩廂,也有一正一廂的,其中廂房為吊腳樓。吊腳樓的地基低于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豎立十幾根木柱,木柱上鋪木板(樓板),以木板為壁,一般二至三層。吊腳樓的前面有陽臺,兩邊有走廊。陽臺和走廊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有圓錐形雕飾,名為吊進瓜。陽臺和走廊的欄桿多由木條組成,富裕之家在欄桿上雕龍畫鳳,在窗子和門上精雕細刻。陽臺的屋檐為飛檐翅角,其遮檐用長條木板釘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腳樓因前有陽臺、兩邊有走廊,互成轉角之勢,故名轉角吊腳樓。吊腳樓集建筑、繪畫、雕刻藝術于一體,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藝術的杰出代表。
禮節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禮儀。過去婦女懷孕后,要請土老師行法事“安胎”、驅邪。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嬰兒降生后,父親懷抱“報喜雞”去岳母家報喜,男孩用公雞,女孩用母雞。三天后,岳母家以及親友們挑著禮品前來賀喜,即“打三朝”。滿月那天,岳母家要送來衣物,給嬰兒“放腳”,正式穿上衣褲,稱作“滿月酒”或“祝米酒”。在當代,實際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與“滿月酒”(祝米酒)合二為一,統稱“打三朝”。
語言
土家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分為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
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潭溪鄉的土家族操南部方言外,其余土家族均操北部方言。
土家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以來使用漢文。
絕大多數土家人都通用漢語,部分人兼通苗語,只有酉水流域永順、龍山、來鳳等縣的部分土家人會說土家話。
【土家族的四大民俗禮儀介紹】相關文章:
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范文08-20
待客的四大禮儀09-22
稻城亞丁有哪些民俗禮儀04-27
介紹民風民俗作文12-02
介紹家鄉的民俗作文01-30
介紹民風民俗的作文01-26
介紹南京的民俗作文12-06
土家族喪葬習俗范文01-27
他來自土家族散文04-24
面試禮儀:行為禮儀介紹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