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2-12-02 15:05:52 科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著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因為現在的科學學習與以往的常識學習有許多本質的區別,特別是注重學生的探究活動的培養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樣引導學生開展有序地探究活動是本學期的訓練重點。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知道許多相關的科學知識。但總的來說,學生以前的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開展的次數比較少,怎樣進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問題。而且,科學小組的合作學習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學習也有許多區別,課堂中小組合作中學生還是很混亂,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參與,所以怎樣引導全員參與與分工,也是課堂教學中必須強調的。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全冊教材包括了“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我們周圍的材料”和“食物”6個單元,由4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植物”共6課時,具體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課時),我的大樹(1課時),各種各樣的葉(2課時),一片完整的葉(2課時)。

  第二單元“動物”共6課時,具體包括:尋訪小動物(1課時),蝸牛(2課時),蝸牛和蝗蟲(1課時),螞蟻(1課時),我的觀察研究(1課時)。

  第三單元“我們自己”共6課時,具體包括:觀察我們的身體(1課時),我們在生長(1課時),猜猜我是誰(1課時),我的手(1課時),奇妙的指紋(1課時),運用感官(1課時)。

  第四單元“水”共4課時,具體包括:一杯水的觀察(1課時),水是什么形狀(1課時),各種各樣的液體(1課時),比較水的多少(1課時)。

  第五單元“紙”共4課時,具體包括:紙的觀察(1課時),我來造一張紙(1課時),不同用途的紙(1課時),作一輛紙車(1課時)。

  第六單元“米飯和淀粉”共4課時,具體包括:稻谷的觀察( 1課時),大米的觀察 (1課時),米飯的觀察(1課時),淀粉的蹤跡(1課時)。

  3、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非法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7、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游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學進度表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發展態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發展態勢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和“環境和我們”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制作的項目,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 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 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于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學興趣小組的各項活動。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容

  1 20xx.9.2-9.8 始業教育(科學第一課)

  2 9.9-9.15 1-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3 9.16-9.22 1-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

  4 9.23-9.29 1-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5 9.30-10.6 國慶放假

  6 10.7-10.13 1-4.觀察月相

  7 10.14-10.20 1-5.各種各樣的天氣

  8 10.21-10.27 機動

  9 10.28-11.3 1-6.不同的季節

  10 11.4-11.10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1 11.11-11.17 第一單元學習梳理

  12 11.18-11.24 2-1.我們生活的世界

  13 11.25-12.1 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4 12.2-12.8 2-3.書的歷史

  15 12.9-12.15 機動

  16 12.16-12.22 2-4.神奇的紙

  17 12.23-12.29 2-5.椅子不簡單

  18 12.30-20xx.1.5 元旦放假

  19 1.6-1.12 2-6.做一頂帽子

  20 1.13-1.19 第二單元學習梳理

  21 1.20-1.26 學期總結評價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3

  一、本學期班級基本情況:

  我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2人。一方面,其中上學期受校級處分19人次:逃學的、吸煙的、不尊敬老師的等等。行為性格較差,態度惡劣、觀念意識淡薄。另一方面,期末考試進年段前十名4人次,獲學期獎學金。可謂良莠不齊,良莠并存。針對如此班級情況,本學期班務計劃制定如下:

  二、本學期工作要點:

  1、配合各課任教師,認真轉化困難生,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1)及時了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功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扎實地上升。

  (2)強后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關心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聯系,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2、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落實素質教育。

  (1)加強常規教育,重視養成教育: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會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常規訓練很重要。結合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等,使學生無論在課堂上,出操集會上,實訓場,都能保持良好的紀律,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得到更多的收獲。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學生素質發展

  俗話說:有目標才有動力。這學期我打算讓學生在期初,期中等時間擬定自己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自己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目標擬訂后,要求每個學生認真切實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于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的進步,做到“輔優補差”,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差生,安排班級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幫助他們,爭取做到共同進步。

  (3)繼續培養班級干部:

  發揮班干部作用,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幫手,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不僅利于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更利于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養。我們班級里班干部的人數很多,但我總覺得有很多事要親自操心,覺得這樣比較放心。其實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一個人生來不會犯錯,關鍵是只錯就改。要多給學生鍛煉自己的機會,很多事可以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在失敗中進步。比如出黑板報,搞班會活動,訓練隊員參加比賽等。輔導班干部管理班級工作,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讓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干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4)抓好團隊工作:

  團隊工作是班級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將積極配合學校團支部,結合實際搞好各項活動。

  (5)重視文體工作:

  教育學生上好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重視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A、布置美化教室,按展示優秀作業;B、豐富課余生活,培養興趣。

  C、認真做好兩操,開展有益、健康的課間活動;D、要求學生認真上好各專業課;

  3、作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在學習和生活中自我保護能力,以確保學習任務的正常開展和學生在學校的安全工作。

  4、重視情感教育:

  (1)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體貼他們的冷暖,對于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和家長聯系;

  (2)做好和學生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三、具體措施

  1、充分利用晨空間間談話,班會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讓學生之間友好相處,不吵架,不打架,增強班級凝聚力。對于班級中發生的不文明現象要嚴肅處理,慢慢的杜絕不文明現象。

  2、利用作業輔導課,對后進生進行輔導,盡可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提高他們的行為水平。正確對待后進生,在生活上、學習上從“愛出發”。主動接近,真誠、平等對待,深入了解他們落后的原因,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還要善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努力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給學差生進行“一對一”活動,安排學習好的同學在日常學習中給他們進行幫助,并要求每周進行小結,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爭取在下周進步、改正。

  3、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師生共同管理班級。盡量把學生能做的事情讓學生自己去做,發揚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給每個班干部一本本子,要求班干部每天寫下自己的工作感受,寫下自己的工作安排,對班級工作進行條理化管理,這同時可以監督班干部的工作。

  4、給每個學生樹立“班級主人翁思想”,讓每個學生知道班級就是自己的家,讓每個學生可以自動遵守班級紀律,所以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可能管理班級,成為一個小老師,讓班里學生盡量能做到各有安排,人盡其用,每個人都在班集體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對班集體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5、布置好教室環境,增強學習氣氛。

  6、重視行為規范,讓學生注重班級衛生,班級紀律,出操質量,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4

  一、教材解讀

  二年級上冊由“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兩個單元組成。兩個單元總計13課,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另外每個單元都有“科學閱讀”內容,可以穿插在每課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在單元復習時集中在一課時落實。“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共7課,分別是《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4.觀察月相》、《5.各種各樣的天氣》、《6.不同的季節》、《7.做大自然的孩子》。這7課的編排邏輯是這樣的:整體認識(第1課)→具體認識(第2—6課)→討論升華(第7課)。

  具體介紹如下:第1課從整體上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家園中和地球家園周圍有什么;第2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土壤;第3、4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究天空中的太陽和月球的變化現象,使學生能夠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斷東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第5、6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的天氣和四季變化,認識這些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第7課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前面6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保護動植物,愛護大自然。“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統整“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三個主要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從整體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尋訪土壤居民,從遙遠的太陽、月球與生活的聯系到觸手可及的天氣、季節與生命的聯結,整個單元以“關愛家園、關注生命”為線索,串聯起一系列

  活動,并將整個活動落腳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同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升華。簡單地說,本單元以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概念為基礎,將關注點聚焦到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話題上來,將發展點落腳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課題中來,將興趣點遷移到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的活動里來。本單元教學內容集科學探究教育、生態環境教育、自然體驗教育于一體,并體現了博物學的重要特征——與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單元的學習對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里,學生已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他們將在3—4年級開展物質狀態的學習,而對材料概念的理解是從物體到物質概念發展必不可少的進階。這一單元的編寫,強調和突出了對“材料”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據目前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材料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提高現狀,設計和組織了“材料”單元的內容結構,以期讓學生以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材料,不固化對某種材料的認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認識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質,是功能化了的物質,人們利用材料設計制作各種物品。學生能夠以材料的視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種感官或簡單工具研究材料,觀察并描述材料的特點,能夠辨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材料”單元共6課,分別是《1.我們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書的歷史》、《4.神奇的紙》、《5.椅子不簡單》、《6.做一頂帽子》。以下是這幾課教學內容的簡要分析:第1課《我們生活的世界》,旨

  在讓學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視角;第2課《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學生熟悉的餐具探討常見材料的性能,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課《書的歷史》,以書為具體研究對象,結合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運用教育重演論,讓學生縱向考察某種物品所用材料的發展和演變;第4課《神奇的紙》,以紙為具體例子,讓學生橫向考察對一種材料的改造而導致其性能的變化,體會材料經過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現出原本沒有的性能;第5課《椅子不簡單》,以生活中常見的椅子為例,讓學生從材料的角度整體而系統地研究一個真實的物品,認識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第6課《做一頂帽子》為單元總結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一頂帽子,經歷對本單元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兩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發展他們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同時要提高他們的實地觀察和建構簡單模型的能力。“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單元也都設計了與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相關的教學活動,希望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部分教學的特點,達成教材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但學生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比較弱,因此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書為學生提供的“科學詞匯”外,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

  二年級的學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如游戲、積分、獎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

  三、教學目標

  1.“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

  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能用語言、圖畫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的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1)科學探究目標

  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現象,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描述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2)科學概念目標

  體驗創造產品的喜悅和成功感,學會與人交流、分享與合作。發展進一步改進材料的興趣。認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準確描述事物很

  重要。實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發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3)科學態度目標

  體會科學知識可以應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認識到廢舊材料可以回收、重復利用,這樣做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了解當前許多材料是隨科技進步逐步改進后的產物,給人類的生活、發展帶來了便利。體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材料會不斷改進。意識到材料對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選擇材料需要考慮其優缺點,倡導節能環保。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四、具體教學措施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1)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經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但學生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比較弱,因此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書為學生提供的“科學詞匯”外,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

  二年級(1)班的學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如游戲、積分、獎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

  二、教材分析:

  二年級上冊由“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兩個單元組成。兩個單元總計13課,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另外每個單元都有“科學閱讀”內容,可以穿插在每課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在單元復習時集中在一課時落實。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共7課,分別是《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土壤——動植物的樂園》、《太陽的位置和方向》、《觀察月相》、《各種各樣的天氣》、《不同的季節》、《做大自然的孩子》。這7課的編排邏輯是這樣的:整體認識(第1課)→具體認識(第2—6課)→討論升華(第7課)。具體介紹如下:第1課從整體上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家園中和地球家園周圍有什么;第2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土壤;第3、4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究天空中的太陽和月球的變化現象,使學生能夠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斷東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第5、6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的天氣和四季變化,認識這些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第7課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前面6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保護動植物,愛護大自然。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統整“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三個主要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從整體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尋訪土壤居民,從遙遠的太陽、月球與生活的聯系到觸手可及的天氣、季節與生命的聯結,整個單元以“關愛家園、關注生命”為線索,串聯起一系列活動,并將整個活動落腳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同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升華。簡單地說,本單元以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概念為基礎,將關注點聚焦到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話題上來,將發展點落腳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課題中來,將興趣點遷移到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的活動里來。本單元教學內容集科學探究教育、生態環境教育、自然體驗教育于一體,并體現了博物學的`重要特征——與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單元共6課,分別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不同材料的餐具》、《書的歷史》、《神奇的紙》、《椅子不簡單》、《做一頂帽子》。以下是這幾課教學內容的簡要分析:第1課《我們生活的世界》,旨在讓學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視角;第2課《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學生熟悉的餐具探討常見材料的性能,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課《書的歷史》,以書為具體研究對象,結合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運用教育重演論,讓學生縱向考察某種物品所用材料的發展和演變;第4課《神奇的紙》,以紙為具體例子,讓學生橫向考察對一種材料的改造而導致其性能的變化,體會材料經過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現出原本沒有的性能;第5課《椅子不簡單》,以生活中常見的椅子為例,讓學生從材料的角度整體而系統地研究一個真實的物品,認識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第6課《做一頂帽子》為單元總結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一頂帽子,經歷對本單元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過程。

  “材料”單元的學習對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里,學生已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他們將在3—4年級開展物質狀態的學習,而對材料概念的理解是從物體到物質概念發展必不可少的進階。這一單元的編寫,強調和突出了對“材料”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據目前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材料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提高現狀,設計和組織了“材料”單元的內容結構,以期讓學生以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材料,不固化對某種材料的認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認識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質,是功能化了的物質,人們利用材料設計制作各種物品。學生能夠以材料的視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種感官或簡單工具研究材料,觀察并描述材料的特點,能夠辨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兩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發展他們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同時要提高他們的實地觀察和建構簡單模型的能力。“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單元也都設計了與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相關的教學活動,希望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部分教學的特點,達成教材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三、教學目標:

  1、“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描述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現象,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

  ●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

  ●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

  ●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

  ●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

  (2)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的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能用語言、圖畫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

  (3)科學態度目標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的動植物、物質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能如實講述事實,當發現事實與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時,能尊重事實,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同時會產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說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植物的一些實例,初步形成珍惜動植物資源的意識。

  ●注重法制教育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相關的思想滲透。

  2、“材料”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據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能來描述,也可以根據這些性能來區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決定材料的用途。

  ●通過科學技術可以將自然界的各種材料利用起來,材料經過加工可能改變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復使用,一些廢棄的物品可以用來制造新的產品。

  (2)科學探究目標

  ●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并識別構成物品的各種材料,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

  ●用科學詞匯初步描述常見材料的特征。

  ●根據可觀察到的特征和性質,對物品和材料進行描述、比較和分類。

  ●利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加工。

  ●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并完成任務。

  (3)科學態度目標

  ●發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實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認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準確描述事物很重要。

  ●發展進一步改進材料的興趣。

  ●體驗創造產品的喜悅和成功感,學會與人交流、分享與合作。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意識到材料對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選擇材料需要考慮其優缺點,倡導節能環保。

  ●體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材料會不斷改進。

  ●了解當前許多材料是隨科技進步逐步改進后的產物,給人類的生活、發展帶來了便利。

  ●認識到廢舊材料可以回收、重復利用,這樣做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體會科學知識可以應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時常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科學。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科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科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科學的學習過程。

  3。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4。培養學生初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科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科學問題,了解科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5。創造性地使用科學教材,及時反思

  科學探究能力是整體性發展的,科學探究的各種類型在教學活動中應得到系統運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科學活動的平臺,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五、教學進度表:

  二年級1班科學科教學內容周進度表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科技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以培養小學生科技活動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它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動教材包含了實驗探索、科技制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和創新發明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科技發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了解我國歷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每方面的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分別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選擇。教材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科學性、創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一些反應現代科技成果和與人們生活、生產緊密聯系,操作性強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調查、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和制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學情分析

  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技活動興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技活動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五、實施措施

  有的活動就是要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嘗試研究性學習。要學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怕說錯,錯了再探索,而不是等著教師的答案,不是背書本上的結論。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7

  一、教材解讀

  二年級上冊由“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兩個單元組成。兩個單元總計13課,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另外每個單元都有“科學閱讀”內容,可以穿插在每課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在單元復習時集中在一課時落實。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共7課,分別是

  《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

  《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4.觀察月相》、

  《5.各種各樣的天氣》、

  《6.不同的季節》、

  《7.做大自然的孩子》。

  這7課的編排邏輯是這樣的:整體認識(第1課)→具體認識(第2—6課)→討論升華(第7課)。

  具體介紹如下:第1課從整體上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家園中和地球家園周圍有什么;

  第2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土壤;

  第3、4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究天空中的太陽和月球的變化現象,使學生能夠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斷東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

  第5、6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的天氣和四季變化,認識這些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第7課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前面6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保護動植物,愛護大自然。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統整“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三個主要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從整體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尋訪土壤居民,從遙遠的太陽、月球與生活的聯系到觸手可及的天氣、季節與生命的聯結,整個單元以“關愛家園、關注生命”為線索,串聯起一系列活動,并將整個活動落腳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同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升華。簡單地說,本單元以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概念為基礎,將關注點聚焦到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話題上來,將發展點落腳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課題中來,將興趣點遷移到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的活動里來。本單元教學內容集科學探究教育、生態環境教育、自然體驗教育于一體,并體現了博物學的重要特征——與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單元共6課,分別是

  《1.我們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書的歷史》、

  《4.神奇的紙》、

  《5.椅子不簡單》、

  《6.做一頂帽子》。

  以下是這幾課教學內容的簡要分析:

  第1課《我們生活的世界》,旨在讓學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視角;

  第2課《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學生熟悉的餐具探討常見材料的性能,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

  第3課《書的歷史》,以書為具體研究對象,結合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運用教育重演論,讓學生縱向考察某種物品所用材料的發展和演變;

  第4課《神奇的紙》,以紙為具體例子,讓學生橫向考察對一種材料的改造而導致其性能的變化,體會材料經過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現出原本沒有的性能;

  第5課《椅子不簡單》,以生活中常見的椅子為例,讓學生從材料的角度整體而系統地研究一個真實的物品,認識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第6課《做一頂帽子》為單元總結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一頂帽子,經歷對本單元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過程。

  “材料”單元的學習對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里,學生已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他們將在3—4年級開展物質狀態的學習,而對材料概念的理解是從物體到物質概念發展必不可少的進階。這一單元的編寫,強調和突出了對“材料”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據目前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材料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提高現狀,設計和組織了“材料”單元的內容結構,以期讓學生以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材料,不固化對某種材料的認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認識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質,是功能化了的物質,人們利用材料設計制作各種物品。學生能夠以材料的視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種感官或簡單工具研究材料,觀察并描述材料的特點,能夠辨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兩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發展他們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同時要提高他們的實地觀察和建構簡單模型的能力。“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單元也都設計了與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相關的教學活動,希望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部分教學的特點,達成教材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但學生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比較弱,因此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書為學生提供的“科學詞匯”外,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

  二年級的學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如游戲、積分、獎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

  三、教學目標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

  ●描述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現象,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

  ●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

  ●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

  ●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

  ●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

  (2)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的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能用語言、圖畫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

  (3)科學態度目標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的動植物、物質的外在特征,

  以及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能如實講述事實,當發現事實與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時,能尊重事實,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同時會產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說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植物的一些實例,初步形成珍惜動植物資源的意識。

【二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1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3

二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0-18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5篇11-13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5篇)11-13

上冊科學教學計劃4篇03-06

小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0

科學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6-12

上冊科學教學計劃三篇10-16

上冊科學教學計劃3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