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7-26 11:22:1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活動教案15篇【集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15篇【集合】

科學活動教案1

  教育目標:

  1、 認識雨具,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 知道雨天出門要帶上或穿上雨具。

  3、 感受雨中游戲的樂趣,萌發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了解雨天出門要怎么樣才不會讓自己淋濕。

  2.物質準備:雨衣、雨傘及雨鞋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下雨的時候,有什么東西能幫助我們不被雨淋濕呢?

  2.教師分別出示雨衣、雨傘和雨鞋,引導幼兒觀察和辨別不同的雨具。

  3.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下雨天人們使用哪些雨具和如何使用雨具。

  提問:(1)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雨具來幫助自己不被雨淋濕的?

  (2)你會使用嗎?怎么用的?

  4.教師示范穿雨鞋、雨衣和打開雨傘,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5.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習穿雨鞋、雨衣。讓幼兒知道打開自動傘時要看一下身邊有沒有人,注意不傷及別人;看見旁邊的人要打開雨傘,自己要避開,注意保護自己。。

  6.讓穿好雨鞋、雨衣或已打開雨傘的幼兒,隨教師到雨中指定的地方去漫步,

  引導幼兒聽聽雨滴打在雨傘、雨衣表面的.聲音,在雨中輕輕地踩水玩。

  活動延伸:

  選擇不同的雨具晾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引導幼兒觀察哪種雨具最容易干,哪種雨具最不容易干,并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同伴、教師或父母。

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片、字卡、記錄卡、信封(人手一份)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善于發現問題并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幻燈片

  讓幼兒根據圖片內容猜測是誰的家?

  1、提問:這是誰的家?(南瓜的家)

  2、出示南瓜圖片提問1:"你知道他是誰嗎?"(南瓜爺爺)提問2:"你從哪里知道他是爺爺?"提示幼兒:年紀大了會有什么變化?(胡子、眉毛)教師小結:年紀大了胡子和眉毛、頭發都會有變化

  二、請客人

  1、猜猜是誰來了(出示圖片的背面)我們來猜猜這些客人可能是誰,你們說的東西在哪里可以買到?

  2.數客人師:今天南瓜爺爺的家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客人?(圖片背面圍繞南瓜爺爺排成一個圈)

  (1)幼兒自由"數客人"師: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

  (2)教師小結:平時我們數東西的'時候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我們有什么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3)教師引導幼兒(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現)找一個標志性物體的物體。

  師:幼兒跟隨教師的指引開始數數,教師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

  (4)教師小結:數東西時一定要先找一個容易記住的物品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

  (5)師:南瓜爺爺家來了這么多客人,我們給他們編上號。(教師在每個東西旁邊都編上對應的數字)

  3、"找鄰居"

  師: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南瓜爺爺家里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它到底有什么事呢?小朋友你們也想想你們家里什么時候會來很多客人呢?(過年)

  (1)了解"鄰居"的概念

  師:出示圖片,解釋什么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南瓜爺爺找誰做鄰居呢?

  師: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請幼兒自由討論什么是蔬菜,并出示卡片"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出示信封讓幼兒把結果進行整理記錄。

  (2) 什么是蔬菜?

  教師解釋什么是蔬菜: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全班一起再一次將蔬菜找出來。并將找出來的蔬菜列出來。

  師:所有的蔬菜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種蔬菜呢?

  三、給鄰居分配房子

  師: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可是房子只有3間而蔬菜卻有6個,那該怎么辦呢?

  出示圖片,讓幼兒思考怎樣分房子合適。

  師: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師:老師放一個,土豆和黃瓜,你覺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這樣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發有很多,除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動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3

  教學班級: 中班

  活動時間: 30分鐘

  活動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活動準備:

  1.知識的準備:已經認識了一般常見蔬菜和水果的名稱。

  2.實物準備:各種蔬果實物(蘋果,梨,葡萄,香蕉,龍眼,番茄,茄子,馬鈴薯,紅蘿卜,玉米,番薯,橘子,燈籠椒)等。

  3.裝水的玻璃魚缸。布口袋。

  4.蔬果圖片若干張及上下箭頭符號。

  活動過程:

  一 以變魔術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老師:小朋友好,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魔術袋。這個魔術袋里啊裝了好多好多東西,小朋友你們想知道裝了什么嗎?請幼兒上來摸實物,并說出蔬果名稱。

  二 請幼兒探索

  1,教師提問: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是我們把它們放進水里會怎么樣呢?

  2,教師操作讓幼兒仔細觀看,同時拿出上下兩個箭頭,上表示上浮,下表示沉下去,告訴幼兒如何做記錄卡的方法。

  3,讓幼兒自由討論,叫興趣較濃的幼兒上來操作,并把相應的圖片放在上下箭頭的后面。

  三 引導幼兒嘗試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啊?(想)

  1, 教師講解操作方法與規則:要求幼兒操作完后,馬上拿相應的蔬果圖片到白板上下箭頭的后面做好記錄蔬果的沉浮現象。

  2, 幼兒操作。教師:小朋友在把蔬果放進水里時要看仔細了,看清楚蔬果到底是沉在缸底還是浮在水面的。認真觀察水中的現象。

  四 教師驗證,小結

  將幼兒做的'記錄做個驗證與分析,按幼兒的記錄進行講解,并對幼兒錯誤的記錄再次進行操作,加深幼兒對蔬果“沉,浮”有進一步了解。從而激發幼兒的探討興趣。教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知道了上浮的蔬果有:茄子,香蕉,玉米,燈籠椒,橘子,番茄,蘋果,梨。下沉的蔬果有:番薯,葡萄,紅蘿卜,龍眼,馬鈴薯。

  五 活動延伸

  你們覺得物體的上浮和下沉有趣嗎?老師出個問題給你們動動腦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們實驗一下,就是:一只香蕉會浮起來,那么一串香蕉是浮起來還是沉下去呢?下次把答案告訴老師,好不好?

科學活動教案4

  目標:

  1、能仔細觀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態及生長過程。

  2、樂于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準備:

  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蝌蚪若干。

  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種春天里的動物朋友,你猜一猜它會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我們來請它出來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蝌蚪”)

  (2)你在哪兒也見到過小蝌蚪呢?它長得什么樣?

  2、觀察、認識蝌蚪。

  (1)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師在每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會兒請你可以輕輕的走過去,先仔細觀察一下小蝌蚪的樣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學一學小蝌蚪不同的動態。)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配合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3)小結:小蝌蚪長著圓圓的、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東來游到西,真快活呀!

  3、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什么嗎?(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后讓幼兒再來說說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4)小結: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消失,最后就變成了一只青蛙。(邊小結變播放多媒體課件)

  4、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1)放背景音樂,教師說:“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池塘里產下了一個又一個蛙卵。”

  (2)師說:“天氣緩和了,蛙卵動起來了,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開心啊!”(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雙手環胸學小蝌蚪游泳的樣子)。

  (3)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教師和幼兒兩腿向后踢)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開心了。”(教師帶領幼兒學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前腿。”(教師和幼兒伸雙臂)四個腿都長齊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陸地上去找食物吃。”(學小青蛙抓蟲子吃)

  (5)師說:“尾巴慢慢變短了(用手假裝尾巴越來越短)終于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師帶領幼兒學蛙跳)

  5、提升經驗,保護青蛙

  (1)小青蛙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捉田里的害蟲)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蟲都捉掉,保護莊稼,那如果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來保護青蛙呢?

  (3)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辦法,真了不起,請你回去后把你的好辦法告訴更多的朋友,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認識牙齒是大班普通的科學內容,由于活動內容較為枯燥,于是我在教學形式上下了點工夫。一是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資源讓幼兒親身感受;二是利用實驗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種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感知和了解牙齒的有關知識,從而達到教育幼兒保護牙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的目標。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體驗,讓幼兒了解牙齒的基本功能。

  2、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3、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1、牙齒的模型教具;

  2、餅干、甘蔗、花生每組一盤;

  3、牙刷、小鏡子人手一個;

  4、介紹牙齒功能、齲齒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5、活動前兩天找幾個蛋殼,洗凈后把每個蛋殼的一半浸醋里;

  活動流程:

  活動引入————品嘗食物————認識牙齒的功能————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會保護牙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出示餅干,提問:怎樣才能把餅干送進肚子里?

  二、基本部分:

  (一)使用牙齒,認識牙齒的功能:

  1、分組品嘗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齒的功能;

  2、欣賞影碟片,了解牙齒的排列;

  3、小游戲:模仿牙齒的動作,加深對各部位牙齒功能的認識;

  (二)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吃過餅干和花生,請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縫里

  多了什么?”(殘渣、碎屑)“如果不弄掉會使牙齒變得怎樣?”

  2、欣賞影碟片,了解齲齒形成過程及保護牙齒的方法;

  3、出示小實驗,請幼兒觀察,撈出浸在醋里的蛋殼,請幼兒看看、捏

  捏、說說蛋殼有什么變化?并比較浸在醋里的蛋殼與沒浸過醋的'蛋

  殼有什么不同?(浸過醋的蛋殼變黑、變軟了)并討論:蛋殼為什

  么會變黑、變軟了?

  4、教師小結:醋是酸的,酸性會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就會變黑、

  變軟了。牙縫里如果有食物殘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種酶會使食物殘渣變酸,這些酸會像腐蝕蛋殼一樣,使我們牙齒被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變成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

  5、找齲齒:請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有沒有長齲齒?有幾顆?

  6、教師小結:怎樣保護牙齒。

  (三)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欣賞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2、配合牙齒模型,教師再次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跟牙刷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結束部份:

  歌表演:刷牙歌

  活動延伸:

  1、與家長配合,請他們提醒幼兒堅持每天早、晚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2、引導幼兒開展“比比誰的牙齒好”活動;

  活動反思:

  從教學程序上說,教學導入簡潔直奔主題,既節約了時間又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將有機會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發生的變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經過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搗爛,才容易被身體吸收”這個觀點,以利于幼兒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識。

  牙齒的分類與功能及保護牙齒的內容是幼兒將要深入觀察研究的主要內容,安排的兩段錄相為幼兒對牙齒提供了不同的認識方式,有助于在幼兒腦中構建起更鮮明的口腔內消化工具的概念,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對牙齒的認識進行補充完善。

  從教學手段上說,讓幼兒進行了體驗探究、觀看錄相、交流互動等多種學習方式,教學內容與形式顯得豐富多彩。

科學活動教案6

  設計思路:

  在一次晨間談話中,有一位小朋友問我:“老師,老師,在我家的房間里,放著一盆鮮花,為什么陽臺的鮮花生命力強,房間的鮮花生命力弱。” 告訴他這跟水份、空氣、溫度的關系有密切的聯系。于是,我開展了科學活動“空氣”。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空氣到處都有,無處不在。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對小實驗的'興趣。

  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活動,感知空氣的存在。

  活動難點:

  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

  活動準備:

  塑料袋、空瓶子幼兒人手一份,大臉盆每組一個,玻璃杯若干個,蠟燭每組一支,干毛巾若干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做深呼吸。

  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1):“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捉空氣。

  (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然后再捏緊袋口)

  提問:在什么地方捉到空氣?

  小結: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無處不在。

  2、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小結

  三、嘗試活動(2):瓶裝水

  (幼兒每人一只瓶子)做實驗。

  問:當瓶口放入水中,瓶口會有什么變化?

  (瓶口會泡泡冒出)

  四、嘗試活動(3):手帕的變化

  1、1——2名幼兒做實驗,其余幼兒觀察(杯子里空空的)

  2、討論:將干毛巾塞進玻璃杯底,再倒扣壓下水下,毛巾會怎么樣?

  (幼兒實驗)

  3、毛巾為什么沒有濕?

  4、將毛巾放入杯底,傾斜放入水中,會有什么變化?

  5、毛巾為什么濕了?

  五、嘗試活動(4):燭光的變化

  延伸活動:

  將一包濕豆放入密封的袋子里,觀察它們的變化。

科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類的密切關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奇特植物的圖片(含羞草、防盜草、豬籠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發孩子興趣。

  1、教師:"智慧樹節目又開始啦,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前做游戲,歡樂多又多。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智慧樹樂園。耶!'(師幼一起說)今天的節目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引起幼兒的興趣。

  2、展示圖片,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問:你認識它們嗎?知道它們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長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嘗試探索:

  1、再次出示含羞草、防盜草的圖片。讓幼兒去看一看,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視覺、觸覺等感受植物的奇異特性。

  2、引導幼兒說說:含羞草是怎么變化的?接觸防盜草有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

  含羞草:又名感應草,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呈含羞狀。

  防盜草又稱植物貓,當人及 豬、羊、禽、牛、馬等動物觸碰時,接觸處就會像被電擊火燒般的奇疼怪癢。將干草放在糧倉周圍,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貓"之稱。

  3、拓展幼兒對奇異花草的認識。

  說出自己見過的奇特植物向同伴介紹。引導幼兒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植物的名稱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長在哪里?

  三、活動延伸:

  為了幼兒進一步對植物興趣,可以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上網搜索資料,拓展對植物的認識。

  四、活動反思:

  通過教學活動,能讓幼兒對花草能有進一步的了解。在幼兒園中,幼兒對這些有關植物的知識和經驗是零散的。需要教師能幫助幼兒形成一個有關植物的.比較完整的概念,更需要的是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的美好情感。在本課當中,幼兒們能和我互動的不是很好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讓幼兒更多的去發現花草的秘密,去激發幼兒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的興趣。

科學活動教案8

  一、活動目標:

  知道泡泡的形狀與吹泡泡的工具是無關的,打破圓形——圓形,三角形——三角形的匹配的思維定勢。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已經玩過街上買來的泡泡的游戲,知道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三、材料準備:

  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

  四、環境創設:

  一張大張的紙上貼一個三角形的圖形和一個圓形的圖形,每個幼兒一張卡片。

  五、活動過程:

  一、猜想、記錄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

  1、前幾天小朋友都玩了吹泡泡的游戲,而且你們還發現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今天老師帶來了不同的吹泡泡工具,你們看看它是什么形狀?跟你們玩的吹泡泡的工具一樣嗎?

  2、教師提問: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幼兒猜想,有的說是三角形的、有的說是圓形的)

  3、幼兒進行猜想記錄。

  如果你認為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三角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貼在三角形的圖形下面,是圓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貼在圓形的圖形下面。

  二、幼兒吹泡泡,驗證自己的猜想。

  1幼兒自己選擇教師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開始吹泡泡。

  2分享交流:

  (1)你們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

  (2)到底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老師再吹吹,小朋友看看到底是什么形狀。教師又用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讓幼兒觀察,再次驗證三角形工具吹出來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三、幼兒調整事先的猜想記錄。

  四、小結:不管是圓形還是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泡泡都是圓形的,那么還有什么可以用來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狀,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以后我們再來試。

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愿意探索使各種物體轉動的方法。

  2.關注生活中轉動的現象,發現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筷子、繩子、勺子、風車、呼拉圈等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物體。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游戲:迷迷轉

  二.第一次探索

  1、熟悉材料:有些東西看見你們玩得這么開心,心里癢癢的,也想玩玩呢,看看,是哪些東西呢?

  2、就請你們玩一玩,試一試,不過,等會兒可要告訴大家,你使用什么方法使什么轉動起來了。

  3、小結

  (1)根據幼兒的交流抓住重點,如一些動詞的運用,以及與轉動有關的.因素都可以總結。

  (2)這些東西中,你覺得有什么不能動的嗎?你們大家來想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第二次探索

  1、激發探索的欲望:能玩出那么多轉動的花樣,我真為大家感到驕傲!這一次,我還想讓大家玩,不過難度有點高,怕不怕?(出示手勢二)

  2、請大家用兩樣東西合作,使其中的一樣東西轉動起來。記住是“二”!就是代表兩樣東西的合作。

  3、小結:留出空間,讓幼兒邊演示邊講解。適當在邊上總結、提煉。

  四、游戲:想得快,說得多

  師:生活中共有哪些東西是轉動的?想得多,說得快——開始(師幼共同游戲)

科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按要求接管子,發現管道的多種連接方法,知道節約使用材料。

  2.能與同伴共同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積極參與討論,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課前經驗準備:有接管子的經驗:用接頭連接過管子

  2.試驗材料:

  各種長短不同的管子,直、彎接頭,地上貼有接管子的框架標記。

  活動過程:

  1.自由接管子,回憶已有接管子的經驗。

  討論:牢固連接管子及改變管子方向的方法。

  2.實驗操作:按要求在兩點間連接管子。

  (1)第一次在兩點間連接管子

  觀察操作材料,了解連接要求:幼兒兩人一組將分離的兩個水管連接起來。

  幼兒兩人合作連接管子

  集體檢查管子的連接情況。

  幼兒交流介紹,發現管子的多種連接方法。

  (2)第二次在兩點間連接管子

  了解連接要求:節約使用材料,用盡可能少的材料兩人一組合作將分離的兩個水管連接起來。

  幼兒兩人合作連接管子

  集體檢查各組的連接情況。

  3.統計使用管子的數量,知道要節約使用材料。

  (1)討論統計的'方法

  統計方法:從同一起點開始,將使用的管子連接成直線,并在結尾處做上標記,通過比較長短,發現使用管子的多少。

  (2)各組幼兒統計本組使用的管子數量,與同伴進行比較。

  (3)小結:將兩個分離的管子連接起來有多種連接方法,最節約材料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科學活動教案11

  主題:

  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提供豐富的材料,培養幼兒制作點心的樂趣和種植農作物的興趣,要求幼兒愛惜糧食。

 一、入園

  1、晨檢;

  2、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分組制作包子,饅頭等并送進廚房蒸好;

  3、播放音樂,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勞動的快樂。

  二、早操隊形訓練,小動物模仿操,幼兒保健操,韻律操,音樂游戲。

  三、活動

  (一)、活動一:

  科學:認識糧食

  1、目的:

  1)認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2)懂得糧食通過加工,可以制作出各種食品;

  3)教育幼兒節約糧食。

  2、準備:糧食(實物),大米(谷子),麥子(麥穗)食品:面條,饅頭,包子,抄手,米飯,米餅,方便面。把教室布置成糧食物園,三封寫好的信,指示標志

  3、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進教室,激發幼兒對糧食的興趣。

  師:剛才小朋友們制做了點心.現在老師帶你們到糧食園去玩好嗎?

  幼:好的.

  2)基本部分:

  ①、讓幼兒順著指示找出第一封信,讓幼兒了解信的內容,師:“這兒有一封小朋友的信,小朋友想知道信上寫的什么嗎?”幼:想!

  信:這兒有許多的食物,請小朋友品嘗并想一想這些食物由什么做成的。幼兒品嘗食物,教師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討論這些食物由什么做成的

  信:小朋友你們想知到這些是用什么做成的`?請幼兒隨著指示找到下一封信。

  ②、找出第二封信,要求幼兒認識麥子、谷子。

  師:所有的秘密都在這封信里,我們打開信看看里面寫的什么?

  信:這兒有谷子和麥子;谷子可以打成米,麥子可以磨成面粉,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把谷子變成米,把麥子變成面粉。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麥子和谷子,要求幼兒知道谷子表面粗糙.麥子表面光滑,谷子和麥子都是黃色的。指導幼兒剝開麥子和谷子的皮.看看里面是什么。

  經過一步步探索,幼兒知道麥子剝去皮里面是白色的,麥子可以摩成面粉,谷里面是米,谷子可以打成米.

  師:可是面粉怎么變成包子、饅頭等;米如何變成米飯,我們來找找有沒有下封信

  ③、找出第三封信,讓幼兒知道面粉和米可以做成各種食物。

  信:面粉可以做成包子,饅頭等,米可以做成米餅和飯。

  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在晨間活動時分組活動的情景。讓幼兒知道面粉合成面團后可以做成饅頭、包子等,米可以做成米飯。

  3)結束部分:

  將蒸好的食品分發給幼兒品嘗,讓幼兒體會勞動的快樂,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二)、課間活動:讓幼兒給植物區域的糧食澆水,施肥……

  (三)、活動二

  小組活動:種植糧食

  1、目的:

  1)培養幼兒種植農作物的興趣,增進對農民伯伯生活的了解;

  2)要求幼兒熱愛勞動,培養幼兒的吃苦精神。

  準備空地,幼兒種植的器具,小毛巾。

  2、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師:開始我們認識了谷子和麥子,現在你們想不想種植谷子和麥子。幼:想!

  裝扮幼兒,將幼兒打扮成農民并根據幼兒興趣,將幼兒分成種植組和澆灌組(以上內容在教室內進行)。

  2)基本部分

  ①、帶領幼兒來到種植場地。

  ②、教師示范種植的過程,讓幼兒學習挖土、播種、澆水、蓋土的過程。

  ③、教師指導幼兒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勞動的快樂。

  ④、讓幼兒在活動中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⑤、要求幼兒收拾農具回教師。

  ⑥、請幼兒談勞動的感受。

  師:今天我們種植了糧食,你們覺得很累嗎?引導幼兒說出很累,知道農民伯伯種植糧食很辛苦。

  3)結束部分

  出示上個活動被小朋友浪費的食物,教育幼兒節約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科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的

  1.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通過觀察及嘗試活動,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

  3.每天準時起床、來園、睡覺,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準備

  1.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幼兒第二次嘗試練習:

  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相應的鐘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師歸納: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科學活動教案13

  目標:

  1、用鼻子聞,識別各種氣味,了解鼻子的用處。

  2、嘗試用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探索,對識別氣味有興趣。

  準備:

  1、裝有醋、酒、香水的小瓶若干,紗布封口。

  2、瓶裝醋、酒、花露水各一瓶。

  3、白醋、酸黃瓜、葡萄酒、黃酒、酒精、酒釀、香皂、洗發香波、護膚霜、茶葉、花、巧克力等。

  過程:

  1、談話激趣:

  ——“聞到什么氣味?”

  “怎么會聞到香味的?”

  2、操作感知:

  了解鼻子的用處:

  ——“小鼻子上有什么?用手捏住鼻孔,聞得到氣味嗎?”

  幼兒自由選擇,識別紗布封口瓶子里散發出的不同氣味:

  ——“桌上放著許多小瓶子,里面裝著一些東西,用鼻子聞一聞,然后告訴大家。”

  交流自己聞到的不同氣味:

  ——“你聞到什么氣味嗎?這個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這兩個瓶子里裝的東西看上去差不多,它們是一種東西嗎?為什么?”

  小結幼兒聞到的幾種氣味:花露水是香水味、黃酒有股酒香味、醋有酸酸的醋香味兒。

  3、比較分類:

  出示各種帶氣味的物品:

  ——“用鼻子聞一聞,識別一下這些物品是什么氣味,如果聞到的氣味和剛才聞到的花露水、黃酒、醋的氣味差不多,就把物品分別送到相應的放置酒、醋、香水的.桌上去。”

  分類和驗證:

  ——“放有花露水、黃酒、醋的三張桌上都放了些什么?”

  “這些都是什么氣味的東西?為什么它們在一起做朋友?”

  小結:這些物品盡管看上去不同,但它們的氣味相似。香皂、洗發香波有股香水味,酒釀有酒香味兒,酸黃瓜有醋的酸味,能把各種氣味分得清清楚楚,你們的小鼻子本領真大。

科學活動教案14

  一、活動名稱:

  樹葉分類活動領域:科學

  二、活動目標:

  1、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2、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三、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

  2、分類記錄表、彩筆每人一套,教師記錄表范例一張。

  3、音樂《彩虹秋天》《找朋友》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教:孩子們今天老師不僅請來了好多聽課的老師,看還帶來了什么?

  幼:樹葉……、。

  教:是啊,秋天了,樹葉寶寶都離開了自己的樹媽媽,這不老師把它們帶到咱班里來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并發現它們的不同。

  教:孩子們看這些“樹葉寶寶”是一樣的嗎?(幼:不一樣)。

  教:哪些地方不一樣?(幼:形狀、顏色、大小不一樣)。

  (教師小結:對這些“樹葉寶寶”的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顏色不一樣,有黃的有綠的,形狀不一樣,有單葉的有多葉的)。

  3、出示“樹葉寶寶”,引導幼兒討論并確定分類標準。

  1)引導幼兒探索分類、(強調把話說完整)

  教:現在“樹葉寶寶”想請小朋友幫個忙,就是根據樹葉寶寶的這些特點,把它們進行一下分類,待會把你們的分類結果告訴老師。

  2)教師巡回,并為幼兒進行照相,通過電視展現給其他孩子。

  4、幼兒操作“樹葉”卡片進行分類記錄。

  1)分卡片教師講解記錄表的使用方法(播放背景音樂,提醒幼兒音樂結束,記錄完成)。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講評記錄情況

  5、玩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和規則。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6、找班內有相同特征的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次的優質課評選,我選擇了一節,以前從沒挑戰過的科學活動“樹葉分類”,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并學習按一定的特征給物體分類并統計記錄,從環節設計和材料準備我都緊扣目標,努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領導和老師們的建議當中,我了解到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以下我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在開始環節,我以秋天為導入語從而引出樹葉,這一環節比較流暢,因為是大班的孩子了,再加上孩子對這種科學活動很感興趣,所以當我引導孩子觀察樹葉的時候,孩子能夠明確地說出樹葉顏色、大小、形狀的不同,這樣很容易的就進入了下一環節,第三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分類,這也是本節活動一個重點和難點,在讓孩子觀察完樹葉以后,我就讓孩子根據樹葉的特點進行分類,由于我對教材的挖掘程度不夠,以至于孩子分的種類比較多,有按顏色、形狀、大小的,還有按規律排序的,比如:大小小,黃綠綠多葉多葉單葉的等等。總之是我指令不夠清楚,如果我在讓孩子探索之前講清楚是按某種分類方法,各分為兩組,孩子就不會出現這么多狀況了。

  分類以后是記錄環節,我以為大部分孩子會書寫數字,這里我考慮得不夠周全,對于那些不會書寫數字的孩子,我如果讓孩子用自己明白的比如:畫圓點、畫符號等方法記錄,就不會導致孩子有記錄不出來的現象了。游戲環節可愛的孩子們讓我感到欣慰,孩子們太聰明了,在說出和好朋友有相同特征的時候,孩子們能說出:“我們都是男孩”“我們的袖子顏色一樣”“我們都是平頭”,這樣的語言,孩子們的想象力分反應能力太強了。

  總結了這么多最想說的就是,自己還需要多多學習,領導、老師們的建議我會及時改正,在以后上課我會從環節設計、語言組織、材料準備上考慮周全,讓自己有更高的提升。

科學活動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一)探索讓影子有眼睛的方法,初步感知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樂于參與活動,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一)光線較暗的教室。

  (二)白色背景板兩塊,兔子頭飾若干。

  (三)四個小筐,里面放有記號筆、固體膠、彩紙、手電筒、剪刀、牙簽。

  (四)自制PPT。

  (五)幼兒用書第5冊第8頁。

  (六)教師自備活動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幫助小兔找影子。

  1、回憶關于影子的已有經驗。

  ——這些天,我們]都在玩關于影子的游戲,你們發現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現象?

  2、用手電筒找找兔子的影子,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大家好,我是小兔,你們能用手電筒幫我找找影子嗎?

  3、幼兒嘗試用手電筒找小兔的影子。

  4、師幼小結交流。

  ——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了嗎?你是怎么找到的?手電筒可以怎么用?(請個別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感知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有眼睛的'影子。

  1、觀看PPT或閱讀幼兒用書第5冊第8頁,比較、發現影子的不同之處。

  ——這兩只小兔的影子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嗎?怎樣讓小兔的影子有眼睛?

  自由猜想,教師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各種方法,如畫、粘、剪、戳洞等,并及時記錄,拓寬幼兒的思路。)

  (三)小兔影子的眼睛

  1、認識材料。

  ——這里有些材料,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它們可以幫助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一會兒請你們用剛才想到的辦法去試一試,看看哪種方法能讓小兔影子有眼睛。

  2、自由探索,嘗試用各種辦法尋找小兔影子的眼睛。

  3、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了嗎?你用了哪些方法?都能成功嗎?

  ——為什么用畫和粘的方法不能看到小兔的眼睛,而剪或戳的方法能看到呢?(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感知有“洞”才能透光的現象。)

  ——剛才我們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你們覺得什么方法好呢?你是怎么做的?(討寸論、比較,尋找制作小兔眼睛最好的方法,請個別幼兒演示“鏤空”找眼睛的方法,教師提煉活動難點:將畫好的眼睛的中心處小折一下,用剪刀剪一個小口子,將剪刀頭放入小口子中,從眼睛中間剪向邊緣,并按畫好的眼睛輪廓線剪下。

  (四)小兔的影子舞會。

  1、可愛的小兔影子。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除了眼睛外它還少什么?

  2、幼兒再次操作,可以讓小兔影子有嘴巴或者鼻子等。

  3、跟隨音樂,讓小兔影子跳起舞來。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和嘴巴,可開心了,讓我們帶著它們跟隨音樂跳跳舞吧!

  4、分享快樂,延伸經驗。

  ——剛才有的小朋友發現小兔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再去科學區尋找答案吧!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8-01

科學活動教案07-25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