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7篇[實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讓幼兒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的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準備:
各種糖紙、報紙、小塑料玩具、沙包。
過程:
1.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樹葉落下來的樣子嗎?它和樹枝落下來的樣子有什么不一樣?”
2.讓幼兒自己試驗、探索。
(1)師:“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扔東西的游戲,看看你能把這些東西扔多高,再看看它會怎么樣?最后是怎樣落下來的,落下來時有什么不一樣?”啟發幼兒觀察東西無論扔多高總要掉下來,掉下來是有快有慢的。
(2)“你扔沙包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扔塑料帶的時候呢?什么樣的東西可以扔的高?你發現什么東西落得快?什么東西落得慢?為什么?(重的東西落得快,輕得東西落得慢)
(3)“你能讓它們不落下來嗎?(如用嘴對它吹氣,向上打它,但一停止仍回掉下來。)東西不管扔多高,它都會落下來,但落下來有快有慢,輕得東西落得慢,重的東西落得快。”
3.引導幼兒進一步探討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的情況也不同。
師:剛才我們發現重的東西落得快,我們現在用兩張一樣的紙,一個揉成紙團,一個不揉,讓它們比一比,看看會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紙團扔得高,落地快,沒有揉的紙扔得低,落得慢。)
4.小結:今天,我們發現扔到空中的東西都會落下來,輕的、大的東西扔不高,落下來的速度也慢;重的、小的東西扔得高,落得也快。
5.活動延伸:剛才小朋友發現一張紙扔不高,那我們有什么辦法讓它扔得高呢?(揉成紙團、折成飛機。)我們來做一架紙飛機,比一比看誰飛得高,飛得遠。
課后反思: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現在我們選擇的內容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東西,很少對其做一些改動。殊不知其實教材上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對的,它的設計安排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一定都是符合我們所面對的那群孩子的需要的。所以,在選用現成的'教材的時候,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再一次的加工,可以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孩子的發展狀況,對已有教案做出適當的改動,去除一些不科學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內容,也可以用現有的材料替代書中所要求的材料等,從而形成一個更科學地,更符合孩子需要的教案。
其次,在準備實驗材料的時候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材料的選擇要有代表性,能夠使實驗順利的進行,可以讓幼兒明顯的看出實驗的結果;第二,材料的多樣性,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去選擇,可以更好的幫助他們進行探索;第三,材料的充足性,應準備充足的實驗,如果是一個人為單位的,就應該確保每一位幼兒人手一份材料。在這次上課過程中,由于第二個實驗的實驗材料沒有準備充足,出現了幼兒爭搶實驗材料現象。
再次,實驗操作型科學活動應強調幼兒的主動探索,應給幼兒充足的探索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去探索、發現、判斷,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我在上課過程中,基本都是自己先演示,然后讓幼兒再去體驗,去驗證我發現的現象,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幼兒的思維,減少了他們主動探索的過程。其實可以換成讓幼兒自己先去體驗,然后,再讓他們來分享他們發現了些什么現象,接著才對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開展討論、交流,引導幼兒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鼓勵幼兒解釋實驗結果。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2、讓幼兒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礎上發現沙的好處、用途。并懂得珍惜沙。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照片:玩沙
2、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照片:玩沙,幼兒觀察。
2、教師:你們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
你們喜歡玩沙子嗎?
誰玩過沙子,好玩嗎?
想想你玩沙子時用了什么工具?
二、展開
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沙的特性。
(1) 沙是沒有氣味的。
教師:小朋友們玩沙子都很高興,現在我想請大家聞一聞沙子,你們覺得怎么樣?
(是沒有氣味的)
(2) 沙子不溶于水。
教師引導幼兒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內,然后畫上一條線,再用勺子攪拌一下,
把塑料杯放在旁邊。過了會等沙沉淀后,引導幼兒觀察畫線,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 沙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覺,用手抓一抓沙,
看看手上怎么樣?手上的沙是怎樣的?
(摸起來軟軟的,沙子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現在我們用篩子來篩一下小石頭和沙子,會怎么樣呢?
(我看到沙子能從篩子上漏下來,小石頭不行。)
教師:篩過的'沙子和沒篩過的沙子有不同嗎?
(特別細、小、軟)
教師:為什么我們用手、腳在沙上印手印、腳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因為沙子很細小、柔軟。)
(4) 教師小結:沙子是沒有氣味,不溶于水,細細的一粒粒的。
2、幼兒認識到沙的好處及用途。
(1)體育運動需要沙。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軟的,請小朋友在木板地上跳一跳,
你們腳會有什么感覺,跳得舒服嗎?
(木板地太硬了,跳一下腳就疼了,在木板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
教師:水泥地很硬,沙很軟,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來就不會摔傷。
(還有跳遠的時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練拳頭也要打沙包。)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師:沙子有很多用途,你們在哪兒見過沙?它們有什么用?
教師:沙子可以用來鋪路,還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頭攪拌在一起變得硬邦邦的
就可以造房子、造橋了。
(沙子可以裝在袋子里堵洪水。)
3、教育幼兒應珍惜沙子,不能浪費。
j教師:我們平時玩游戲和進行體育運動時需要沙子。
蓋高樓大廈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平時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戲的時候要小心,
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話,沙地的沙就會越來越少,
以后就沒有沙子和我們玩游戲了,
所以小朋友以后應該愛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三、結束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印模,用濕沙進行印模游戲。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
2、使幼兒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
3、培養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云;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三、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天上的云※ 教師:請你們看看現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讓幼兒自由討論)
※ 教師:云會不會移動?怎樣移動?(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云的位置移動等變化)想一想,云為什么會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 教師:云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如下雨前的烏云,陰天的云,傍晚時的云彩等等。
※ 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3、借助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認識云的'多變性。
※ 教師:這幅圖上的云像什么?你們見過嗎?分別說說這些云像什么?
4、討論云會變成什么。“誰知道云會變成什么?”(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云變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變成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云,分別說說天上的云塊像什么?并把它畫下來。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變化。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天上的云,啟發幼兒根據云的形狀去想想他們像什么;
2.酒精燈1盞、燒杯1個,玻璃瓶每人一個,玻璃片每人1塊,毛筆,火柴。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棉花,有時像魚鱗。幼兒猜出后,讓他們去討論:云是怎么來的?
二、探索發現
1.教師動手實驗
(1)將毛筆浸濕,在黑板上畫畫,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畫漸漸看不見了。
(2)將放有冷水的燒杯放在燃燒的酒精等上,引導幼兒觀察蒸發現象,讓幼兒知道水燒開就形成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2.啟發幼兒見過的蒸發現象。洗過的衣服在太陽下被太陽一曬,就變成了水蒸氣;江河里的水被太陽一曬也變成了水蒸氣。
3.討論:那么多的水蒸氣都飛到哪兒去了?(飛到天空去了)那么云是怎么來的呢?
4.讓幼兒水蒸氣遇到冷空氣變成小水珠的現象。給幼兒桌前的'玻璃瓶倒入開水,幼兒先觀察水蒸氣蒸發的現象,然后提醒幼兒摸一摸玻璃片,感覺其冷熱,將玻璃片蓋在瓶口上,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片變成小水珠的現象。
5.啟發幼兒聯想地面上那么多的水蒸氣正發到很冷的天空后會怎樣?(變成許多小水珠)天上的水珠為什么沒有立即掉下來?(引導幼兒觀察玻璃片上的水珠。)它們已相互連在一起,那么云是怎么來的?(幼兒討論)
三、云的形成
水遇熱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蒸發到天空后遇到冷空氣,變成了許多小水珠,越聚越多的小水珠沾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推測、操作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系。
活動準備
1、雨的形成的圖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記》、《雨來啦》。
2、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試管夾、玻璃片、水
活動步驟
一、開始部分:
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下雨時的天空是什么樣的.?雨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請幼兒自由說出雨是怎么形成的?(打雷了,就會下雨了……)
2、師幼共同做實驗,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1)讓一幼兒先將試管里的水加熱,看看有什么現象?
a、有氣泡、b、有氣從試管口冒出來。c、有響聲
2)請另一幼兒將玻璃片放在試管口的上方,說說你又發現了什么?
a、玻璃片上有水b、玻璃片上有氣(過了幾分鐘)c、我發現玻璃片上有水珠d、我發現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來了
3)實驗完成,引導幼兒通過剛才的實驗,說一說:雨是怎樣形成的?
師幼總結:水加熱以后,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漸漸多了,他們抱在一起,當遇到冷空氣,形成了小水珠,當他們快托不住的時候,小水珠就落下來,這就是雨。
4)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邊聽故事,邊出示雨的形成圖片)
3、引導幼兒說說雨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1、可以澆地。2、可以澆樹。)
4、雨對我們的生活與這么多的好處,那我們怎樣才知道要下雨了呢?聽故事《雨來啦》,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知道:
燕子低飛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魚游水面要下雨
螞蟻搬家要下雨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這幾種小動物都在干什么,看有沒有要下雨。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對于“重知識傳授,輕動手操作”的現象已有所改變,操作活動在教學中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動手操作不但能讓幼兒主動獲得數學感性經驗,調動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對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也具有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內容“學習5的減法”,創設數學情景,以游戲的形式貫穿于整個過程,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情境中輕松地學習,學會解決數學問題,獲得直接的經驗,并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目的:
一、運用數的分解法學習“5”的減法,通過看圖能分別說出5的減法列式,并迅速準確的算出得數。
二、通過游戲的形式,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準確性。
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課件1、圖中一籃蘋果和一籃梨子,點擊可逐一出示數字。
課件2、草地上放有兩個紅、綠米盤,5只雞可跑過來吃米。
課件3、“小天使送信”畫面,四間房子(房門上有門牌號),按門鈴主人可開門。
課件4、5只動物運動員和5只帆船。(連線找對了,動物會發出叫聲)
課件5、小猴背著桃子袋,袋子破了一個洞,一個桃子從袋中掉下來。
二、幼兒學具:
1、幼兒人手一張兩個米盤及記錄分解的圖畫和5只小雞圖卡;
2、幼兒人手一張“幫助動物運動員找帆船”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以參觀“動物王國”的形式,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剛才動物王國的給老師打來了電話,說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智力游戲活動,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小朋友高興嗎?”
1、玩“猜水果”游戲。(復習“5”的分解)
“哇!原來動物王國里舉辦了很多的智力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猜猜。”
播放課件①。師介紹、示范游戲玩法:“這里有兩籃水果,一籃蘋果,一籃梨,這兩籃水果的數量合起來是5。點擊蘋果籃下面出示數字1,蘋果籃里有1蘋果,請小朋友猜猜,這只梨子籃應裝幾個梨子呢?”(例:一籃蘋果,一籃梨,蘋果有1梨有幾?)幼兒回答后。點擊出示數字4。師依次出示課件蘋果有2、有3、有4;幼兒逐一回答,逐一出示數字。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猜測、觀察等活動,了解橘子的大小和橘內瓣數的關系。
2、積極參與剝橘子、數橘瓣等活動,能大膽地進行猜測與講述。
3、激發關注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橘子每人兩個。
2、幼兒記錄表人手一張,鉛筆。
3、毛巾、盤子。
活動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思考。
2、觀察各種橘子,猜測橘內的瓣數。
(1)橘子是什么樣的?
(2)這些橘子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自由猜測橘內的瓣數。
猜猜大橘子有幾瓣?小橘子呢?
(4)在觀察記錄表中,幼兒把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
(5)交流自己的猜測,并進一步進行討論。
你是怎么猜的?你認為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數一樣多嗎?為什么?
4、剝橘子,比較大、小橘子中橘肉的瓣數。
(1)剝橘子,數瓣橘。
(2)幼兒交流數的結果和計數的方法。
你是怎么數的?結果怎樣?
(3)比較大小橘子的橘肉瓣數。
(4)教師小結。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水珠寶寶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變變變_大班科學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