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1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會變“折”、有水的碗顯得底比較淺等。本課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為例,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解釋,使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皆科學,并能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觀察實驗現象,喜歡親自動手實驗并思考問題,這是利于本課開展之處。但他們還不會去探究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系,特別是運用邏輯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設的能力還有待培養,這本節設計力圖解決的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條件控制提供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光的折射現象
2、愿意合作與交流,對光的折射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教學準備:
玻璃磚、塑料水盆、硬幣、筷子,魚和透明魚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察現象:將筷子貼近玻璃磚,平行移動,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議論。
提出問題: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磚后面“折斷”了?
二、探究活動
1、觀察光的折射現象
①硬幣升高
準備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幣,移動盆子,使你的眼睛剛好看不到硬幣。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動。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問:你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根據你想象,畫一畫實驗中錢幣發出的光線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經過了哪些物質?
②魚兒變大
猜一猜,我們把這條金魚拿出水來,它會顯得大些還是顯得小些?
提問:為什么出水的魚會變小變瘦了哪?
根據你的想象,魚的光線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經過哪些物質?
③大樹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樹,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樹嗎?
根據你的想象,大樹的光怎么進入你的眼里,經過幾種物質?
④列舉實例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類似的`現象?從光的傳播角度,在什么條件下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引導學生發現光線折射的規律。
2、提出問題:
以上幾個觀察活動中,咱們看到了很多異常現象。分析幾種現象,光傳播的路線是什么樣的?它在傳播時經過了幾種不同的物質?
3、學習小組討論、匯報。
4、小結:光從一種透明物質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的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動
學生嘗試用光的折射原理進行解釋各種與折射有關的現象。
四、拓展活動
劉謙的魔術表演引起觀眾的好奇。其實,魔術師有時也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騙我們的眼睛。到網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學一檔魔術節目?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現象,并能用學到的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
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教師演示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三、課后總結。
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聲物體
1、教師演示實驗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教師演示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出聲音。
觀察:發聲的皮筋和不發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出的聲音有關嗎?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3
溫度的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溫度計、天氣預報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戰性,分享了小學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案模板給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
2、 揭示學習課題。
二、 室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溫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溫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么?
4、測量室內溫度,記錄、交流。
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6匯報交流,室內外溫度有什么不同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溫?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不同?
三、氣溫的測量
1、 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地點來測量氣溫?
2、 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4、 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溫的哪些信息?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歷,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么確定?
5、教師小結。
四、課后總結
五、課后作業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時 (2)中午12時 (3)下午2時
六、課后反思。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以個人參與或小組參與為形式,獲得在野外尋找巖石的親身經歷。
2、在課堂中能夠,讓孩子經歷觀察巖石特點的活動過程,獲得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過給巖石分類,讓孩子經歷一個簡單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孩子運用語言解釋問題的能力。
4、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研究巖石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
用一些標準給巖石分類。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巖石,能想出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形式,收集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師也應該準備大量的常見的一些巖石,同時還可以準備一些本地區常見的巖石。還應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觀察工具:放大鏡、盛水的燒杯、記錄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地表巖石風貌的錄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圖片。
1、巖石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到處可見。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巖石?
2、你玩過巖石嗎?你是怎么玩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巖石。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
二、探究過程
1、開個石頭展覽會
(1)巖石來自哪里?你的巖石是從哪里找到的?請簡單介紹你的尋找經歷。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再到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2)我的巖石觀察請你選擇一塊感興趣的巖石進行觀察。你準備怎樣去觀察它呢?請你大概估計一下,你會觀察到巖石的幾個特征?學生自主觀察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交流你用了哪些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你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有沒有超過自己的估計?你對同學的觀察描述有沒有補充或意見?注意,在學生交流觀察到的巖石特征時,要強調觀察方法與觀察描述之間的對應關系,對學生的非觀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導。
2、給巖石分類
(1)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如果讓你給這些巖石分類,你會怎么分呢?這里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分類標準不要輕易否定。
(2)給巖石分類請你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給這些巖石分類。小組分類活動開始,教師巡回指導。
(3)巖石分類結果交流你們將巖石分成了幾類?是按什么來分的?你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一樣嗎?
(4)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呢?這一教學環節主要在于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地域特色提供的相應的巖石,也可以由學生來提供。
三、小結
師:課后,你可以再找些巖石來觀察。想一想,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巖石。
板書設計:
4.1各種各樣的巖石1、開個石頭展覽會2、給巖石分類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3-16
小學四年級的科學教案08-29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2-10
小學四年級的科學教案02-25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3-29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2-14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優秀02-13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優秀02-23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0-31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7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