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的圖片及聲音。
2、操作材料:金屬、塑料等多種材質的材料,小鼓、三角鐵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發興趣,感知聲音。
師"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讓孩子一一說出這是什么聲音。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這么多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發現聲音里的秘密。"二、引導幼兒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1、師:這里有很多材料,有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請你們去玩一玩,怎樣讓這些材料發出聲音?
2、提問:你用了什么方法讓物體發出了聲音?(幼兒回答)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3、師:我發現了一個秘密,用鼓棍敲擊鼓面,發現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動。
小朋友們,小珠子真是個奇怪的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為她伴奏她才肯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4、教師小結:原來敲鼓,鼓面振動,發出聲音,小珠子開始跳舞了。
原來聲音的秘密就是"物體振動就會發出聲音",真的很有趣。
下面請小朋友再來試試,當發出聲音時摸一摸,是不是有震動。幼兒嘗試。
5、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究聲音的不同。
剛才玩的時候,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一樣嗎?物體為什么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答)教師小結:
因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體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這些材料能發出聲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能發出聲音?請你去找一找,試一試,讓這些東西也能發出聲音。
三、引導幼兒認識樂音和噪音。
1、通過聽覺感受,使幼兒知道什么是樂音和噪音。
老師放兩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聽的聲音,也有不好聽的.聲音,要是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們在游戲時,活動時中要注意輕聲說話,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嗓子,不要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四、結束活動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首歌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為幼兒今后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2
“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讓孩子一一說出這是什么聲音。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這么多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發現聲音里的秘密。”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各種常見物體發出的聲音。
2、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3、學習制作傳聲電話,感知聲音的傳播。
3、能大膽表述自己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點: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活動難點: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1、錄有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等聲音的錄音。
2、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
3、鼓、小珠子。
4、錄有樂音和噪音聲音的磁帶
5、酸奶杯(或紙杯),棉線。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感知聲音。
“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讓孩子一一說出這是什么聲音。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這么多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發現聲音里的秘密。”
2、操作體驗,探索聲音。
(1)、幼兒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當物體發生碰撞時就會發出聲音。
老師這里有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請你們去玩一玩,怎樣讓這些材料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實驗、交流,教師觀察指導。
自由探索結束后,引導幼兒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發出了聲音?”
“那聲音到底是怎么產生的?”
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2)、教師實驗操作,讓幼兒了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師用鼓棍敲擊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動。
提問:小朋友們,小珠子是真個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臺,還要有用大鼓為她伴奏她才肯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幼兒第二次操作,嘗試讓所有的物品發出聲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這些材料能發出聲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能發出聲音?請你去找一找,試一試,讓這些東西也能發出聲音。
自主探索結束后,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教師小結。
3、回歸生活,聽辨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聽的聲音,也有不好聽的聲音,要是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們在游戲活動中要說悄悄話,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3)、我們一起用剛剛找到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這段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延伸活動:制作小電話
(1)介紹制作材料:“桌子上的材料你都認識嗎?今天我們要用它們來做電話機。”
(2)討論制作方法。
(3)教師示范制作方法:“在紙杯下端挖兩個小洞,用線穿過,再打一個結。”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想想玩玩:
用自制電話通話——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
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出去了。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3
設計意圖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信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設計了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讓幼兒在活動中觀察、嘗試、探索和發現,培養幼兒的探究欲望。
活動目標
1.對聲音感興趣,有探究欲望。
2.知道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震動大小決定色聲音大小。
3.大膽嘗試,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及動手能力。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各種常見聲音的音效、各種樂器、幾種常見的生活物品。
活動過程
入場:跟隨音樂《大貓和小貓》入場,感受聲音的大小關系。
(一)導入
師:“今天除了我們的客人老師之外,還有幾位小客人也來了,請小朋友聽一聽,猜猜看,它們是誰?”
播放四種小動物音效,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看小朋友猜的對不對。
(二)感知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1.師:“今天小動物們來,是想請小朋友們幫一個忙,什么忙呢?昨天晚上小動物們聽到了一些聲音,想請小朋友幫忙聽一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
播放大自然當中的各種音效;風聲、雷聲、鳥叫聲、流水聲等。
師:“小動物們說謝謝小朋友,今天晚上他們可以睡一個安穩的覺了。”
2.師:“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聲音,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之外,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感受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聲音。
3.嘗試讓自己的身體也能發出聲音,請幼兒說一說是怎么做的。
師:“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的身體可不可以發出聲音來?”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請小朋友一起來試一試。
(三)探究聲音
1.師:“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聲音,那聲音又是怎么產生的呢?”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想法。
2.出示小鼓,請幼兒嘗試讓它發出聲音。
教師出示小鼓:“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怎么樣能讓它發出聲音?”
請小朋友試一試。
3.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震動大小決定聲音的大小。
將小紙片放在小鼓上,敲打小鼓,觀察紙片的變化,引導幼兒發現物體震動能產生聲音。物體振動越大聲音越大,物體振動小,聲音就小。
(四)操作探究,嘗試讓物品發出聲音
1.給幼兒準備充足的樂器,讓幼兒幼兒自由探索讓其發出聲音,鼓勵幼兒說一說讓其發出聲音的方法。
小結:讓物品震動發出聲音有多種方法:敲、打、拍、碰、搖、吹等
2.每人選擇一種樂器,嘗試讓它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
師:“剛才小朋友都當了一回大貓和小貓,現在讓我們手中的小樂器也來當一回大貓和小貓吧!”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讓手中樂器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
3.師:“今天,我把平時被大家隨手扔掉的瓶子、罐子、木棍、木塊等廢舊材料也請到了我們的活動室,請小朋友來想想辦法,看能不能也讓它們也發出好聽的聲音來,變成一種樂器呢?”
引導幼兒知道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養成環保的好習慣。
4.生活中有很多的聲音,有好聽的也有不好聽的,放引導幼兒知道生活中要盡量減少制造噪音,保護環境。
(五)音樂游戲——大鼓和小鼓
請幼兒每人選擇一種能發出聲音的自制樂器,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參加森林音樂會。
1.師:“今天,有兩只小動物要去參加森林音樂會,想邀請咱班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想去么?”
2.師:“一只是大象,它準備的是大鼓,一起來模仿大鼓會發出什么聲音?”
請幼兒來模仿大象敲大鼓的聲音。
師:“還有一只是小狗,它準備的是小鼓,它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
請幼兒來模仿小狗敲小鼓的聲音。
跟隨音樂一起來為大象和小狗伴奏。
(六)結束
帶上我們的小樂器和大象、小狗一起去參加森里音樂會吧!(伴隨音樂離場)
教學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為幼兒今后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的圖片及聲音。
2、操作材料:金屬、塑料等多種材質的材料,小鼓、三角鐵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發興趣,感知聲音。
師"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電話鈴聲、孩子們的笑聲,讓孩子一一說出這是什么聲音。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這么多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發現聲音里的秘密。"二、引導幼兒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1、師:這里有很多材料,有鐵制的月餅盒子、冰淇淋盒子、紙盒、紙杯、礦泉水瓶子等廢舊材料,請你們去玩一玩,怎樣讓這些材料發出聲音?
2、提問:你用了什么方法讓物體發出了聲音?(幼兒回答)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3、師:我發現了一個秘密,用鼓棍敲擊鼓面,發現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動。
小朋友們,小珠子真是個奇怪的.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為她伴奏她才肯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4、教師小結:原來敲鼓,鼓面振動,發出聲音,小珠子開始跳舞了。
原來聲音的秘密就是"物體振動就會發出聲音",真的很有趣。
下面請小朋友再來試試,當發出聲音時摸一摸,是不是有震動。幼兒嘗試。
5、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究聲音的不同。
剛才玩的時候,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一樣嗎?物體為什么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答)教師小結:
因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體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這些材料能發出聲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東西能發出聲音?請你去找一找,試一試,讓這些東西也能發出聲音。
三、引導幼兒認識樂音和噪音。
1、通過聽覺感受,使幼兒知道什么是樂音和噪音。
老師放兩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聽的聲音,也有不好聽的聲音,要是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們在游戲時,活動時中要注意輕聲說話,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嗓子,不要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四、結束活動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首歌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為幼兒今后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夠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物體的震動而產生的,不同的聲音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3、能夠根據物體發聲的原理設計制作樂器,具有基本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鼓、碰鈴、串鈴、三角鐵等各種樂器和盤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發聲的物品若干;
2、空瓶子、木糖醇瓶子、米、豆子、空盒子、皮筋等各種可以制作樂器的物品;
3、教學課件、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聲音王國,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討論。
請幼兒在聲音王國中尋找各種聲音,并請個別幼兒向集體展示、交流自己在聲音王國中的發現,引導幼兒熟悉各種聲音及物體發聲的具體方法。
3、發現問題,得出結論。
教師出示小鑼,敲擊產生聲音,用手將小鑼固定住就不會有聲音了,從而明白,聲音是因為物體間碰撞震動而產生的`。
4、結合課件,了解生活中的聲音。
教師搜集來自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讓幼兒傾聽,懂得不同的聲音可以傳達不同的意思。
5、認識樂音和噪音,滲透輕聲說話的習慣培養。
通過聆聽兩段不同的音樂,讓幼兒來區分什么樣的聲音好聽,什么樣的聲音不好聽,教育幼兒要學會輕聲說話。
6、自我嘗試制作樂器,參加聲音王國演奏會。
請幼兒結合所學物體發聲的原理,嘗試制作各種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集體演奏,增強幼兒的成就感和動手操作的興趣,教師做好現場錄制。
7、播放錄像,滿足成就感。(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處理)
將錄制的影像以禮物的形式現場播放,讓幼兒在自我欣賞中獲得滿足。
【活動延伸】
在科學發現區投放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更多關于聲音的秘密。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夠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并能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2、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3、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活動難點:通過游戲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活動準備
1、小鼓、沙球等樂器和礦泉水瓶、自制吉他等可以發聲的物品若干;
2、有關聲音方面的經驗儲備,學會歌曲《鼓上的小米粒》。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聲音王國,告訴幼兒我們要來這尋找聲音的秘密,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討論。
(1)請幼兒在聲音王國中開演奏會。
活動要求:根據老師的'指揮來演奏,手握拳表示結束。你在演奏出這么好聽的聲音時,你看到了或感覺到了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感受。
(3)發現問題,再次感受。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請幼兒再來跟音樂合奏來感受是不是象其他小朋友說得那樣。
(4)小結:告訴幼兒所有這些感受都是振動,從而得出聲音是因為物體震動而產生的。
3、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1)出示米粒并將米粒放在鼓上,請幼兒利用剛剛學到的振動產生聲音的科學原理想辦法讓米粒在鼓上跳舞。引導幼兒敲鼓,鼓上的米粒受到振動就會跳舞了,并且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輕米粒跳得底。
(2)幼兒通過與小鼓一起歌唱感受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a、幼兒發聲感受喉嚨的振動。
b、小鼓敲得重幼兒唱得響,小鼓敲得輕幼兒唱得輕,同時手摸喉嚨感受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4、通過對比以上兩種效果,認識樂音和噪音,滲透輕聲說話的習慣培養。
5、結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輕聲聊天,說一說自己今天學到了什么本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的圖片及聲音。
2、操作材料:金屬、塑料等多種材質的自制樂器,小鼓、三角鐵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由怎樣讓沙筒發出聲音導入活動主題。
二、引導幼兒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1、引導幼兒動手玩提供的材料,看一看,摸一摸,感覺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2、討論:怎樣讓物體發出聲音?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
3、引導幼兒探究怎樣讓身體發出聲音。
4、教師小結:敲鼓,鼓面振動,發出聲音;攪水,水振動,發出聲音……物體振動發出聲音。
三、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究聲音的不同。
1、剛才玩的.時候,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一樣嗎?物體為什么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動手試試、看看、找一找。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
因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體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四、引導幼兒認識樂音和噪音。
1、通過聽覺感受,使幼兒知道什么是樂音和噪音。
2、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樂音與噪音的不同。
3、在情境中讓幼兒學會減少噪音的做法。
五、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說到做到,把聲音的秘密告訴爸爸媽媽。
六、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唱著歌走出活動區。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8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過程:
1聽聽說說:
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引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
的聲音。
鼓勵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么不同?”
小實驗:
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教師示范制作方法: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打電話游戲:
用自制電話通話。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你發現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教師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9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說說
1、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2、指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的.聲音。
3、讓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教師: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么不同?
二、小實驗
1、觀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2、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3、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游戲—打電話
1、用自制電話通話。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2、教師:你發現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3、教師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四、幼兒討論:動聽的聲音和煩人的噪音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聲音的秘密教案03-17
大班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教案08-24
聲音的秘密大班科學教案03-10
大班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教案04-13
大班科學聲音里的秘密教案09-11
幼兒大班科學教案《聲音的秘密》08-23
《聲音的秘密》大班教案11-11
大班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08-20
科學聲音大班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