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
活動理念:
剛入園不久的幼兒,情緒極其不穩定。特別是早晨來園的時候都會哭著進入幼兒園,早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小朋友看到在哭的同伴就會安慰他們,有的還會對他們說,“你看看你,哭的眼睛都紅了,像個小白兔的眼睛一樣!彼裕覀冊诘谝恢荛_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安排了這樣的一個活動。
因為鏡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天天用的到,孩子們對于鏡子都比較的熟悉。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可以讓孩子通過玩鏡子發現鏡子的特點,發現其中存在的奧秘;再有一點就是對著鏡子笑一笑,知道開心起來是多么的漂亮,鼓勵幼兒能夠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新入園的幼兒在開展集體活動的時候,需要特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選擇他們所熟悉的材料鏡子開展活動,更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去探索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鏡子可以照人和物,會反光的現象。
2、激發幼兒觀察鏡子、探索鏡子奧秘的好奇心。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孩子在家自己準備一個鏡子帶到幼兒園。
2、大鏡子、各類不同類型的鏡子個一面。
活動過程:
1、照照大鏡子,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集體照鏡子,看看鏡子里的自己和朋友。
師:在鏡子里面你看到了什么?
2、看看小鏡子里的自己。
師:你們的桌子上也有一面小鏡子,請你們看看小鏡子,你看到了誰?你笑一笑,鏡子里的寶寶怎么樣?你裝出哭的樣子,鏡子里又怎樣?哭和笑誰漂亮?
幼兒看一看,玩一玩。
3、看看小鏡子里還可以看到什么東西。
師:小鏡子里能看到自己,還可以看到什么呢?現在請你們在鏡子里再看看,看到別的東西告訴我們大家好嗎?
4、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
師: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鏡子里面會出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嗎?因為鏡子有反射的功能。
師:鏡子不但可以照出我們的樣子,還可以這樣玩:運用鏡子的反光將太陽光照進教室。
師:你們看那是什么?是誰幫忙把陽光照在墻上成一個圓圓的,可以到處跑的“球”?
請幼兒試一試。
提問:小朋友發現了,墻上的“球”形狀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結:因為鏡子的形狀不一樣,所以它反射的形狀也不一樣。
5、活動延伸更加神奇的鏡子。
玩不同的鏡子(哈哈鏡、凹凸鏡等),了解它們不同的功能。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初步探索、感知了鏡子的特征。幼兒在這個過程中都非常的感興趣。對著鏡子做著各種各樣的表情和動作,但是讓幼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的時候,幼兒還不能表達。最后的“照鏡子”游戲活動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著老師的動作而變化,通過游戲體驗了照鏡子的快樂。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2
目標
1、 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
2、知道任何物體都有重心,并且只有一個重心。
3、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頂碟子的視頻、幼兒人手兩套圖形紙板、吸管、記號筆,展示板、書、泡沫地墊、牛奶箱等
活動過程
。ㄒ唬┯^看視頻雜技表演引入,激起幼兒嘗試的欲望。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幾個小雜技演員,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表演吧!
。ǘ┮詫W習雜技表演的口吻讓幼兒初次操作探索:鉛筆頂紙板,尋找物體的重心。師:我為你們準備了鉛筆和紙板,你能用鉛筆將紙板頂起來嗎?我們來學學雜技表演,試一試,頂一頂,把頂起來的那個地方做個記號。
1、幼兒用鉛筆頂各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并做好記號,貼在展示板上。
2、師幼共同交流:“你將紙板頂起來了嗎?你是頂什么圖形的?是怎樣頂起來的?還有其它地方能將紙板頂起來嗎?”
3、教師小結:標記出來的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物體只有一個重心。
4、出示另一組材料,提出要求。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試驗,知道了“物體只有一個重心”。這里又有一些圖案,試一試能不能用鉛筆把圖案頂起來。
5、師幼共同交流:“你是頂什么?是怎樣頂起來的?”還有其它地方能頂起來嗎?”
6、教師小結:任何一個物體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個重心”
。ㄈ┮浴半s技表演”的形式,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1、結合自由討論、個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說說,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頂東西?
2、師介紹“雜技表演”的輔助材料。書、墊板、牛奶箱和泡沫地墊。
3、在音樂聲中,幼兒嘗試頂物體進行表演,體驗成功的喜悅,活動自然結束。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感受管子的多樣性,了解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大膽探索實驗,并根據結果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管子。
2、實驗材料:黃豆、紙條、手電筒、紐扣、冒險、沙子等。
3、每人一張記錄表、筆。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要來認識一樣東西,看看是什么?
(幼兒回答)
教師:是的,這些管子呢,我們要來探索探索,看看這些有趣的管子它們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觀察各種各樣的管子,了解它們的.多樣性。
(1)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說說它的外形特點。
教師:你們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兒回答)
請你們每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管子看一看。
(2)集體交流各種管子的外形特點。
教師:你觀察的管子是什么樣的?
(幼兒回答)
2、介紹實驗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并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1)教師出示一根管子,引導幼兒進行集體猜測。
教師:桌上的東西能不能通過這些管子呢?
(2)幼兒親自實驗得出結論并做記錄。
教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并做好記錄。
3、集體交流實驗結果,并遷移原有經驗。
(1)請幼兒邊展示自己的記錄表,邊說說自己的發現,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2)通過交流、比較,產生疑問。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過管子,而有的不能呢?
: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大,物品就能通過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無法通過。
(3)幫助幼兒遷移已有經驗,說說還有那些物體可以穿過管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平時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穿過管子呢?
(4)管子的共同特性。
教師:為什么許多東西都可以通過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樣的?
(幼兒,教師幫助語句)
4、幫助幼兒聯系實際,知道管子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你們還在哪里見過管子?它們都有什么用處?
(幼兒回答)
三、活動結束。
教師:好的,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們的外形特點,特知道什么東西能進到管子里,哪些東西不可以,小朋友們在家的時候也要多善于觀察和發現,并學會記錄下來。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4
目標:
1、能仔細觀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態及生長過程。
2、樂于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準備:
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蝌蚪若干。
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種春天里的動物朋友,你猜一猜它會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我們來請它出來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蝌蚪”)
。2)你在哪兒也見到過小蝌蚪呢?它長得什么樣?
2、觀察、認識蝌蚪。
。1)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師在每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會兒請你可以輕輕的走過去,先仔細觀察一下小蝌蚪的樣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學一學小蝌蚪不同的動態。)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配合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3)小結:小蝌蚪長著圓圓的、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東來游到西,真快活呀!
3、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什么嗎?(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
。2)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4)小結: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消失,最后就變成了一只青蛙。(邊小結變播放多媒體課件)
4、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1)放背景音樂,教師說:“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池塘里產下了一個又一個蛙卵!
。2)師說:“天氣緩和了,蛙卵動起來了,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開心!”(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雙手環胸學小蝌蚪游泳的樣子)。
(3)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教師和幼兒兩腿向后踢)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開心了!保ń處煄ьI幼兒學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前腿!保ń處熀陀變荷祀p臂)四個腿都長齊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陸地上去找食物吃!保▽W小青蛙抓蟲子吃)
。5)師說:“尾巴慢慢變短了(用手假裝尾巴越來越短)終于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師帶領幼兒學蛙跳)
5、提升經驗,保護青蛙
(1)小青蛙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捉田里的害蟲)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蟲都捉掉,保護莊稼,那如果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來保護青蛙呢?
。3)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辦法,真了不起,請你回去后把你的好辦法告訴更多的朋友,好嗎?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5
一、活動起因
今天我打掃衛生時又在教室和睡房掃出了一大堆紙屑,這學期以來,幾乎每天都是這樣,今天我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的觀察,原來,孩子們都是以擦鼻涕、上廁所為由悄悄的拿一些衛生紙或看書時悄悄撕下幾頁紙三五成群的坐在位置上悄悄的撕紙,我發現撕紙的時候孩子們特別高興,可亂撕紙是要被老師批評的,而我們班人數太多又沒有專門給幼兒提供手工制作材料的活動區域。所以孩子們撕完后為了不讓老師發現,就只有悄悄的扔在地上了,這樣就導致每天地上都有一大堆紙屑了。我們正在學習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里講到“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才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于是我設計了一堂《有趣的紙》撕紙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撕紙,練習幼兒手指靈活度。
2、讓幼兒大膽撕紙,培養其想象力、創造力。
3、通過教師示范撕紙讓幼兒知道撕紙,應用廢舊的紙,并養成撕完后的紙應放進垃圾桶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若干廢報紙
四、活動過程
1、用“變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這兒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狀呀?(報紙,長方形)今天呀,鄭老師就要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變一個魔術。請仔細看好了
2、教師示范撕紙,激發幼兒撕紙的興趣。
。1)教師第一次示范時可采用電視里表演魔術常用的神秘手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撕完后讓幼兒猜測像什么;(像蘋果、像大樹、像高山等)孩子們很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思考。
(2)教師第二次示范時邊撕邊講解撕紙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要在紙中間撕一個圓,可以把紙對折后撕等。同時要強調撕完的紙應放進垃圾桶里。
3、鼓勵幼兒大膽動手撕紙。
發給幼兒紙,讓他們自己動手撕,想撕什么就撕什么,教師作個別指導。(這下可熱鬧了,孩子們拿著他們最愛的紙七嘴八舌的邊說邊高興的撕紙,不一會,孩子們就拿著他們的作品來向我匯報了“老師,我撕了一把槍,你看!逼匠;顒訒r不太積極的楊珊珊第一個跑來說到!把!你真行,這么快就撕好了,像把真槍”我及時表揚了她。高源小朋友跑來說“老師,我撕的奧特曼面具,你看”,“老師,我撕的月亮、我撕的船……”孩子們興奮不已。
4、作品展覽會。
幼兒相互評價各自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再次強調撕紙要用廢紙,實現廢物再利用,撕完后的紙應放進垃圾桶。
五、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看到了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撕紙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自然的就很有積極性,并樂于思考、想象、創新。正如《綱要》所要求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為此我給孩子們特地準備了一些廢報紙,投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并把垃圾桶做成可愛的小動物,讓幼兒用垃圾紙屑喂養垃圾桶。就這樣,地上的紙屑不見了,孩子們也養成了不隨地亂扔紙屑的好習慣。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6
設計意圖:
一次,我拿著鏡子從外面走進活動室,鏡子的反光照在室內墻壁上,產生了光斑。孩子們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動鏡子,光斑就跳躍移動,孩子們很好奇。于是,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設計組織了這個活動。
目標:
1、積極主動地探索光斑的形成、變化,產生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2、樂于用語言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發展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
1、本活動應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室內有從戶外射進來的陽光。
2、鏡子、剪刀、固體膠、鉛筆、橡皮泥、紙等若干,分別裝在塑料筐中。
3、幼兒具備有關鏡子的感性經驗,并會用多種方法制作圖案。
過程:
1、自由探索――光斑從哪里來?
①游戲:鏡子和光。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鏡子在有陽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墻壁上。
②提問與交流:你是怎樣玩的?這些亮亮的、晃動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從哪里來的.?它為什么會動?
、坌〗Y:鏡子將光反射在墻壁上就會產生光斑,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2、引導探索――光斑的形狀為什么會變化?
、賶ι系墓獍咭粯訂幔坑惺裁床煌繛槭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明白光斑的形狀與鏡子的形狀及其照射角度有關)
②光斑照在墻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樣使光斑的形狀發生變化?
、僖龑в變鹤杂捎懻。
、谟變翰僮、實驗。引導幼兒將自制的各種圖案或圖形粘貼在鏡子上,再玩“鏡子和光”的游戲。
③幼兒相互交流發現了什么。
延伸活動:
1、針對幼兒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帶他們到室外作進一步的探索。
2、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除改變光源的位置和在鏡子上貼物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改變光斑的形狀。
3、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實驗:把月光、燈光作為光源,探索鏡子能否制造晃動的光斑。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飛“飛盤”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狀的飛盤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2、培養幼兒勤于探索、樂于發現的科學精神,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探索最佳飛飛盤的方法、不同形狀的飛盤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長方形飛盤各8個、裝飾好的飛盤3個、黑板、活動場地安排
活動過程:
一、玩飛盤
1、 出示3種形狀的飛盤,鼓勵孩子自由玩
2、 小結玩的多種方法,引出方法――飛飛盤
二、探索飛的方法
1、 同種形狀兩兩結對飛飛盤,比一比誰飛的遠
2、 小結飛飛盤的多種方法
三、探索誰飛的遠
1、 3人一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用科學的方法飛飛盤,比一比誰飛的最遠
2、 集中交流:哪個飛盤飛的最遠,為什么?
3、 小結:圓形飛盤在飛的時候轉的'很快,空氣寶寶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飛的也就遠了。長方形、三角形飛盤在飛的時候轉的比較慢,空氣寶寶推它的力量就比較大,所以就飛的近了
四、活動延伸
看老師的飛盤漂亮嗎?請你們也給飛盤打扮一下,再來玩玩。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自由玩飛盤,探索飛盤的玩法的多樣性,然后進行交流,分享好的有趣的玩法,然后教師對幼兒的玩法進行梳理,并且提供場地讓幼兒進一步探索玩法;顒又心茏プ∮變旱呐d趣點,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會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幫助。教育不斷在更新發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們才能在其中得到培養,慢慢成長。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探索聲音傳播的科學原理。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一個碗、保鮮膜、鹽、勺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嗎?”引發幼兒的思考和討論。
2、實驗操作
把碗口覆蓋上一層保鮮膜,使保鮮膜緊繃。
在保鮮膜上撒上一些鹽。
讓幼兒用勺子輕輕敲擊碗的邊緣,觀察鹽的跳動。
3、原理講解
向幼兒解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敲擊碗時,碗的`振動通過空氣傳到保鮮膜上,使保鮮膜也振動起來,從而讓鹽跳動。
4、拓展思考
讓幼兒嘗試改變敲擊的力度或距離,觀察鹽跳動的變化。
四、活動總結
和幼兒一起回顧實驗過程,總結聲音傳播的特點。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了解毛細現象的原理。
培養幼兒的耐心和觀察力。
二、活動準備
兩個杯子、紙巾、水彩筆。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彩虹的.圖片,問幼兒:“想不想自己做出彩虹?”
2、實驗操作
在兩個杯子中倒入水,其中一個杯子的水染上顏色。
把紙巾折成紙條,兩端分別放入兩個杯子中。
觀察水沿著紙巾慢慢上升,顏色混合形成彩虹橋。
3、原理講解
解釋毛細現象,即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上升的現象。
4、拓展活動
讓幼兒嘗試用不同材質的紙條,觀察效果的差異。
四、活動總結
引導幼兒回顧彩虹橋形成的過程,強調毛細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0
一、活動目標
探索物體沉浮的條件。
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雞蛋、水杯、鹽、勺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老師拿出雞蛋放入水杯中,雞蛋沉下去,問幼兒:“怎樣能讓雞蛋浮起來?”
2、實驗操作
幼兒嘗試往水杯中加鹽,并用勺子攪拌,觀察雞蛋的變化。
3、原理講解
解釋鹽水的密度比清水大,所以能讓雞蛋浮起來。
4、拓展思考
讓幼兒思考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四、活動總結
和幼兒一起總結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物體沉浮的現象。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了解壓力與水的噴射之間的關系。
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針、水。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噴泉的圖片或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
2、實驗操作
在礦泉水瓶的瓶身上扎幾個小孔。
裝滿水后,擰緊瓶蓋,觀察水從小孔噴出的現象。
3、原理講解
解釋由于瓶內壓力的作用,水會從小孔噴出形成噴泉。
4、拓展活動
讓幼兒嘗試改變孔的大小和數量,觀察噴泉效果的'變化。
四、活動總結
回顧制作小噴泉的過程,強調壓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觀察植物的毛細現象和顏色的滲透。
培養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和觀察力。
二、活動準備
白色的花(如白玫瑰)、色素、水、杯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白色的花,問幼兒:“能不能讓這朵花變得五顏六色?”
2、實驗操作
將色素滴入水中,攪拌均勻。
把花的莖部剪成斜口,插入有色素的`水中。
觀察花的顏色變化。
3、原理講解
解釋植物通過莖吸收水分,色素隨著水分上升,使花變色。
4、拓展思考
讓幼兒猜測不同顏色的色素混合后花會變成什么顏色。
四、活動總結
和幼兒一起欣賞變色后的花,總結植物吸收水分的特點。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3
一、活動目標
認識磁力的作用。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二、活動準備
磁鐵、小鐵圈、塑料棒。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磁鐵吸引鐵釘的.現象,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實驗操作
每個幼兒手持塑料棒,塑料棒的一端固定一塊磁鐵。
讓小鐵圈依次穿過磁鐵,形成磁力小火車。
3、原理講解
解釋磁鐵的磁力能夠吸引鐵制品,使小鐵圈連接在一起。
4、拓展活動
讓幼兒嘗試改變磁鐵的位置或數量,觀察小火車的變化。
四、活動總結
回顧磁力小火車的制作過程,鼓勵幼兒思考磁力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4
一、活動目標
探索制作泡泡的最佳配方。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
二、活動準備
洗潔精、水、白糖、吸管、杯子、盤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老師吹出一些泡泡,引發幼兒的興趣。
2、實驗操作
準備幾個杯子,分別裝入不同比例的洗潔精、水和白糖混合液。
讓幼兒用吸管蘸取混合液,嘗試吹泡泡,觀察哪種配方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多。
3、原理講解
解釋白糖可以增加泡泡液的粘性,使泡泡更不容易破。
4、拓展活動
讓幼兒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變化。
四、活動總結
和幼兒一起總結制作泡泡的最佳配方和方法,鼓勵幼兒在課后繼續探索泡泡的奧秘。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5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感知靜電現象,了解靜電產生的原因。
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讓幼兒親身體驗靜電現象,感受其神奇之處。
引導幼兒理解靜電產生的條件。
2、難點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解釋靜電產生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塑料梳子、紙屑、氣球、羊毛織物、絲綢織物等。
視頻資料展示靜電現象。
四、教學過程
。ㄒ唬⿲
播放一段關于靜電現象的有趣視頻,如頭發豎起、氣球吸附在墻上等,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幼兒是否見過類似的現象,引導幼兒思考。
。ǘ┨剿黛o電
讓幼兒用塑料梳子在頭發上摩擦,然后靠近紙屑,觀察紙屑是否會被吸附在梳子上。
給幼兒發放氣球,讓他們把氣球在羊毛織物或絲綢織物上摩擦,然后嘗試讓氣球吸附在墻上或天花板上。
(三)解釋靜電
用簡單的語言向幼兒解釋靜電產生的原因:當兩個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會發生電子的轉移,一個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由于電荷的不平衡,就產生了靜電。
舉例說明靜電在生活中的其他現象,如冬天脫毛衣時的“噼里啪啦”聲、手觸摸金屬門把時的輕微電擊感等。
。ㄋ模┩卣够顒
讓幼兒思考如何避免靜電帶來的不舒服感覺,比如增加室內濕度等。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探索更多關于靜電的小實驗。
五、教學總結
回顧本次活動中幼兒觀察到的靜電現象。
強調科學探索的樂趣和重要性。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6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在不同液體中的顏色變化,了解毛細現象。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和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讓幼兒觀察并描述花朵顏色的變化。
幫助幼兒理解毛細現象的原理。
2、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現象思考背后的科學原理。
三、教學準備
白色的鮮花(如康乃馨或白玫瑰)、食用色素(紅、藍、綠)、透明杯子、水。
實驗記錄表格。
四、教學過程
。ㄒ唬⿲
展示一朵白色的鮮花,問幼兒如果想讓這朵花變色,應該怎么做。
引發幼兒的猜測和討論。
。ǘ⿲嶒灢僮
將三種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分別倒入三個透明杯子中,并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把白色的鮮花分別插入三個杯子中,讓幼兒觀察花朵的變化,并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記錄。
。ㄈ┯^察與討論
引導幼兒觀察花朵顏色的'變化過程,提問:“花朵是從哪里開始變色的?”“為什么會這樣變色?”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觀察發現和想法。
。ㄋ模┙忉屧
用簡單的語言向幼兒解釋毛細現象:花朵的莖中有很多細小的管道,就像小吸管一樣,可以把水吸上去,從而把色素也帶上去,使花朵變色。
舉例說明毛細現象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如毛巾吸水、紙巾吸墨等。
。ㄎ澹┩卣古c延伸
讓幼兒嘗試用其他白色的植物材料(如芹菜)進行同樣的實驗。
鼓勵幼兒思考如何利用毛細現象創作一幅美麗的畫。
五、教學總結
回顧實驗中花朵的變色過程和幼兒的發現。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和探索科學現象。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7
一、教學目標
幫助幼兒了解壓力與水的噴射之間的關系。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幼兒體驗科學實驗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指導幼兒成功制作小噴泉。
引導幼兒理解壓力對水噴射的影響。
2、難點
幫助幼兒解決制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密封不嚴等。
三、教學準備
塑料瓶、針或牙簽、膠帶、水盆、水。
相關的科學原理圖片或視頻。
四、教學過程
。ㄒ唬⿲
播放一段噴泉的'視頻,讓幼兒觀察噴泉中水的噴射情況,提問幼兒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個小噴泉。
(二)制作小噴泉
給幼兒每人一個塑料瓶,讓他們用針或牙簽在瓶蓋上扎幾個小孔。
把瓶子裝滿水,然后用膠帶把瓶蓋擰緊。
快速擠壓瓶子,觀察水從小孔中噴射出來的現象。
。ㄈ┨骄吭
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擠壓瓶子時水會噴射出來。
用簡單的圖片或動畫向幼兒解釋壓力的概念:當我們擠壓瓶子時,瓶子里的壓力增大,水就會從壓力小的小孔中噴射出去。
。ㄋ模└倪M與創新
鼓勵幼兒嘗試改變小孔的數量和大小,觀察水噴射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噴泉噴得更高更遠。
(五)教學總結
回顧幼兒制作小噴泉的過程和他們的發現。
強調科學實驗需要不斷嘗試和改進的精神。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用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瓶子繼續制作小噴泉。
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利用噴泉原理制作一個有趣的玩具。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8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彩虹形成的原理。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與彩虹形成的關系。
成功完成模擬彩虹形成的實驗。
2、難點
解釋光的折射和反射現象。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一個透明的三棱鏡。
一個裝滿水的長方形透明容器、一面鏡子。
手電筒。
白色光屏。
五、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5 分鐘)
播放一段彩虹的視頻,提問學生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2、知識講解(10 分鐘)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以及它們在彩虹形成中的作用。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折射和反射現象,如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彎曲了。
3、實驗操作(20 分鐘)
實驗一:用手電筒照射三棱鏡,在白色光屏上觀察出現的顏色,解釋這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類似彩虹的效果。
實驗二:將鏡子斜放入裝滿水的.長方形透明容器中,使陽光或手電筒光照射水面,在容器對面的墻上觀察是否能出現彩虹。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討論與總結(10 分鐘)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實驗結果,交流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和遇到的問題。
請各小組代表發言,總結彩虹形成的條件和原理。
5、課后拓展(5 分鐘)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思考在什么情況下還能看到類似彩虹的現象,并嘗試自己創造條件觀察。
六、教學評估
觀察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和操作規范性。
通過提問和小組討論,評估學生對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19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觀察到鹽在聲音的作用下跳動的現象。
理解聲音與振動的關系。
2、難點
解釋鹽跳動的原因是聲音引起的振動。
三、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直觀演示法
四、教學準備
一個空碗。
保鮮膜。
食用鹽。
手機或音響,用于播放音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5 分鐘)
展示碗和鹽,提問學生鹽是否能自己跳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2、實驗步驟演示(5 分鐘)
將保鮮膜覆蓋在碗口,使其繃緊。
在保鮮膜上均勻撒上一層鹽。
教師示范如何靠近碗口發出聲音,讓學生觀察鹽的變化。
3、學生實驗(15 分鐘)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鹽的跳動情況。
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如大聲、小聲、高音、低音,觀察鹽跳動的變化。
4、原理講解(10 分鐘)
引導學生思考鹽跳動的'原因。
講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聲音發出時,引起碗內空氣振動,進而帶動保鮮膜振動,使鹽跳動起來。
4、拓展與應用(5 分鐘)
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是由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的。
鼓勵學生回家后用其他材料進行類似的實驗。
六、教學評估
觀察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和操作的正確性。
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聲音產生原理的理解程度。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 20
一、活動主題
會跳舞的鹽
二、活動目標
探索聲音傳播的科學原理。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激發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和好奇心。
三、活動準備
一個空碗或杯子。
保鮮膜。
食用鹽。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展示碗或杯子,問幼兒:“你們覺得這個碗能發出聲音嗎?”引發幼兒的.興趣和討論。
2、實驗操作
把保鮮膜緊緊地覆蓋在碗口上,使保鮮膜平整。
在保鮮膜上撒上少量的食用鹽。
讓幼兒對著碗口大聲喊叫或唱歌,觀察鹽的變化。
3、觀察與討論
引導幼兒觀察鹽在聲音作用下的跳動情況。
提問幼兒:“為什么鹽會跳動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4、原理講解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解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保鮮膜上,引起保鮮膜振動,從而讓鹽跳動起來。
5、拓展實驗
嘗試改變聲音的大小、距離等因素,觀察鹽跳動的變化。
6、總結
回顧實驗過程和結果,強調聲音傳播的科學知識。
五、活動延伸
回家后和家長一起用其他材料進行類似的聲音實驗。
六、注意事項
提醒幼兒在實驗過程中不要大聲尖叫,保護嗓子。
實驗結束后,引導幼兒一起清理桌面,培養良好的習慣。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03-26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05-24
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轉動08-26
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轉動02-10
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水02-17
(通用)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05-25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紙教案08-24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指紋》01-27
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水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