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3-25 14:37:08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薦】關于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關于科學教案

關于科學教案1

  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準備

  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過程

  活動(一) 干沙游戲

  1、讓幼兒在沙地里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著腳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啟發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覺?

  用腳踩過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把干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么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么感覺?

  2、模仿游戲:讓幼兒在沙池里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動(二) 濕沙游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濕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濕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濕沙子能變成什么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什么現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濕沙子筑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干沙子與濕沙子有什么不同?

  活動(三) 小實驗

  在玻璃杯中放些干沙子,然后往杯子里倒水。讓幼兒觀察杯子里出現了什么現象。(沙子里會冒出小泡泡,說明里面有空氣。)將杯子放到窗臺上,過一會再觀察,看看杯子里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在漏斗上鋪一塊紗布,將杯子里的沙子倒入漏斗,觀察出現了什么現象?

  建議

  活動(一)和(二)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應創造條件,擴展以上活動內容。

關于科學教案2

  內容:

  魯班造鋸

  目標:

  1.啟發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獲得現實生活中仿生現象的有關經驗。

  2.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

  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帶鋸齒的茅草,放大鏡,粉筆。

  2.匹配圖片人手一份。

  3.鋸子一把,故事圖兩幅。

  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茅草有鋸齒的特點。

  1. 出示茅草,要求幼兒輕輕地摸一摸,用放大鏡仔細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筆上劃一劃,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別。

  2. 引導幼兒進行第一次操作活動。討論:你發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別?茅草的邊緣有什么?像什么?

  3. 有的小朋友發現茅草的邊緣有一排小鋸齒,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

  4. 幼兒再次觀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茅草邊緣鋒利的小鋸齒。

  5. 剛才你們都發現了茅草很特別的地方,真聰明。古時候也有一個聰明人,他的名字叫魯班。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1. 出示掛圖,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魯班造鋸》

  2. 提問:魯班發明了什么?(出示鋸子)鋸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發明的?(出示茅草)鋸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

  魯班受到茅草的啟發,發明了比茅草更加鋒利的鋸子。事實上,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機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造出來的。不信,我們來看一看。

  3. 出示匹配圖片,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并連線匹配。

  小結: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鳥會飛,鴨會游,蝙蝠會使用超聲波,魚兒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們仿照它們的特點,制造出了對我們人類非常有用的飛機,船、雷達和潛水艇。

  三、通過競猜游戲,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1. 教師說出一種人造物,請幼兒猜一猜它是受哪種動物的啟發而發明的。

  (1) 漁網(蜘蛛網)

  (2) 母子雨衣(袋鼠)

  (3) 電鼻子(獵狗)

  (4) 腳蹼(蛙蹼)

  (5) 迷彩服(動物保護色)

  2.小結:你們想做個“小小發明家”嗎?那好請你們平時多去觀察周圍事物,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模仿這種特點能發明什么有用的東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趕快來告訴老師,好嗎?

關于科學教案3

  活動目

  1、認識數字9,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復習數字6—8,正確觀察比較數量的差異。

  重點、難點:

  感知9以內數量,正確觀察比較數量的差異。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鉛筆、橡皮、小積木若干、保鮮袋若干(貼有數字)6—9數字卡片一套; 分別畫有四種不同點心的卡片四張,每張卡片上均有九個點心;點心筐四只。教師作業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 數點心。

  1、逐條出示畫有點心的卡片,請幼兒說出點心名稱并點數。

  2、這些點心都是九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3、出示數字9,幼兒認讀。

  4、9可以表示9個點心,還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裝點心。

  1、 點心屋的'營業員阿姨請小朋友幫忙把點心裝進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數字幾,就裝幾個積木)。

  2、 幼兒將各種點心分別按袋子上的數字逐一裝進袋里,然后看看裝得是否正確。

  3、 老師隨意得抽三包,集體進行檢查。

  三、 點心裝筐。

  1、點心裝好了,要分開放到籃子里,瞧,這里有四個籃子,每個籃子上面都貼有數字,看一下數字娃娃是幾?你的袋子上是幾就裝到幾的籃子里。

  2、請個別幼兒示范,再集體將點心包放在相應的籃子里。

  3、老師請四位家長當營業員,每人拿一個籃子,檢查孩子是否放對。

  四、 幼兒操作活動。

  1、(出示教師作業紙)點心送好了,要請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2、教師對操作題進行講解示范,幼兒進行集體操作(幼兒活動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請你的爸爸媽媽幫你檢查一下。

關于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對摩擦起電感興趣,了解關于靜電的簡單知識。

  2.能正確記錄自己的發現并表達自己的認識。

  3.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1盤小紙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筆、塑料尺、塑料吸管、鉛筆、勺子,記錄單人手一份。

  3.蝴蝶、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紙片,引導幼兒討論。

  1.教師:老師的'盒子里有許多的小紙屑,這里還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塊布,如果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紙屑,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情?

  2.幼兒交流猜想,教師歸納幼兒的意見。

  二、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嘗試。

  1.教師:剛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結果,現在請你們來試一試,看看到底會發生樣的事情?(幼兒第一次操作)

  2.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紙屑是怎樣吸上來的?吸上來后事什么樣子的?

  3.教師:除了塑料勺子,老師這里還準備了幾種東西,你來猜猜看哪些東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氣小紙屑。

  ①認識記錄卡上的標記。

  ②猜一猜:這些東西摩擦后也能把紙屑吸起來嗎?

  ③如果可以的話打勾,不行就打叉

  4.幼兒猜想記錄。

  5.操作驗證。

  三、教師引導幼兒交流各自的試驗過程和結果。

  1.教師: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紙屑的?

  交流:為什么塑料尺、塑料筆、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紙屑?

  幼兒思考討論(相互討論)

  師小結:兩個物體在一起摩擦后會產生靜電,叫做“摩擦起電”。塑料尺、塑料筆、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產生靜電,因此吸起了碎紙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產生靜電。

  活動延伸:

  在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會產生靜電?

關于科學教案5

  目標:

  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強身健體。

  感受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的神奇。

  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

  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

  重點: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

  過程

  情境表演“醫院”――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

  ――多虧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討論講述

  ――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

  ――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小!

  釋疑延伸

  ――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現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生的介紹吧!

關于科學教案6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課時安排:

  1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這個單元我們研究微小世界。(板書:微小世界)

  2、提問:什么是微小世界?(細菌,細胞,病毒等)。

  3.提問:微小世界是什么樣的呢,人類是怎么觀察到的?需要借助一些觀察工具是嗎?用什么呢?

  介紹:通常我們都是借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這樣的觀察工具來幫助我們了解微小世界的有關知識,本單元我們就重點研究放大鏡,顯微鏡,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放大鏡》(板書課題:放大鏡)

  二、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師出示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誰能從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放大鏡。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造——鏡架、鏡片(各種放大鏡根據用途不同,所以結構也有所不同。順便介紹修表用放大鏡,鑒定珠寶用放大鏡,臺式放大鏡。)

  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等。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纖維等、農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

  三、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的演示教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

  ①目、鏡、物三者,目、物不動,鏡動。

  ②目、鏡不動,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現!將新發現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3、交流新發現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四、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2、學生嘗試利用平面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現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

  五、小結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板書設計:

  放大鏡

  構造:鏡架、鏡片(凸透——“凸透”鏡)

  作用:“放大”物體的圖像、放大細節

  用途:……

關于科學教案7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徐陽君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一次“做中學”的活動,在設計時,考慮到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是從現實世界中常見的物品或身邊發生的事情開始。因而設計了本次“紙片變變變”的活動。在活動中,面向兒童,給予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帶有一定的探究性,讓孩子帶有特定任務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操作。當然,進行這樣的活動,是為了讓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以特定知識的掌握為目標。

  活動準備:

  剪刀、紙片、膠水、用紙做成的城堡

  活動目標:

  1、在折折、剪剪、貼貼中,引導幼兒理解紙片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

  2、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出示傷心手工紙娃娃)這個是誰呀?你們認識嗎?其實他是一個手工紙娃娃,來,我們來看看這個手工娃娃怎么了?

  討論:小紙片請你們幫它一個忙,什么忙呀?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教師小結:我們寶寶本領真大,想出了許多辦法,那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二、自由嘗試

  1、桌上有紙、剪刀、固體膠,我們去試試吧。

  2、幼兒操作:

  要求:能用不一樣的方法使紙片站起來。

  師:你們都成功了嗎?(出示笑臉手工紙娃娃)你是用什么辦法的?請小朋友上來說說看。

  3、小結:原來,我們用折、剪、貼、卷的方法是能夠讓小紙片站起來的。

  三、探索操作

  1、初次操作:

  師: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玩,先閉上眼睛,這是什么地方?

  1)、出示紙做的城堡:這是什么?這個屋頂是什么形狀呢?(圓錐體)

  師:圓錐體跟三角形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圓的,大的,三角形是扁的,這個里面是空的,這個我們說它是立體的,這個是扁扁的,我們說它是平面的,像紙城堡這些我們就叫他是立體的,跟老師說說看“立體的”。

  3)、師幼互動:找出正方形的好朋友正方體;長方體的好朋友長方形。

  4)、認識圓錐體

  師:(出示圓錐體)這個呢?下面是圓圓的,上面是尖尖的,那它的名字里肯定有圓這個字,是什么呢?(可以請教后面的客人老師)

  師:小朋友見過哪些東西上有圓錐體?

  2、再次操作

  1)、幼兒討論

  師:其實這些立體的紙城堡都是一張紙做成的,只要剪上一刀,就可以變成一張平面的紙了。

  師:猜猜會變成什么形?

  2)、造城堡

  把立體城堡變成平面城堡。

  四:結束

  師: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剛才是拿了一個什么體變成什么形?

  師:為了獎勵小朋友,老師準備了很好玩的東西,帶你們去看一下好不好?

關于科學教案8

  設計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班幼兒喜歡將紙、布等物品放在水中玩耍,有一些幼兒發現了紙、布能吸水,但沒有一個正確科學的概念。

  隨著“創新”教育觀念的更新,我根據本班幼兒特點,設計了這樣一節“美麗的睡蓮”的一課,在活動中,我始終把幼兒放在了學習的主體上,在不斷的操作材料,反復實驗中,讓幼兒去了解,發現紙的吸水特點,感知紙質不同,吸水性不同。

  每一次小街,都是幼兒自己總結后,我再進行歸納,打破了以往老師教,幼兒學的模式。

  希望能將新的觀念帶到每次活動中!

  一、活動名稱:

  科學活動《美麗的睡蓮》

  二、活動目的:

  1、幼兒在動手操作的觀察中,了解紙有吸水的'特點,感知不同質地的紙張吸水性不同。

  2、教幼兒初步學會做觀察記錄

  3、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習慣和積極探索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紙折睡蓮若干、碟機、碟片、盆7個

  報紙、臘光紙、彩紙、牛皮紙、白板紙各若干

  記錄卡幼兒人手一分、筆若干

  四、活動進程:

  <一>幼兒自由探索紙的吸水性

  1、幼兒將各種質地的紙放入水中觀察,了解紙的吸水特點。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紙能吸水

  <二>看“睡蓮”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a、今天老師帶了一段很美的錄像,我們一起來欣賞。

  b、提問:“剛才,碟片里有什么?”

  <三>初步實驗,進一步了解紙有吸水性

  a、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朵睡蓮,看看它是什么做的?

  b、把它拿起來放在桌上,看看會有什么變化?

  c、想想,把它放在水里,它會有什么變化?

  d、試一試吧

  e、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它在桌上不開,放在水里會開?

  f、幼兒討論,教師小結,紙能吸水

  <四>分組實驗,了解紙質不同,吸水性不同。

  a、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卡片上的紙有什么不同?

  b、大家聽口令,同時將不同水聯放入水中,看看有何現象?

  c、提問:看到了什么?它們是同時開放的嗎?為什么有的先開,有的后開?(幼兒討論后回答)

  d、小結:這五種紙厚薄不同,軟硬不同,光滑度不同,因此它們吸水的快慢速度也不同。

  <五>學做記錄

  a、再次實驗,把結果記在心里,再寫到卡片上。

  b、驗證結果

  <六>延伸

  生活中,還有什么能吸水?

關于科學教案9

  活動由來:

  小班幼兒喜歡鮮艷、艷麗的色彩,在平時的散步等活動中孩子們對花這類美麗的事物分外的注意和喜愛。因此,我抓住幼兒的這一興趣點,設計了“鮮花朵朵開”的科學教案,在運用課件演示和肢體動作輔助教學的基礎上,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幼兒在有趣、形象的教學環節過程中學習鮮花的開放過程,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花的特征,知道花的綻放過程。

  2、理解兒歌的內容,會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的綻放。

  3、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1、學習花的綻放過程,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的綻放過程。

  活動準備:

  1、“小蜜蜂采花蜜”和“鮮花朵朵開”的音樂,錄音機1臺。

  2、“鮮花朵朵開”的教學課件,也可用圖片來代替,小蜜蜂的頭飾1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老師播放“小蜜蜂采花蜜”的音樂,引導幼兒玩手指游戲。

  老師:老師戴上小蜜蜂的頭飾,說:“小朋友,看看誰來了?”讓我們和小蜜蜂一起玩手指游戲吧!(雙手握拳,伸出小指,使小指自然彎曲,隨兒歌節奏做手指游戲——玩法在“小班音樂教案‘小蜜蜂采花蜜’”有詳解)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真是勤勞的小蜜蜂。你們知道花是怎樣開放的嗎?

  二、學習新課

  1、老師播放“鮮花朵朵開”的教學課件,幼兒仔細觀看課件。

  老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花是怎樣開放的!(播放課件)

  2、老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花開的過程。

  老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花……)

  老師:花是一開始就開放了嗎?(不是,先是長出一個小小的花苞)

  老師:花苞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有的花苞是粉色的,有的花苞是黃色的,小花苞頂上有點尖,就像尖尖的嘴巴……)

  老師:花開了以后是什么樣的?(花開了以后,能看到花蕊,還能看到一片片的花瓣,就像張開了大嘴巴……)

  3、老師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小花苞就像這樣——雙手并攏,掌心相對,使兩掌掌心呈空心狀。

  老師:春風來了,小花苞,慢慢長大了(雙手指尖朝下壓,使兩掌掌心呈最大的空心狀),最后,花慢慢地開放了(雙手指尖往外張開,托起下巴,做花朵狀),好看嗎?

  附兒歌:鮮花朵朵開

  小花苞,尖尖嘴,春風吹,笑開了;

  鮮花開,張著嘴,一朵朵,真好看!

  4、幼兒用肢體動作感受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的鮮花開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鮮花開成什么樣了?跟著老師一起做!(老師念兒歌,隨著兒歌節奏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兒歌內容,理解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的鮮花開得真好看!讓我們笑一笑!

  三、鞏固新知

  1、幼兒玩游戲鞏固新知識。

  幼兒圍成圓圈坐在地板上,隨兒歌節奏做花開放的過程,請一名幼兒扮演小蜜蜂,在圓圈外轉圈飛,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唱兒歌,游戲開始,當唱到最后一句時,扮演小蜜蜂的幼兒拍到誰的背,誰就起來追小蜜蜂,如果小蜜蜂跑回被拍到幼兒的座位,則輪到被拍的幼兒扮演小蜜蜂。

  四、結束活動

  1、好了,小蜜蜂采了很多花蜜,它該回家吃飯了,讓我們到教室外玩玩吧!

  活動延伸:

  1、如果有條件的話,幼兒園可組織幼兒到郊外或花園參觀各色各樣的鮮花,加深對花的認識,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老師可在語言區提供有關花的閱讀材料或圖片,供幼兒欣賞,也可讓幼兒給花苞和綻放的花朵排序,加深對花開放的認識過程,培養幼兒對花的熱愛之情。

  3、在美工區,可給幼兒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如供幼兒折的彩紙,并在墻壁上貼上郁金香等花的折紙步驟,供幼兒參照,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溫馨提示:

  1、幼兒在觀看完課件后,老師要引導幼兒開口說花的開放過程,多給幼兒視覺上的感知。

  2、如果老師沒有課件,可以用圖片來代替課件,但是,圖片要有明顯的變化過程——從一點點的小花苞,到長大的花苞,最后到綻放的花朵。

關于科學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 了解、感知會轉動的物體,感受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2、 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操作的樂趣,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二、活動準備:

  漂亮風車群一架,會轉動的物體圖片若干,半成品三色陀螺若干,半成品竹蜻蜓若干,拼插的陀螺若干,竹簽若干,火柴若干

  三、活動指導;

  1. 以漂亮風車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我們那班來了個風車小客人,它很高興,要和小朋友交朋友,她說她想跳個舞,可是她要怎樣才能跳舞呢,清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

  2. 讓幼兒探索尋找活動室內教師預先放置的能轉動的東西,感知轉動。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3. 討論: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能轉動?這些能動的東西有什么用途?對我們有什么幫助?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了解和發現會轉動的物體,如:風力發電機,空調、風扇、摩天輪、時鐘、飛鏢、飛機、水車等等。

  4. 教師與幼兒一起動手制作會轉動的東西。

  重點指導:

  竹蜻蜓兩邊的翅膀要一樣大,否則不能轉動。

  5. 延伸:離開活動室,帶幼兒到戶外尋找更多會轉動的物體。

關于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卜

  2、洋花蘿卜、記錄紙、刀 ,兔媽媽的標志牌

  3、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現)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 扁扁的 顏色: 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教師: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4、教師小結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教師:洋花蘿卜的皮是紅顏色的,摸起來滑滑的,長著扁圓的身體,它的頂上長著綠綠的長長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 、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1)其實呀,兔媽媽也可以把洋花蘿卜也可以變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涼拌糖醋洋花蘿卜,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關于科學教案12

  來源:沾化縣古城鎮中心幼兒園 張良信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面臨上小學,認識記錄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與部分幼兒家長和小學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很多幼兒進入小學后,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認識鐘表這一環節,由于不認識鐘表而耽誤了上課時間。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有趣的鐘表》 這一節課。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引出《有趣的鐘表》、知道鐘表上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運轉規律,從而使幼兒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撥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作息時間。

  3、培養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錄音磁帶

  2、數字頭飾、動物頭飾

  3、大鐘表一個、幼兒每人一個可撥動的小動物鐘表模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鐘表: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進入活動室。

  2、用猜謎語形式導入活動,使幼兒了解鐘表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鐘表)

  3、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鐘表,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 3 6 9)

  二、認識整點:

  1、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后將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讓幼兒注意這時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了一個大格,指到數字“1”上),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12“上,時針指到數字幾上就是幾點整。

  2、出示小動物時鐘模型,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并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飯; 晚上8:00睡覺。

  三、放歌曲《小時鐘》: 教育幼兒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字“12”上,然后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提問幼兒是幾點?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出示小動物鐘模型,讓幼兒撥出作息時間:

  上午8:30上課; 下午3:30做游戲; 下午5:30放學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重點說明鐘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表的用途)

  2、教師歸納: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表是人類的好朋友。

關于科學教案13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神奇的電”就體現這一點,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那就是結合了長泰電力事業的發展。

  2.我設計的這一活動是想通過家鄉的電力事業的發展,簡單的讓幼兒從中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讓幼兒從中體驗了電的樂趣。看到孩子們對“電”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和爭論,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讓幼兒主動參與,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結合家鄉的電力事業讓孩子初步了解電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3、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影片和書籍。

  物質準備:

  電池、電線、電珠、卡紙、膠布、蠟筆、筷子、鐵棒、各種質地的布、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 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長泰,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們觀察過我們縣城的晚上美嗎?

  幼:很美。

  師:美有哪里?

  幼:圓池很美,還有很多的彩燈。

  師:有一天晚上,王老師到街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彩燈,突然,整個縣城變得黑呼呼的,一點也不美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幼:停電了。

  二、 讓幼兒觀看錄像,邊思考錄像里的內容。

  1、錄像告訴小朋友們哪些電的知識?

  2、電是從哪里來?

  三、 自由討論:電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電是從發電站把高壓電輸送到變電站,再通過變電所的變壓器把高壓電減弱成我們日常生活用電(220伏),再通過電線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附流程圖:發電站----高壓電線-----變電站------電線------各家各戶。

  四、 結合長泰發電情況,簡單向幼兒介紹幾種發電形式。

  1、太陽能(出示當時神舟六號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太陽能的運用。)

  2、風能(結合我國最大的風能發電站圖片,讓幼兒知道風也能發電。)

  3、水能(結合長泰的發電圖,讓幼兒了解自己平時所用的電是靠什么能量產生的。)

  4、核能(簡單向幼兒介紹大亞灣核電站。)

  五、 認識電池

  引導幼兒簡單認識各種不同的電池。

  六、 引導幼兒談一談:

  如何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小結:節約用電如電視不看了就要關起來,白天出太陽時,不要開電燈等等。手濕時,不摸開關,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時,不能亂動有電的東西。

  分組活動

  1、介紹材料(重點介紹實驗“燈炮發光”)

  2、分組活動:燈炮發光、紙屑飛向哪一邊、制作安全標志、以繪畫形式表現節約用電。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在一邊指導。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區域中,讓比較多的幼兒參與實驗,繼續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探索科學奧秘,養成愛動腦筋,多思考的好習慣。

關于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對上下方為游戲感興趣;

  2、正確分上下,感知上下的相對性;

  3、學習正確實用“上”、“下”方位詞。

  活動準備:

  1、教具:圖片1張,小鳥在樹上、小狗在樹下,小羊在舞臺上、小雞在舞臺下,小豬在凳子上,小貓在凳子上。

  2、學具:藍色、黃色油畫棒人手兩支。

  3、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1、看圖說。出示圖片,以“動物們歡迎樂樂來農場”為由,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圖片上動物所在的位置。

  2、說上下。(1)說說自己身體的.上下。(2)說說教室里什么東西在上面,什么在下面;(3)說說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

  3、游戲:看誰快。玩法:聽教師指令做動作,如“請把小手放在頭上、請把小手放在大腿下”等。

  4、操作活動。完成幼兒用書練習。

  活動反思: 以自身為中心認識上、下方位,幼兒容易分辨,用詞也正確;以近處物體為中心認識方位,內容較多、廣,能引發幼兒很多想象,準備在課間活動中再進一步開展活動,鞏固學到的知識。用游戲來檢驗幼兒學習的情況,一目了然。有92%左右的幼兒達標,有8%左右的幼兒還找不到自己的房子。

關于科學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 發現“轉動”的有趣現象,體驗“轉動”游戲的樂趣;

  2、 嘗試探索讓物體轉動起來的方法;

  3、 能關注并說出周圍生活中轉動的某些現象,發現轉動在生

  活中的運用。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感受過物體“轉動”的現象。

  2、物質材料準備:地球儀、風車、積木、光盤、筆、圈、繩子、圓罐、紙杯、勺子: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 游戲:快樂小轉盤

  (請五位小朋友上來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邊轉圈邊喊口令:“快樂小轉盤,大家一起轉,嘰里咕嚕轉呀轉,轉出可愛的動物來。”喊完之后停下做出一個可愛動物的動作,沒有做出來的淘汰。)

  2、 探索嘗試,讓各種物品轉動起來

  (1)、交代任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指導

  (3)、師幼一起總結”轉動”方法(吹、擰、轉、撥、搓等)

  (4)、引出轉動和“力“有關

  3、 嘗試讓兩種物品一起轉動起來

  (1)、交代任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指導

  四、 轉動與生活、并播放PPT課件

  活動總結

  生活中的“轉動”無處不在,它們不僅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還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小朋友們用你們善于發現的眼睛,繼續觀察和探索身邊的轉動吧!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托班科學教案認識紅色綠色11-03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科學教案模板02-22

手的科學教案10-26

杠桿的科學教案02-11

冬天科學教案02-14

昆蟲科學教案11-28

火科學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