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3-21 13:03:33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集合15篇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觀察充氣過程,感受物體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2、能用動作表現玩具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二、活動準備

  1、充氣玩具(氣球、塑料袋、皮球、充氣棒等)

  2、吸管、氣球打氣筒、氣門針、打氣筒、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以自由玩的形式讓幼兒認識充氣玩具

  1、導入:歌曲表演《河馬先生》。

  2、師幼共同玩充氣玩具。(播放音樂:魚兒水中游)

  (二)觀察充氣過程,并討論

  1、說一說充氣玩具的名稱。

  2、討論

  (1)我們玩的氣球是什么樣子的呢?

  (2)根據生活經驗說說在哪里見過氣球。(出示課件)

  3、師幼共同探索氣球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1)出示沒有充氣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不同。

  (2)討論怎樣讓它變大呢。(用嘴吹氣)

  (3)師幼共同探索多種讓氣球變大、變小的方法。(提供工具,可以合作。)

  (4)猜想:如果一直充氣,氣球會怎樣?

  (5)請幼兒嘗試給充氣玩具充氣(不要充的過滿)。

  4、總結

  (1)氣球充氣呼——變大了,漏氣哧——變小了。

  (2)充氣的`時間長,漏氣的時間短速度快。

  (三)用動作表示氣球大小(注意安全及充氣、漏氣的速度)

  1、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變大變小,知道充氣變大,漏氣變小。

  2、師幼共同游戲:變成一只大氣球。

  (1)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氣球,教師給氣球充氣,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氣球漸漸變大的樣子。

  (2)幼兒手牽手拉個圈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與破掉的情形。

  (3)幼兒手牽手拉個圈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漏氣、越來越小的情形。

  3、鼓勵幼兒隨音樂變一變。(播放音樂:拿昆樂器曲)

  請幼兒隨著音樂表現氣球逐漸膨脹和越來越小的情形。

  四、延伸活動

  現在就讓我們用睜得大大的眼睛到外面發現更多變大變小的東西吧。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多種感官來感受春天到來了。

  2.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充分利用社區小公園環境,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活動準備:

  1.有關春天的課件。

  2.社區小公園。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師路過小公園時發現柳樹姑娘長出了長長的綠辮子,你知道為什么會長出來的嗎?

  2.春天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知道嗎?

  (幼兒回答后看課件)

  二、戶外尋找春天(幼兒園附近社區小公園)

  1.春天真美啊,讓我們一起去小公園找找吧!

  2.引導幼兒觀察樹木、草地、花的模樣。

  (1)看看這顆小樹,它的樹枝上有什么呀?

  (2)我們摸摸草地上的小草,是什么感覺?

  (3)聞聞這些花,有什么味?

  (4)春天的風吹在身上還冷嗎?你喜歡春天的風嗎?吹在臉上、手上有什么感覺呢?

  (5)春天的陽光曬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我們一起來曬曬太陽吧,摸摸好朋友的'衣服、頭發,有什么感覺呀?

  三、回教室共同小結:

  現在誰能說說春天是什么樣的?

  (春天來了,樹葉長出來了;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了;花兒開了,香香的;吹在身上的風暖暖的等。)

  四、延伸活動: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春天的照片、圖片帶來幼兒園供大家欣賞。

  (2)請家長利用雙休日帶孩子踏青,到大自然中進一步尋找春天。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3

  有益的學習經驗:

  初步認識水的基本特性:無色、無味和無嗅。學會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

  準備: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幣等。

  活動與指導:

  1、嗅覺游戲。教師把裝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兒面前,請幼兒來聞一聞,判斷哪個瓶子里裝的是清水。

  2、味覺游戲。教師請幼兒嘗一嘗,說說哪個瓶子里裝的是清水。

  3、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請小朋友們仔細來觀察。”

  (1)教師拿出兩個玻璃杯,在一個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個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師把兩枚硬幣分別放入兩個玻璃杯中,請幼兒觀察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看不見,而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能夠看見?

  (3)教師總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東西我們都能夠看見。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4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并發現其明顯特征,而且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 設計活動時,我結合小班幼兒“認識靠行動”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在探索中發現”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以“木耳”為主線貫穿教育活動,通過尋找——觀察——操作——表現——探索,引導幼兒在說說、玩玩、做做中,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木耳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

  2.會用肢體動作表現木耳泡發的變化過程。

  3.初步培養幼兒喜歡探究科學的興趣。

  【重點】

  感知木耳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塑料杯12個、小毛巾12塊、小勺子12把、盤子6個、木耳若干、溫水

  【活動流程】

  一、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1.通過尋找“寶貝”,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請小朋友拿出來,搖一搖、晃一晃、聽一聽,猜猜里面是什么?

  2.觀察“寶貝”的外形特征

  (1)請寶寶們仔細看一看這件寶貝是什么顏色的?

  (2)摸一摸什么感覺?

  (3)那這件寶貝到底是什么呢?

  3.木耳自我介紹

  小結: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木耳,我的身體黑黑的、干干的、硬硬的。我的營養價值可高了!我體內除了含有大量的鐵和維生素K以外,還可以排除人們體內殘留在消化系統的灰塵和雜質呢!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游泳了,小朋友可以把我送入水中嗎?

  二、木耳實驗、操作感知

  1.幼兒動手操作實驗,感知木耳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

  2.小木耳、愛游泳,輕輕一放進水中。伸伸腰、點點頭,轉一轉,扭一扭,打個滾兒樂游游。小小木耳有變化,小朋友仔細看看它,用你的小手摸摸它,發現木耳有什么變化?

  小結:原來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會變大,變得濕濕的、軟軟的,這種現象叫作泡發。

  三、肢體表現、整理認知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木耳泡發變化的過程,感受其樂趣。

  2.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木耳泡發變化的過程。

  小結:原來,木耳泡發變化的過程還可以用這么多的動作來表演,那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我們來的時候看的那些東西跑哪里去了?

  四、探索發現、生活延伸

  1.引導幼兒觀察多種食品泡發現象。

  小結:桌子上這些東西可泡發的食品有……不可泡發的食品有……

  2.運用已有經驗分辨、討論,干香菇遇到水會產生泡發現象嗎?

  延伸活動:

  探索生活中更多可泡發和不可泡發的食品。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認識顏色的興趣。

  2、能在生活中找到紅色的物體,鞏固幼兒對紅色的認識。

  3、認識紅色,學習詞語:紅色。

  活動準備

  1、一個小布袋(布袋里裝有一塊紅色的小方巾,一只紅色的蠟筆,一個紅辣椒)一張紅色寶寶的卡片。

  2、幼兒每人一支紅色的蠟筆,一個紅蘋果。

  3、幼兒用書:《認識紅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1、師:有一個小寶寶,它有一個神奇的布袋,它的布袋里能變出許許多多好玩的東西。

  小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嗎?

  2、師展示紅色寶寶的卡片,引導幼兒初步認識紅色。

  (1)師:這就是擁有神奇布袋的小寶寶,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中寶寶的自我介紹吧!

  (2)點擊幼兒用書P9紅色寶寶,學習詞語:紅色。

  二、游戲:神奇的布袋,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紅色。

  1、師:紅色寶寶的布袋里能變出什么東西呢?讓我們來一起變變吧!

  2、教師邀請幼兒依次從布袋里拿東西。

  (1)當第一名幼兒拿一件物品后,提問:布袋里變出的'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顏色呢?

  (2)當第二名幼兒拿一件物品后,教師放慢語速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拿出的物品顏色,

  加深幼兒對紅色的認識。

  (3)當第三名幼兒拿出一件物品后,幼兒對其他小朋友說:這是一個紅色的××。

  三、點擊幼兒用書P9空白處,引導幼兒觀看方框李的紅色物體,鞏固認識紅色。

  1、觀看畫面,引導幼兒用短語說出:紅色的衣服,紅色的皮球,紅色的積木。

  2、師幼共同討論:在生活中,你還看見過哪些紅色的物體呢?

  四、點擊幼兒用書P9空白處,引導幼兒觀看蘋果樹,向幼兒說明題議,幼兒完成練習。

  1、引導語:小朋友,秋天到了,蘋果成熟了,蘋果樹老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好吃的蘋果。

  但是,在吃蘋果前,蘋果樹老爺爺也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要先完成才能吃蘋果。

  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蘋果樹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難題。

  (點擊幼兒用書蘋果樹,聽聽蘋果樹的問題)

  2、涂色,幼兒給蘋果樹上的蘋果涂上紅色。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知平衡的意義。

  2、學習用增減數量達到平衡的目的。

  準備: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個,盆里裝滿水。

  3、石子若干。

  4、作業卡。

  活動與指導:

  1、全體幼兒圍在水盆邊。教師指水盆:“這是公園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氣好,沒有風和大太陽,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們看一看,它們應該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會掉到湖里。”接著示范:把石子擺到船的兩邊,使之傾斜,逐個移動石子,直至達到平衡。教師要邊講邊示范,使幼兒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在每3組物體中,找出和圓點數一樣多的物體,并畫線圈起來。

  (2)啟發幼兒數一數,說出每排物體的數量,然后比較它們的多少,知道將多的.組去掉1或將少的組添上1都能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3)將猴子和氣球一一對應的比較,差多少氣球就添畫多少氣球。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抱抱小兔子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7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年齡小、動手能力弱,所以選擇了直觀、操作性強的活動《什么不見了》,讓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把自己的發現運用簡單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同伴。

  活動目標:

  1。感知溶解現象。

  2。把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

  3。通過活動發展思維,激發求知欲。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蘋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紅豆、綠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

  1。出示一杯清水,白糖,觀察白糖放進水里的變化?

  2。又拿出一杯清水,小石子,小石子放進水里的變化?

  什么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

  二、任選一種材料幼兒實驗

  1。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

  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紅豆、綠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選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

  3。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三、教師提問

  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物質溶解于水的現象。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戲性的內容。整個活動的步驟比較清晰,操作性和探索性很強,操作過程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進而發展發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激發求知欲。在整個活動進行中,幼兒自己發現有些能溶解,有些不能溶解的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足之處:

  每位幼兒一個杯子,只能做一次實驗,減少了幼兒的操作次數,局限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8

  目標:

  1、認辨落葉顏色和相應的樹。

  2、感受季節的特征,豐富相應的詞。(飄落,漸漸涼了……)

  3、鞏固兩人結伴散步的規則。

  準備:

  教師事先觀察場地、小鈴等

  過程:

  一、感受季節變化

  想想小朋友開學時穿什么?

  現在呢?

  知道夏天已過去了,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天氣有點怎么了?

  二、交代任務

  今天我們去小區看看花的朋友——樹,看看樹長的怎么樣?有沒有有趣,奇怪的地方?

  三、提出要求:

  1、仔細的看,說好聽的話。

  2、兩個兩個手拉牢,聽老師的`小鈴,有時候大家一起看,有時候兩個好朋友一起看,聽到鈴聲馬上排隊。

  四、帶幼兒散步

  1、去看銀杏樹

  ⑴這棵樹長得怎么樣?

  ⑵認識樹干(筆直筆直)去摸摸它的樹干,什么感覺?再抬頭看看樹葉長在那里?像什么?(像一把扇子)

  ⑶用身體做大樹。

  ⑷撿銀杏樹的樹葉。

  2、去看紅葉李樹

  ⑴看看這棵樹長得怎么樣?看看葉子是什么顏色的?做望遠鏡看看,像什么?(橢圓形的,像個雞蛋,像只船)

  ⑵撿4片紅葉李樹葉回教室,檢查。

  ⑶集中:教師板畫在白紙上,并貼在主題墻上。

  五、小結:我們先看到了什么樹?它的樹葉已經怎么樣了?為什么樹葉會變黃?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要求:

  1、區分能滾與不能滾的物體,比較其異同,知道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能向兩面滾動。

  2、通過嘗試活動,初步培養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詼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圓球,瓶子,輪子娃娃各一個;一輛沒有輪子的汽車。

  2、收集各種大小紙盒、積木、球、飲料瓶,輪子狀的物品及各種玩具車。

  3、準備三條1-2米左右長的路。

  活動過程:

  一、什么會滾,什么不會滾?

  1、出示兩輛車(一輛有輪子,一輛沒有輪子)通過比較,知道輪子可以滾動。

  ①教師以小象笨笨的口吻引出課題。

  師:"我是小象笨笨,城里的朋友給我送來了一輛汽車,可是我不知道怎樣讓車動起來,誰能幫助我?"

  ②出示沒輪子的汽車,讓幼兒說一說為什么不會動?

  ③教師給汽車裝上方形的輪子,讓幼兒觀察,為什么汽車還是不會動。

  幼:(方的東西不能浪,圓的東西能滾。)

  ④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什么才是滾?(連續著向前旋轉叫做"滾")

  2、自由玩紙盒、積木;輪子等物,引導幼兒將物品分成"會滾"與"不會滾"兩堆。

  師:我有一堆東西,可是我不知道哪些東西會滾,哪些東西不會滾,你們去試一試,然后把不會滾的放到(滾)這個框里,把會滾的放到(滾)那個框中。(幼兒動手操作)

  二、比較球體,瓶子狀的物體,輪子滾動的方向有何不同。

  1、出示三種不同形狀的"娃娃",請小朋友試著猜一猜誰"滾"的本領最大。

  ①(在吵鬧聲中)分別出示這M種"娃娃",請幼兒說一說它們是誰?

  ②請幼兒猜一猜誰的本領大?

  師:原來,它們都說自己滾的本領最大,那你們猜一猜,到底誰的本領大?

  2、通過嘗試,發現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瓶子等物體只能向兩面滾動。

  三、玩車子

  1、聯想,在生活中你們還看到什么地方裝了輪子,有什么用?

  2、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在光滑的。松軟的、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玩車,比較其不同。(三輛車必須是一樣的)

  ①請幼兒摸一摸這三條路有什么不同?

  ②出示三輛一樣的車,請幼兒各自選擇一條認為汽車在上面開得最快的路,在后面站好,從中各選取一位小賽車手進行比賽。(時間允許可交換進行賽車,這樣效果更明顯)

  ③、請幼兒說一說哪條道上的車開得最快,為什么?

  3、"車輪旅行記",在車輪上涂上顏色,在白紙上滾過,觀察車輪的不同印跡。

  ①教師示范,講解,幼兒動手操作。

  ②教師小結。

  四、聽"開汽車"的音樂,進"森林"。

  教師以笨笨的口吻說:"今天,我學到了許多有關輪于滾動的知識,我想請你們到我的家去作客,你們愿意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小司機”,運用游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開始,先和幼兒一起玩開汽車的模仿游戲,在體驗開汽車的手臂上下、繞環等動作后,再讓幼兒為汽車蘸上不同顏色的“汽油”,在紙上開汽車,并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同時,小班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美術技能,而這些美術技能正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這個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開心之余再進行創作,小車輪蘸上不同色彩的顏料,在報紙上滾一滾,留下不同線條美麗的痕跡,幼兒不但愉快地感受了直線、曲線、波浪線等基本線條的特點,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0

  活動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幼兒天生就是愛玩水的。在一次玩水的過程中,王利小朋友拿了一片落葉放到水池里,不一會兒聽她說“樹葉浮在水面上了,象只小船。”奇奇小朋友一聽,拿來了一根小樹枝放到水里,“咦,老師,我的小樹枝怎么沉下去了?”其他幼兒紛紛學他們樣,也很有興趣地玩了起來。并且有很多小朋友問:“老師,還有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浮上來呢?”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同時為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和經驗。因此,面對幼兒對物體沉浮所產生的濃厚興趣并結合《新綱要》,我們選擇了幼兒所熟悉的蔬果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培養他們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其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蔬果,并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蔬果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四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桃、荔枝、西紅柿、土豆等蔬果,四個水槽,托盤,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隨音樂逛“蔬果超市”導入

  “今天呀,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逛一逛“蔬果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

  “呀!小朋友們快來看,這里有好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嗎?”

  (讓幼兒自由討論)這時小朋友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在說它們的形狀,有的在回味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二、想一想,猜一猜

  “假如我們把蘋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

  “香蕉、西紅柿、土豆呢?”

  這時小朋友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大家呀,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開展活動之前,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所以我們教師為他們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讓他們在不作任何提示下,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并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玩一玩,比一比

  “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里到底會怎么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里試一試。”

  帶領幼兒到操作臺,讓他們自主探究,把各種蔬果一一放進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后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回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并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且,這一環節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講一講,議一議。

  “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做過實驗了,并知道了結果,誰愿意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讓幼兒分別回答,這一環節很好地培養了幼兒樂于表達的行為習慣)

  “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那么你們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比如說,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是在水中間呢?”

  (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集體來解決。)

  五、活動延伸

  “這些問題我們小朋友都幫忙解決了,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 媽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蘋果浮到水面來?”

  (幼兒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我們覺得,這樣的活動要不斷的開展、延伸下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蔬果沉浮的秘密,并學會將結果記錄下來,這充分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也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講一講,議一議這一環節,通過集體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發現秘密后的樂趣。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 對數字和顏色分類感興趣。

  2.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

  3. 嘗試根據不同色塊中白色圓點的數量,放置相同數量和顏色的圓點。

  活動準備:

  1. 幼兒玩過顏色分類游戲。

  2. 材料準備:《邊做邊學》操作材料,5個不同顏色的圈。

  活動過程:

  1. 手指游戲:《鱷魚來了》。

  2. 創設意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是森林國王的生日,它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游戲和玩具,也邀請了好多小動物去參加它的生日會…

  3. 依次出示小動物圖片(小老虎,小白兔,大象…)。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呢?它有幾只呢?我們來幫幫它們分好禮物送給國王吧!

  4.游戲互動,看誰反應快。

  師:森林國王還給我們準備了更加好玩的,漂亮的游戲場地(5種不同顏色的圈圈)。

  a. 教師分組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圈圈并站在圈內。

  b. 請幼兒數出自己所站的圈以及圈內的人數。

  5.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師:還有一個小動物它也想參加國王的生日會,可是它的身體上有一些小秘密…(出示操作圖片)。

  a.提問:你看到的小蝸牛它怎么了?它身上的顏色完整嗎?應該怎么幫幫它呢?

  b.引導幼兒嘗試填充顏色及點數。

  c.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6.點評。

  a.出示幼兒操作好的圖片,請幼兒自由點評。

  b. 師:小蝸牛非常感謝小朋友幫助它解決了問題,它想跟著我們一起去參加森林國王的生日會,請小朋友們有秩序的排好隊形,準備出發吧!(幼兒退場)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氣球、圈各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初步感受身體會動。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有些什么?你們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每個小朋友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去玩吧!(幼兒玩,師鼓勵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創造"一物多玩")

  3.提問:誰來說說,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身體更多會動的部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玩的時候發現手、腳、嘴巴會動起來,那想想,我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呢?

  2.聽著音樂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動起來?(放音樂,幼兒動起來)

  3.提問:開心嗎?你身體的哪些部位也動起來了?(幼兒說,大家一起跟著做)

  三、游戲:動起來。

  感受身體動了的快樂

  1.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夠動起來的。

  2.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動起來吧!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師,讓她們的身體也動起來吧!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3

  設計意圖:

  活動《全家福》選自小班建構式主題《親親一家人》。小班下學期的幼兒應該能正確地點數5以內數量,說出總數。活動中我以“全家福”為媒介,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不同家庭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有3個,4果然,5個的都有,也通過在集體活動引入數的概念,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量)說出總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為了能讓幼兒更快的掌握5以內的數量,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在共同比較的.過程中感知5以內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同時也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活動中的難點也迎刃而解了。最后也給予幼兒充分地操作時間“誰家的人口多”,在相互比較的中鞏固了對5以內數量的多少,使學到知識得以內化,這樣不僅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也達到了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量,并能說出總數。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每人帶一張全家福;數量分別是3.4.5的圓點卡片各一張。

  2.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家庭成員的總人數。

  活動過程

  (一)誰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2.呈現幼兒的頭像,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分別說出每張全家福中家庭成員的總數。

  (二)我家有幾口

  1.幼兒分組到主題墻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一數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數量分別為3、4、5的圓點卡片,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家庭成員的數量,將全家福放到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下面。

  3.將按人數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題墻上。

  (三)誰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誰?

  2.幼兒觀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樣多的。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探索運用各種材料連接救起螞蟻“點點”的方法,并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大家。

  2.在玩玩、說說中體驗幫助螞蟻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立體教具:小黑和點點;

  2.各種材料,如:套環、繩子、粗吸管、有彎管的吸管、塑料夾子、小樹枝、不同顏色的紐紐棒、紙片、固體膠、透明膠。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小黑和點點——激發幼兒救螞蟻“點點”的興趣

  1.講述故事

  教師:今天瞿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黑和點點》(播放音樂《花海》)

  重點提問:猜猜,小黑和點點看到了什么?

  小結:春天真美。

  2.討論用什么辦法救點點

  教師:點點和小黑繼續往前爬,突然,點點怎么了?(掉到在小河中央的樹葉上了)

  重點提問:小黑能不能救到點點?為什么?怎樣才能救到小點點呢?

  小結:長長的東西能夠救到點點。

  3.認識其它可接長的材料

  教師:小黑發現草地上還有很多材料,有些什么呢?(引導幼兒觀察草地上可以救“點點”的材料:套環、吸管、夾子、小樹枝、扭扭棒。)

  重點提問:這些材料用什么方法接長也能救起我們的小點點?

  小結:原來好多材料都能接長救起小點點。

  二、探索發現——運用各種材料連接救起螞蟻“點點”的方法

  1.提出要求

  教師:籃子里還有許多材料,請你們去試一試,想辦法把這些材料接得長長的,把小點點快快救起來哦!

  2.幼兒操作(播放背景音樂《花海》)

  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如果你的材料已經接長了,那快去對點點說,點點我來救你了。

  教師適時提醒:寶貝們,點點在小河中央的樹葉上快不行了,快點幫助他;如果你的材料已經夠長,可以救到點點了,那請你坐下來休息一會,其他小朋友快點哦!

  3.救起落水的點點

  教師:寶貝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救點點,點點沿著它們慢慢往上爬,我們給它加加油,兩個好朋友又在一起了。點點說,謝謝你們幫我回到了好朋友的身邊。

  4.共同交流,介紹自己的方法

  重點提問:小黑還看到了許多短短的材料接長了,誰來介紹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接長的?(如:吸管是怎么接長的?這樣的動作叫插,插一插,吸管接長了;夾子,夾一夾,夾子變長了)

  小結:你們用了插一插、夾一夾、粘一粘很多方法,把短短的材料接得長長的,救起了我們的小點點。

  三、分享快樂:小黑和點點團聚了——體驗幫助螞蟻的愉快情緒

  教師:點點說謝謝小1班的朋友,是你們救了我,有好朋友真好!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你們能夠想出這么多的辦法幫助我,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景吧!(播放歌曲《春天》)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板凳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讓我們來看看板凳是怎么放的?

  師:黃板凳和紅板凳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好看嗎?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學習圖形間隔排序規律。

  師:圖形寶寶要來了,看是誰來了?來了幾個圓形寶寶?還來了誰?(三角形),請你排在圓形的后面。

  師: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幼兒: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

  小結:圓寶寶與三角寶寶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的。

  2.師:“這里還有一個三角寶寶和圓寶寶沒排好隊,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助他們排隊,誰愿意?”

  3.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三、幼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1.師:我們玩到現在三角形寶寶有些不開心了,它說圓形寶寶你能不能給我排在最前面?

  2.幼兒進行自主操作,提醒幼兒是給三角形寶寶排隊,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

  四、游戲“男女寶寶排排隊”

  師:寶寶們想不想象圖形寶寶們一樣交替排隊呀?我們這里有男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怎么排排隊呢?

  師:讓我們來看看男孩、女孩是怎么排隊的.?

  五、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到外面找找還有什么是一個一個排排隊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數學《給圖形寶寶排隊》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用一紅一黃的板凳擺放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在活動中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操作活動結束了,我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都收了起來,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3-01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3-09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7-05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2-26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活動:對應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08-23

推薦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6-11

小班《動物的影子》科學活動教案06-13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搭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