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明白鐘表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各種各樣的鐘表。
2、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了解不一樣鐘表的不一樣特征和功能。
3、對有關自我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表
2、實物:鬧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鐘表的興趣。
此刻幾點了?你怎樣明白的?(看鐘表)
你還見過哪些鐘表?在哪里見到的?
二、欣賞不一樣的鐘表
1、課件:各種各樣的表
引導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觀察鐘表。
(1)那里有很多不一樣的鐘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啟發幼兒在觀察時,能夠開展一些適宜的討論)
(2)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
(1)這是什么鐘?這些鐘有什么特點?
小結:掛鐘適合掛在家中的墻壁上,大家都能看見,并且看起來會很方便。
座鐘適合放在桌子或柜子上,比掛鐘小,拿放很方便。手表能夠隨身攜帶等等。
(2)討論鐘表的不一樣功能及特征
向幼兒介紹鐘表,機械鐘表、電子鐘表的特殊性。
使幼兒了解到:雖然看起來差不多,可是有很大區別。
機械表需要旋轉軸,靠轉軸帶動手表;
電子表需要電池帶動手表;
有的手表還防水,潛水員在海里也能夠看到時間。
(3)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就是告訴我們時間。
為了滿足不一樣的人的需要,所以設計者設計出不一樣的鐘表。
有的又大又重很華麗,有的.又小又輕很方便;有的能夠亮燈,黑的地方也能夠看見;
有的能夠報時;還有各種各樣形象的鐘表。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閱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鐘表,進一步感知鐘表的內部結構。
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西瓜的外形特征。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并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習慣
2、課件:圖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兒品嘗)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西瓜。
(1)教師: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吃些什么來防暑降溫呢?
(讓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教師:西瓜就是一種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歡吃西瓜舉起小手讓老師看看。
2、觀察、認識西瓜。
(1)西瓜是什么樣的?
出示圖片:西瓜
(2)請幼兒觀察、講述西瓜的外形。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西瓜是橢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
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讓幼兒猜測后,出示圖片。
3、引導幼兒了解無籽西瓜
(1)出示圖片:有籽西瓜,無籽西瓜的切面。
請幼兒觀察后說出,兩個西瓜有什么不同。
(有籽,無籽)
(2)教師: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嘗西瓜
(1)你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兒通過品嘗,感受西瓜的味道。
5、畫西瓜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無籽西瓜,
還品嘗了甜甜的大西瓜,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大西瓜好不好?
(2)幼兒涂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綠色或淺綠色,西瓜瓤用紅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常識活動:輕和響
一. 活動目標
1. 知道聲音有輕有響,并能加以簡單區分。識字:“輕”、“響”。
2. 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搖晃的不同聲音。
3. 樂意參加常識探索活動,并學會在生活中主動探索。
二. 活動準備
1. 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級人數),半數裝有釘子或者豆類,半數裝有紙或者小木棍。
2. “響”“輕”立式字卡各兩份。
3. 錄有伴奏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三. 活動過程
1. 引題。教師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對其進行一定的解釋。
2. 通過聽聽、看看來進行觀察。
①教師搖一搖裝釘子的易拉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響)請幼兒對聲音進行模仿。
② 教師搖一搖裝紙的易拉罐,提問這是什么樣的聲音?(輕)
③ 教師展示“響”,“輕”字卡,并將兩只易拉罐分別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④ 教師將另外兩只易拉罐分別搖一搖,結合幼兒的意見對其進行區分擺放。
⑤ 開易拉罐。教師引導:“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裝的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看吧!”教師分別打開四個易拉罐,并把里面裝的東西倒出來,分別在幼兒面前進行進距離的觀察。
⑥ 小結: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放在易拉罐里面搖一搖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3. 通過親身操作進一步感知輕和響。
① 教師引導: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個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② 教師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時候不要隨便的搖,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師請小朋友們操作的時候才可以搖。小朋友搖一搖以后,聽聽這個聲音是輕的還是響的,是響的,就站在響字寶寶旁邊,是輕的,就站在輕字寶寶一邊。
③ 幼兒操作,找到相應的字寶寶并站在旁邊。
④ 教師檢查,糾正。
4. 用易拉罐來給音樂配伴奏。
① 聽音樂一遍,區分響的一段和輕的一段。
② 幼兒和教師一起根據音樂輕響來給音樂伴奏。響的一段由拿響罐的小朋友搖,輕的一段由拿輕罐子的小朋友搖。
科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橋梁有多種不同結構,有的橋梁把多種結構合為一體。橋的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過程與方法:
提高觀察、比較、描述和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賞橋梁的形狀結構之美。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吸管或竹片、粗線。為全班準備:木板或瓦楞紙板、繩子。
教師自己準備:
各種橋梁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過:“橋梁是一種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二、美麗的彩虹橋-拱橋
出示圖片,觀察比較這些拱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優點?
實驗:用木棍做一個拱,然后兩個做對比,看是那一個面的.受力更大。
1、(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產生的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三、拉索橋
1、觀察拉索橋,它們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2、以實際例子說明。觀察這些橋的結構是怎樣的。拉索橋究竟有什么優點?
3、實驗:模擬做一個拉索橋。在實難中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問題,當演示完成后回答。
(1)兩人同時用力拉繩把“橋”吊起來。我們朝什么方向用力?
(2)把繩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覺用力有什么變化?
四、結合我們的生活自己來制作橋
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讓學生分組完成也要以獨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評定其水平。讓學生說出自己設計和制作橋的想法和原理是什么?
自己設計的橋有什么特點,請做得好的學生演示講解,從而進一步體會本單元的知識。
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經過觀察不一樣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我嘗試動手制作的本事。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著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先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先一樣)。
2、啟發、探索。
(1)為什么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范并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后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么不一樣、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趣味,用不一樣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一樣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制作望遠鏡,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我制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了解望遠鏡的作用并享受自我動手制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t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科學教案5
活動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來證明水的溫度變化。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相關的溫度計、量杯、記錄紙、筆
2、場地準備:音樂廳(分組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集中討論
1、教師在桌面上擺放熱水,讓幼兒猜測:“不動這杯熱水,它會怎么樣?”請幼兒大膽的說己的`猜測。
T:不動這杯熱水,它會怎么樣?(水會變冷)
2、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證明水變冷了。
T:你用什么辦法知道水變冷了?(用手摸、嘴巴嘗、溫度計測量)
二、幼兒分組實驗
1、教師請小朋友按照自己預想的辦法進行分組實驗,并且運用多種方法記錄實驗結果。(溫度計兩人一組)
T: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請你們按照自己的方法來試一試,并且將自己的結果用多種方法記錄下來,溫度計小組的小朋友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好嗎?
2、幼兒進行實驗,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將它記錄下來,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證明。
三、教師
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的記錄方法及結果,教師重點鼓勵一些有創意的幼兒將自己的方法介紹,使幼兒在經驗中獲取新的知識與信息。
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蔬菜的形態、色彩、利用切、接、拼等方法,制作自我喜愛的物品,能大膽地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一段話。
2、培養幼兒的注意、觀察、想象、創作本事和幼兒動腦、動手又動口的學習習慣。
3、啟迪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奇妙的蔬菜造型
2、準備豐富的、形態各異的新鮮蔬菜。
3、塑料刀、墊板、橡皮泥、牙簽、彩色紙、剪刀等。
幼兒園課件ppt課件《奇妙的蔬菜造型》
“菜花”能變成“小綿羊”嗎
教學過程
一、欣賞:奇妙的蔬菜造型
在欣賞中,讓幼兒觀察的蔬菜品種。
經過觀察后大家討論,激發大家的制作熱情。
二、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創作興趣。
1.教師:教師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長像不一樣的蔬菜,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
用一棵菜和一棵菜拼在一齊做什么
把一棵菜切割后可制作成什么作品
2.教師逐一出示蔬菜,引導觀察,產生靈感,進行創作。
三、操作活動
1、幼兒使用藍子中的自然材料,輔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發揮想象,制作自我喜愛的.物品。
2、啟發幼兒制作:
小狗、小貓、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車等蔬菜娃娃、蔬菜動物、蔬菜玩具。
可用紅皮蘿卜有葉莖的一頭制作帽子或頭和頭發,利用蔬菜藕的橫切面作花衣裳的裝飾花紋等等。
四、展示作品并講述。
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引導幼兒根據自我制作的作品,
同伴的作品與同伴的多個作品組合講述一段話或故事。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放回到自然角中,供幼兒繼續相互欣賞、觀察。在游戲中可進行進一步的修飾。
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一樣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盡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一樣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里或立在講臺上,
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一樣之處,引出粗細的概念。
2、把3根木棒兩兩經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
異常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比最細粗些。從而使幼兒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征,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
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涂色
6、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齊探討。
科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過實驗讓幼兒明白因為鏡子能反光,所以能照見人和物,透過鏡子游戲激發幼兒學習科學常識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與思維潛力;
3、豐富詞匯“反光”“光滑”;
教學準備:
1、手電筒、大鏡子、玩具、盒子各一個、一張與鏡面同大的紙(上頭畫有飛機圖案)、一把剪刀、小蠟燭、打火機;
2、每個幼兒一面小鏡子、一張與鏡面同大的紙(上頭畫有飛機圖案)、一把小剪刀,每組桌上幾樣小玩具、一瓶小膠水。
教學過程:
1、上課開始,請幼兒猜鏡子的謎語,引入課題:
拿在手中對它瞧,
里面有個小寶寶,
你對它來笑瞇瞇,
它對你來瞇瞇笑。
猜中后出示鏡子,提問:“鏡子有什么用?鏡子為什么能照見人和東西呢?”請小朋友看實驗。
2、演示實驗,使幼兒明白鏡子能反光:
(1)出示手電筒并擰亮,問幼兒:“這是什么?(手電筒)。你們從手電筒里看看了什么?(電光)。”
(2)將電光照到墻上,指著光斑問幼兒:“手電筒的光照到什么了?”(墻上)。
(3)用鏡子完全擋住電光,問幼兒:“電光還照在墻上?為什么沒有了?”(電光被鏡子擋住了)。
(4)移動鏡面,使光斑逐一出此刻天花板和左、右墻面上,分別問幼兒:“此刻電光照到哪里去了?”
(5)小結提問:
啟發提問:“沒有用鏡子擋住時,電光往哪個方向照?”(電光往前面墻的方向照);“用鏡子擋住電光時,光的方向怎樣樣了?”(光的方向改變了);“為什么光的方向改變了?”再演示一下鏡子反光的實驗來啟示(是鏡子光的方向改變了)。
小結:“鏡子能使光改變方向,就是鏡子能反光”。
反復問:“鏡子能使光怎樣樣?”(改變方向);“就是鏡子能怎樣樣?”(反光)。使幼兒掌握“反光”這個詞。
3、幼兒實驗“鏡子能照人和物”:
(1)照鏡子:
發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摸摸鏡面(光滑的),再讓幼兒照照自我的臉(做各種表情),讓幼兒把小玩具放到鏡子面前,看鏡中玩具的像,讓幼兒轉動鏡面,從鏡中看身后的`小朋友;將點著的小蠟燭放在大鏡子面前,讓幼兒注意到鏡子也能使燭光改變方向,轉動鏡面使幼兒都看到鏡中有點著的蠟燭的像。
提問:“你們從鏡中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能從鏡子里看見小朋友、玩具和蠟燭呢?”
講解:“因為鏡子能反光,所以人站在鏡子面前就能從鏡子里看見自我,把其它東西放到鏡子前面,我們就能從鏡子里看到其它東西”。
小結:“因為鏡子能反光,所鏡子能照見人和物”(讓幼兒重復此話)。
(2)智力游戲“盒子里有什么?”
教師說:“盒子里有件很漂亮的新玩具,你們想看嗎?,可惜,盒子開口在上頭,并且放得又高,大家看不見,有誰能想出好辦法?不拿出玩具卻讓大家都能看見盒內的玩具呢?”。引導幼兒想出:將一面大鏡子舉在盒子的上方,轉動鏡面使全體幼兒透過鏡面看到盒子里的玩具,再取出驗證。
提問:“為什么能從鏡子里看見盒子內的玩具呢?”(鏡子能反光)。
4、總結:“小朋友透過這節課,你們都明白鏡子能照什么?(能照人和物);是因為鏡子能光怎樣樣?(能使光改變方向);說明鏡子能怎樣樣?(鏡子能反光)”。
5、帶領幼兒做“光飛機打仗”游戲,結束。
科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活動,使學生能正確地區分悅耳的聲音,知道刺耳的聲音就是噪聲。
2、了解噪聲污染源及噪聲污染的危害。
教學過程:
1、引入師: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聽到哪些聲音?
2、教師講解:
噪聲泛指人們不需要的、有害的`聲音。噪聲污染、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噪聲大體可分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生活噪聲和其他噪聲。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音波,然后傳到我們的耳朵里!音在音樂里,可分為“樂音”與“噪音”!
在生活里,我國重點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總體平均水平1993年為57。8dB(A),1996年為56。8dB(A),超過國家一類區標準55dB(A),處于中等污染水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超過60dB(A)的城市占10%。有70%左右的城市處于中等污染水平,處于輕度污染的城市不超過20%。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聲的環境中。據統計,在影響城市環境的各種噪聲來源中,工業噪聲占8%—10%,建筑施工噪聲占5%,交通噪聲占30%,社會生活噪聲占47%。社會生活噪聲影響面最廣,是干擾生活環境的主要噪聲污染源。
3、討論噪聲的危害。
噪聲對人類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貝左右的噪聲會影響休息和睡眠,進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噪聲能引發多種疾病,因此人們把噪聲稱為無形殺手。它的損害以神經系統癥狀最明顯,會出現頭暈、頭痛、失眠、易疲勞、愛激動、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并伴有耳鳴、聽力減退。許多證據表明,噪聲還是造成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4、討論:怎樣控制噪聲污染源?
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污垢的危害及簡單的除垢知識。
2.培養幼兒對小實驗的操作興趣,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
活動準備
白醋、食用堿,熱水。
帶有茶垢的玻璃瓶。
活動過程
一、認識水垢
1.幼兒觀察玻璃瓶內的茶垢,認識水垢 。
2.有水垢的玻璃瓶和沒有水垢的玻璃瓶
教師分別將兩個瓶內倒入白水,請幼兒觀察水的清晰度。
3.說一說兩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內附著的物體就是水垢。
二、了解水垢對人們的危害
1.請幼兒想一想,還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見到過水垢?
2.教師講解水垢的危害
這些粘在水壺和水瓶里的東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雜質,
在水中被加熱、燒開以后變成的。
水壺、鍋爐燒水多了或者熱水瓶、飲水機用時間長了會結成一層水垢。
水壺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燒開,浪費燃料,
水垢的'碎塊如果被我們喝進身體里,會損害健康容易生病,
工廠里的大鍋爐如果不除水垢,還會有爆炸的危險。
三、實驗:除垢
1.認識食用堿
幼兒觀察,白色、粉狀的食用堿。
2.將食用堿放入有茶垢的玻璃瓶,然后倒入開水,搖晃瓶子。
請幼兒觀察瓶壁發生的變化。
3.幼兒講述自己觀察到的情況。
4.教師小結:堿面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會產生氣泡,漸漸變小,
這種變化叫化學反應。
5.知道除了用堿面,還可以用白醋或專門的除垢劑來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說說,還知道哪種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種最省力最好用。
科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桃樹在四季的不同變化,對季節變化給樹木帶來的影響感興趣。
2、激發幼兒探索季節變化的欲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操作底板、圖片(春、夏、秋、冬的桃樹、蘋果樹、梨樹)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吃過桃子嗎?娃娃家門前也有一棵桃樹。有一天,媽媽對娃娃說:“娃娃,等桃樹結了桃子,媽媽就摘給你吃。”娃娃整天等啊等啊……可是桃樹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了呢?我們一起開看一下吧!
二、運用課件,了解桃樹四季的不同變化。
1、完整欣賞,感知桃樹的生長過程。
提問:在不同的季節里,桃樹發生了什么變化?
2、分段欣賞,了解桃樹在四季的不同變化。
1)桃樹在什么季節開花?它是先長葉還是先開花?
2)什么時候桃子成熟?
3)秋天到了,桃樹有什么變化?桃樹的葉子可以不凋落嗎?為什么?
4)冬天的時候,桃樹是什么樣子的?
3、通過圖解,讓幼兒懂得四季的輪換。
師:冬天,桃樹的葉子掉光了,還會再結桃子嗎?
三、操作活動:排排隊
1、幼兒四人一組,每人拿一張圖片,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
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四個小朋友一組,每個小朋友拿一張圖片,請小朋友把圖片貼在底上,按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貼的時候,還要說說:它們是怎么變化的?
2、幼兒操作活動,師巡回指導。
3、引導幼兒發現蘋果、梨等樹木在不同季節發生的變化及與桃樹的.不同。
師:你是給什么樹排隊的?有沒有排到不一樣的?
4、師小結:
1)桃樹:春天先開花再長葉—夏天桃子成熟—秋天葉子變黃、樹葉飄落—冬天剩光禿禿的樹干。
2)蘋果樹: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蘋果成熟、葉子變黃、樹葉飄落—冬天剩光禿禿的樹干。
3)梨樹: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梨子成熟、葉子變黃、樹葉飄落—冬天剩光禿禿的樹干。
師小結:像桃樹、蘋果樹、梨樹這樣秋天會落葉的樹,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而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樹叫“常綠樹”如:塔柏、松樹、棕櫚樹……
四、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繼續探索季節變化的秘密。
師:還有很多樹也是“落葉樹”和“常綠樹”。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可以看一看,找一找好嗎?季節不僅對樹木產生變化,而且對我們人類也會產生影響,小朋友回家可以跟爸爸媽媽查一查資料好嗎?
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1、知道磁鐵是能吸住鐵的東西的,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2、學習按一定標準分類的方法。(是否能吸鐵的標準)
3、激發對磁鐵吸鐵現象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盤材料,內有磁鐵和鐵片、回形針、螺絲帽、鑰匙、硬幣、紐扣、木塊、布條、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鐵制用具供幼兒探索。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小朋友,請你看看你面前的盤子里有些什么?”“請你玩玩盤子里的東西,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有的東西會粘在一個黑塊上)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是哪一塊東西能粘住別的東西?把它找出來,”“這塊能吸住別的東西的鐵塊,我們給他一個名字叫磁鐵。”幼兒說出名稱。“現在你們試試,磁鐵能吸住哪些東西?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磁鐵能吸起鐵塊、回形針….吸不起木塊、紐扣….)“為什么磁鐵能吸起鐵塊、回形針….吸不起木塊、紐扣….?”(因為鐵片、回形針等是鐵的,木塊、塑料不是鐵的)“磁鐵能吸起鐵做的東西,而不能吸起木頭、塑料等其他東西。”
(2)“請你試試,把磁鐵和它吸起來的東西分開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
3、引導幼兒通過分類活動學習分類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幼兒嘗試分類,教師個別指導
4、小結并擴展幼兒經驗。
今天我們又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磁鐵能吸起鐵塊、回形針…因為他們都是鐵做的,不能吸起硬幣、木塊、紐扣,因為他們都不是鐵做的,你想知道磁鐵還能吸什么東西嘛?請你用磁鐵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東西。“請幼兒講述,那些東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為什么?
科學教案13
活動名稱:氣球船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主動探究的愿望,并從中體驗快樂。
2、 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讓幼兒感受氣球里的空氣往外排出時會產生反作用力,探索吸管的不同與氣球速度的關系。
3、 學習做氣球船,提高幼兒用透明膠固定氣球和吸管的能力。
活動準備:小河,吹好的氣球一個,氣球若干,剪刀,透明膠和吸管,毛巾。
活動過程:
1、 小實驗“氣球船”。
——小朋友們看一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氣球)
——這些氣球有什么不一樣嗎?
——今天老師想用這些氣球小實驗,看看他們在水里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2、 討論幼兒觀察的現象,教師總結。
——小朋友剛剛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說的真棒,這些氣球在水里,像小船一樣能行駛,真好玩!老師給這些能行駛的氣球起個好聽的名字叫氣球船好嗎?
3、幼兒嘗試做氣球船,教師給與引導和支持。
——李老師做得氣球船好不好玩你們想不想做個氣球船在水里玩一玩呢?通過剛剛小朋友們的觀察誰能告訴氣球船是怎樣做的?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氣球船的制作方法。
——老師今天為你們準備了氣球、吸管、透明膠、剪刀和毛巾。現在請小朋友上桌做一個漂亮的`氣球船放到小河里試一試。
——教師個別指導幼兒用膠帶和放到水中引導幼兒觀察速度不同。
——剛才老師做的氣球船時小朋友發現了氣球船有吸管排氣才能在水上行駛,現在小朋友仔細觀察水池中你做的氣球船和別人的氣球船有什么不同。(氣球船的速度為什么不一樣呢?)
——小朋友說的真好,吸管粗的跑得快,細的跑得慢。
——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說為什么氣球插上吸管排氣時就能在水中行駛呢?
——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我們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4、 放錄像,師幼共同尋找“氣球船”的原理。
——剛才我們看了錄像了,誰告訴我你看到火箭是怎樣升空的?
——是靠向后排出氣體才向前運動的。
——小朋友現在想一想我們的氣球船為什么能在水里行駛呢?
——老師告訴你們,這兩種現象是一個道理叫“動量守恒”。
5、小結:師幼共同嘗試做氣球火箭。
——嫦娥一號運載火箭起飛了,他的起飛和小朋友做得氣球船是一個原理,那小朋友現在想不想讓你的氣球船也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呢?我們試一試好不好?
——請小朋友到水里拿出你剛才做的氣球船給他吹滿氣,捏住先不發射這次我們來個飛行比賽大家一起發射。
——幼兒吹氣球
——預備齊——發射。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溫州第四幼兒園:金笛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于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一、了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么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后,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么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科學教案14
目標:
1.激發觀察事物的。
2.初步發展幼兒的觀察。
3.讓幼兒知道西瓜清涼、解渴、多吃西瓜好。
活動準備:
大西瓜、大口袋、圖片、刀子、盤子
活動過程:
1.導入:神奇的口袋(口袋里放著西瓜)
小朋友,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藏著一個小朋友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它是誰嗎?現在老師就讓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猜猜它是誰。(讓幼兒摸一摸,說說摸上去的感覺,猜猜里面是什么)
2.觀察西瓜
現在老師就把它請出來。看,它是誰啊?它是什么形狀的?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讓幼兒般一般,試試沉不沉,最后老師以大西瓜的口氣總結)
3.講
現在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大西瓜和小老鼠”的故事。(出圖片,講故事)
(1)圖片A:太陽高照,小老鼠在路上走。小朋友,誰走在路上?
(2)圖片B:小老鼠在姥姥家大口大口吃西瓜。小老鼠在做什么?
(3)吃完西瓜,小老鼠說了什么呀?
小朋友想一想,小老鼠又熱又渴的時候吃了西瓜有什么感覺?
4.切西瓜,觀察西瓜里面的顏色。(幼兒先發言,再總結)
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緩慢均勻的'力氣吹。
3、喜歡吹泡泡活動,體驗成功吹出泡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盆泡泡水,一塊毛巾。
2.操作1:瓶蓋,積木(木質,鏤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測驗證表。
3、操作2:夾子,漏勺,雪花片,積木,紐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寶貝們,歡迎來到泡泡王國。
(二)共同探討,個別示范。
教師: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們會吹泡泡嗎?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與驗證。
1、猜測。
教師:泡泡王國的國王呀最喜歡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個難題,這里有一些東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他嗎?你覺得它可以吹出來么?
2、驗證猜想,提出注意事項。
(四)第二次操作,嘗試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師:泡泡國王可開心啦,他還請那你們幫個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從哪里出來的呢?你們愿意幫助他嗎?他找了很多有洞的東西,我們來看一看。
2、自主選擇游戲材料。
3、觀看泡泡秀。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托班科學教案認識紅色綠色11-03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關于科學教案07-24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7
《種子》科學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