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時間:2023-02-01 19:10:33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科學觀察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1

  一、引入

  師:今天老師第一次給大家上課,給你們帶來一個特殊的禮物,(出示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紙)喜歡不喜歡?

  生:喜歡。

  師:要得到這些禮物需要大家完成一件小小的任務,抽出其中一張白紙,今天我們來觀察紙的特點。板書課題:〈紙的觀察〉

  [評:這樣的引入直觀形象,任務明確,開門見山,節約時間,用任務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觀察一張白紙

  1.估計。

  師:大家估計一下,如果你拿到這張白紙觀察,你能找到白紙多少個特點?

  生:只能找到1個。

  師:其他同學呢?

  生:我能找到3個。

  師:有沒有更多的?

  (5個、7個、10個)

  師:他說能找到10個特點,你們相信嗎?

  生(一起說):不信。

  師:但老師相信。他能找到10個特點。(教室頓時鴉雀無聲)

  [評:用估計這個活動,創設了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情景。一張白紙要觀察出10個特點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他們從來不曾嘗試過,不相信反映出學生的誠實品格,產生懷疑,而萌生想試一試的動機。]

  2.討論

  師:想想拿到白紙后要找到10個特點,準備怎么觀察?用什么方法觀察?

  生:用手摸,用鼻子去聞氣味、用眼睛去觀察它、用放大鏡……

  師:你們的方法真多!

  3.觀察。

  師:呆會兒我們就來比一比哪個組能找到白紙10個或者更多的特點,把觀察到的特點簡單、迅速的記錄下來;我們以音樂為號,播放音樂,音樂停止后,給能觀察到10個特點的小組加上小五星。組長拿出蓋住的白紙。預備/開始。(學生每人一張用剛才討論的方法觀察一張白紙,相互的討論,記錄……音樂停止后,組長收好材料,有兩個小組舉手示意找出了10個特點,老師給加上五星鼓勵)

  [評:觀察活動中依靠任務找出一張白紙10個特點,促使學生思維要參與活動——用什么方法觀察,才能觀察出10個特點。

  組織交流活動前讓組長收好材料蓋在盤子里,這樣對材料進行有效的控制,讓學生暫時脫離材料。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得以有效的轉移到交流活動中來。]

  4.交流。

  師:請其中的一個小組的代表拿著記錄上臺匯報。

  生:這張白紙是四邊形、白色、薄、特別軟、很清香、很透明、滑折疊后有皺紋、輕。

  師:幾點啦?(問聽的同學)

  生:9點。

  生:折后是凹凸不平的。

  師: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

  生:用放大鏡看有很多小孔。

  生:有影子。

  師: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多少點?

  生:12點,(還有很多同學在舉手想說白紙的特點)

  師:想不到一張普通的白紙竟有這么多的特點,看來只要你動腦筋想辦法去觀察,就能發現紙更多的秘密。

  [評:在學生交流活動中反映出:只要綜合運用自己的感官想辦法去觀察,是能夠發現白紙10個或者更多的特點。交流中出現白紙是很透明的這一觀察結果,與白紙有影子是矛盾的。反映出學生對透明的表述不明確,老師可以及時提出來加以引導比如追問他一句:很透明是怎么發現的?用什么詞記錄你的觀察結果比較恰當。]

  三、兩張紙的觀察

  1.討論: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紙,出示一張牛皮紙,如果我把它發給你,就兩種紙啦,拿到兩種紙你又想觀察什么呢?

  生:把這兩種紙比較一下?

  師:比較它們的什么呢?

  生:比較不同點。

  師:大家想不想比較不同特點?

  生:想

  師:我們就來看哪個小組能比較出這兩種紙更多的不同特點?

  [評:這里老師利用材料的暗示作用,巧妙的將研究的問題縮小,并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些條件作可行性判斷后提出問題,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的權利,使學生很短的時間里找到下一步想研究的問題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教師順著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展開兩張紙的比較活動充分體現出教師“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角色定位。]

  2.觀察:

  師:組長拿出抽屜里的牛皮紙,準備/觀察(播放音樂:學生每人一張牛皮紙,聞、摸、看折的方式觀察,老師發記錄表,每組有一名記錄員做記錄)

  3.交流:

  (師請一個組的代表拿上記錄表放在實物展臺上匯報)

  生:白紙比牛皮紙要小一些,白紙是滑的,牛皮紙有一面是滑的有一面是粗糙的;白紙很白,牛皮紙是黃色的;白紙投放的影子淺,牛皮紙投放的影子深;白紙撕開以后有毛,而牛皮紙沒有毛;白紙是透明的,牛皮紙不透明;白紙比牛皮紙要厚。(師用簡潔的字,記錄學生的發現)

  師:有沒有補充的?

  生:白紙沒有黑點。

  生:白紙輕牛皮紙重。

  4.質疑:

  師:下面聽的同學對前面的發言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牛皮紙的氣味不一樣,白紙是凹凸不平的?

  生:兩種紙厚薄都是一樣薄。

  生:牛皮紙厚。(有不同意見)

  師:其他同學你們贊成哪種意見,舉手表決,(不能說明厚薄的問題)

  師: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觀察出紙的厚薄?

  生:摸的。

  師:有沒有更準確的方法?

  生:看、按在桌面比較。

  師:還有沒有更準確的方法。

  生:用尺子量。

  師:怎么量紙的厚薄?(方法解決了下課后去量)

  [評:在交流活動中,學生對紙的厚薄問題爭議時:老師采用讓學生舉手表決的方式,使更多學生開始關注這兩個學生爭議的問題——到底哪張紙厚?卷入到怎么比較紙的厚薄這一活動中來,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①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幾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②我們周圍常見的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玻璃、紙、布等。

  (2)科學探究。

  ①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②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③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懂得材料的使用情況標志著一個社會技術發展的水平。

  學習成果:預計學生將能夠了解生活中的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并能通過調查身邊常見的材料,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學習成果評價:

  (1)概念發展。

  層次①:學生不知道周圍的物體是由材料做成的。

  層次②:學生知道了周圍的.物體都是由材料做成的,材料種類不同。

  層次③:學生清楚了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玻璃、紙、布等。

  (2)探究能力。

  層次①:學生能感知身邊的材料。

  層次②:學生通過調查能辨認不同物體分別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層次③:學生能觀察并描述常見材料的主要特征。

  教學背景:

  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一般都是由具體的事物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概念,學生對物體非常熟悉,因為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可以直接憑感官體驗。而材料這一概念相對抽象,雖然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但材料名稱、特性、用途等未作系統的研究,因此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在研究材料的活動中,希望他們把具體事物與詞匯建立聯系,并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并逐步發展他們用語言描述材料特性的能力。

  教學準備:

  ①用各種材料做成的物品。

  ②課件(古代材料和現代材料)。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上科學課嗎?知道我們這節課要研究什么嗎?那么什么是材料呢,舉例說一說。看來同學們對材料并不陌生,那么材料在生活當中究竟有哪些應用?每種材料又有哪些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課題)

  2、調查了解身邊的材料。

  (1)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我們身上穿的、佩戴的、隨身攜帶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2)看來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判斷得也很準確,下面我們小組合作完成兩項調查。調查一下書包里的物品和教室里的物品分別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邊調查邊記錄,小組討論調查哪里的物品,到老師這里取記錄單。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3)調查結果展示匯報。

  (4)小組交流:材料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又有哪些應用?

  (5)通過上面的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3、探究材料的特性。在我們周圍,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做成的,比如一扇門就用了木頭、金屬、玻璃等材料,那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呢?下面我們就任選一種材料進行研究,看一看每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它們在制作物品時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1)小組討論,到前面取材料。

  (2)學生活動,探究材料的特性。

  (3)匯報交流。

  4、拓展延伸。材料無處不在,說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材料組成的物質世界里。

  (1)思考:如果沒有材料會怎么樣?

  (2)課件出示:古代材料和現代材料。

  (3)總結,提出希望。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蠶卵和蟻蠶的形態特征。

  2、通過觀察蠶卵及蟻蠶的形態特征,學會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高觀察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3、養成敬畏生命、愛護動物的意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探究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蠶寶寶觀察日記的制作。

  教學難點:從哪些方面記錄觀察日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前展示蟻蠶出殼的動畫,并提問學生看到了哪種小動物。引導學生思考黑黑瘦瘦的蟻蠶是怎么變成白白胖胖的蠶寶寶的,又是怎么吐絲的?進而引入本節課題《觀察蠶寶寶》。

  (二)新課講授

  教師播放視頻:蠶的一生,提問學生:蠶寶寶在一天天長大,我們怎樣才能記錄下它的成長歷程?(拍照片、寫日記、做標本……)引導學生為蠶寶寶記日記并附上繪圖或照片。

  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給每個小組分發兩張紙,一張粘有蠶卵,另一張蠶卵正在孵化。請學生仔細觀察并討論可以記錄哪些特征,并將內容記錄在草稿紙上。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總結:可以觀察蠶卵和蟻蠶的顏色、形狀、大小、蟻蠶是如何破殼的。蠶卵是橢圓形的,呈淡灰色,中間有些凹下去。蟻蠶樣子像螞蟻,只有兩三毫米長,大部分呈黑色有少量呈深棕色,有稀疏的毛。

  請學生根據大家的總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創意環保卡片,并在旁邊配上插畫和圖解。并提問,學生蠶寶寶的日記上還可以記錄上什么內容,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還可以補充上蠶寶寶的作息時間、食量、記錄時間、記錄人以及記錄標題。

  學生分小組完成任務,教師展示優秀成果,并對全班同學予以肯定。

  在完成第一環節后,教師設置“小小科學家”,提問學生:你還想在日記里加什么?并提示學生,我們可以觀察蠶發生了什么變化,或者人為的改變一些蠶生活的外部條件,觀察蠶的生活是否發生了改變。請同桌兩人討論,并和全班同學表達交流。

  教師進行學生觀點總結:

  1、在每次日記之間還可以加上兩次觀察發現的變化,例如顏色逐漸變白、吃的桑葉逐漸增多;

  2、給蠶喂養不同的食物,觀察蠶是否進食,進食后是否有改變,是否可以正常完成生命周期;

  3、可以繪制出蠶體重和身高的增長曲線,觀察變化。

  4、蠶蛻幾次皮,什么時候蛻皮,蛻皮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對學生的觀點予以肯定,并提示學生在進行小實驗時,動作要盡可能輕柔,用軟毛刷刷動蠶寶寶,盡可能不傷害蠶寶寶。并且進行實驗時,最好只改變環境中的一個量。

  (三)鞏固提高

  學生分小組提前制作蠶之后幾個生長階段的卡片。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將學生分為幾組,合作養蠶,并記錄下蠶寶寶成長的點點滴滴,繪制成小故事卡片,在班級科學角展出。

  四、板書設計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用各種感官、借助簡單的觀察工具進行紙外部主要特征的觀察。在獨立觀察的基礎上可以科學地描述一張白紙有哪些特點。

  2.經歷并理解觀察比較、科學觀測等過程,會把這種觀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遷移到其他的觀察活動中去。

  3.對于新的發現能提出新的問題和有繼續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白紙、放大鏡4人1份書寫紙、卡紙、報紙、掛歷紙4人1份,準備兩本書有一定厚度。

  小組合作人員:每組4人。組長1名,負責領導組員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究過程。副組長1名,負責本小組紀律。

  教學過程:

  一、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1.引入。

  同學們,老師手里有一張普通的白紙,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張白紙它有什么特點?

  比如說:這張白紙除了是白顏色以外,還有什么特點?

  小組交流討論后,小組長匯報

  教師評價。

  建議:這個教學環節教師過于強調自己在學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出示一張白紙讓學生說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為在教材的一開始就有一位學生說自己一口氣能說出白紙的10種特征。教師在這里只是一個學生探究活動的旁觀者。描述白紙的特點是一個學生全部的描述。教師在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學生的匯報是觀察得到的還是以有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間提高學生的描述能力、觀察能力。

  2.比較不同的白紙。

  書寫紙掛歷<提供不同紙張的圖片>

  卡紙報紙

  小組討論用什么方法比較,這兩張紙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較兩張紙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兩本書,我們用什么方法比較它的薄與厚呢?建議:這個環節教案設計的非常開放,但是比較紙的不同最好是兩兩比較,教案上要注明兩種紙類的比較,三年級學生的比較思維水平還是處在萌芽階段。

  3.組織觀察紙,引導學生如何觀察紙的結構纖維,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觀察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

  教師評價。

  為下節課造紙做鋪墊。

  建議:教學設計過于簡單,教學設計關鍵是講清楚學生怎樣學,教師怎樣教。此環節的.設計是在上個關節設計的基礎上的,比較兩張紙與觀察纖維是兩個有結構的探究活動,前面學生對紙的比較中會發現紙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引出探究的內容。

  二、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追蹤記錄

  學生搜集、整理《紙的纖維》的資料。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探究使學生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能力目標:通過實際操作發展學生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

  教學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2、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1、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有哪些?它是由什么東西做的?(板書學生說到的幾種材料)

  這些能被我們做成物品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材料(板書:課題)

  2、出示單一材料做成的物品——尺子:認識嗎?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板書:塑料)

  3、出示幾種材料做成的物品——眼鏡:認識嗎?它是由什材料東西做成的?還有嗎?(板書:玻璃、鐵)

  4、小結:看來物品可以有一種材料做成的,也可以有幾種材料做成的?

  二、我們知道的材料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材料。(學生說教師板書、當學生說到物品而不是材料時教師指導)

  2、說說有這種材料做成的物品。

  三、調查身邊的材料

  1、我們身上的物品

  在我們身上就有很多物品,它們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我們不妨來調查一下。在調查前請大家先來看幾點提示:你可以找現在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攜帶的物品。同一物品名稱不要重復。碰到不認識的材料可以用⑴、⑵、⑶……來做一下記號,討論時盡量保持輕聲。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學生上臺展示)教師板書學生說到的材料。

  師:你能具體指一下這個物品嗎?

  師:大家對他們小組的調查還有什么看法嗎?

  師:對于這些物品,誰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2、觀察書包里的物品,它們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通過我們調查身上的物品,又發現了幾種材料,而且我還發現同學們找材料的這種情趣非常高,接下來我們就來觀察一下書包里的物品,它們又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大家可以把調查記錄在老師發給的表格中。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

  大家對他們小組有什么不同意見嗎?看來大家都能熟練的找出做成物品的材料,接下來我們在做個游戲。

  先聽清楚我的要求:我在教室里指一件物品,看看你能否說出它是有什么、什么、什么材料做成的,準備好了嗎?

  門、窗、椅子、燈……

  四、小結

  通過剛才的調查,我們發現,在我們的周圍有這么都材料、物品可以有一種材料做的,也可以有幾種材料做成的。

  1、各種材料的特點

  這些材料,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特點嗎?比如說,我們穿的'衣服為什么要用布來做,而不是用鐵呢?

  我這里給大家準備了幾種我們身邊常見的材料,每小組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材料進行觀察。小組代表領取材料。

  (1)活動開始

  (2)匯報交流

  小結:你們說的這些特點都是真的嗎?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科學課中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些材料的特點,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研究能順利的找到你們想要的答案。

  2、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練習

  1、觀察并記錄制作周圍物品的材料,請在相應材料下打“√”。

  物品名稱使用的材料:塑料紙布金屬木材玻璃

  2、通過統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們身邊使用最為廣泛的三種材料。

  3、寫出你知道的木材的特性:

  4、選擇題

  (1)我們身邊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一種B、兩種C、兩種以上

  (2)我們吃飯用的碗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紙B、塑料C、金屬

  D、木材E、玻璃F、、陶瓷

  作業安排

  1、課后將相應的科學活動手冊填寫完整;

  2、不同材料給我們生活帶來不同使用價值,寫一篇我們生活周圍與材料有關的隨想。

  自我問答

  問:在處理一些學生小組合作調查的環節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答:要大膽的放手,不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材料的時間和空間上有所局限。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科學課探究活動要有更新的認識,讓學生參與活動、主動參與活動、自主參與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的精神。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6

  內容分析: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小學科學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的第一課時。當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身邊事物的時候,他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在逐漸增多,他們也能夠自覺地把這些事物納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去。“我們的身體”這個單元包括七個部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認識自己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意識到身體的各種活動都需要各個系統的協調動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他們的健康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兩個觀察活動構成。觀察活動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身體外部的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體內部構造。身體外部的觀察活動希望學生圍繞“觀察什么”“怎么觀察”展開思考。身體內部的觀察活動由“人體的有些組成部分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能聽到、觸摸到或者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句話引出。活動中,學生要根據觀察內部進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樣的觀察方法才能觀察到看不到的身體內部。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對象,而當我引導學生對身體關注的時候,熟悉的身體活動與陌生的身體結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非常熟悉的身體一下子變得陌生了,平時習以為常的現象變成了問題接踵而來。學生對于自己身體的研究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展開了。“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并嘗試著以功能的不同劃分身體的結構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觀察,希望學生能從盲目的“看”狀態過渡到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次序觀察身體的外部特征,從而獲得更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至于身體內部的構造,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體內部的構造,并不在乎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學生只要是自己動了腦筋,真正學會去觀察就達到目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欲也很強,但缺乏合作意識和傾聽習慣,這節課強調小組的分工合作。

  設計思想:

  在這一課中,要向學生介紹關于身體結構劃分的不同方式——從身體的外形劃分和根據身體各個部分功能不同劃分。觀察與體驗活動構成了學生活動的主體形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的結構,根據觀察目的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這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2)、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2)、能用看、摸、聽等不同手段進行觀察,有意識地記錄觀察的結果,并能整理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結果區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

  (2)、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3)、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多種方法親自觀察。

  2、觀察中要做記錄,并且學習整理和總結觀察材料。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用看、聽、聞、摸各種方法結合進行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體基本結構模型、空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讓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謎語:有一種動物,會走、會跑、會說話,能學習、能思考、能勞動。猜猜看,這種動物是什么?(人)

  2、對,同學們多聰明。剛才說的這些都和我們的身體有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板書課題:觀察我們的身體)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課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1、請一位學生上臺讓學生觀察,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由上而下認真觀察這位同學,說說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交流)

  2、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展示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并標出各部分名稱。(多媒體課件)(板書: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這幾個部分組成。(教師邊說邊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請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這些部位,然后請上同學上臺演示一下。

  4、游戲放松。請同學們跟老師邊念口令邊做動作。(搖搖頭,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腳,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學們觀察這幅圖(多媒體課件),你們發現人身體的這幾部分,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左右對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身體,從而獲得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通過放松游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身體是由頭、頸、軀干、上肢、下肢組成的。〕

  三、體驗身體對稱的好處及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1、請同學們觀看這些畫面。(多媒體出示楊威體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簡單介紹)

  2、我們人能做出這么優美的動作,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對稱,才能保持平衡,我們才能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動作。如果身體有所缺陷,生活將會怎樣呢?我們現場來體驗一下。

  (1)、請兩位學生上臺,一位單腿跑步,一位雙腿跑步,并說說親身體驗的感受。

  (2)、進行單、雙手系紅領巾比賽,并說說體驗感受。

  3、課件出示殘奧會的運動員,簡單介紹。

  4、教育學生愛護生命,關心弱者。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從中感受人體這種對稱結構的好處,從而教育學生自覺愛護自己的身體,并體會到身體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殘疾人的種種不方便,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1、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什么?你們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觀察嗎?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并隨時做好記錄(填課本第64頁的記錄本表)

  3、學生匯報交流成果:

  (1)、可以通過看、聽、聞、摸等方法來感覺人體的內部構造。

  (2)、個別同學提出可以到醫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師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對身體內部的觀察,其重點并不在于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學生自

  己想辦法感知內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獲,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簡要介紹人體內部結構模型和骨骼模型,激發學生課外繼續探究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

  頭、頸、軀干、上肢、下肢 (特點:對稱)

  精巧和諧之美

  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看、聽、聞、摸 )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7

  教學目標

  1、練習正確使用溫度計;

  2、練習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溫度計》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學生參與的實驗課,實驗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學生正確使用溫度計、盡管在小學已學過

  溫度計,這里仍需給予重視、

  實驗特點

  (1)本實驗的操作技術并不難,但是從向杯內倒入開水到杯內水的溫度將至室溫,水溫是連續變化的因此實驗過程中測個環節的溫度

  時,讀數要快,否則,溫度就要下降、

  (2)溫度計的玻璃殼易碎,初中學生活波好動,如果組織不好,易損壞儀器、

  教法建議

  1、實驗的組織

  課前要編好實驗小組,每組以2~3人為宜、如果儀器不夠,可以考慮分批進行,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受到教育,得到鍛煉,有所提高、

  2、實驗過程

  (1)準備階段、讓學生觀察溫度計,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分度值就是溫度計上一個小格代表的值、教師要把測量溫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并作示范、

  (2)測溫過程、先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3、7年級科學問題『關于溫度計』

  (1)按照題目算出來,乙的一刻度就是甲的1、05刻度,所以當乙從20℃變到80℃時增加了60℃,而甲卻增加了63℃,相同的乙從20℃降到—2℃時,甲的刻度降了22*1、05=23、1個刻度,所以甲此時的示數為15—23、1=8、1℃,所以你做的是對的!

  (2)設20℃甲變化了Y度,15℃乙變化了X度,此時他們得的值是相等的,則20+Y=15+X,而且乙變化了X度相當于甲變化了1、05*Y度所以20+Y=15+1、05Y所以Y等于100,則在120℃時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8

  一、教學內容

  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二、教學目標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進行了“植物”和“動物”單元的學習之后,學生將在這個單元里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當學生們對各種物體進行探索的時候,他們會發現,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可以按照組成物體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質來描述這些物體。而材料的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材料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響著周圍的環境。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1課,是讓學生觀察和思考,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認6種常見材料并用詞語描述它們。這一課將通過觀察和辨認來引導學生探究材料。他們將觀察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書包和教室里的設施,分辨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常見材料,描述它們的特性。這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學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明確研究材料的意義。

  (二)、具體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教學準備:

  1、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紙、牙刷、毛巾、鑰匙、玻璃杯、木梳)。

  2、我們身上的物品、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統計表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問:摸獎見到過嗎,你摸過嗎?今天我們也來摸摸,看看你的運氣如何。老師先告訴你們,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你摸的時候,說說你摸到的感覺,并猜猜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摸獎猜謎活動

  請幾名學生到前面來在老師準備的百寶袋里摸各種物品,學生每摸出一種物品都讓他猜猜這種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3、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后師說:是的,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材料人們使用,今天咱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要研究的問題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越感興趣。用摸獎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似乎沒有什么新穎之處,但對小學生來說也很意外,在興趣盎然的摸獎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上來。

  (二)、觀察記錄身邊的材料

  1、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帶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試著把它們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紙的觀察》教案06-16

小學科學觀察教案8篇02-01

科學觀察認識活動教案04-01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大班04-02

科學領域觀察活動教案04-02

小學科學《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優秀教案06-22

小學科學觀察日記08-19

《實驗和觀察》科學教案06-20

小學科學《觀察水》說課稿10-26